数学学科育人计划1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71011014 上传时间:2024-03-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学科育人计划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数学学科育人计划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数学学科育人计划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数学学科育人计划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学科育人计划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学科育人计划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学科育人计划(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八郎镇西上村小学一年级谢凤宇数学学科育人计划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渗透德育教育,做到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要将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的总体规划,充分挖掘各门学科的民族精神及生命教育的内涵,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在小学阶段着重进行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的启蒙教育,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交往和生活习惯,养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掌握基本的生存技能。然而数学作为一门理性学科,要使每堂数学课都能渗透文化性较强的德育教育,大部分数学教师都认为不太可能,并且都有一

2、些排斥的情绪。如何做到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我们数学教师面临的难题。所以我们有必要从教学设计入手,彻底把德育教育融入数学学科的教学中去,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学习,如何不生搬硬套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体现德育教育的价值,值得我们每个数学老师思考。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我认为需要把握以下两点: 一、德育教育措施 不是所有的数学内容都可以渗透德育教育,但存在一部分的特定内容和知识可以成为渗透教育的载体。例如民族教育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可以在数学教育中贯彻的,通过古今中国数学史的介绍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因此,找准渗透的切入口是重要的,它可以使得德育教育与学科教学有机地整合,达到教育的“

3、无痕”境界。 二、预达的目标 德育教育与数学学科整合的相融度把握同样是重要的,如果辨证地看待这个问题话,一味注重开发德育教育元素而摈弃数学学科本质内涵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一味注重数学的内容教学而放弃具有教育意义的内容载体同样也是可惜的。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通过历经数学问题的发生、发展与解决过程,培养学生运用辨证的观点看待世界;通过来自于生活的信息处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能力。数学本身很抽象,知识内容也很枯糙,如果老师不能用自己的激情来换取学生学习的动力,数学是很难学好的,就会变成一种精神的负担。数学课要让学生感到每一个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得来,都凝结了人类思维的火花,有

4、人说,数学是一种“冰冷的美丽”,要看到这种美丽,需要老师的激情融化。每一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个性和自己的教学风格,怎样把冰冷的美丽,变成学生思维的花朵,是需要老师用生命来点燃的,这样,才能放射出生命的光彩,每一个不同的生命,都放射出光彩来,教育就丰富起来了,人性就表现出来了。 总之,进行德育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教育工作,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国家负责的思想,教师应该时刻把它作为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去执行,无论是从弘扬成就,树立理想,宣传榜样,还是日常生活里,都要对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自尊自信、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教育,都要对学生进行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安全意识教育,以便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率先培养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忧患之心,同时时刻身体力行作生命安全工作的表率,并将这种深厚的情感融入到自己的言行和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真正做到“身正为范”。- 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