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主体防水技术交底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71010399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5.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铁车站主体防水技术交底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地铁车站主体防水技术交底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地铁车站主体防水技术交底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地铁车站主体防水技术交底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地铁车站主体防水技术交底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铁车站主体防水技术交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铁车站主体防水技术交底(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技术交底书:技术交底书表格编号|1410工程名称第1 页共14 页交底编号工程名称设计文件图号施工部位交底日期技术交底内容:1、技术交底范围;2、设计情况;3、开始施工的条件及施工准备工作;4、施工工艺;5、质量标准;6平安、环保、文明施工等技术举措;7.根据?中国中铁防范惯性事故强化技术及治理交底刚性要求?;附件及附图:1、作业指导书;2、施工步骤图;3、结构尺寸图;1、交底范围XXX车站主体防水2、设计情况车站主体结构为地下二层单柱双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部 分为双柱三跨.本站地面平缓高差不大.本站有效站台中央里程为K55+387.250,车站设计起点里程为左 K55+241.200,终点

2、里程 为左K55+465.700,车站实际总长224.5m.车站长度为224.5m,车站标准段宽度为19.9m,站台宽度11m, 覆土厚度2.7644.12m,底板埋深16.5018.98m;车站两端设 盾构井;3、开始施工的条件及施工准备工作(1) 现场作业人员已进行平安培训教育,合格可以上岗.(2) 材料进场合格证书、规格、数量等符合要求.材料复试 合格,方可进行施工.成品运至现场后根据形状、部位要求分别 堆放整洁,下方垫方木,上方用苫布覆盖.(3) 机械设备进场报检监理, 监理审核通过,方可进行施工.4、施工工艺4.1防水设计要求防水设计遵循“以防为主、刚柔结合,多道防线,因地制宜, 综

3、合治理的原那么.匸艺流程底帳屈糖十焉第 底桶筛二舞奇那舞防水柿工侧墙防水层铀一 侧埴.诫工鏗,变旳捱防水血匸 侧埴,中鞭酬土険颈中tffl工飪防水融丄顶扳层讯土凑烧 护啡滋匸雅,奁无筒&T结构防水剖面图顶板采用优质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厚度不应小于2.5mm,根阻层采用1.5m m后防水板.侧墙、底板采用能倒置粘贴于主体 结构的预铺式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底板与侧墙应选用同种 防水卷材,增强层采用1.5m m后丁基橡胶防水卷材.铺贴时先铺 底板,后铺侧墙.地下车站含出入口通道、风道和机电设备集中区段的防 水等级为一级,不允许渗水,结构外表无湿渍.裂缝宽度迎水面 不得大于0.2mm背水面不得大

4、于0.3mm并且不得出现贯穿裂缝.车站主体结构全部采用防水混凝土进行结构自防水,抗渗等 级不小于底板为P8,侧墙及顶板为P&同时车站设结构外包防水 层,结构底板及侧墙附加防水层采用1.5mm厚单面自粘型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细石混凝土等材料;顶板防水采用2.5m m厚单组分聚氨酯涂层等.车站结构防水为钢筋砼结构自防水体系,辅 以附加防水层增强防水.车站主体、车站与风道连接部位、车站与出入口等的连接部 位设置变形缝,在变形缝处沿隧道环向设置封闭的背贴式止水带.根据结构施工顺序,根据由南至北,由下向上进行敷设.底板采用1.5mm厚预铺式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垫层打设完毕,平整度及强度到达要求后,

5、高分子自粘胶膜 防水卷材在垫层上方进行敷设,短边搭接宽度不小于10cm,长边搭接宽度不小于80mm且有效搭接宽度不小于 80mm高分子自粘 胶膜在低温施工过程中,搭接部位采用爬焊机,采用长边焊接双焊缝施工工艺施工4.2、底板防水底板防水层铺设完毕后,除掉卷材的隔离膜,钢筋作业后浇筑混凝土施工.钢筋作业过程中需在防水外表设置临时防护举措, 预防防水层收到破坏.底板与侧墙铺设防水层的阴角均做成50*50m m的钝角,阳角均做成20*20mm的钝角.所有阴角均采用1:2.5水泥砂浆做成 5*5cm的钝角,阳角做成2*2cm的钝角.底板与侧墙阴角处理举措4.3、侧墙防水根据结构施工顺序,根据由南至北,

6、由下向上进行敷设.防水板采用1.5m m厚预铺式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隔离 层采用400g/m2的土工布缓冲层.防水层基面应处理干净, 平整度满足D/L丁页裤防水副面、I、4.5放坡敞口段防水侧墙防水层采用2.5mm厚单组分聚氨酯涂膜,涂料防水增强 层为涂刷1.0mm厚单组分聚氨酯涂膜后加粘聚酯布或玻纤布增强 层.保护层采用5mn厚闭孔泡沫+120mn砖专墙保护.底板防水层采用1.5m m厚预铺式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隔离层采用400g/m2的土工布缓冲层或5mn厚度的PE泡沫板; 阴角倒角部位用水泥砂浆均为1:2.5的水泥砂浆;底板和侧墙铺设防水层的阴角做成 50*50m m的钝角,阳角

7、做成 20*20m m的 钝角.I扛知放坡敞口段结枸横咅!图1111 q4细部做法團 I4.6、施工缝施工缝分为水平施工缝及环向施工缝.水平施工缝设置在底板腋角以上300mm中板腋角以下300mm中板以上300mm以及顶 板腋角以下300mm位置.环向施工缝根据分段长度进行设置.除中板外其他板墙施工缝防水均采用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施工缝外表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在阴阳角部位设置防水增强层,增强层宽度500mm沿阴阳角长度进行设置.增强层均为侧墙和底板防水层.顶板环向施工缝防水图4.7、变形缝变形缝宽度2cm,均采用外贴式橡胶止水带+衬垫板+中埋式钢 边橡胶止水带+密封胶+不锈钢止水盒作

8、为防水材料.变形缝衬垫 板采用聚乙烯板,密封胶采用聚氨酯密封胶进行嵌缝处理.中埋 式钢边橡胶止水带仅在顶板、底板平面局部采用盆式安装.变形缝部位底板及有围护结构侧墙的防水增强层采用1.5mm厚丁基橡胶防水卷材,采用胶粘法固定在防水层外表;顶板及放坡开挖侧墙的防水增强层采用 1.5mm厚双面粘丁基橡胶冷自粘防 水卷材.当变形缝部位结构存在下返梁时,浇筑下返梁时需预留孔洞 或在梁内预埋接水盒,以预防形成存水弯.接水盒尺寸可适当缩 小.如下返梁无法预留孔洞如钢筋太密,也可采用半圆形PVC排水管导水.PL_:M顶板变形缝剖面图4 1H5、质量标准1创造防水施工干作业环境,在顶板、底板防水层施工前,采

9、取有效举措,预防地表水、雨水等流入基坑内,必须保证施工面 是枯燥的.2在防水施工过程中,对易产生渗漏的薄弱部位施工缝、变 形缝、抗拔桩头、穿墙管等进行重点质量限制,制定有针对性 的施工技术举措,施工中增强质量治理,保证上述部位的防水施 工符合设计要求.3做防水层之前,必须枯燥基面,卷材铺贴前应保持枯燥,清 除外表撒布物,预防损伤卷材.4 卷材铺贴长边应与隧道结构纵向垂直,两幅卷材的粘贴搭接 长度应大于100mm相邻两幅卷材接缝应错开 1/3幅宽.5在立面和平面的转角处,卷材的接缝应留在平面上,距立面不应小于600mm.6 在铺贴防水卷材时应将卷材下面的空气排净,粘合面完全接 触,使卷材不皱褶、

10、不鼓起.要碾平压实,接缝必须粘贴封严.7 高分子卷材如用焊接法连接, 卷材搭接部位采用热风枪双焊 缝加热焊牢,焊缝宽度不小于 10mm且均匀连续,不得有假焊、 漏焊、焊焦、焊穿等现象.焊接时,必须先熔去待搭接部位卷材上外表的防粘层和粒料保护层,同时应采用热风枪熔化接缝两面 的粘接胶,然后进行粘合、排气、封口.对粘贴好的卷材接口, 采用热风焊接,同时用专用滚筒将接口按压密实.8施工过程中注意对防水板的保护,预防电焊渣烧穿防水板, 钢筋等硬物戳穿防水板,做好侧墙防水板后,必须立即进行保护, 一旦发现破损,必须进行补焊.9 涂膜收口部位应与基层粘结牢固,不得出现翘边、空鼓部位, 必要时在收口部位采用

11、防水砂浆覆盖.10刚性保护层完工前任何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以免破坏防水层;涂层的预留搭接部位应由专人看护.11根据施工环境温度的变化 夏季高温环境或冬季低温环境 对防水涂料的配方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温度下的成膜速度和质量.6、平安、环保、文明施工等技术举措1严格按支护设计要求对基坑周边堆载进行限制,严禁超载.2对新进场设备或周转材料必须按治理规定履行全面的检验, 验收,对存在问题的产品,及时提出改良举措.3所有提升架等垂直和水平运输机械必须经常进行平安维护, 提升用钢丝绳勤检查、勤涂油、勤更换,所有的机械设备有平安操作防护罩和详细的平安操作要点.施工现场的布置应符合防火、 防风、防雷、防洪、

12、防触电等平安规定及平安施工要求,施工现场的生产、生活用房、仓库、材料堆放场、修理间等应根据业主批准的总平面布置图进行统一 布置.4施工现场道路必须平整、坚实、畅通.施工现场设置经业主 和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平安宣传标语牌.施工现场内危险地点按?安 全色?和?平安标志?要求悬挂标牌,有人经过的坑洞夜间设置 红灯示警.7、根据?中国中铁防范惯性事故强化技术及治理交底刚性要求?1设备检修时必须切断电源,设专人进行监护,悬挂检修 标志,卸下熔断器并锁好电闸箱,方可进行检修.2搅拌机检修窗必须安装联锁开关装置.3设备开机操作前必须进行相应检查,确认无误前方可起动设备.4施工现场临时供用电工程施工.修改调整完毕后,必须 进行验收,合格前方可使用,特别是漏电保护器等到关键装置.5电工巡视.维修工作期间,必须正确佩带和使用防护用 品;隐患整改排除时必须 2人及以上人员进行操作,做好监护工 作.6在易燃.易爆区域和潮湿环境中进行设备检修时必须断 开电源,并挂设警示牌,严禁带电作业.审核人:交底人:接底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