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角色游戏中幼儿整理能力的培养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70567590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角色游戏中幼儿整理能力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班角色游戏中幼儿整理能力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班角色游戏中幼儿整理能力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班角色游戏中幼儿整理能力的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班角色游戏中幼儿整理能力的培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班角色游戏中幼儿整理能力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角色游戏中幼儿整理能力的培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班角色游戏中幼儿整理能力的培养小班角色游戏中幼儿整理能力的培养俗话说:好习惯影响人一生。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说过:“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在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好习惯终生受福。而整理能力,是幼儿日常行为规范中良好习惯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首先从幼儿个体分析,幼儿很好的掌握整理技能,有助于幼儿形成爱整洁,生活有序等良好习惯;同时促使幼儿提高动手能力和动作发展。其次从集体的需要来说,培养幼儿的整理能力可以使环境保持整洁,作为教师无需把大把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整理工作上。所以,幼儿整理能力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游戏是幼儿园组织教育教学的重要

2、形式,其中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它是幼儿自主的、伴随愉快情绪体验的。角色游戏中材料丰富、幼儿实际操作多、人数少,对于养成幼儿良好的整理习惯和能力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针对本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整理能力的培养进行简单交流与探讨。一、小班幼儿角色游戏中整理能力现状镜头一、娃娃家娃娃家深受小班幼儿的喜爱,游戏环境模仿幼儿家庭生活的模式创设,使幼儿在安全、温馨的环境中自主、快乐的游戏。每次到游戏时间,孩子们都乐此不疲的拿着锅灶煮饭、给宝宝吃东西、摆弄新增加的玩具等。看到好看的蔬菜水果模型学着大人的样子在地上切,切完后磨具刀随手放在地上。有时“妈妈”看到宝宝的衣服脏了,就把衣服脱下来扔在

3、旁边。每一次“爸爸”都会带着围裙煮饭,游戏结束时为了第一时间出来就把围裙随意放在地上,锅碗勺子摆弄一地。整个娃娃家是一片狼藉。镜头二、香香屋香香屋是买各种好吃点心、饮料的地方,每一次开张都会有很多小顾客光临。服务人员都非常热心的帮助大家买到想要的东西。不一会功夫,只见餐桌上的堆放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和饮料。有的小顾客吃完后,食物就扔到桌上到其他地方玩;有些小顾客懂得东西多了要送回去,两位小服务员接过送回的东西后,直接放在空的地方。不一会儿,香香屋的柜台和餐桌上堆满了物品。只见原本放饮料的柜子上有很多饼干盒子、地上散落着蛋卷和夹心饼干、存钱盒子掉到了地上等等。二、现状分析1、幼儿方面:小班幼儿年龄偏

4、小,对于事物概念模糊不清,以感性认知为主。缺乏自我控制情绪和行为的能力,对于整理物品没有具体认知和意识。2、家长方面首先,大部分家长舍不得放手过多的呵护特爱,很多是孩子自己去做的事,家长习惯包办代替,亲历亲为。其次。家长认为孩子小、能力差,以后长大了慢慢就会了。另外,个别家长怕麻烦嫌孩子动作慢、弄的不好看不整洁,于是直接帮助孩子解决。3、教师方面:第一、小班幼儿模仿能力能强,有些教师自身的整理能力薄弱,拿过东西随手放在教室一角,没有做到正面的榜样作用。第二、教师对于幼儿习惯的养成往往是发生问题后再培养,要坚持一致不断监督引导。第三,每到游戏结束时时间紧迫,不管孩子有没有完全整理好,要求孩子赶紧

5、回位进行下一环节活动。为此,引导小班幼儿逐步学会整理角色游戏的各种游戏材料,帮助他们快速掌握一些整理方法和要点,是游戏指导的一个重点,也是促进幼儿整理能力的最佳途径。三、培养措施1、培养意识榜样示范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是依赖形象生动的事物,良好习惯的培养光说教是不够的,要采取幼儿能够理解并易于接受的方法,激发幼儿整理玩具的情感,产生整理玩具的动机。例如:游戏前,教师可以利用干净整洁的环境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帮助幼儿有意识地去关注材料整齐给人带来的美感,懂得干净整洁的环境带给的舒适和方便。然后在平时的游戏中注意引导幼儿比较整齐与杂乱的差别,在两种强烈的反差中,调动起幼儿整理材料的自主意识。其次,游戏

6、初期,教师应先稳定好幼儿的情绪,主动地去捡被幼儿扔得到处都是的材料,在幼儿面前整理好材料,同时邀请一些幼儿和教师一起把乱扔的材料收拾起来。如:“请帮老师把玩具放进柜子里,好吗?”;“看,玩具宝宝哭了,赶紧把它送回家吧”指导幼儿掌握基本的整理方法幼儿改掉了乱丢玩具或胡乱摆放的不良习惯。多用以鼓励正面的方法引导其积极主动地把玩过的材料放进玩具柜。教师适当的提出要求可以帮助幼儿增强控制能力。还要注意观察幼儿,发现幼儿的点滴进步,特别是那些个性较强,习惯较差的幼儿更需及时的给予表扬、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逐渐学习整理玩具。2、形象图示分类归放幼儿的自主活动,极易受环境影响,环境是诱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

7、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角色游戏活动开展的基石。角色游戏中的材料都是种类丰富,数量多。每次幼儿拿过玩具不记得从哪里拿的,只好放到现有的地方。怎样将这些乱七八糟的材料整理整齐,分类归放是个关键。例如:我们在活动室内张贴图片我把玩具整理好,并引导幼儿观看图上人物的行为。与幼儿一起制作一些标记图卡,贴在玩具、用具的橱柜上等等。如:一只小碗一把勺子表示放餐具类材料;小嘴表示放食品类;衣服的图标表示放衣裤;饼干盒子表示放饼干;饮料瓶表示放各种饮料等。另外,每一次游戏过后教师和幼儿一起来检验,这样不仅能给幼儿带来良好的秩序感,而且还可以感知物归原处带来的好处。强化幼儿对图标的认识,逐步学会材料的分类,使幼儿在一

8、次次的成功体验中提高对材料分类归放的兴趣。3、迁移经验提高水平随着幼儿游戏能力的发展,在有了分类归放的经验后,对整理要求可以不断提高。小班幼儿的自理能力差,而且每种材料的整理方法又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整理材料的效果。为了让幼儿能逐步过渡,轻松习得良好整理习惯,我们从观察幼儿对材料的使用特点入手。第一:有范例和暗示的环境:这一环境中的每一类物品,都已整理了一半,已整理好的部分,也就是幼儿模仿的范例,它暗示着一定的方法或操作要点。比如:小碗放在大碗上面;勺子放在统一的瓶子里;最大的衣服放在下面第二:无范例和暗示的环境。这一环境中对幼儿来说,无任何范例和暗示,幼儿主要凭借自己的一些直接或间

9、接的经验,通过反复尝试,甚至在一次次的“失误”过程中,方会整理各种玩具材料。同时,引导幼儿将一些整理技能和幼儿的生活技能结合起来。幼儿在家中观察成人整理锅碗、食品等生活物品的方法与结果,与幼儿进行讨论,鼓励幼儿模仿。久而久之,幼儿就能将生活中看到的、学习到的经验,有效地运用到游戏中,不断提高整理水平。4、给予空间持之以恒习惯的培养对幼儿来说尤其重要,也是不断坚持的过程。但小班幼儿对事物的坚持性不强,在过程会发现:孩子整理材料时经常时好时坏。所以作为小班的教师要做一名啰嗦的老师,要不断提醒孩子、耐心地督促幼儿,鼓励他们养成持之以恒的习惯。同时,小班幼儿动作速度比较慢,教师要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和空

10、间耐心等待。要坚持对幼儿的要求,持之以恒提醒和督促幼儿每次游戏过后的整理情况,及时给予幼儿鼓励和提升。另外,当固有的模式不能适应幼儿、满足幼儿发展需要的时候,要积极支持幼儿的大胆创新,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主体性发挥,提高规范性的整理能力。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获得,教师千万不能操之过急,平时对孩子应耐心细致,还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幼儿学会整理玩具的过程,包含了培养幼儿有始有终、认真做事的态度,井然有序的生活习惯,分类整理物品的系统观念和爱美的情操等多种教育因素。而这些都将是陪伴幼儿终身发展受益的资源和财富。虽然小班幼儿各方面能力比较差,但只要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采取合适的指导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多加引导,循序渐进地培养,使幼儿养成好的整理习惯。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良好的整理习惯并不是难事。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