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生辰纲教学案例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70559542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取生辰纲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智取生辰纲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智取生辰纲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智取生辰纲教学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智取生辰纲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取生辰纲教学案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智取生辰纲教学案例学习目标: 1识记并积累“嗔怪、面面相觑、喏喏连声”等词语。2通读文章,分析本文是如何体现双方的“智”的。3找出并揣摩有关杨志的语言、动作等描写,概括其性格特征。教学重点: 1通读文章,分析本文是如何体现双方的“智”的。2找出并揣摩有关杨志的语言、动作等描写,概括其性格特征。教学难点:同上教学步骤: 一、导入设计:1.课前多媒体播放刘欢的好汉歌,营造学习氛围。刘欢的这首好汉歌,让我们热血沸腾。我们佩服梁山好汉的英雄豪气,喜欢他们的侠肝义胆。好汉们殊途同归,但他们的出身、地位、命运不同,以及上梁山的动机也不尽相同。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一位,青面兽-杨志。由此导入新课。2.大家齐

2、读学习目标。二、预习检测 1.结合学研测的自学感知。 2.生字词打在屏幕上,便于纠错。 3.要强调概括情节的方法。三、重点研讨: 1.由故事情节的结局自然过渡到研讨一。2.研讨一采用先小组合作,然后班级明确的方法进行。3.研讨二也如同此法。注意: 此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特别在学生研讨的时候,老师要巡视全班,不能流于形式。四、品读赏析: 注意通过例子教方法,要善于引导。以下文字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特征?1.杨志道:“都管,你不知。这里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地名叫做黄泥冈,闲常太平时节,白日里兀自出来劫人,休道是这般光景。谁敢在这里停脚!” 2.杨志拿着藤条,劈头劈脑打去。打得

3、这个起来,那个睡倒。 找一找,除此之外,本文还有哪些地方对杨志进行了描写?试举例分析。五、延伸迁移恰当运用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描绘本班某位同学。(60字左右)1.老师可以事先写一篇下水文,引导一下。2.事先要告诉学生两点:(1)写人物,要抓住其主要特征。(2)必须运用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2.写完后,班级展读。让学生猜猜写的是谁。六、达标检测 1.第1题,学生说完答案后,可以让他把错误的字音,改在黑板上。 2.第2题,采用口头回答的形式。 3.第3题,学生容易写错别字,最好打在屏幕上。七、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吴用等人巧设计谋从杨志手中智取生辰纲的故事,歌颂了起义英

4、雄的大智大勇,同时也告诉我们为人行事不宜急功近利、粗暴野蛮,否则必将导致失败的道理。案例分析: 本节语文课上,我按照课堂教学设计布置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当我参与到学生的小组讨论中去时,学生的表现令我大吃一惊,他们很多时间在互相推诿 。你让他先说,他让她说说,并没有陈述有关学习的内容或见解,表达自己读书的感受和想法。有些组在不断分工:你读第一段,他读第二段几分钟过去了,有的组还没有确定谁来发言,谁做记录,没有开展有实质意义上的学习。有的小组一直由学习好的同学在唱“独角戏”,而其他人则无动于衷,充当看客。 在我们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更多地关注怎样设计教学过程,怎样突出教学重难点,怎样设计板书,教学

5、设计很大程度上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而已,但这对于学生来说,未必都有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 ,这样的教学必然是低效的。今天,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学生已成为教与学的主角,课堂上出现了更多的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局面,教学组织形式异彩分呈,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其中一个闪光的亮点。 小组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一种基本途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思路和别人共享,而且学生更多的拥有了自由组合、分工协作的机会,拥有了评价和讨论他人观点的机会以及空间和时间。所以,教师必须深入思考以下问题: 一是如何让学生去进行合作,去开展有意义的合作,教师如何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例如角色的分配

6、,根据个人个性、特长等开展合理的分工,给所有学生都创造平等参与的机会等等。 要知道,没有经过训练的合作小组是散乱的,这样的学习肯定是失败的,最起码对大多数学生是没有效果的。合作学习决不是学生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需要我们长期不懈的训练。每一个人都需要在无数次反复演练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或者说去适应某个角色。比如进行记录,代表小组发言等。社会是丰富多变的,行业是不同的,每个人担当的角色也应该是不一样的。 所以我认为,小组交流应涵盖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表述自己的见解看法;二是倾听他人的意见。这样,人人才能感受到交流的快乐,分享合作的愉悦。这样才能培养合作意识,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团队学习成果。 合作学习

7、,不教给学生方法,小组学习就会在一张张叽叽喳喳小嘴的废话中耗掉学习时间,学习行为和方式并没有得到实质的转变,到头来仍然是几个优秀学生在发言,而其他学生并没有参与体验学习的过程。小组学习就失去了重全员参与,重情感体验,重人文关怀与合作的真正意义。 学生已经习惯而且总想着怎样去做一个旁观者,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一个看客是麻木的,是可怕的。这种现象的根源恐怕要追溯到以前旧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师的教学行为。那就是表扬正确,呵斥错误。优秀生在老师不断的表扬声中信心十足,表现欲更强;而大多数学生却在无数次的呵斥下战战兢兢,他们不敢多嘴,怕别人讥笑,怕老师棒杀,怕说不好给自己带来一些不快。干脆充当看客,什么也不

8、说。这样的教学行为扼杀了个性,压抑了思想,泯灭了个人发言的积极性。最终中国传统的教育培养了“明哲保身,但求无过”的从众群体。 很多时候,教师站在讲台上,让下面学生一组组开展学习与讨论,在看似热闹的场景中,实质上学生有没有开展有效性的学习活动,上面讲台上的老师是不知道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全员参与,也包括教师参与,教师的角色不要只局限于讨论的组织者,教师如果能经常性地参与到学生的探讨之中,和他们一起学习,并指导他们如何发表自我见解,或者以自己的发言暗示诱导学生如何发言,教给学生如何说出自己的观点,和学生一起讨论,逐渐培养学生发言的习惯和兴趣。当然,这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需要经过一个教师耐心辅导

9、的过程。二是这种学习是否每节课都需要。学生的小组学习是否在走过场,或者说流于形式。教师要注意营造自由自在的学习氛围,控制讨论的局面,如讨论中是否有人进行人身攻击,是否有人垄断发言权而有的人却一言不发,是否有人窃窃私语,教师要在巡视及参与中“察言观色”,及时调控。 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合适,是做秀还是教学的需要。这不仅需要教师的认同,还需要课程的认同,学生的认同。这样学生才会真正投入到研究讨论中去,一句话,要看是不是开展小组学习的时机,这个时机的掌握要看教师教学实际操作,教学的艺术性就表现在这里。教学就应该达到让学生“既竭我才,欲罢不能”的地步,大多数学生都踊跃发言,孩子们都想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说

10、出来,这时正是小组讨论的良机,只有在学生经过独立思考的过程,有交流的需要时,展开的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的、有成效的。 不切实际的流于形式的小组学习会给学生一个不好的意识,乱哄哄、热热闹闹这就是小组学习。给人一个先入为主的错觉,以讹传讹。反而诱发学生产生不良的小组学习行为习惯。另外传递出一些不良信息,反正老师也看不见,给某些学生创造了说废话、做小动作的机会。真正的学习过程在这里被歪曲了。千万不要让这种不切实际的形式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意识。这种潜意识的影响是极其恶劣的。教师在这里不经意间,犯下了一个无法挽回的错误。 关注教与学的过程是新课改的基本课题,也是新课能否成功的关键。经历了一个过程之后,这个过

11、程就是无形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主动性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就是素质的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我们组织课堂教学的唯一出发点。要最大程度尽最大能力关注学生学习状态、思考状态以及学习方式。某些好看的东西未必实用,这是生活中的常理。 著名的教育家.洛扎克说:“信息,到处是信息,惟独没有思考的头脑。”愿教师多思考,不要被热热闹闹的假象所迷惑,盲目模仿别人的结果是适得其反。只要你静下心来,走下讲台,弯下腰和学生近一些,就可以听到学生的心声,就可以感受到学生的思想。因此,教师在实践中必须根据实际需要组织小组学习,参与到学习中去,始终监控学习的过程,引导学习的方式。这样,教育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将被我们所左右,学生受益大矣,新课改成功的希望大矣。 学生们在做什么,想什么,是否和教师的教学设想一致应该成为我们永远思考的课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