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3731532国际投资学重点整理课后题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70538451 上传时间:2023-10-3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413731532国际投资学重点整理课后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3413731532国际投资学重点整理课后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3413731532国际投资学重点整理课后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3413731532国际投资学重点整理课后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3413731532国际投资学重点整理课后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413731532国际投资学重点整理课后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413731532国际投资学重点整理课后题(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投资学重点整理第一章国际投资概述名词解释1.国际投资国际投资是指各类投资主体,包括跨国公司、跨国金融机构、官方与半官方机构和居民个人等,将其拥有的货币资本或产业资本,经跨国界流动与配置形成实物资产、无形资产或金融资产,并通过跨国运营以实现价值增殖的经济行为。2.国际直接投资国际直接投资又称为海外直接投资,指投资者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拥有实际的管理、控制权的投资方式,其投资收益要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决定,浮动性较强。3.国际间接投资国际间接投资又称为海外证券投资,指投资者通过购买外国的公司股票、公司债券、政府债券、衍生证券等金融资产,依靠股息、利息及买卖差价来实现资本增值的投资方式。简答题

2、1.简述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间接投资的波动性差异。(1)国际直接投资者预期收益的视界要长于国际证券投资者;(2)国际直接投资者的投资动机更加趋于多样性;(3)国际直接投资客体具有更强的非流动性。2.简述国际投资的性质。(1)国际投资是社会分工国际化的表现形式;(2)国际投资是生产要素国际配置的优化;(3)国际投资是一把影响世界经济的“双刃剑”;(4)国际投资是生产关系国际间运动的客观载体;(5)国际投资具有更为深刻的政治、经济内涵。3.简述国际投资的发展阶段。(1)初始形成阶段(1914年以前):这一阶段以国际借贷资本流动为主;(2)低迷徘徊阶段(1914-1945):由于两次世界大战,这一期间

3、的国际投资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发展历程曲折迟缓,仍以国际间接投资为主;(3)恢复增长阶段(1945-1979):这一阶段国际直接投资的主导地位形成;(4)迅猛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一阶段出现了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齐头并进的大发展局面,成为经济全球化至为关键的推动力。4.简述影响国际直接投资区域格局的主要因素。(1)发达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的区域格局主要受下列因素的影响:a.经济衰退与增长的周期性因素;b.跨国公司的兼并收购战略因素;c.区域一体化政策因素。(2)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的区域格局主要受下列因素的影响:a.经济因素;b.政治因素;c.跨国公司战略因素。5.简述国际投资学与

4、国际金融学的联系与区别。(1)它们的联系在于:首先,两者的研究领域中都包括货币资本的国际间转移;其次,由于国际金融活动和国际投资活动相互影响,因而在学科研究中必然要涉及对方因素。(2)它们的区别在于:首先,两者在研究领域方面各自具有独立部分;其次,即使在其相互交叉的共同领域,两者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论述题1.试述国际直接投资行业格局的近期趋势。(1)第一产业(初级产品部门)的趋势:总体来看,自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以来,初级产品部门在国际直接投资行业格局中的地位明显降低了。(2)第二产业(制造业)的趋势:近年来,制造业部门的国际直接投资出现了三个变化:a.投资流向由原来的资源、劳动密集行业转向

5、资本、技术密集行业;b.投资形式上出现了低股权、非股权安排和跨国公司间的战略联盟;c.制造业的国际投资中还出现了带有区域性色彩的公司网络。(3)第三产业(服务业)的趋势:总体来看,自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以来,服务业部门在国际直接投资行业格局中的地位有了显著的提高其原因有四:a.许多服务性行业投资与贸易的自由化,以及由于许多服务产品的不可贸易性使向国外市场提供服务的企业必须到国外直接投资;b.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使跨国提供各种新型服务成为可能;c.金融服务业(银行、保险、证券和其他金融机构)始终是最近10年吸收FDI最多的行业。2.试述推动国际投资发展的主要因素。(1)科技进步所带来的生产力的

6、快速发展和交通、通讯的便捷性;(2)国际金融市场的大发展为国际投资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资金支持和运作空间;(3)世界组织和各国政府日益推动的自由化政策趋势;(4)跨国公司全球一体化经营战略的日益深化。第二章 国际投资理论名词解释1. 内部化内部化是指厂商为降低交易成本而构建由公司内部调拨价格起作用的内部市场,使之像固定的外部市场同样有效地发挥作用。2. 产品生命周期产品生命周期是指新产品从上市开始依次经历导入期、增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的周期变化过程。3. 资本化率资本化率是指使收益流量资本化的程度,用公式表示为:K=C/I,这里K为资本化率,C为资产价值,I为资产收益流量。4. 有效边界有效边界是

7、马柯维茨证券组合可行集左上方边界的曲线,又称有效集或有效组合,位于该边界上的证券组合与可行集内部的证券组合相比,在各种风险水平条件下,提供最大预期收益率,在各种预期收益水平下,提供最小风险。5. 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以无风险对冲概念为基础,为包括股票、债券、货币、商品在内的新兴衍生金融市场的各种以市价变动定价的衍生金融工具的合理定价奠定了基础,它已成为金融研究成果中对金融市场实践最有影响的理论,不仅应用于金融交易实践,还广泛应用于企业债务定价和企业投资决策分析。简答题1. 简述厂商垄断优势理论。 (1)厂商垄断优势论以市场不完全性作为其基本理

8、论前提; (2)该理论认为跨国企业拥有厂商特有优势是形成对外直接投资的首要条件;(3)厂商垄断特有优势是作为垄断者或寡占者的跨国企业的垄断或寡占优势,因此,厂商垄断优势论是寡占竞争理论;(4)厂商垄断特有优势不仅体现在物质资产上,而且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厂商所拥有的技术知识、管理技能等无形资产上。2. 简述增长最大化厂商与利润最大化厂商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别。(1)在各个时点上,增长最大化厂商的销售量总是大于利润最大化厂商;(2)增长最大化厂商较早从出口转向直接投资;(3)从出口到直接投资的转折,增长最大化厂商不像利润最大化厂商那样等到市场扩大后才转向直接投资,而是在此点之前就已先行转为直接投资。3.

9、 简述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1)小岛清的比较优势论建立在比较成本原理的基础上,采用正统国际贸易22模型;(2)该理论以日本厂商对外直接投资情况为背景,其基本观点是: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已经处于或趋于比较劣势的产业依次进行,而这些产业是对方国家具有比较优势或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因此,该理论注重的是一种区位特征,属于宏观理论;(3)该理论依据比较成本动态变化所做出的解释,特别适合于说明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4. 简述中小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的适用性理论。答:以厂商垄断优势或内部化优势为核心的主流优势理论难以解释中小企业的海外直接投资行为,由此发展了若干中小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的适用性理论,主要

10、有:(1)防御型理论。该理论解释了台湾中小企业为适应岛内经营环境变化而向周边国家和地区进行海外直接投资的现象。(2)依附理论。该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大三角国家跨国公司从复合一体化战略向网络战略转变过程中,带动中小企业海外直接投资发展的新趋势。(3)信息技术理论。该理论认为促进中小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的关键因素是信息技术的进步。5. 简述资本市场线的主要特征。答:(1)CAPM模型中的证券组合可以包括有风险和无风险两种证券,而且投资者可以借钱投资,这样投资者所能选择的证券组合就由马氏理论的有效边界变为一条资本市场线;(2)资本市场线是一条过(O,Rf)点并与有效边界相切的直线,切点称为市场组合,即有风险

11、证券的有效组合;(3)投资者投资于资本市场线上的证券组合,在单位风险下可取得最大的超额收益。论述题1. 试述邓宁OIL理论的理论贡献及其局限性。(1)邓宁OIL理论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从产业组织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各学说中选择了被认为是最关键的三个解释变量,即厂商特定资产所有权优势O,内部化优势I,国家区位优势L,根据这三个变量之间的相互联系性来说明对外直接投资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国际经济活动,由此而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综合研究方面最有影响的理论。(2)OIL理论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第一,忽视各因素之间的背离关系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第二,OIL理论并未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折衷主义”,它在所选取的三个决定变

12、量中仍有所侧重,主要偏重于内部化优势的核心作用,这使得该理论更适宜于解释大规模跨国企业的国际直接投资,而不适于解释中小投资厂商的投资行为,因而该理论不能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一般理论。2. 试述发展中国家海外直接投资的适用性理论。(1)小规模技术理论。该理论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比较优势:第一,拥有为小市场需要提供服务的小规模生产技术;第二,发展中国家在民族产品的海外生产上颇具优势;第三,低价产品营销战略。(2)技术地方化理论。该理论认为以下几个条件能使发展中国家企业形成和发展自己的“特有优势”。第一,在发展中国家中,技术知识的当地化是在不同于发达国家的环境下进行的,这种新的环境

13、往往与一国的要素价格及其质量相联系。第二,发展中国家生产的产品适合于他们自身的经济和需求。第三,发展中国家企业竞争优势不仅来自于其生产过程和产品与当地的供给条件和需求条件的紧密结合,而且来自创新活动中所产生的技术在规模生产条件下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第四,在产品特征上,发展中国家企业仍然能够开发出与名牌产品不同的消费品,特别是国内市场较大,消费者的品位和购买能力有很大差别时,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产品仍有一定的竞争能力。(3)规模经济理论。对于很多商品、服务的生产经营者来说,随着生产技术、管理技术的进步和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与商品、服务的市场价值增加相比,企业商品、服务的生产经营成本有递减趋势。在实践

14、中,主要表现为大规模商品、服务生产效率的提高,统一商标的经济性,信息分享的经济性,市场影响、控制的经济性等。该理论认为只要规模经济效果大于设立子公司、分公司成本,设立子公司、分公司就是可取的。当市场、原材料基地或其他生产要素源在发达同家,母企业在发展中同家时,发展中国家企业向发达国家直接投资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了。(4)市场控制理论。该理论在解释贸易桥头堡式的发展中国家企业向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时,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如果把“中间服务”改为“中间产品”,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纵向一体化型的发展中国家企业向发达国家直接投资的现象。(5)国家利益优先取得论。该理论认为,从国家利益的角度看,大多数发展中

15、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企业,其对外直接投资有其本身的特殊性。这些国家的企业按优势论的标准来衡量是根本不符合跨国经营的条件。但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浪潮的冲击下,企业为了赶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不得不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寻求和发展自身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支持和鼓励企业进行跨国经营活动就是在所难免的事情了。第三章 跨国公司名词解释1.跨国公司跨国公司是具有全球性经营动机和一体化的经营战略,在多个国家拥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实体,并将它们置于统一的全球性经营计划之下的大型企业。2.价值链价值链是企业组织和管理与其生产、销售的产品和劳务相关的各种价值增值行为的链结总和。3.职能一体化战略职能一体化战略

16、是跨国公司对其价值链上的各项价值增值活动,即各项职能,所作的一体化战略安排。4.跨国经营指数跨国经营指数(Transnationlity Index,简称TNI),这是根据一家企业的国外资产比重,对外销售比重和国外雇员比重这几个参数所计算的算术平均值,是衡量跨国公司国际化经营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计算公式:TNI=(国外资产/总资产+国外销售/总销售+国外雇员/雇员总数)/35.网络分布指数网络分布指数是用以反映公司经营所涉及的东道国数量的指标,是公司国外分支机构所在的国家数与公司有可能建立国外分支机构的国家数之比,也是反映跨国公司国际化经营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6.世界经济一体化世界经济一体化是指取消不同国家之间商品、劳务以及生产要素流动的障碍并相应建立不同程度、不同地理范围的国际联系,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体现。简答题1.简述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