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原文及翻译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70500225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谏太宗十思疏》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原文及翻译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谏太宗十思疏》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原文及翻译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谏太宗十思疏》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原文及翻译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谏太宗十思疏》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原文及翻译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谏太宗十思疏》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原文及翻译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谏太宗十思疏》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原文及翻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谏太宗十思疏》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原文及翻译(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谏太宗十思疏?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原文及翻译谏太宗十思疏魏徵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缺乏,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那么纵情以傲物。竭诚那么吴越为一体,傲物那么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

2、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岂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那么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那么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那么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那么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那么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那么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那么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那么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那么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那么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那么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3、5. 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 )A. 德不厚而望国之治 治:安定B.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景:崇敬C. 虽董之以严刑 董:督察D. 简能而任之 简:选择6. 以下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一样的一组是(3分) ( )A. 闻求木之长者 那么修文德以来之B. 虽在下愚,知其不可 吾其还也C. 振之以威怒 以其无礼于晋D. 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4分)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3分)念高危,那么思谦冲而自牧。(3分)8. 请用四个四字短语概括魏徵“十思

4、的主要内容。(4分)参考答案:5.(3分)B(景:大)6. (3分)D(表转折。A项,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B项,代词;副词。C项,介词;连词。)7.(4分)(人君)处于天地间最高的地位,(应该)长久推崇皇权的高峻,永远保持没有止境的美善。评分建议:“将、“无疆、“休、语意通顺各1分。(3分)怨恨不在于大小,可怕的是民众的力量;水可以承载船,也可以使船倾覆,应当(做事)非常慎重。评分建议:“覆、“深慎、语意通顺各1分。(3分)想到(自己的君位)高而且险,就要谦虚慎重,自我约束(或“加强自我修养)。评分建议:“冲、“自牧、语意通顺各1分。8.(4分)戒奢节省 谦冲自牧 勤政纳谏 赏

5、罚有度评分建议: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译文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稳固它的根;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系不结实却想要树木生长。道德不深沉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地位低见识浅,(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您这)聪明睿智(的人)呢!国君处于皇帝的重要位置,在天地间尊大,就要推崇皇权的高峻,永远保持政权的和平美妙。假如不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奢侈,行节省,道德不能保持宽厚,性情不能抑制欲望,这也(如同)挖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塞源泉而想要泉水流得远啊。(古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了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他们没有一个不为国家

6、深切地忧虑而且治理成效显著的,但大功告成之后国君的品德就开场衰微了。国君开头做得好确实实很多,可以坚持到底的大概不多,难道是获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难吗?过去夺取天下时力量有余,如今守卫天下却力量缺乏,这是为什么呢?通常处在深重的忧虑之中一定能竭尽诚心来对待臣民,已经成功,就放纵自己的性情来傲视别人。竭尽诚心,虽然一在北方,一在南方,也能结成一家,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路之人。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臣民)只求苟且免于刑罚而不思念感谢国君的仁德,外表上恭敬而在内心里却不服气。(臣民)对国君的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是百姓;(他们像水一样)可以负载船只,也能颠

7、覆船只,这是应当深切慎重的。疾驰的马车却用腐烂的绳索驾驭,怎么可以忽略大意呢?做国君的人,假如真的可以做到一见到能引起(自己)爱好的东西就要想到用知足来自我抑制,将要兴建什么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定,想到帝位高高在上就想到要谦虚并加强自我约束,害怕骄傲自满就想到要像江海那样可以(处于)众多河流的下游,喜欢狩猎就想到网三面留一面,担忧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担忧(言路)不通受蒙蔽就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考虑到(朝中可能会出现)谗佞奸邪就想到使自身端正(才能)罢黜奸邪,施加恩泽就要考虑到不要因为一时快乐而奖赏不当,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用刑罚。全面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

8、事,弘扬这九种美德,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挑选好的意见而听从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献出他的谋略,英勇的人就能完全使出他的力量,仁爱的人就能散播他的恩惠,诚信的人就能献出他的忠诚。文臣武将争先恐后前来效力,国君和大臣没有大事烦扰,可以尽情享受出游的快乐,可以颐养得像赤松子与王子乔那样长寿,皇上弹着琴垂衣拱手就能治理好天下,不用再说什么,天下人就已经都有教化了。为什么一定要(自己)劳神费思,代替臣下管理职事,役使自己灵敏、亮堂的耳、眼,减损顺其自然就能治理好天下的大道理呢!赏析:文章一开场,作者运用了排喻的手法,作者首先举出“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两组比喻,从而引出了“

9、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作者先设置这样两个形象性和哲理性都很强的比喻,而后引出了自己要表达的真实意图,这种手法的应用是有很强的说服力。假如作者开篇不用这非常形象的排喻,而只是简单地讲述抽象的道理,是很难吸引对方,使对方理解信服。作者引喻用得好,好就好在比喻用得“巧、“俗、“切。比喻的应用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详细化,使深奥的问题通俗化。刘勰在?文心雕龙论说?中所说的:“喻巧而理至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设喻明理,比喻不但要设得巧,而且喻体要粗浅通俗,树木、江河,处处可见,人人熟悉。所讲的道理也是人人皆知,不难理解的通俗事理。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中说:“比类虽繁,以切至为贵。文章中比喻运用的“切,实际

10、上就是喻体与本意要相切合,要抓住重点,选最集中、最深入、最精彩的喻体来表现本意,作者用非常熟悉的树木,泉源,用这些微缺乏道的事物,引出国之大政,平易而自然。使用了排喻的方法开篇后,作者又以三个“不字的排比句从反面来说明问题,“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从而进一步强调了作者的政治意图。作者使用的言辞锋利,用反激法去激发对方。作者指出,自己所列举的比喻和叙说的是连自己这样愚笨的人都明白的道理,何况英明圣哲的皇帝。然后作者很明确地向唐太宗指出,做为一国之主的帝王,身负重任,就要在安乐时想到危难,尽量防止奢侈,要提倡节省。不然的话就会做出象伐根而求树茂,塞水而望流长一样的愚

11、蠢事。这里,在文章构造上前呼后应,环环紧扣,充分表达了作者进谏规讽的本意。紧接着作者向唐太宗指明历史上的君王,一开场创业时大多都能兢兢业业,而善始善终的就不多了。作者这里用了一个反问句来说明“创业容易,守业难的道理。作者同时明确地告诫唐太宗,不要危难忧患时诚心待人,而成功后就放纵,傲慢待人。并指明,对人以诚相待,仇敌也团结成为一个整体;傲慢待人,即使是亲人也会众叛亲离。对人民使用高压钳制,用威势来统治他们,会造成他们与你貌合神离,外表非常顺服而实际上却非常怨恨。作者这里指出被激怒的百姓是非常可畏的。并再次用一个真切生动的比喻来说明帝王与百姓之间的辩证关系。作者将百姓妙喻为水,将帝王比喻为行船。

12、水能浮载行船,但也可以将行船倾翻。这个比喻简洁而传神,直接明了地向唐太宗说明其利害关系。为谏劝唐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不要“纵情傲物,骄奢淫逸。结合详细实例进展分析,妙喻警人,陈述利害。引用古圣先哲的“怨不在大,可畏惟人和“载舟覆舟等至理名言,哲理剀切,反复阐述,耐心说服,言语婉转动人,用心不可谓不良苦。道理述尽,作者便向唐太宗提出“十思的建议。“十思是作者前文提出的“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详细内容。前边提出问题并进展了分析,后边那么提出如何解决的建议。使得文章前后照应,全文形成一篇构造严谨的统一体。而“十思又以“谦冲而自牧、“虚心以纳下、“慎始而敬终、“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为中心,

13、为至要。“十思的角度不同,但都贯穿着“积其德义的主线。作者告诫唐太宗“总比十思,宏兹九德这样就会到达天下“文武并用,垂拱而治。只要做到这“十思,就不必自己去劳神费思,代替百官去行使职权了。全篇以“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为中心展开阐述。先从正反两方面进展阐述,提出为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结论。然后提醒太宗,守成之君易失人心。因在“殷忧时易“竭诚以待下;而在“得志时那么会“纵情以傲物,便有“覆舟之危。由此提出“积德义必须“十思。着重奉劝太宗对于物质享受要适度,在自身修养上要“谦冲,在用人上要“虚心纳下,在行施法制上要不计个人恩怨。结尾归结出治国方法的关键在于知人善任,选拔人才,到达“垂拱而治的理想境界。作者的这些主张,为唐太宗所采纳,有助于成就唐王朝的“贞观之治。全篇以“思字作为贯穿行文线索,脉络清楚,条理明晰。文中多用比喻,把道理说得生动形象;并采用排比、对仗,句式工整,气理充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