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教多学初探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70493104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少教多学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少教多学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少教多学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少教多学初探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少教多学初探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少教多学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少教多学初探(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学数学“少教多学”探究性课堂教学初探 阿荣旗明德小学宋玉江 2012年6.月日10 小学数学“少教多学”探究性课堂教学初探教育越来越来重视每个人一生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关注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和个性的发展,随着新课程的逐步实施,在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注重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培养目标的达成,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是摆在我们课题组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 然而,传统的“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的旧观念至今影响着一部分教师,旧的教学习惯影响着课堂教学;以学生考分高低对教师的工作进行简单评价,也使得有些教师急功近利,追

2、求教学短期教学效果:更主要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还没有被广大教师真正内化变成自觉的教学行为。因此,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教师缺少对学生学习的感情、态度以及个体差异的关注,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应该表现出来的高度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制造型受到压抑。事实上,学生的数学学习不应该只是简单的概念、法则、公式的掌握和熟练的过程,应该时更具有探索性和思考性。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问题和思考问题。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培养的,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的,

3、课堂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为此,在我校全面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的大背景下,我试图寻找一种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符合数学学科特点的少教与多学的方式。 构建“少教多学探究性课堂学习”的宏观课堂教学结构模式 基本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是:知识铺垫、情境创设-独立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应用-评价体验 实施策略 1、知识铺垫、情境创设? 我针对小学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教学内容设置一些复习题,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如, 什么叫物体的体积?怎样求长方体的体积?,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基础及心理特点,将教材中抽象的、单一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身边熟知的、有趣的情境,如,利用体积知识解释

4、乌鸦为什么喝着水?(石头较重,石头占水的空间,水 面升高,乌鸦喝着水了。)谁能说一说乌鸦喝到水前.后的心情?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学习动机和欲望。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对于问题情境中所隐含的“问题”,教师不要简单地直接给出,应该让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自己、去发现。提出数学问题(探究的问题)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更贴近其思维实际,更能引发其探究。如,对乌鸦喝水的瓶子是圆柱体,是情境中隐藏问题,使学生自然去发现,提出数学问题 圆柱的体积等于什么呢?能不能利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圆柱的体积,渗透数学转化思想) 2、独立探究 合作交流提供探

5、究材料 小学生的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抽象”学生在探究之前,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或学生自己准备充分的感知材料(圆柱的实物、小刀等教具)。充分利用教具、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从学生已知的基础和经验出发,把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的常识性知识或经验,转化为一种可操作、讨论、思考的学习材料。为学生创造思维的外部条件 所谓独立探究,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上一阶段提出的问题,借助一定的学习材料,让学生进行个体探究(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的、开放的去探究,去发现,去在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可以是观察、操作、猜测、验证、收集材料,获得经验,并经过类比、分析、归纳等,得出初步的结论。如:利用观察

6、、操作教学圆柱体积公式推导(自主学习,注重知识形成过,体现教师主导作用。要给学生自由探究的时间和空间;)(1) 学生通过观察书中操作及教师在操作前进行指导。把圆柱体的底面积分成16个相等的扇形,再按照这些扇形沿着圆柱的高把圆柱切开,这样就得到16块体积相等,底面积是扇形的立体图形。(2) 学生利用学具进行自主操作。边操作边说过程。(3) 反复操作,思考讨论,你发现了什么?A圆柱切开后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近似的长方体又可以拼成一个圆柱体。你又发现了什么?B长方体和圆柱体的体积大小相等,形状不同。 长方体和圆柱体底面积相等,形状不同。长方体的底面积近似长方形,圆柱体的底面积是圆形。长方体和圆

7、柱体的高相等。又如:(利用猜测、验证、收集材料,获得经验,并经过类比、分析、归纳等,得出初步的结论。-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敢于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4) 假想:如果把圆的底面积平均分成32份64份,拼成后的形状又是怎样的?(同上)(5) 通过以上你发现了什么、无论平均分成多少份,拼后的形状都近似长方体,分的份数越多拼起来的长方体越接近长方体因为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学生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构造起新知识的意义。独立探究的目的,不仅在于收获的数学知识,更在于让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曾强学生的

8、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特别是当学生的见解出现错误或偏颇时,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矫正,将机会留给学生,如果学生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要代替学生,积极鼓励学生小组合作。,所谓合作交流,是指在学生个体独立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或集体范围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相互讨论分析,揭示只是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在合作交流,在合作交流中学会相互帮助,实现学习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往能力。为了提高合作交流的有效性,教师要重视合作技能的培养:如:(经过小组合作类比、分析、归纳等,得出初步的结论)(6) 推导圆柱的体积公式A.学生分组讨论: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

9、B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并说明理由。C学生汇报,教师再次利用圆柱模型随着演示,出示课件:圆柱的体积等于长方体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等于长方体的底面积乘长方体的高,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所以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D.用字母表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V=sh)-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听的技能、说的技能-交往的技能、策略技能等。是一种不可替代教学策。略。 3、实践运用 实践运用是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解决问题实践中去。让学生用一些探究的成果(规律、定理、公示等)解决一些练习性问题。通过数学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让学生在学习时,善于从数学的角度提出

10、问题、发现问题。其次,使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我们尤其重视开放性练习的设计。 设计开放性练习,可以从以下角度着手:-解题策略的开放。如 :一个圆柱体,体积是80立方米,底面积16平方米,高是多少?(两种方法解答)让学生多角度的思考,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解题策略的比较,逐步树立策略优化的思想。-题目条件的开放。如:,出示课件1题:圆柱的底面积(平方米)圆柱的高(米)圆柱的体积(立方米)1530.512(自己独立计算,合作交流算,汇报)。出示课件2题: 讨论一根圆柱形钢材,底面积是20平方厘米,高是1.5米。它的体积是多少?(1)已知圆的半径和高,怎样求圆柱的体积?(2)已

11、知圆的直径和高,怎样求圆柱的体积?(3)已知圆的和高,怎样求圆柱的一个圆柱形水桶,从桶内量底面直径是3分米,高是4分米,这个水桶的容积是多少升?)(4)一根圆柱形铁棒,底面周长是12.56厘米,长是100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5)一 个 圆柱体,侧面积是12.56平方米 ,高是2米,体积是多少?让学生能从实际出发,对所要解决问题得条件做全面分析、周密思考,根据不同条件对问题做出不同的解释,提高全面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求问题的开放。如(1)一 个 圆柱体,侧面积是12.56平方米 ,高是2米,体积是多少?(2)一个圆柱体,体积是80立方米,底面积16平方米,高是多少?(3)一个圆柱

12、体,体积80立方米,高4米,底面积是多少 让学生由已知条件出发,去思考所能解决的各种问题,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培养思维的创造性。-题目答案的开放。让学生面对条件、问题相同的题目,进行不同角度的思考、分析,获得不同的答案,对学生进行求异思维的训练,学会辩证地看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试题多样性。如:出示判断题:(1)圆柱体的底面积越大,它的体积越大。 ( )(2)圆柱体的高越长,它的体积越大。 ( )(3)圆柱体的体积与长方体的体积相等。 ( )(4)圆柱体的底面直径和高可以相等。 ( )有判断题、填空题、图示题等,培养学生应变能力。 4、评价体验 评价体验,其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学

13、生主体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主动发展的动力和主动发展的能力。评价体验的主要任务在于增强学生主动发展的动力,提高主动发展的能力。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 一是对学生进行独立探究、合作发现、实践运用等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自主性、主动性、独创性等主体精神和品质进行评价,是学生获得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二是要引导学生对探究学习的活动过程进行反思,重点是提炼解决问题、获取新知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有效策略,使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和学习策略有所体悟,并自觉地将思维指向数学思想方法和学习策略上,以提高主动获取新知、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情境-独立探究、合作交流-实践运用-评价体验,四个环节构成“少教多学”探究性课堂教学的一个活动系统,每个环节中学生的活动是开放性的,而环节与环节是紧密相连的,为学生系统的提供自己探索、充分展现、愉快合作、自我体验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自己专业成长,也有利于教师指导作用的发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