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结构特点及其体系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70490544 上传时间:2022-09-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1.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层建筑结构特点及其体系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层建筑结构特点及其体系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层建筑结构特点及其体系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层建筑结构特点及其体系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层建筑结构特点及其体系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层建筑结构特点及其体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层建筑结构特点及其体系(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层建筑结构特点及其体系论文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特点;结构体系论文摘要文章分析高层建筑结构的六个特点,并介 绍目前国内高层建筑的四大结构体系:框架结构、剪力墙结 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和筒体结构。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近十 几年我国已建成高层建筑万栋,建筑面积达到2亿平方米,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如深圳地王大厦81层,高325米;广 州中天广场80层,高322米;上海金茂大厦88层,高420.5 米。另外在南宁市也建起第一高楼:地王国际商会中心即地 王大厦共54层,高206.3米。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全 国各地的高层建筑不断涌现,作为土建工作设计人员,必须 充分了解高层建

2、筑结构设计特点及其结构体系,只有这样才 能使设计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的 基本原则。一、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低层、多层建筑结构相比较,结构 专业在各专业中占有更重要的位置,不同结构体系的选择, 直接关系到建筑平面的布置、立面体形、楼层高度、机电管 道的设置、施工技术的要求、施工工期长短和投资造价的高 低等。其主要特点有:(一)水平力是设计主要因素在低层和多层房屋结构中,往往是以重力为代表的竖向 荷载控制着结构设计。而在高层建筑中,尽管竖向荷载仍对 结构设计产生重要影响,但水平荷载却起着决定性作用。因 为建筑自重和楼面使用荷载在竖向构件中所引起的轴力和弯

3、矩的数值,仅与建筑高度的一次方成正比;而水平荷载对结 构产生的倾覆力矩、以及由此在竖向构件中所引起的轴力, 是与建筑高度的两次方成正比。另一方面,对一定高度建筑 来说,竖向荷载大体上是定值,而作为水平荷载的风荷载和 地震作用,其数值是随着结构动力性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变化。(二) 侧移成为控指标与低层或多层建筑不同,结构侧移已成为高层结构设计 中的关键因素。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水平荷载下结构的侧 向变形迅速增大,与建筑高度 H的4次方成正比(= qH4/8EI )。另外,高层建筑随着高度的增加、轻质高强材料的应用、 新的建筑形式和结构体系的出现、侧向位移的迅速增大,在 设计中不仅要求结构具有足够的

4、强度,还要求具有足够的抗 推刚度,使结构在水平荷载下产生的侧移被控制在某一限度 之内,否则会产生以下情况:1. 因侧移产生较大的附加内力,尤其是竖向构件,当侧 向位移增大时,偏心加剧,当产生的附加内力值超过一定数值时,将会导致房屋侧塌。2. 使居住人员感到不适或惊慌。3. 使填充墙或建筑装饰开裂或损坏,使机电设备管道损 坏,使电梯轨道变型造成不能正常运行。4. 使主体结构构件出现大裂缝,甚至损坏。(三)抗震设计要求更高有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除要考虑正常使用时 的竖向荷载、风荷载外,还必须使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做到小震不坏、大震不倒。(四)减轻高层建筑自重比多层建筑更为重要高层建筑

5、减轻自重比多层建筑更有意义。从地基承载力 或桩基承载力考虑,如果在同样地基或桩基的情况下,减轻 房屋自重意昧着不增加基础造价和处理措施,可以多建层数, 这在软弱土层有突出的经济效益。地震效应与建筑的重量成正比,减轻房屋自重是提高结 构抗震能力的有效办法。高层建筑重量大了,不仅作用于结 构上的地震剪力大,还由于重心高地震作用倾覆力矩大,对 竖向构件产生很大的附加轴力,从而造成附加弯矩更大。(五)轴向变形不容忽视采用框架体系和框架剪力墙体系的高层建筑中,框 架中柱的轴压应力往往大于边柱的轴压应力,中柱的轴向压 缩变形大于边柱的轴向压缩变形。当房屋很高时,此种轴向 变形的差异将会达到较大的数值,其后

6、果相当于连续梁中间 支座沉陷,从而使连续梁中间支座处的负弯矩值减小,跨中 正弯矩值和端支座负弯矩值增大。(六)概念设计与理论计算同样重要抗震设计可以分为计算设计和概念设计两部分。高层建 筑结构的抗震设计计算是在一定的假想条件下进行的,尽管 分析手段不断提高,分析的原则不断完善,但由于地震作用 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地基土影响的复杂性和结构体系本身 的复杂性,可能导致理论分析计算和实际情况相差数倍之多, 尤其是当结构进入弹塑性阶段之后,会出现构件局部开裂甚 至破坏,这时结构已很难用常规的计算原理去进行分析。实 践表明,在设计中把握好高层建筑的概念设计也是很重要的。、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一)高层建筑

7、结构设计原则1. 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应与建筑、设备和施工 密切配合,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并积极采 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2.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应重视结构选型和构造,择优选择 抗震及抗风性能好而经济合理的结构体系与平、立面布置方 案,并注意加强构造连接。在抗震设计中,应保证结构整体 抗震性能,使整个结构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延性。(二)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及适用范围目前国内的高层建筑基本上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其结 构体系有: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一剪力墙结构、筒 体结构等。1.框架结构体系。框架结构体系是由楼板、梁、柱及基 础四种承重构件组成。由梁、柱、基础构成平面框架

8、,它是 主要承重结构,各平面框架再由连系梁连系起来,即形成一 个空间结构体系,它是高层建筑中常用的结构形式之一。框架结构体系优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能获得大空 间,建筑立面也容易处理,结构自重轻,计算理论也比较成 熟,在一定高度范围内造价较低。框架结构的缺点是:框架结构本身柔性较大,抗侧力能 力较差,在风荷载作用下会产生较大的水平位移,在地震荷 载作用下,非结构构件破坏比较严重。框架结构的适用范围:框架结构的合理层数一般是6到 15层,最经济的层数是10层左右。由于框架结构能提供较大 的建筑空间,平面布置灵活,可适合多种工艺与使用的要求, 已广泛应用于办公、住宅、商店、医院、旅馆、学校及多层

9、 工业厂房和仓库中。2.剪力墙结构体系。在高层建筑中为了提高房屋结构的 抗侧力刚度,在其中设置的钢筋混凝土墙体称为“剪力墙”, 剪力墙的主要作用在于提高整个房屋的抗剪强度和刚度,墙 体同时也作为维护及房间分格构件。剪力墙结构中,由钢筋 混凝土墙体承受全部水平和竖向荷载,剪力墙沿横向纵向正 交布置或沿多轴线斜交布置,它刚度大,空间整体性好,用 钢量省。历史地震中,剪力墙结构表现了良好的抗震性能, 震害较少发生,而且程度也较轻微,在住宅和旅馆客房中采 用剪力墙结构可以较好地适应墙体较多、房间面积不太大的 特点,而且可以使房间不露梁柱,整齐美观。剪力墙结构墙体较多,不容易布置面积较大的房间,为 了满

10、足旅馆布置门厅、餐厅、会议室等大面积公共用房的要 求,以及在住宅楼底层布置商店和公共设施的要求,可以将 部分底层或部分层取消剪力墙代之以框架,形成框支剪力墙 结构。在框支剪力墙中,底层柱的刚度小,形成上下刚度突变, 在地震作用下底层柱会产生很大内力及塑性变形,因此,在 地震区不允许采用这种框支剪力墙结构。3. 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体系。在框架结构中布置一定数量 的剪力墙,可以组成框架一剪力墙结构,这种结构既有框架 结构布置灵活、使用方便的特点,又有较大的刚度和较强的 抗震能力,因而广泛地应用于高层建筑中的办公楼和旅馆。4. 筒体结构体系。随着建筑层数、高度的增长和抗震设 防要求的提高,以平面工作状

11、态的框架、剪力墙来组成高层 建筑结构体系,往往不能满足要求。这时可以由剪力墙构成 空间薄壁筒体,成为竖向悬臂箱形梁,加密柱子,以增强梁 的刚度,也可以形成空间整体受力的框筒,由一个或多个筒 体为主抵抗水平力的结构称为筒体结构。通常筒体结构有:(1)框架一筒体结构。中央布置剪力墙薄壁筒,由它受 大部分水平力,周边布置大柱距的普通框架,这种结构受力 特点类似框架一剪力墙结构,目前南宁市的地王大厦也用这 种结构。(2)筒中筒结构。筒中筒结构由内、外两个筒体组合而 成,内筒为剪力墙薄壁筒,外筒为密柱(通常柱距不大于3 米)组成的框筒。由于外柱很密,梁刚度很大,门密洞口面 积小(一般不大于墙体面积50%

12、),因而框筒工作不同于普通 平面框架,而有很好的空间整体作用,类似一个多孔的竖向 箱形梁,有很好的抗风和抗震性能。目前国内最高的钢筋混 凝土结构如上海金茂大厦(88层、420.5米)、广州中天广场 大厦(80层、320米)都是采用筒中筒结构。(3)成束筒结构。在平面内设置多个剪力墙薄壁筒体, 每个筒体都比较小,这种结构多用于平面形状复杂的建筑中。(4)巨型结构体系。巨型结构是由若干个巨柱(通常由 电梯井或大面积实体柱组成)以及巨梁(每隔几层或十几个 楼层设一道,梁截面一般占一至二层楼高度)组成一级巨型 框架,承受主要水平力和竖向荷载,其余的楼面梁、柱组成 二级结构,它只是将楼面荷载传递到第一级框架结构上去。这种结构的二级结构梁柱截面较小,使建筑布置有更大的灵 活性和平面空间。除以上介绍的几种结构体系外,还有其他一些结构形式, 也可应用,如薄壳、悬索、膜结构、网架等,不过目前应用 最广泛的还是框架、剪力墙、框架一剪力墙和筒体等四种结 构。参考文献1 GB50011 - 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 GB50010 - 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3吴景祥.高层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1987.4 包世华,方鄂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M.北京:清 华大学出版社,199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