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专项施工方案(1)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70421104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8.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沥青路面专项施工方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沥青路面专项施工方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沥青路面专项施工方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沥青路面专项施工方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沥青路面专项施工方案(1)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沥青路面专项施工方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沥青路面专项施工方案(1)(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ss赚rn“Y 桎fr-Ywsn(。8+税肉。86+98肉| )H谶晶鹿irw凶ss啊画目录编制依据3第一章、工程概况4一、工程概况4二、工程目标4第二章、施工部署5一、现场部署5二、施工准备5三、施工工作面布置9第三章、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10一、沥青混凝土配合比10二、沥青混合料拌合11三、沥青混凝土摊铺12四、沥青混凝土压实13五、沥青混凝土接缝14六、其他14第四章、工程质量控制措施15一、质量保证体系 15二、质量保证管理措施15三、质量保证控制措施16四、质量保证技术措施17五、主要分部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8第五章、文明施工,安全生产保证措施18一、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8二、安全生产保证

2、措施18编制依据国道G205线蕉华工业园区段道路改建工程 (K2586+980-K2592+800 )沥青路面专项施工方案根据以下 资料及相关信息组织编写:1. 国道G205线蕉华工业园区段道路改建工程(K2586+980-K2592+800)施工设计图纸及合同2.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3.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4.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5.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我单位根据上述有关资料和现场踏勘,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并结合我单位的施工实践,由具有丰 富施工实践经验和管理

3、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编制而成。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国道G205线是梅州市区连接蕉岭县的重要交通通道,由于车流量大,重车混入率高,载重车超 载现象严重,目前该段水泥砼路面已经出现局部破损、断板、部分路段结构承载力不足、表面功能 丧失等严重病害。为改善现状,对损坏路面进行改建。二、工程目标1. 本工程质量目标:合格工程我单位充分发挥自身企业的优势,严格按照质量管理模式组织施工,成立技术生产管理能力过硬 的项目经理部,全面履行施工合同及对甲方的承诺,保证工程目标的实现。分项工程质量目标符合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2. 现场管理目标:施工现场按梅州市文明安全工地标准进

4、行布置和管理,确保工地安全文明施工。3. 安全施工目标:工伤事故频率低于0.2%,确保无重大伤亡事故,不死亡、不中毒;确保无重大管线损坏事故。贯 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4. 成本控制目标:1)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布置施工现场,为正确施工减少浪费创造条件。2)严格执行技术规范,确保工程质量减少零星修补,消灭质量事故,降低质量成本。3)根据工程特点和设计要求,运用企业自身技术优势,采用实用、有效的技术组织措施和合理 化建议,走经济和技术相结合的道路为提高经济效益开拓途径。4)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减少一般事故,消灭重大人身伤亡事故和设备事故,将

5、事故成本减 少到最低。5)根据施工生产的需要和项目经理的意图,合理安排项目管理人员和后勤人员,安排好后勤服务,在节约的前提下,满足生活需要。第二章、施工部署一、现场部署国道G205线蕉华工业园区段道路改建工程(K2586+980-K2592+800)项目部位于桩号中段,靠近 现场、交通便利、管理方便,不受施工干扰;项目部墙面粘贴六牌一图、人员职责说明、晴雨表, 平面图,配备必要的办公设施和生活设施。项目部用电通过接引当地电网,施工用电还配置发电机组解决。用水通过接引当地水网,施工 用水还配置潜水泵。二、施工准备1. 材料供应1)本工程所需的所有材料在进场前均须经过监理单位的审查,不合格材料一律

6、不得进入施工现 场。2)材料应根据实际施工情况供应,同时做好材料的保护工作,以防材料在施工现场出现损坏或 损耗现象。2. 材料要求:1)沥青混凝土本工程对选用沥青、集料、填料等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使材料的各项技术指标都符合 规定的要求,以及保持不同粒径、矿料的颗粒组成级配接近规范的中值,这是铺筑优良沥青面层的 重要环节。利用拌和站实验室、齐全的试验设备和具有丰富经验的试验人员,对进场的粗细集料、 矿粉及沥青等进行试验和检验,技术指标达不到规范及设计要求的坚决清除出场,以避免出现使用 不合格原材料现象。a改性沥青原料改性沥青SBS(I-D)技术要求指标单位SBS类(I类)试验方法I-D针入

7、度 25C,100g,5s0.1mm40-60T0604针入度?1不小于-0T0604延度5C,5cm/min不小于cm20T0605软化点TR&B不小于C60T0606运动粘度135C,不大于Pas3T0625T0619闪点不小于C230T0611溶解度不小于%99T0607弹性恢复25C 不小于%75T0662离析,48h软化点差,不大于C2.5T0661质量变化不大于%1T0610 或 T0609针入度比25C 不小于%65T0604延度5C 不小于cm15T0605b粗集料粗集料必须采用石质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近正方体、有棱角优质石材颗粒,必 须严格限制集料的针片状颗粒含

8、量,并且具有足够强度,足够的耐磨耗性和抗冲击性,粗集料与沥 青的粘附性不小于5。推荐采用玄武岩,或使用安山岩、辉绿岩等。沥青面层粗集料的规格和质量应 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4.8条规定,其各项指标要求见下表。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质量要求指标单位技术指标试验方法表面层其他层次石料压碎值,不大于%2628T0316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2830T0317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2.62.5T0304吸水率,不大于%23T0304坚固性,不大于%1212T0314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不大于1515其中粒径大于9.5mm,不大于%1212T0312其中粒径小于9.5

9、mm,不大于1818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不大于%11T0310软石含量,不大于%35T0320石料磨光值(PSV)不小于%42T0321磨耗值(AAV)不大于%14T0322粗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磨光值的技术要求雨量气候区1(潮湿区)试验方法粗集料的磨光值PSV,不小于城市次主干道表面层42T0321粗集料和沥青粘附性,不小于城市次干道的其他层 次及其他等级道路的 各个层次5T06164T0663c细集料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其规格和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 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4.9条之规定,其各项指标要求见下表。细集料的洁净程度,

10、天 然砂以小于0.075mm含量的百分数表示,石屑和机制砂以砂当量(适用于0-4.75mm)或亚甲蓝值(适 用于0-236mm或0-015mm)表示。沥青混合料细集质量技术要求项目单位技术指标试验方法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2.5T0328坚固性(0.33mm部分)不小于%12T0340含泥性(0.075mm的含量),不大于%3T0333砂当量,不小于%60T0334亚甲蓝值,不大于%25T0349棱角性(流动时间),不小于%30T0345d填料沥青混合料的矿粉填料全部用32.5级水泥。3. 技术准备工作1)图纸会审及技术交底工程开工前,在项目经理的组织下,集中项目部有关技术人员仔细审阅图纸,将

11、不清或不明的 问题及时汇总会知业主、监理和设计人员及时解决。我项目经理部将严格按有关程序,组织技术交 底,由项目经理部技术负责人向班组交底,做到项目部全体人员均熟悉本工程的技术要点、设计意 图和施工技术规范的内容。2)施工方案的编制由项目经理部技术负责人编制本沥青施工专项方案,该方案被审批同意后以该方案作为本工程 施工的指导性文件。3)做好开工申请,进场人员、设备申报表等资料的审批。4)测量放线工作开工前,由我项目经理部有关人员联系测绘院做好测量控制点的交接工作,并按规范进行复测, 同时建立测量控制网,确定道路中线和施工红线和施工放样测量,及时上报总监理工程师。4. 其他准备工作1)做好沿线的

12、地下管线(道)的交接与保护工作,以防对工程的进程产生不必要的影响;2)结合工地现场情况,及时搭设施工所需的临时设施,注意防火、防漏电等安全问题。3)根据施工计划,组织施工操作人员进场,并对他们进行相关的岗前培训和三级安全教育。三、施工工作面布置1、根据G205国道车速快、车流量大以及边通车边施工的特点,拟按下述方案布置实施:2、配合及服从路政和交警的指挥,按照安全生产条例做好封路措施; 3、每作业段施工封路长度约1KM,封路宽度为单幅的宽度实施;为了保证行车通畅,左幅沥青砼面层施工完成后,然后随即移机施工右幅车道进行施工。4、沥青摊铺前需对当日摊铺工作量对应的路面长度完成清扫。粘层油的洒布应至

13、少施工至摊铺 机前50m,摊铺机摊铺20m后,压路机开始碾压。此后洒布、铺设、摊铺、碾压工作同步进行。第三章、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一、沥青混凝土配合比在进行目标配合设计时,用检验合格的各矿料进行级配合成,力求合成级配接近规范要求的中 值,由此确定各矿料比例。再按规范或设计部门推荐的沥青用量范围或以实践经验估计的沥青用量 为中值,按0.5%间隔变化,取5个不同的沥青用量按规范规定的击实次数成型五组马歇尔试件,按规 定的试验方法分别测定试件的密度,并计算空隙率、沥青饱和度、矿料间隙率等物理指标,绘制成 图表,取各项指标满足规范要求的沥青用量制件进行浸水马歇尔以检查其水稳定性,面层混合料需 进行车辙试

14、验以检验其高温稳定性,最终根据各项试验检验指标综合确定最佳沥青用量,并报监理 工程师批准。在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前须对沥青拌和设备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检查、校核。确认设 备运转正常,计量准确后,按照批准的目标配合比所确定的各矿料比例及冷料仓流量测试结果,确 定各冷料仓电机转速。从间隙式拌和楼二次筛分进入各热料子的材料取样筛分进行级配合成,以此 确定各热料仓的材料比例供拌和楼控制室外使用。同时反复调整冷料比例,以达到供料均衡。并取 目标配合比确定的最佳沥青用量及0.3%共三个沥青用量试拌并制作试件进行马歇尔试验,综合选 定满足规范各项指标要求的沥青用量为最佳生产用沥青用量。在试拌时应严格控制原材料加热温度, 沥青采用导热油提前一天加热。并保证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亦不致使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过高而 影响沥青与集料的粘结力。设计的沥青混合料级配范围级配通过下列筛孔(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