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70353723 上传时间:2023-12-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设计青铜峡市第五中学 沈学明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能根据复分解反响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响能否发生。 掌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并综合运用相关操作别离、提纯固体混合物。2、过程与方法:学会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能分析整理实验现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化学与生产、生活有密切的联系;了解前人的实际,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教学重点 过滤、蒸发等别离提纯物质的根本操作技能。 酸、碱、盐的反响复分解反响。 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教学难点 分析粗盐提

2、纯实验的误差。 归纳复分解反响及条件。教学方法:联系实际比照区分归纳总结实验探究。教学用具: 仪器:托盘天平、烧杯、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杯、漏斗、滤纸、蒸发皿、酒精灯、试管、带导管的塞子、剪刀、药匙、滴管、火柴。 药品:粗盐、碳酸钠、碳酸氢钠、盐酸、澄清的石灰水。教学课时:共两课时:第一课时:氯化钠及实验探究。 第二课时: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复习稳固: 提问:什么是盐? 答复:在水溶液里能离解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盐。 追问:与我们生活中说的盐是一回事吗? 讨论:学生答复,引导学生阅读课文P70页。 介绍:化学中的盐,除了食盐外还有好多种,如:硫酸铜、硝酸钾、亚

3、硝酸钠等,我国曾发生过屡次将工业用盐误作食盐用于烹调而引起的中毒事件。 过渡:生活中的盐除食盐以外,常见的还有:碳酸钠、碳酸氢钠、大理石等。本节课我们先来探讨有关食盐的知识。 新课讲授: 板书:一、氯化钠 提问:如何书写氯化钠的化学式?学生答复NaCl 、俗名:食盐。 板书:1、化学式:NaCl ,俗名:食盐。 设问:氯化钠是我们熟悉的一种物质,它在生活中有那些用途呢? 板书:2、氯化钠的用途: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P7071页的有关内容。 小结:生活中作调味品、腌渍食物;医疗上配制生理盐水;农业上选种;交通上用于去除公路上的积雪等。 板书:3、氯化钠在自然界的分布:学生答复 过渡:氯化钠在自然界

4、的分布很广,我们生活中的食盐就是通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盐湖水将其水份蒸发得到含杂质的氯化钠粗盐,再将粗盐提纯得到精盐。如何将粗盐提纯呢? 板书:4、粗盐的提纯: 讨论:粗盐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可通过那些步骤来制取精盐? 过滤器的准备和过滤操作应注意那些问题? 学生答复,教师补充:1、除去可溶性杂质可选择一种或几种化学试剂将杂质反响掉,同时又不引入新的杂质。除去泥沙可用前面学过的过滤法。2、一贴、二低、三靠。 引导:今天我们还要练习一种新的操作蒸发,蒸发时应注意那些问题? 讲解:蒸发一般用加热的方法将溶剂蒸去,操作时应注意:1、蒸发皿放在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

5、停止加热后,不要立即放在实验桌上; 2、蒸发皿里的液体以不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为宜;3、加热时用 玻璃棒不停的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4、当蒸发 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过渡:了解了上述考前须知,下面我们实践粗盐的初步提纯。 活动与探究:投影 粗盐的提纯 1、溶解 用托盘天平称取5.0 g粗盐,用药匙将该粗盐逐渐参加盛有10 m L水的烧杯里,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直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观察食盐水是否浑浊。称量剩下的粗盐,计算10m L水中约溶解了多少克粗盐。称取粗盐 / g剩余粗盐 / g溶解粗盐 / g2、过滤 仔细观察滤纸上剩余物及滤液的颜色,如滤液浑浊,应再过

6、滤一次,两次后仍浑浊,应查找原因。3、蒸发 把所得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把蒸发皿铁架台的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4、计算产率: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到纸上,回收到指定的容器中,将提纯后的氯化钠与粗盐作比拟,并计算精盐的产率。溶解粗盐 / g精盐 / g精盐产率 / g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交流与讨论:1、过滤后滤液浑浊的原因。2、实验可能出现误差的原因。3、在溶解、过滤、蒸发操作过程中,都用到玻璃棒,分别起什么作用?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适当的评价和讲解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氯化

7、钠,了解了它在生活中的重要用途,自然界的存在及晒制。同时练习了粗盐提纯的各步操作,学习了蒸发的操作,进一步训练了溶解、过滤的操作技能。作业:探究报告一份。 板书设计: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课题 1 生活中常见的盐 一、氯化钠 1、化学式:NaCl、俗名:食盐。 2、食盐的用途1调味品、2配制生理盐水、3选种、4腌渍食物等。 3、存在:海水、盐湖、盐井、盐矿等。4、粗盐的提纯:1溶解、2过滤、3蒸发、4计算产率。第二课时板书:二、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引言:上节我们了解了氯化钠的重要用途,那这三种盐又会有什么用途呢?介绍:播放有关录像碳酸钠在工业上的用途,碳酸钙在建筑业上的用途,碳酸氢钠焙制糕点

8、、治疗胃酸等。提问:你能写出这三种物质的化学式,说出它的俗名吗?答复:碳酸钠:Na2CO3,俗称纯碱、苏打;碳酸氢钠:NaHCO3 ,俗称小苏打;碳酸钙:CaCO3 大理石、石灰石等的主要成分。回忆提问:写出实验室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答复:CaCO3+2HClCaCl2+H2CO3 CO2+H2O思考: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在化学式的组成上有无共同点?答复:含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设问: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响产生CO2气体,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否也能生类似的反响?学生发言:能或不能引导:通过下面的活动与探究你就会明白上述问题。活动与探究:投影向盛有0.5 g碳酸钠的试管里参加2 m L盐酸

9、,迅速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管口,并将导管的另一端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观察现象。用碳酸氢钠代替碳酸钠进行上述实验,并分析。碳酸钠+盐酸碳酸氢钠+盐酸现象分析交流:现象:两次实验反响试管内都出现大量气泡,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分析:两组物质反响都产生CO2气体。讲解:上述反响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下:Na2CO3+2HCl2NaCl+H2CO3 CaCO3+2HClCaCl2+H2CO3 CO2+H2O CO2+H2O提问:通过上述三个反响的学习,你能作何归纳?小结:板书:1、含有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的盐都能与盐酸反响,生产CO2气体 2、CO32-或HCO3-的检验:取少量未知物,参加少量

10、稀盐酸,看能否生产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分析解释: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将一个新鲜的鸡蛋放在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可观察到鸡蛋一边冒气泡一边沉到杯底,一会儿又慢慢上浮。到接近液面时又下沉。课后练习讨论学生活动分析原因:当鸡蛋遇到盐酸时会发生反响CaCO3+2HClCaCl2+CO2+H2O,产生气泡,由于鸡蛋的重力大于浮力,所以边冒气泡边下沉。随着反响的不断进行,CO2气体不断附着在鸡蛋壳外表,于是它们的总体积就比鸡蛋原来的体积大得多,被它排开的水量不断增多,浮力也就不断增大,等到浮力大于鸡蛋的重力时,鸡蛋便慢慢上升。当鸡蛋浮到接近液面时,附在它上面的气泡破散逸出,这是平衡被打破,鸡

11、蛋又下沉。以后,继续重复以上过程,表现为鸡蛋不断地上浮下沉。过渡:我们再探究一个实验,看有何特殊现象。活动探究:向盛有少量碳酸钠溶液的试管里滴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现象分析学生交流:现象:试管里出现白色沉淀。 分析: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响,生产一种难溶物。讲解:上述反响的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下: Na2CO3+Ca(OH)2=CaCO3+2NaOH设问:上述四个反响,从单质、化合物的角度及反响物和生产物的结构关系讨论各反响的共同点。学生讨论总结:板书并讲解:3、复分解反响: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产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响。讨论:酸和碱的中和反响是否属于复分解反响?为什么?学生讨论总结:属于,符合复

12、分解反响的概念。讨论:分析上述复分解反响,它们的生成物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总结板书:4、复分解反响发生的条件: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沉淀或水。练习:组内讨论完成投影或小黑板以下物质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响?能的写出化学方程式:1、硫酸和硝酸钠 2、氢氧化钾溶液和硝酸3、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 4、硝酸和碳酸钾5、硝酸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小结:本节课我们了解了三种盐的重要性质和用途,总结出了含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的盐的检验方法,并分析得出了复分解反响的概念及反响条件。作业:1. 2. 3. 板书设计: 二、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 1、含有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的盐都能与盐酸反响,生产CO2气体。

13、 Na2CO3+2HCl2NaCl+CO2+H2O NaHCO3+HClNaCl+CO2+H2O 2、CO32-或HCO3-的检验 取少量未知物参加少量盐酸,看能否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3、复分解反响: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响。 通式:AB+CD=AD+CB 4、复分解反响发生的条件: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沉淀或水。课题2 化学肥料教学设计青铜峡市第五中学 沈学明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能对常见的化肥进行简单的鉴别。2、过程与方法:学会分析、归纳并对有关信息进行加工。学会从课本获得知识的能力。学习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为提高生活水平和维护身体健康而学好化学的信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