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高支撑模板施工方案专家论证过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70299225 上传时间:2023-12-13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6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应力高支撑模板施工方案专家论证过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预应力高支撑模板施工方案专家论证过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预应力高支撑模板施工方案专家论证过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预应力高支撑模板施工方案专家论证过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预应力高支撑模板施工方案专家论证过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应力高支撑模板施工方案专家论证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应力高支撑模板施工方案专家论证过(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预应力高支撑模板施工方案专家论证过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况 1三、模板与支撑系统材料选用 2四、施工工艺与操作要求 2五、模板的拆除 6六、成品保护措施 7七、质量保证措施与施工注意事项 27八、安全施工注意事项 27九、文明施工与环保措施 29十、模板系统验算 34十一、高支撑模板施工安全防范措施 50十二、应急救援预案 53预应力高支撑模板施工方案专家论证过高大模板工程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1.3 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1.4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1.5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

2、技术规范 JGJ130-20011.6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标准 ZJQ08-SGJB 204-20051.7 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1.8 高大模板扣件式钢管支撑体系施工安全管理规定闽建建 200732 号1.9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162-2008 。2.0 建设工程重大危险源监控技术规程 DBJ13-91-2007 ;2.1 建设部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建质 200987 号)2.2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二、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福州市晋安区紫阳商贸中心,工程地点:晋安区长乐北路以东,福新中路以南。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约 1

3、1.6万 m2 ;其中地下室建筑面积 30657.6m2 , 层数2层,地下一层建筑面积 15328.8m2, 地下二层建筑面积 15328.8m2 ;1# 楼、 2#楼总建筑面积为71874.4仃、层数1#楼六层、2#楼为一四层为商业, 五二十 六层为办公的综合楼; 3#楼建筑面积为 11897.6m, 建筑类别:汽车库的防火分类为U类,共停车244辆,层数5层。本工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耐火等级 I 级,主体结构合理使用年限为 50年,抗震设防烈度 7度。建设单位:福州市晋安区王庄街道紫阳经济合作社 设计单位:北京蓝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福建协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监理单

4、位:福州诺成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其中1#楼五层标高为21.580m31.58m、构架层标高为36.98m47.48m , 板厚120mm,其中五层墙柱六层梁板与六层墙柱构架层梁板为高大模板(详图 1 )。三、模板与支撑系统材料选用本工程模板采用18mm厚木胶合板,方木采用40 X80mm,模板支撑体系采用 ?48 X3.2mm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四、施工工艺与操作要求4.1梁模板施工(详图附后1 )工艺流程:抄平、弹线(轴线、水平线厂乞撑架搭设T支柱头模板-铺设底模板-拉线找平-。封侧模斗预员检。根据主控制线放出各梁的轴线与标高控制线。梁模支撑。梁模板支撑采用扣件式满堂钢管脚手架支撑,立杆纵、横

5、向间距均为1.0m ;立杆须设置纵横双向扫地杆,扫地杆距楼地面200mm ;立杆全高范围内设置纵横双向水平杆,水平杆的步距(上下水平杆间距)不大于1500mm ;.立杆顶端必须设置纵横双向水平杆。在满堂架的基础上在主次梁的梁底再加一排立 杆,沿梁方向间距1.0m o梁底小横杆和立杆交接处立杆加设保险扣。梁模板支架宜与楼板模板支架综合布置,相互连接、形成整体。剪刀撑。竖直方向:纵横双向沿全高每隔四排立杆设置一道竖向剪刀撑。水平方向:沿全平面每隔 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在上、中、下各设一道。剪刀 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纵向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60度之间,水平剪刀撑与水平杆

6、的夹角宜为45度。梁模板安装1大龙骨采用?483.2mm钢管,其跨度等于支架立杆间距;小龙骨采用40mmX80mm方木,间距300mm,其跨度等于大龙骨间距。2梁底模板铺设:按设计标高拉线调整支架立杆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梁跨中起拱高度为梁跨度的2 %。,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梁侧模板铺设:根据墨线安装梁侧模板、压脚板、斜撑等。梁侧模应设置斜 撑,当梁高大于700mm时设置腰楞,并用对拉螺栓加固,对拉螺栓水平间距为500,垂直间距 300 。4.2 楼板模板施工(详图附后 2 )421工艺流程:支架搭设-龙骨铺设、加固-楼板模板安装-预检。4.2.2 支架搭设:楼板模板支架搭

7、设同梁模板支架搭设,与梁模板支架统一布 置。立杆顶部如设置顶托,其伸出长度不应大于 300mm ;顶部支撑点位于顶层横 杆时,应靠近立杆,且不大于 100伽。4.2.3 模板安装:采用木胶合板作楼板模板,一般采用整张铺设、局部小块拼补的方法,模板接缝应设置在龙骨上。大龙骨采用3.2mm钢筋,乂其跨度等于支架立杆间距;小龙骨采用40mm X80mm方木,间距300mm ,其跨度等于大龙骨 间距。挂通线将大龙骨找平。根据标高确定大龙骨顶面标高,然后架设小龙骨,铺 设模板。楼面模板铺完后,应认真检查支架是否牢固。模板梁面、板面清扫干净。4.3 支架要求(1 )立杆:每根立杆底部均应设置可调节底座,底

8、托自由杆长度不超过 10cm ,也可采用150mm*150mm*6mm钢板取代底座。底座下设置长度为2m,宽250伽,厚50伽的木垫板。如果板下地面不平,可以在立杆位置采用加木楔的方式顶紧,相 邻立杆的对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内。现浇混凝土模板的支撑基础必须分层夯实, 其相对密实度大于90%,支撑基础土方夯实平整后在其上浇筑10cm厚C20混凝土垫层。立杆接长必须对接,严禁搭接。立杆步距不应超过 1.5m 。 梁底底部采用可调节底座,承重立杆顶部应采用可调顶托受力,采用 100mm*100mm 木方作托梁,不得采用钢管横杆受力。且顶托距离最上面一道水 平杆不宜超过 200mm 。当超过 200m

9、m 时,应采取可靠措施固定。顶托外径与钢管 内径间隙应小于 3mm ,且安装时保证上下同心。楼面支撑架顶部也采用顶托受力,100mm*100mm 木方作托梁。钢管调节底座或80*80*6钢板垫木梁底立杆基础构造示钢管木楔100厚20昆凝土垫层 素土夯实调节底座或80*8(?00 木楔100厚 20混凝土垫层 素土夯实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平杆*6钢板垫木S下接头扣件杆- 横向水立杆与水平杆构造示意图垫木纵向扫地杆*素土夯实接头扣件垫木一纵向扫地杆横向扫地杆素土夯实横向扫地杆立杆垂直度偏差应不大于1/500H (H为架体总高度且最大偏差应不大于 梁底立杆基础构造示意图立杆与水平杆构造示意图50mm

10、。对同一平面位置的不同层的立杆,上一层的立杆和下一层的立杆尽量处于同 一平面位置,以便竖向荷载的传递。(2 )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水平杆要求设置在立杆内侧,长度不宜小于 三跨,接长宜采用对接。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横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 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幵的距离不应小于 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纵、横向水平杆与立杆的连接作法如图。立杆底距地面200mm高处,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可调“ U”型顶托 底部的立柱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拉杆之间的水平 拉杆步距按1500mm或小于15

11、00mm平均设置,梁底下第一道纵横向水平杆与板底 下第一道水平杆之间也按不超过 1500mm设置一道水平杆。(3)连墙件的布置与固定要求:架体四周与建筑物应形成可靠连接,以减少架体搭设高度稳定性的不利影响。连墙件与每根外围框架柱相连,竖直方向按每层楼面或沿柱高3m设置一道连墙件,水平方向按与每根外围框架柱设置一道连墙件为了便于施工,本工程采用刚性连墙件,连墙件水平方向沿每根框架柱设置,高度方向每步设置。在安装立杆时,应尽量选择靠近框架的位置,以满足规范中连墙件,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伽。(4 )满堂模板和共享空间模板支架,超高部分模板支撑架四周从底到顶连续 设置竖向剪

12、刀撑,中间在纵横向每隔 10m左右由底到顶设置竖向连续式剪刀撑,宽 度宜为46m,剪刀撑杆件的底端应与地面顶紧,夹角宜为45 -60 ;在剪刀撑的顶部、扫地杆处设置水平剪刀撑。满堂支架立杆与剪刀撑布置详满堂支架平面布置图。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m,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如图所示。10I剪方撑銀杆播接亦意图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5 / 61预应力高支撑模板施工方案专家论证过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 150mm 。(5)扣件:所有的节点必须都有扣件连接,不得遗漏。扣件的拧紧力矩应控制在4560N m之间。主节点处固

13、定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剪刀撑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 150mm 。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 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 100mm 。对接扣件开口应朝上或朝内。(6)模板工程中,竖向施工荷载应采用 100*100方木和“ U”型顶托向钢管支 撑有效传递。五、模板的拆除5.1拆模程序: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t先拆非承重部位,后拆承重部位t 先拆除柱模板,再拆楼板底模、梁侧模板-最后拆梁底模板。5.2 柱、梁、板模板的拆除必须待混凝土达到设计或规范要求的脱模强度。柱 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与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板与梁 底模板应在梁板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14、100% ,并有同条件养护拆模试压报告,经 监理审批签发拆模通知书后方可拆除。5.3 模板拆除的顺序和方法。应按照配板设计的规定进行,遵循先支后拆,先 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自上而下的原则。拆模时严禁用大锤和撬棍硬砸硬撬。5.4 拆模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处,以免发生安全事故。待该片(段)模板 全部拆除后,将模板、配板、支架等清理干净,并按文明施工要求运出堆放整齐。5.5 拆下的模板、配件等,严禁抛扔,要有人接应传递。按指定地点堆放,并 做到与时清理,维修和涂刷好隔离剂,以备待用。5.6 预应力梁模板拆除( 1 )模板拆除施工工艺a、工艺流程拆除对拉螺栓与梁侧模T下调模板支柱顶托T拆除梁与板底

15、模板T拆除支撑 系统b、施工要点下调立柱顶托后,再拆除梁板底模板,用钢钎轻轻撬动模板,或用木锤轻击, 拆下第一块,然后逐块逐段拆除。切不可用钢钎或铁锤猛击乱撬。每块模板拆下时,用人工托扶放于地上,在原有支撑上适量搭设脚手板,以托住拆下的模板。严禁使 拆下的模板自由坠落于地面。支撑系统拆除先拆除支架部分水平拉杆和剪刀撑,若立柱水平拉杆超过两层 时,先拆两层以上的水平拉杆,最下一道水平杆与立柱同时拆除。六、混凝土浇筑方案(一)、施工部署1、施工要求本工程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先施工柱、后施工梁、板分项,柱、梁、板采用 泵送混凝土。因厂区场地所限,本工程的柱、梁、板混凝土采用两台IPF-100型汽车泵结合两台HBT-60地泵浇筑,为提高效率,尽量采用汽车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