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二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综合练习题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70290109 上传时间:2024-01-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二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综合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浙教版二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综合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浙教版二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综合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浙教版二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综合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浙教版二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综合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二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综合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二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综合练习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教版二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综合练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课内阅读。游子吟慈母手中线,_。临行_,意恐_。谁言寸草心,报得_。1补全诗句。2这首诗的作者是_朝诗人_。我还读过他写的古诗_。3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字词在诗中的意思。游子:_ 临:_ 意恐:_ 言:_ 4本诗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_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_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_以及深深的_与尊敬。2. 读文段,完成练习。脚尖滑过的地方,大块的草坪,绿了;大朵的野花,红了大片的天空,蓝了,蓝得透明!1填量词大(_)的草坪大(_)的野花大(_)的天空2连一连。草坪 野花天空蓝 绿 红3你想用彩色铅笔画些什么?

2、仿照文段的形式,根据提示写一写。脚尖蹦过得地方,大块的_,_了;大朵的_,_了;大片的_,_了;_得_!3. 阅读诗歌,完成练习。我有一盒彩笔,我用它画美丽的今天:画一条蓝色的直线,那是_流过稻田。画一个黄色的圆,那是_挂在山尖。画一条紫色的曲线,那是连绵起伏的高山。画一个细细直立的三角,那是_插入云天。我有一盒彩笔,我用它画明天的理想:我画透明的海洋,为了看清海底的宝藏。我画绿色的太阳,为了让夏天凉爽。我画结满面包的大树,为了永远消灭饥荒。我画小朋友长上翅膀,为了在广阔的天空飞翔。1把下面的词语填到诗歌中相应的横线上。(填序号)中秋明月电视塔远山小河2诗歌分为两节,第一节描绘了_,第二节勾画

3、出明天的理想。第二节里,“我”分别画了哪些“明天的理想”?用“_”画出来。3仿照诗歌中的句子,用彩笔画出你的理想吧!我画_,为了_。4. 课外拓展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春,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1)诵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_A.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D.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2)赏析有误的一项是_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B.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C.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

4、地做官,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3)这首涛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说说它好在哪里。5. 我会读,我会做。过端午,粽子艾香满堂飘。七月七,牛郎织女会鹊桥。1选一选,填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序号)来乞巧赛龙舟2从文中我知道与端午节相关的一种美食是_,与乞巧节相关的民间传说是“_”。3我知道,我会选。(填序号)农历_是端午节,_是乞巧节。七月初七五月初五6. 课内阅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1把古诗写完整。作者是朝。2这首诗描写的是_(地点)_(时间)的景色。3我能用自己的话

5、说一说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的意思。_。7. 阅读咏柳,回答问题。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1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的_。2解释字词。碧玉:_似:_3“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是一个句,把比作。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_8. 把古诗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1)补充完整古诗。绝,径踪灭。孤蓑笠翁,独钓寒。(2)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 )A.李白 B.柳宗元(3)古诗前两句表现了( )A.雪下得久 B.下雪时天气寒冷(4)这首诗只用了20个字,就描绘出一幅寒冷而幽静的画面,其中体现环境寂静的诗句是:_,_。9. 课内精彩阅读。望庐山瀑布_生紫烟,遥看瀑

6、布_。_,疑是银河_。1将古诗补充完整。2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的_。3诗中加点字的含义是( )(填序号)A.怀疑。B.好像。10. 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你拍七,我拍七,竹林在嬉戏。你拍八,我拍八,大小动物都有。你拍九,我拍九,人和动物是。你拍十,我拍十,保护动物是。1按课文原文填空。2这首儿歌告诉我们要()。(填序号)A.和动物住在一起B.保护动物3编一编。你拍一,我拍一,动物世界真有趣。你拍二,我拍二,小狗猫咪是朋友。你拍三,我拍三,_。你拍四,我拍四,_。11. 请你认真阅读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脚尖滑过的地方。大块的草坪,绿了;大朵的野花,红了;大片的天空,蓝了,蓝得透明!1上面的诗句选

7、自课文_。2仿照诗句。_12. 课内阅读。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秋天栖息在农家里。(1)这节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描写秋景。“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一句是从角度,写出了幽谷的特点。“稻香”从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丰收的图画。(2)“秋天栖息在农家里”一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3)如果把“栖息”字换成“停留”或其他的动词,好不好?为什么?(4)这一节诗歌所描写的画面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概括?它由哪两个场景组成?13. 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出郊明杨慎高田如楼梯,平田如棋局。白鹭忽飞来,点破秧针绿。注释高田:沿着山坡开

8、辟的田畦(q),又叫梯田。平田:指山下平地上的田块。棋局:象棋棋盘。点破:打破。秧针:水稻初生的秧苗。1选一选,填序号。这首诗的一、二两句把高田比作_,把平田比作_。棋局 楼梯2把诗中表达下面意思的诗句画上横线。白鹭忽然飞到水稻田上来,打破了这片初生秧苗的绿色。14. 默写咏柳后回答问题。咏柳_1默写古诗。2诗中有两个字意思相同,分别是_和_。3咏柳中“咏”的意思是_。作者是_朝的_。诗句中的“绿丝绦”指的_是作者用诗句“_,_”来描写柳叶,自向自答,想象丰富。赞美了_。诗中用到的修辞方法有_。4“似”字有两个读音,在本诗中读_,另一个读音是_,可以组词_。5这首诗中有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是“_”,作者把“_”比作了“_”。页码 / 总页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