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2019年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三)(含解析)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70045622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淄博市2019年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三)(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山东省淄博市2019年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三)(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山东省淄博市2019年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三)(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山东省淄博市2019年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三)(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山东省淄博市2019年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三)(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淄博市2019年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三)(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淄博市2019年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三)(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三)一、选择题1.关于粒子与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个提出日心说的科学家是托勒密B.光年是天文学中常用来表示时间的单位C.电子与原子核间存在着引力D.固体分子与分子间没有空隙【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日心说,也称为地动说,是关于天体运动的和地心说相立的学说,它认为太阳是银河系的中心,而不是地球;日心说是哥白尼提出的;故选项A错误;光年是指光一年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长度单位;故选项B错误;根据万有引力可知,宇宙中任意物体间都存在引力,所以电子与原子核间存在引力,故选项C正确;固体分子间同样存在间隙,只是比液体和气态分子间间隙小,故选项D错误考点:分

2、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光年,探索宇宙的历程。2.一瓶酒精倒掉一半,剩下的半瓶酒精的密度、比热容、热值和原来相比,以下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密度和热值不变B.只有密度和比热容不变C.只有比热容和热值不变D.三个都不变【答案】D【解析】密度、比热容和热值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随质量的改变而改变,所以一瓶酒精和半瓶酒精的热值、比热容、密度都不改变。3.下列事例中,属于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池塘中的水被晒热B.将牛奶放进冰箱冷冻制作冰棒C.磨刀时刀刃发热D.热水放置在房间中变凉【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解决此类问题要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是能量的转移过程,而做功

3、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解:A、池塘中的水被晒热,温度升高了,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B、将牛奶放进冰箱冷冻制作冰棒,温度降低了,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C、磨刀时,克服摩擦做功,刀刃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D、热开水变凉,温度降低了,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能根据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区别正确判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4.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地面上,一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作匀速直线运动,则这个拉力可能的方向是A.B.C.D.【答案】A【解析】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水

4、平方向上不受力的作用,施加一个力后仍然做匀速直线运动,该力的方向只能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符合条件的只有A选项5.下列有关声音的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弹拨的钢尺振动得越快,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频率越低B.我们能够通过声音区分锣和鼓是利用了它们的音色不同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且传播速度与环境温度无关D.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但若听到声音并不一定有物体在振动【答案】B【解析】A.频率决定音调。弹拨的钢尺振动得越快,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故A错误;B.音色是发声体特有的特征,能够被用来区分声源,所以我们能够通过声音区分锣和鼓是利用了它们的音色不同,故B正确;C.声音在不同

5、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且传播速度与环境温度有关,故C错误;D.声音由振动产生,若听到声音一定有物体在振动,但物体在振动时,可能响度太小,或频率走出人耳的听觉范围,我们是听不到声音的,故D错误;故选B。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音调高B.“细声细语”指的是音调低C.“尖声细嗓”中的尖指的是音调高D.“起音太高上不去”中的“高”指的是响度【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响度,A不符合题意;“细声细语”是指响度,B不符合题意;“尖声细嗓”中的尖指的是音调,C符合题意;“起音太高上不去”中的“高”指的是音调,D不符合题意;故选C。考点:音调;响度7.下列现象中不能

6、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A.晚上用手电筒照黑暗的天空的光芒B.太阳躲在云层后面从云层缝隙中射出的光束C.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下时我们就可以看到它D.多媒体教室中投影仪投射出来的光【答案】C【解析】【详解】A.晚上用手电筒照黑暗的天空的光芒,容易看出光线是沿直线传播的,故A不符合题意;B.太阳躲在云层后面从云层缝隙中射出的光束,能看出光线是沿直线传播的,故B不符合题意;C.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下时我们就可以看到它,是由于光线经过不均匀的空气时发生折射而形成的现象,不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故C符合题意;D.多媒体教室中投影仪投射出来的光,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8.图中a、b是同一人

7、的两幅照片,b图中他拿的眼镜A.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B.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C.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D.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当把眼睛片靠近眼睛时,发现眼睛被放大,所以该镜片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可以用来矫正远视眼;故选B9.小明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缩小的像。小明又把点燃的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则在光屏上能够呈现A.倒立、放大的实像B.正立、放大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等大的实像【答案】A【解析】当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光屏上成缩小的像,

8、所以u2f,此时fv2f若把蜡烛放在光屏的位置,则fu2f,所以会成放大、倒立的实像故选A10.王瑞同学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记录实验的数据如表,这种液体的密度是液体与量杯的质量m/g305070液体的体积V/cm3103050A.3.0103kg/m3B.1.7103kg/m3C.1.4103kg/m3D.1.0103kg/m3【答案】D【解析】【分析】由表格数据可知,当液体体积为10cm3时,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为30g;当液体体积为30cm3时,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为50g;据此根据密度公式列方程求出量杯的质量和液体的密度。【详解】当液体体积为10cm3时,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为

9、30g;当液体体积为30cm3时,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为50g。则液体的密度:,故答案为D。【点睛】已知一定体积的液体及对应的量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两次测量结果质量的变化量与体积的变化量之比,即所测液体的密度。11.纳米材料是由纳米颗粒经过特殊制备得到的。室温下外形相同的纳米铜比普通铜可多拉长50倍而不断裂的事实,表明纳米铜具有较好的A.导电性B.导热性C.延展性D.弹性【答案】C【解析】物体在外力作用下能延伸成细丝而不断裂的性质叫延性;在外力作用能碾成薄片而不破裂的性质叫展性题中告诉我们,室温下外形相同的纳米铜比普通铜可多拉长50倍而不断裂,由此表明纳米铜具有较好的延展性故选C12.(2分)关于

10、自行车部件的设计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尾灯只是一种装饰B.车轮的外胎上做有凹凸花纹是为了节省材料C.车座垫较宽是为增大对人臀部的压强D.车轴上装有滚动轴承是为了减小摩擦【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车的尾灯是由很多个三个互成直角的小平面镜组合构成的这样的设计能够保证将从后面各个方向射来的光线都能原路反射回去进入司机眼镜便于后面的汽车司机发现自己是为了安全而设计的,不只是一种装饰,故选项A错误车轮的外胎上做有凹凸花纹是为了增大轮胎与地面的摩擦,来增大摩擦力的,不是为了节省材料,故选项B错误车座垫较宽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人臀部的压强,故选项C错误车轴上装有滚动轴承,

11、将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减小了摩擦,使自行车骑起来更省力,故选项D正确考点:光的反射、增大摩擦的方法及应用、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应用13.树叶落在马路上,当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驶过路面时,树叶将A.从路中间飞向路边B.只向上扬C.从路旁被吸向汽车D.不受影响【答案】C【解析】流速达的地方压强小,当一辆汽车高速行驶过路面时,靠近汽车的地方速度大,所以压强小,所以树叶被吸向汽车。14.城市下水道井盖丢失导致行人坠入下水道的悲剧时有发生,令人痛心。为此,某同学设计了一种警示电路:在井口安装一环形灯L,井盖相当于开关S;正常情况下(S闭合),灯L不亮;一旦井盖丢失(S断开),灯L即亮起,以警示行人。图中电路符

12、合要求的是【答案】B【解析】由于电路在正常情况下(S闭合),灯L不亮;一旦井盖丢失(S断开),灯L即亮起。而A中是开关S闭合时,电磁铁有磁性,吸引街铁向下运动,故灯光会亮,与要求不相符,A不对;B是开关S闭合时街铁向下,灯光断路,不亮,而S断开时,电磁铁没磁性,街铁在弹簧的作用下向上运动,灯泡被接通,发光,故B是正确的;C、D中无论开关S闭合与断开,灯泡都发光,故它们都不对。【考点】电磁继电器。15.如图,两个滑轮组由每个质量相同的滑轮组成。用它们分别将重物G1、G2提高相同高度A.若G1G2,拉力做的额外功相同B.若G1G2,拉力做的总功相同C.若G1G2,甲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的机械效率D.用

13、同一个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重物,机械效率不变【答案】C【解析】【分析】不计绳重和摩擦阻力,提升动滑轮做的功是额外功,总功等于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详解】A、由图可知,滑轮的每个质量相等,甲滑轮组中有一个动滑轮,乙滑轮组中有两个动滑轮,已知把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阻力,额外功是对动滑轮做的功,根据W额=G动h可知,乙滑轮组做的额外功多,故A错误;BC、若G1=G2,已知把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由W有=Gh可知,甲乙所做的有用功相同;乙滑轮组做的额外功多,由W总=W有+W额可知乙做的总功大于甲做的总功,根据得到甲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的机械效率,故B错误,C正确;D

14、、用同一个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重物,在提升高度相同时,所做的额外功不变,有用功发生变化,所以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值将发生变化,即机械效率要发生变化,故D错误。故选C。二、理解与应用16.如图所示,小丽同学利用小卡片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将卡片两端各挂上相同数量的钩码,第一次两端各挂一个,第二次两端各挂两个钩码,第三次两端各挂三个钩码后,均发现卡片静止,于是她就得出两个力的大小相等的条件,你认为实验过程中不妥之处是_。【答案】没有使卡片两端的拉力不同进行实验【解析】实验中小丽同学三次都是在两端挂相同数量的钩码,为了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小丽应该使卡片两端的拉力不同再进行实验,观察两端的拉力不同时

15、卡片是否还能静止故答案为:使卡片两端的拉力不同进行实验17.如图所示,十堰人都爱吃牛肉面。牛肉面在制作过程中,很远的地方都能闻到香味,这是由于分子的_造成的。将一碗牛肉面端起来感觉很烫手,是由于通过_的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夹起牛肉面的筷子是_杠杆选填“省力”、“等臂”或“费力”。【答案】(1).无规则运动(2).热传递(3).费力【解析】【详解】端上一碗牛肉面,香味扑鼻而来,这时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造成的。端碗时很烫手,碗放热热量,手从碗吸收了热量,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筷子在使用的过程中相当于是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属于费力杠杆。【点睛】重点是分子运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及杠杆的分类,注意牢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即热传递和做功,两种方式对于内能的改变是等效的,两种方式很容易区分,做题不难。18.用25N的拉力将重为5N的物体沿着长1m、高04m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