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张秋兰)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70035935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张秋兰)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张秋兰)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张秋兰)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张秋兰)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张秋兰)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张秋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张秋兰)(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卖火柴的小女孩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张秋兰教学目标:1感情朗读课文,了解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体会这样的表达效果。 2引导学生了解童话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3关注人物命运,感受小女孩在面临的饥饿、寒冷、痛苦和孤独的残酷现实中,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执著追求,让学生在小女孩身上看到如何面对苦难,从而汲取生活的勇气和力量。教学重难点:1了解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体会这样的表达效果。2感受小女孩在面临饥饿、寒冷、痛苦和孤独的残酷现实中,对幸福生活的渴望与追求,体会“幸福”的真正内涵。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课前经典诵读出示小诗你别问,这是为什么一、复习导入,感受可怜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2、第14课卖火柴的小女孩,这是一篇童话,谁来说说这篇童话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生交流)师:抓住了人物、情节,就能把故情概括得很完整,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读书方法。(板书:人物 情节)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也认识了这个可怜的小女孩。引读:师:大年夜应该是团圆幸福的,小女孩却(出示课件: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师:本来她应该得到人们的同情和帮助,但是(出示课件: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师:本来家是最温暖的港湾,可是(出示课件: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二、幻象的美丽与现实的苦难过渡:没有欢乐,没有人关爱的

3、她痛苦地坐在墙角里。她觉得很冷很冷。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于是,她擦燃了火柴。那么小女孩每次擦火柴都看到了什么?1出示自主合作学习提示:(1)默读第510自然段,思考:小女孩一共擦燃几次火柴?每次在火柴发出的亮光里都看到了什么?划出来,并标上序号。(2)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处反复品读,做上批注,并通过朗读读出感受。(3)小组交流,然后选择大家感受最深的一处进行汇报。2学生按要求学习。3小组交流。4学生反馈,品读感悟。(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小女孩在幻象中的幸福。)师:刚才大家在小组内交流很热烈,现在我们开始分享。小女孩一共几次擦燃了火柴?对第一次感受最深的有哪些小组?来交流交流。第一次幻象火炉生

4、交流感受。师相机点评并指导朗读。其他小组有补充吗? 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分享小女孩这一刻的温暖吧。是啊,她渴望火炉正是她的现实需求,多么合理的想象啊!我们把这种想象中的景象叫做幻象(板书)丰富的想象是童话最主要的特点。师:幻象中,小女孩是多么幸福啊!但是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 出示: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小女孩一下子从美妙的幻境跌到残酷的现实面前(板书:现实残酷)而这种描写幻想或想象中的景象的表达方法叫做虚写,(板书)而写现实的情景叫实写。(板书)师:幻想太美好了,读而现实太残酷了,读小结:小女孩美好的幻象就像这熄灭的火柴一样破灭了。这样虚实结合,更让我们

5、感受到小女孩的可怜。第二次幻象烤鹅生交流感受。师相机点评并指导朗读。比较句子:出示句子: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忽然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她可以一直看到屋里。一只烤鹅从盘子里跳下来,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忽然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她可以一直看到屋里。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子和碗,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 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生交流)师小结:是啊,色、香、味俱全,叫人垂涎三尺,更突出小女孩的饥饿。这就是童话语言之妙呀,生动优美,奇特又夸张,多么富有童话趣

6、味!能读出这种味道吗?练习练习。出示句子: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子和碗,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指名读,齐读。师: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火柴又灭了 出示句子:火柴灭了,她面前出现了一堵又厚又冷的墙。小结:现实就像这堵墙一样冷酷无情,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小女孩的可怜。第三次幻象圣诞树生交流感受。师相机点评并指导朗读。师:这么美的圣诞树那是怎么个大,怎么个美呢?用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吧。为什么看到了圣诞树呢?(西方的圣诞节就相当于我们过新年,这是一个万家团圆的日子呀!)师:但

7、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小女孩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烛光出示句子:只见圣诞树上的烛光越升越高,最后成了在天空中闪烁的星星。有一颗星星落下来了,在天空中划出了一道细长的红光。小结:美好的幻象就像这天空划过的一颗流星,转瞬即逝。第四次、第五次幻象奶奶生交流感受。师相机点评并指导朗读。师:是啊,美好的时光,一次又一次消失,所以当唯一疼爱她的奶奶出现时她急迫地叫了起来。出示句子:“奶奶!”小女孩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评价:注意是“叫”!这是撕心裂肺的叫呀。再来一次好吗? 我听出来了,你关注到了“啊”、“吧”

8、这两个语气词,读出来的感觉又不一样了。)所以,为了留住奶奶,小女孩又一次擦燃了火柴,这一次与前四次相比,特别是与第一次擦火柴有明显的不同。出示句子: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读读前后两次擦火柴,你从这不同中体会到什么。学生交流。师结合板书小结。(从不敢到敢,从一根到一把,感情一次比一次强烈,比起温暖、食物、快乐,她更渴望的是见到奶奶,更渴望亲人的关爱,所以她已经不顾一切了。)5小结:每一次幻想都那么美妙,但是每一次幻想后,小女孩的面前仍然是那堵又厚又冷的墙。实写与虚写交替进行,美好的幻象与残酷的现实更迭出现,层层

9、递进,是这个凄美的故事最打动人心的地方,也让小女孩可怜的形象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心中。三、生存的痛苦与死亡的快乐1作者把最美好的祝福给了小女孩最后的幻想,此时她是幸福到了极点,我们体会着这种幸福,放开声音来读一读!(生齐读)出示句子: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2情景朗读。师:(配乐)可是,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小女孩坐在那儿,手里还捏着那把烧过了的火柴梗。那暖暖的火炉没有了(擦板书:火炉),喷香的烤鹅是幻影

10、(擦板书: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也不见了(擦板书:圣诞树),奶奶(擦板书:奶奶)也走了,小女孩所有幸福的幻想都破灭了,她带着微笑,死去了。3孩子们,有什么想说的?(学生交流)相机点评:是啊,在当时的社会现实中,穷人只有死了,才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小女孩只有死了,才能摆脱现实的残酷,多么悲惨的命运啊!而生活在幸福中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珍惜、不懂得感恩呢?三、对比结尾,了解安徒生童话的特点1理解两个“幸福”孩子们,作者结尾这样写道出示句子: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这里面有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词反复出现了两次,你发现了吗?(

11、“幸福”)那你是怎么理解这两个“幸福”的?(前一个“幸福”是因为小女孩临死前是在美好的幻象中度过的,是幸福;后一个“幸福”是说小女孩死了,就没有寒冷、饥饿和痛苦,就彻底幸福了。)2对比结尾,了解安徒生童话特点(1)交流了解的安徒生童话故事的结尾。师:孩子们,相信你们也看了很多安徒生童话故事,说说你知道的故事的结尾。学生交流。(2)张老师这儿也罗列了安徒生童话的一组结尾(课件出示)海的女儿结尾:(为了王子的幸福,美人鱼把自己化作泡沫以后)现在太阳从海里升起来了。阳光柔和地、温暖地照在冰冷的泡沫上。因为小人鱼并没有感到灭亡。她看到光明的太阳丑小鸭结尾:(丑小鸭经历了重重磨难成为天鹅之后)他感到非常

12、难为情。他把头藏到翅膀里面去,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他感到太幸福了,但他一点也不骄傲,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不会骄傲的。拇指姑娘结尾:燕子背着拇指姑娘飞呀飞呀,飞到了那个国度,把拇指姑娘放到了一朵最鲜艳的花上,上面有一个和自己一样大的美男子,他就是所有花朵的王子,他们俩结婚了,拇指姑娘便成了这儿的皇后。卖火柴的小女孩结尾: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分别指名读。(3)把几个结尾放在一起,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交流。师:安徒生童话的每一个结尾都是让人感到安慰的,或者给人希望,或者给人温暖,他的主人公都像卖火柴的小

13、女孩一样,身上闪耀着纯真的光芒,他们往往饱尝生命的苦难,却始终怀揣美好的理想。(4)师:研究安徒生童话的一位专家叫孙建江,他这样说:(课件出示)安徒生杰出的地方在于:他不能改变现实,却可以创造一个世界,一个人渴望得到的美好世界。四、拓展阅读,布置作业1推荐阅读这就是经典的魅力。所以,虽然两百多年过去了,安徒生作品中这个充满幻想的孤苦伶仃的小女孩仍一直活在我们的心中。安徒生一生写下了168篇童话,受到全世界儿童和大人的喜爱。老师希望同学们像今天一样再用心去阅读安徒生童话,关注鲜明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作者表达的主题,我想,这些童话像小女孩的火柴一样,火光虽然微弱却能点亮我们的人生。2课前我们读了刘倩倩写的小诗你别问,这是为什么,你也愿意拿起笔来,写几句话送给那位“卖火柴的小女孩”吗?(有时间就课内分享一两人)附:板书设计14 卖火柴的小女孩可怜幻象美丽(虚写) 现实残酷(实写) 人物火炉 寒冷 情节烤鹅 饥饿 主题圣诞树 没快乐奶奶 没人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