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梧高中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05261125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70020605 上传时间:2024-02-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桂梧高中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05261125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广西桂梧高中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05261125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广西桂梧高中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05261125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广西桂梧高中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05261125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广西桂梧高中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05261125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桂梧高中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0526112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桂梧高中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0526112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西桂梧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F-18 N-14 O-16 Na-23 S-32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江苏省已开始大力实施“清水蓝天”工程。下列不利于 “清水蓝天”工程实施的是:A催化处理汽车尾气,减轻氮氧化物污染和光化学烟雾 B加强城市生活污水脱氮除磷处理,遏制水体富营养化C积极推广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及水能等的使用,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D将废旧电池深埋,防止污染环境2下列变化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A加热氯化铵 B冰融化成水

2、 C水通电分解 D氯化氢溶于水3用锌粒与1mol/L盐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快的是A加热 B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C不用锌粒,改用锌粉 D改用锌粒与1mol/L硫酸溶液反应4下列比较错误的是A原子半径:NOF B酸性强弱:HNO3H3PO4H2SO4C碱性强弱:KOHNaOHMg(OH)2 D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lH2S5.下列物质中是共价化合物的是() A B C D6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对应的是 A液氨汽化时能放出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急剧降低,因此可用作制冷剂 BNO2气体有毒,且可以和水反应,实验室多余的NO2气体用水吸收即可 CN2性质稳定,工业生产金属铝时

3、,为防止其氧化,可以用N2作保护气 DNH4Cl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实验室制氨气7.对于化学反应的限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任何可逆反应都有一定的限度 B 化学反应达到限度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C 化学反应的限度与时间的长短无关 D 化学反应的限度是不可改变的8.在平衡体系 2NOO22NO2中通入18O组成的氧气,重新达到平衡后则18O() A 只存在于O2中 B 只存在于NO2中 C 只存在于O2和NO2中 D 存在于NO、O2、NO2中9.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催化剂一定能加快反应速率 B用粉末状锌代替块状锌与稀硫酸反应一定会加快反应速率 C当反应物与生成物浓

4、度相等时,可逆反应一定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在合成氨时增大氮气浓度一定能使氢气的转化率达到100%10.合成氨反应为N2(g)3H2(g)2NH3(g),其反应速率可以用v(N2)、v(H2)、v(NH3)表示,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v(H2)v(N2)v(NH3) Bv(N2)2v(NH3) C2v(H2)3v(NH3) Dv(N2)3v(H2)11.下列各组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中,不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A 铜片、石墨棒、稀硫酸 B 铜片、石墨棒、硝酸银溶液 C 锌片、铜片、稀盐酸 D 铜片、铁片、氯化铁溶液12.如图是一种原电池,关于该装置工作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铜作正极 B电

5、能转化为化学能 C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D锌片的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13.铜锌原电池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溶液中的H+定向移动到正极 B铜片逐渐溶解,质量减轻 C锌片为负极 D该装置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14.甲、乙是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若甲的原子序数为x,则乙的原子序数不可能的是 x2x4x8x18x32 A B C D 15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7g NH3含有的原子数为4NAB1.8gNH4+含有的质子数为NA C标准状况下,6.72LNO2与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4NA D0.1 mol/L HNO3溶液中

6、含NO3- 离子总数是0.1NA 第二卷(非选择题)16.(12分)计算表中分子或离子各构成微粒的数目:化学式原子数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H216O14NH3D+12C16O32_17.(10分)短周期元素A、B、C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A、C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质子数。(1)写出A、B元素的名称_、_。(2)B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周期第_族。(3)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18.(16分).将气体A、B置于固定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2C(g)2D(g),反应进行到10 s末,达到平衡,测得A的物质的量为1.8 mol,B的物质的量为0.

7、6 mol,C的物质的量为0.8 mol。(1)用C表示10 s内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2)反应前A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3)10 s末,生成物D的浓度为_。(4)反应过程中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化是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气体的密度变化是_。(5)平衡后,若改变下列条件,生成D的速率如何变化(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降低温度_;增大A的浓度_;加入合适的催化剂_。19(10分)I. 某可逆反应在某体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在从03min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A、B、C均为气体)。(1)该反应的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开始至2min时,

8、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v(A)= 2v(B) bA B C的浓度保持变cv逆(A)= v正(C) d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4)由上图求得A的平衡时的转化率为 。(5)已知:断开1mol共价键吸收的能量或形成1mol共价键释放的能量数据如表共价键HHNHNN能量变化/kJmol1436390.8946则合成氨反应:N2(g) + 3H2 (g)= 2NH3(g) 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20(7分)下列框图所示的物质转化关系中,甲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乙、丙、丁是常见的气体单质,其中丁为黄绿色气体。气体B与气体C相遇产生大量的白烟,D是

9、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盐(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溶剂水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B的电子式为 ;(3)写出A溶液和丁反应生成D的离子方程式 ;(4)写出A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一.选择题 DBBB B CDD BCAB BBA 16.(12分)17.(10分) (1)氮硫(2)三A(3)18.(16分)(1)0.04 molL1s1(2)1.5 molL1(3)0.4 molL1(4)不变不变(5)减小增大增大19. (10分)(1)2A+B2C (2)0.1mol/(Lmin) (3)bc (4)40% (5)放热20. (7分,每空2分) (1)第三周期A族(2)NH3的电子式(3)Cl2+2OH-=Cl-+ClO-+H2O(4)NaOH+NH4Cl=NaCl+NH3+H2O- 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