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乐夫《公共管理学》难点总结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69878337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乐夫《公共管理学》难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王乐夫《公共管理学》难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王乐夫《公共管理学》难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王乐夫《公共管理学》难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王乐夫《公共管理学》难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乐夫《公共管理学》难点总结(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导论2 .公共行政答:公共行政是指国家行政组织或公共行政组织在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范围内对国家和社 会公共事务所进行的管理活动。这个定义包括“谁在管理”、“如何管理”、“管理什么”三个方 面。 国家行政组织或公共行政组织是行政管理的主体,由于各国国家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各 不相同,行政管理的主体也不相同; 行政管理的主体并不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而是与立法、司法部门相对而言的行政执 行部门或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突出了公共”的特性,涉及到公共权力的运用、公共利益、公 共政策、公共服务等问题。5. B途径答:B途径是公共管理学研究途径之一。B途径重视的不再是内部行政管

2、理的机制与过程, 而是受管理主义的影响,主张效法企业,以企业管理的方法来提升公共部门的服务质量,新 公共管理思潮是其代表。在这一派的理论中,许多概念是直接从企业管理借鉴过来的,如民 营化、企业型政府、全面质量管理、绩效评估等。B途径的公共管理的特征如下。 偏爱企业管理的原则; 对公、私部门的差异不作严格区分; 除了重视策略管理及组织间的管理外,还强调对公共管理的过程进行管理; 在研究方法上也偏爱诸如实验设计之类的量化方法。B途径主要来自商学院,强调以研究和理论取向,应用和融合不同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 术,发展一种以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相比较为基础的综合框架,注重战略管理,关心过程问 题,把焦点集

3、中在职业化的公共管理者而非政治执行官身上。6. P途径答:P途径强调的是与政策分析的渊源关系,认为公共管理必须与公共政策的形成与制定密 切相关。但P途径的公共管理对政策分析强调计量分析与经济学应用的思路不满,更看重政 治和管理的层面。P途径的公共管理有如下特征。 着眼于高层管理者以及他们所进行的政策研究; 重视非量化和实务的取向,推崇通过个案研究来发展相关知识; 强调与政策分析结合,进行具有前瞻性的规范性的理论研究。P途径主要来自公共政策学院。P途径重新认识政策分析对于公共管理的重要性,学习实践 者的经验,重视吸取经验教训并加以传播,促进政治执行官与资深管理者的对话;P途径和 B途径有很多共同

4、之处是二者眼光并不局限于行政机关内部,而将关注的焦点放到公共部门 与外在环境的关系上;都尊重政治因素在管理中扮演的角色,都重视经验性的材料。4. 比较分析公共行政学研究途径与公共管理学研究途径的差异。答:(1)公共行政学和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公共管理学是一个跨学科、综合性的研究领域,它可以有不同 的研究途径、方法或观点。首先,公共管理学可以从不同的社会科学学科的框架中来加以研 究,在西方(美国)公共管理学的发展中,形成了较有影响的学科途径,有管理学途径、政 治学途径、法学途径和经济学途径。其次,可以从某些社会科学的理论、假设或模型出发来 研究公共管理过程,由此形成的研究

5、途径更是多种多样。研究途径、方法的不同,导致对公 共管理过程做出不同的描述或解释,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公共管理理论。 公共行政学的研究途径:公共行政学有三种主要的研究途径,即管理途径(包括传统的 管理途径和新公共管理途径)、政治途径和法律途径。(2)公共行政学和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的差异 研究范围不同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领域不仅仅是作为纯粹的”公共部门的政府组织的管理及其规律问题,而 且还应包括作为准”公共部门的第三部门的管理及其规律性问题,而公共行政学的研究领域 仅仅限于纯粹的”公共部门即政府组织的管理及其规律性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共管理 学与行政管理学的研究范围之间的关系可以看成是整体与部分的

6、关系。 研究对象不同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全部公共部门所共有的管理方式与管理规律,而公共行政学的研究 对象则仅仅是纯粹的”公共部门所特有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共管理 学与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可以看成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研究焦点公共行政学把政府机构既看成是管理的客体,又看成是管理的主体。当它把政府机构看成是 管理的客体时,它所强调的是要把政府机构自身管理好;当它把政府机构看成是管理的主体 时,它所强调的是要求政府把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好。而在公共管理学的视野里,政府组织与 工商企业一样,只是性质以及方式不同罢了。因此,公共管理学更强调公共部门自身的管理, 而公共行政学则

7、更强调纯粹的”公共部门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公共管理理论1. 怀特的系统化公共行政理论怀特通过自己的努力,他提出了颇具特色的公共行政理论体系的四个假定:第一,公共行政 具有共性,第二,管理是公共行政学的实践基础,第三,公共行政是科学的,是实践的技术, 第四,公共行政十分重要2. 帕金森定律X=2Km+L/NX每年所需要的新的工作人员数量K通过任命下属谋求晋升的工作人员数量m用于答复部门内部的各种文件的人数L代表任职年龄和退休年龄之间的差异额N所管辖的实际单位数3. 分析评价企业家政府理论。答:(1)企业型政府是指政府部门由一群富有企业家精神的公共管理者组成,他们能够运用 各种创新的策略,使原本

8、僵化的官僚体制恢复活力,并有效运用资源提高政府的效率。简言 之,凡是能够运用创新策略,有效运用资源,实现高绩效的政府即为企业型政府。(2)建立企业型政府的必要性 全球化使政府与公众的关系开始发生变化。 公众和公民社会在社会生活中的自助式运作能力、承受各种风险的自主能力大大加强, 要求政府加强对社会力量的利用和公共服务的社会化。(3)企业型政府理论的缺陷 对于企业型政府有四种反思,认为在企业型政府理念中,存在着企业自主性与民主责任 性之冲突;公共企业愿景与市民参与价值之间的冲突;企业秘密性与民主开放性之间的冲突 以及企业风险承担与民主的公共财处置责任之间的冲突。 由于对政治与制度环境的忽视,企业

9、型政府将使改革推动者产生错误假定:将公共管理 视为单独功能,而忽略其中包含的政治问题;认为企业之成功经验是好的经验;以大致的营 利观点评价行政绩效,将忽视其可能对社会环境造成的破坏。 企业型政府的三项限制:第一,公共企业家偏好问题;第二,公共企业家崇尚变革与创 新,然而许多变革与创新未必带来组织的正面发展;第三,公共企业家有反传统的倾向,轻 视存在了好几个世纪的价值与信仰。4. 分析评价公共治理理论。答:(1)含义治理是指官方的或民间的公共管理组织在一个既定的范围内运用公共权威维持秩序和实现 公共利益最大化以满足公众的需要,治理的目的是要在各种不同的制度关系中运用权力去引 导、控制和规范公民的

10、各种活动,以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2)分析评价 公共治理理论是对作为传统公共管理理论的公共行政理论进行反思和批判,并且对新公 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之合理内核进行整合。 治理理论不仅更新了公共管理的基本内涵,拓宽了公共管理的参与主体,而且也延展了 公共管理的职能范围,充实了公共管理的方式手段。 存在着合作与竞争的矛盾、开放与封闭的矛盾、可治理性与灵活性的矛盾以及责任和效 率的矛盾等内在困境。 为反思传统公共管理理论和超越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新公共服务理论提供了一种新的认 识图式,也是认识公共事务领域正在发生的显著变化的一种组织框架。 已经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发起治理变革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

11、作用,而且正在并必将 对人类社会的集体决策和公共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 治理理论对于创新中国公共管理体制,整合公共资源,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 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公共管理格局,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治理理论尤其是全球治理理论,还是建立在政府的作用和国家的主权无足轻重、民族国 家的疆界模糊不清这个前提之上的一种理论,强调了治理的跨国性和全球性。在客观上可能 为强国和跨国公司干涉别国内政、推行国际霸权政策提供理论上的支持。5、官僚制体制的优点和问题a. 严密性。官僚制组织通过等级结构进行控制,按专业化标准,权力分层、职位分等、层 层节制、环环相扣、秩序井然,严格的岗位责任制

12、使一切个人都统一在一个法则系统之内。b. 合理性。由于专业技术知识居于中心地位,任何规定都详细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因而 显示出精确、迅速、统一、协调、节约和高效等优势。c. 稳定性。非人格化秩序的确立,使管理的任何步骤都源于法规,摆脱了长官意志,保证 了体制的连续性和稳定性。d. 普适性。官僚制组织适用面广,政府机关、公共事业、各种企业甚至私人组织都可以采 用。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存在的问题a官僚制理论是对普鲁士官僚行为进行高度抽象的结果,是一种高度纯化的理论描述,与 现实生活相距较远,或者说,现实中不会真正出现韦伯所推崇的理想型官僚组织,因而无法 对韦伯的理论进行实证性论证。b. 韦伯对官僚组

13、织的分析偏重于静态研究,过分强调了机械式正式组织的功能,而忽视了 组织运作过程中的实际状态;过分强调了层级节制体制,而忽视了下级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 性;过于强调遵守组织规则和各项制度,使组织陷于僵化,缺乏应变能力和弹性。c. 官僚制理论偏重于对组织内部形态和管理结构进行分析,缺乏对组织与其环境之间相互 关系的探讨,这也是传统组织理论中共同存在的问题。d. 官僚制理论中过分地强调了专业分工和职能权限划分的意义,而忽视了宏观协调以及消 除本位主义的问题。e. 官僚制理论过于强调人员的稳定,易于导致组织惰性;过于强调年资在升迁中的意义, 易于形成论资排辈的不良观念,不利于激发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不

14、利于服务质量的改善。f. 官僚制理论过于强调组织利益和组织效率,而忽视了组织成员多方面的心理需求及人性 发展。6、论述在网络经济和信息社会条件下应如何发挥官僚体制的作用和改进官僚体制。答:在网络经济和信息社会条件下改进官僚体制的方法是进行弹性化政府的组织设计。政府结构的弹性化与功能化是当代民主政府的趋势,弹性化的政府结构的特性如下:a. 能够适应时代的变化并满足社会的需求;b. 能够迅速地解决问题并提高组织的效能。社会的本质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迫切要求人 们必须从权变的观点来处理、解决及设计公共事务及公共问题。 弹性化组织是指一种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以此去除中层管理者与扩大控制幅度以改善垂 直的

15、沟通,管理者的角色不再是指挥与控制,而是教导与树立榜样。其定义有以下两个:a. 弹性化的结构乃是一简单、高度分化的结构,决策权与控制权充分下放。b. 弹性化结构将促使组织成员跨越功能与事业单位的界限。 一个弹性化的组织结构将包含一群自我管理的团队,团队的成员则视达成任务的需要而 结合各种不同专长的人,团队的建立可以是暂时的,也可以是永久的,并视弹性化的程度来 决定成员的流动、决策的权力以及沟通的方式。弹性化越低,成员的流动越困难,所能决定 的事越少,沟通的管道越狭窄。反之,弹性化越高,则成员的流动就越容易,决策与控制资 源的幅度就越大,团队间的信息流通就愈加频繁。 组织乃是一开放的系统,组织的环境影响着组织的运作与组织绩效,这其中包含了政治 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与科技的影响,组织必须有效地回应这些外在环境的变动与需 求,并经由输入、输出与反馈的过程维持与外在环境的均衡,通常组织的外在环境越复杂, 组织所必须接收与处理的资讯也就越庞大和多样化,因此,在组织结构的设计上便必须有利 于内部沟通与资讯的交流。目前,组织所面对的环境更加动态与不确定,传统组织必然无法 适应,取而代之的将是充满弹性化的组织结构。弹性化组织结构有委员会制;自我包含的部 门结构与分离的结构;矩阵式组织;跨越功能的团队;网络组织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