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红茶香飘世界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69870075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2.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德红茶香飘世界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英德红茶香飘世界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英德红茶香飘世界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英德红茶香飘世界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英德红茶香飘世界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英德红茶香飘世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德红茶香飘世界(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英德红茶香飘世界人们一提起英德,就会想到飘香的英德红茶。“岭南明珠”一一英德,地处粤北山区,北江流域中游,山 清水秀、风景如画,气候怡人、土壤肥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孕育出驰名中外的“英德红茶”,被誉为红茶中的后起之秀、“中 国红茶的一支新花”。英德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建立了全省 最大的大叶红碎茶出口商品基地,2005年8月被国家林业局经 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红茶之乡”,是广东省著名茶乡。2006年 底,英德红茶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 护和50年持续不断的工艺改进使英德红茶不断焕发出勃勃生 机。近日,浙江大学CARD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和中国茶叶 杂志受国家农业部的委托

2、组成课题组,对全国113个茶叶区域品 牌价值进行评估,并首度发布全国83个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 英德红茶的品牌价值达6.62亿元人民币,名列33位。英茶生产始于唐朝英德是个古老茶区,产茶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英德种茶 可追溯到距今1200多年前的唐朝。中国第一部茶叶专著,唐朝 陆羽所著茶经.八之出(764年)载:“岭南生福州、泉州、 韶州、象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当时英德是韶州的主要 植茶之地。又据中国茶叶科学研究所程启坤、庄雪岚两研究员的 研究认证:英德茶叶生产始于唐朝,是韶州(今广东韶关市)三 个产茶县之一。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英德茶叶曾在19世纪前半叶兴盛一 时,以后因战事不断,出口

3、受阻而逐步萎缩。建国前夕,英德茶 叶生产已到了似有若无的境地,据有关资料记载,1950年英德 境内茶园面积仅30公顷,茶叶产量约3吨。这些茶叶也都是产 自零星残存的茶,而且大多数为品质低下的“土青茶”,既无规 模,也不成市场,有茶者仅在墟日摆摊或权当以物易物交换而已。1956年,第一批现代化新式茶园(单行条列式)在省属英 德茶场诞生,该茶场首次引种云南大叶种成功。接着第二批、第 三批连续发展。在国营茶场植茶成功的推动和支持下,一个 个集体联办茶场也应运而生,群众性植茶运动蓬勃兴起。上世纪 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英德地区掀起三次种茶高潮,其气势 之磅薄、规模之大、速度之快,前所未有。第一次植

4、茶高潮(1964 1967年)共发展新式茶园2500多公顷;第二次植茶高潮(1973 1975年,发展新茶园800公顷;第三次植茶高潮(19871990 年),发展双行密植茶园2200多公顷。这三次种茶高潮共发展新 式茶园5500多顷,茶叶产量达4375吨,成为全国重点茶叶生产 基于之一。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第一批英德红茶于1959年问世。1960 年中茶广东省茶叶进出口公司祝贺电称:“1959年茶叶产品,经 苏联和国内茶叶专家评定,已达到国际高级茶水平,为祖国传统 出口商品提高声誉。”六十年代大批量投向国内外市场以后,英 德红茶以其独特的鲜爽风格和浓强的优良品质堪与印、斯红茶媲 美而蜚声海内

5、外。1965年当代中国四大茶学专家之一庄晚芳教 授在英德茶场作报告时说:“你们在1962年做的分级红茶(指红 碎茶),为我国外销上开了第一炮,在市场上影响很大,外国人 还不相信,怀疑是锡兰茶(即斯里兰卡)。”其实,据香港市场反 映:“英德红茶的外形和内质与斯里兰卡销到香港的红茶相似, 它的色泽乌黑而润红,久存不易变色,比斯里兰卡的好。”1963 年英国女皇在盛大宴会上,用英德红茶FoP招待贵宾,受到高度 称赞和推崇。正因为如此,英德红茶每年生产4000余吨远销到 西欧、北美、大洋洲以及中东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闻名中外, 饮誉世界,并成为中国大叶红碎茶第二套样出口的重要支柱。由 此,英德红茶被

6、誉为中国红茶后起之秀,红茶中的一朵新花、一 枝奇苑。英德县被誉为广东省著名的“红茶之乡”。创新工艺英德红茶先后37次获奖随后,由于茶叶生产经营体制的转变与外贸经营机制的改 革,茶园被下放给村或承包给私人生产经营,而外贸茶叶收购计 划被取消,一向以集约规模经营的茶场改变为分散生产经营,一 向以生产出口红碎茶为主渠道的英德茶区只得转产绿茶和其它 茶类。这一时期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生产经营成本不断提高, 生产经营效益下降,特别是国营茶(农)场亏损严重,茶叶生产 经营积极性严重挫,茶叶面积和茶叶产量连年下降,至1995年 底茶园面积和产量分别下降至3875.73公颂和3599吨。为扭转下滑的被动局面

7、,英德市委、市政府制定了 “九五” 期间以改造老茶园与发展高香型新茶园为重点,采用嫁接与改植 换种相结合的农艺技术措施,发展高香型茶树良种,促进茶园整 体素质的提高;同时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名牌闯市场,以科技 创效益,以产业化为保证,达到英德茶叶的高产、高质、高效、 低耗的生产经营目的。期间,英德的茶叶加工迅速发展,建成红星、红卫、红光、 红桥及红旗等五座年产红茶500吨以上、初精制合一的大型机械 化红茶厂,以及40座小型半机械化青、绿茶厂。其中红旗又是 五家大型茶厂中最富盛名的一个。2009年7月,英德市“我和 你食品有限公司”接手旧红旗茶厂,并积极引进了 ISO90体系进 行红旗茶厂生产改

8、造,在保证“修旧如旧”的同时,引进最先进 的质量和品控体系;11月,整改后的红旗茶厂生产出第一批英 德红茶,并正式进入市场;12月,英德红茶在首届华南农博会 上,与另外15种产品一道被评为“广东人民最喜爱的土特产”; 今年5月,“我和你”牌红茶在上海世博会的茶博会上一举夺得 金牌和银牌,英德红茶再度享誉世界。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英德目前已培育出英州一号、英红 九号以及高山云雾茶等多个优良品种,初步形成以红茶为主,绿 茶为辅以及青、黄、白、黑等六大茶类齐全的结构,是全国少有 此类结构的几个茶区之一。其中,主打产品英红9号是从云南引 进的大叶种树培育而成,不仅具有天然奶香,且冲泡十遍仍不变 色;

9、而“英州一号”则清香持久、醇和爽口,1996年在省名优 评比中获“乌龙茶类优质茶”称号。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英 德红茶在国内、国际茶叶评比中屡屡夺冠,先后获奖37次,其 中国际级金奖4次,国家级奖6次,部级奖10次,省级奖17次。2008年10月,英德市委、市政府出台扶持奖励农业产业 化发展暂行办法进一步推动茶产业发展,将茶叶列为农业重点 扶持产业,扶持英红九号、英州一号、黄金桂等优质茶发展资金 共达100万元,平均每亩良种茶园可获1000元补助,并对茶叶 加工企业引进先进加工技术、改造升级茶叶加工设备的,也给予 资金补助。该办法实施以来,英德各地茶农和茶企业发展种植高 香型茶园的积极性空前

10、高涨。至今年4月,英德全市茶园面积约2万亩,其中英红九号为 800亩,主要分布于英红、东华、大湾、白沙、石灰铺、石牯塘 及横石塘等7个乡镇,年产值连续多年超过1亿元,且以每年 10%的幅度递增。茶产业孕育独特茶文化英德红茶五十年的光辉业绩史,造就了其博大精深的茶文化,既有简朴如客来敬茶的茶礼,也有寓情于茶的茶人、茶事和 茶德。在英德,无论城镇抑或乡村,家里来了客人,主人总要先敬 一杯热茶,然后宾主坐定,啜饮交谈,这几乎是约定俗成的规矩, 一种为人豪放的美德。而且,“客来敬茶”不分亲疏,对来客恭 而有礼,令客人有宾至如归之感。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来客不敬茶,不是好人家”,从中可以看出,

11、英德茶乡人民把 “客来敬茶”当作一种崇高的礼仪对待。在英德,茶店之多令人啧啧称道,也成为市容的一道美景。 不到20万人口的英城镇(市区),专营和兼营茶店居然有近200 间之多。当你浏览街市,漫步街头时,到处可见琳琅满目的茶庄, 兼营茶叶的专柜顾客盈门,各个茶类、各种包装一应俱全,俨然 是茶的世界。此外,茶叶作为英德的特产,使英德人无论探亲访 友,出外办事,联系业务或赴港澳或出国门,无一不带茶馈赠, 充分体现茶乡人民的一种情怀,一番美意;而独特的英德“擂茶 粥”已成为“茶文化”一项重要的内容,不断延伸和发展。英德不仅“民间”爱茶,政府和茶叶职能部门更是大力宣传、 弘扬和发展茶文化。在市政建设中,分别把市区两条街道命名为 茶园路;由英德市茶叶局和广东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合编的英 德茶叶一书在1996年已出版;1998年开发建设了游客参与采 茶、制茶、品茶等茶事活动的专项茶叶生态旅游景点“茶趣园” 率先在全国发展推广茶叶旅游项目;2000年,由省农科院茶科 所创办的“茶叶世界”旅游景点,更是把英德茶文化发展推向了 高潮。英德这个古老而现代的茶区,如今已形成以茶叶生产、茶叶深加工、茶叶旅游、茶艺服务等茶文化为主的多元化发展战略。英德 是茶的世界,处处飘扬茶的芬芳。本版图文:焦莹黄振生 赖展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