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园说课稿范文集锦六篇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69762161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幼儿园说课稿范文集锦六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幼儿园说课稿范文集锦六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于幼儿园说课稿范文集锦六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关于幼儿园说课稿范文集锦六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关于幼儿园说课稿范文集锦六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幼儿园说课稿范文集锦六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幼儿园说课稿范文集锦六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幼儿园说课稿范文集锦六篇幼儿园说课稿篇1一、教材节奏是音乐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节奏是音乐的骨骼,一切音乐活动离不开节奏,节奏感是音乐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进行节奏感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让幼儿感受到不同节奏型表现的不同声效,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节奏感和感受力。感受音乐的强弱快慢变化,为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表现欲望,增强幼儿的对节奏乐的兴趣。因此我将本此活动的目标定为:1、分辨声音的长短,用线条画出来。2、分辨声音的高低,用图画出来。3、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二、重点,难点:重点:分辨三种不同的音型。(一)延长音:弹延长音时,要稍微放慢,延长音的音是很长,幼儿很容易分辨出来的。(二)高低不

2、同的音:音的高低对来说是个非常抽象的概念,有些幼儿可能就是不能理解,但是高人、矮人的视觉形象就很容易理解,当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相联系时,抽象的东西也变的形象了,幼儿很容易就能运用动作把自己感受到的音高表现出来。(三)半休止符:休止符的掌握是活动的难点,利用情境启发的教学方法由休止符联想到陷阱或障碍,需要停一拍,从而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记忆节奏型。难点: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一)倾听是感知音乐的前提自然地、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倾听处于他身边的声音,比如幼儿所熟悉的动物,交通工具发出的声音和人们活动多发出的声音等,如果能从小培养幼儿对周围生活中各种声音的倾听兴趣和倾听能力,将会为他们欣赏音乐作品打下良好的

3、基础以及丰富他们对声音的各种感性经验。(二)认识音乐作品中的表情作用音乐作品获得情绪体验和内心感受的基础上,教育者应有意识地进一步深入引导他们认识节拍、节奏、速度、力度、音色等音乐表现手段在艺术表现上的表情作用结合切身的音乐感受和体验,学习必要的音乐知识,从而巩固、发展和深化幼儿的音乐感受能力。(三)能区分人声和乐器的音色各种不同的乐器因其构造不同而让其有不同的音色特点,三岁之前的幼儿对乐器和人声的理解能力是十分有限的,而四至六岁的幼儿不但能区分人声和乐器还能学会用各种不同的音色来表现音乐。(四)通过视觉促进幼儿对音乐的感受音乐是流动的,音乐的表现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我们可以借助于一

4、些图画、动画、教具、情景布置等来简单地演示音乐的意境,从而触发幼儿的创造性想象来了解明白乐曲的性质、情节、情绪,所以适当地调动视觉对帮助幼儿欣赏音乐是大有裨益的。三、活动准备:每位幼儿一支笔、一张纸、钢琴。四、教学过程:本次活动分为三个环节,教师通过观察法、操作法、游戏法,让幼儿在学习中能愉快轻松,从中学到知识。第一个环节是通过观察让幼儿很容易分辨长与短的关系,引起幼儿更好的思考与理解.第二个环节是可以加深幼儿对三种音型的理解.第三个环节是让幼儿在活动中以游戏为主,深入活动帮助了解.五、活动过程:1、让幼儿分辨三种不用的节奏型。(1)延长音。如:5-。(2)高低不同的几个音反复出现。如:123

5、454321234。(3)半拍音符半拍休止符的音型。如:50505050。2、请幼儿边听边唱感知这三种声音的长短、高低,然后用线条或图画出来。幼儿绘画结果不做统一要求,只要幼儿能讲出道理并且符合要求就算可以了。3、对于能力差一点的幼儿要求他只画音的长短,如教师唱5和5555启发他们画就可以了。一遍不行可多重复几遍。请幼儿玩排排队的游戏。将幼儿分组,听到5的声音站成一直线,听到123454321234幼儿手拉手分开站成弯曲的对形,听到50505050幼儿站成一高一低(蹲)对形。反复几遍锻炼幼儿的灵敏性。六、活动延伸:在音乐区内,听录音做画声音的游戏。估量:基本上能用线条表示出音的长短。评析:通过

6、画声音,能反映出幼儿对音长短、高低的不同感受。如有的幼儿能将5050画成,而有的幼儿画成,还有的幼儿画成,有个铅笔有头,有个铅笔没头。画声音对幼儿在音乐的感受力的表现手法中,位置是很重要的。活动结束:幼儿一起探讨。幼儿园说课稿篇2中心园李建莺一、说活动教材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和谐发展课程中班上数学有趣的排序,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了排序:服装花纹上的排序、皮包上图案的排序、饰品排列上的排序、环境装饰上的排序、物品包装上的排序、公园中花草种植的.排序这些有规律的排序带给我们生活中的美。孩子们在生活中有意或无意识地会发现生活中存在一些排序的现象。如:吃饭的碗和盘子周边的漂亮的花边;裙子袖口和裙边的花边

7、;卫生间瓷砖排列的图案而我们教师正是孩子发现、运用和创造这种有规律的美的引导者。幼儿学习排序能够为幼儿建立初浅的数学概念做好准备。新纲要提出“在幼儿中进行数学的学习”,让幼儿在生活中学数学、玩数学、用数学,教师引导幼儿在游戏和玩乐中初步接受和学习有规律的排序,并鼓励幼儿将之应用于生活。本次活动,我尝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幼儿数学活动与游戏活动进行整合,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内容变为有趣的游戏活动。二、说活动目标根据中班幼儿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对教材要求的了解,我拟定了这节课的活动目标为:认知目标:学习自选某种规律排列物体。能力和情感目标:愿意参加操作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分析:目标1:重在鼓励幼

8、儿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进行大胆自主的排序活动。目标2:通过各种形象有趣的排序活动的操作,对幼儿进行排序学习,重在激发幼儿对排序活动的兴趣,掌握排序操作的方法,发展幼儿的排序能力。重难点:引导幼儿自选某种规律排列物体。三、说活动准备1.幼儿经验准备:幼儿小班时已经有按照物体某一特征规律进行排序的经验:如按照物体的大小规律、长短规律、高矮规律、颜色规律的排序等等。2.环境材料创设准备:智能数学操作盒,空白头饰(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卡片),镜框(红、黄、蓝、绿),项链(串珠)。四、说教法和学法新纲要指出“教师应该成为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中班幼儿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新旧知识迁移的能力,这些能力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充分准备。遵循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理念,本节课采用了如下教法和学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