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学生反思习惯培养之我见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69744104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年级学生反思习惯培养之我见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低年级学生反思习惯培养之我见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低年级学生反思习惯培养之我见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低年级学生反思习惯培养之我见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低年级学生反思习惯培养之我见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低年级学生反思习惯培养之我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年级学生反思习惯培养之我见(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低年级学生反思习惯培养之我见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低年级学生反思习惯培养之我见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低年级学生反思习惯培养之我见反思是个体,乃至整个群体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数学学习中的反思、反思能力是近年来越来越受关注的一个课题。荷兰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教授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 ,“通过反思才能使现实世界数学化。美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也说 ,“如果没有了反思 ,他们就错过了解题的一次重要而有效益的方面 ,“通过回忆所完成的解答 ,通过重新考虑和重新检查这个结果和得出这一结果的路子 ,学生们可以稳固他们的知识和开展他们的解题能力。可见 ,反思在数学

2、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于刚入小学或入学不久的低年级学生来说 ,培养他们良好的反思习惯就尤为重要了。本文就针对如何培养低段学生的反思习惯 ,谈点自己粗浅的见解。起点多途径培养反思习惯?数学课程标准?将“评价标准从过分注重学业成绩转向注重学生开展的潜能。反思学习就是一种培养学生开展潜能的学习方式。反思是一个能动、审慎的认知加工过程。学生认知从最初对知识的复制、拷贝到具有个性化的观点认识、思考方式都融入了个人的主动建构之中 ,而不是传递的结果 ,这就是反思。反思 ,可以使学生从旁观者成为参与者 ,使学生从自身的生活背景、学习起点中发现数学、运用数学、创造数学。一、从日常的生活经验入手 ,

3、关注学生反思起点皮亚杰认为:“一切认识在初级水平都是从经验开始的。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要尽量具体化、形象化 ,不要过分注重逻辑推理和演绎。我们在教学中常试图以形式化、严谨性来标准学生的思维 ,实际效果并不佳 ,学生根本不买你的帐 ,以自己的方法为最正确 ,以自己“创造的方法为快乐。这是三年级课堂练习中的一道填空题在括号里填上适宜的单位名称:黄瓜长约3 ,在改作的过程中 ,我发现有些同学填写的单位是“厘米 ,而且不是少数。当时我不假思索地将这样的答案判为错:一根黄瓜怎么可能只有3厘米呢?“老师 ,黄瓜长约3厘米为什么错了?作业本刚发下去就有好几个同学围着我问。“你们见过黄瓜吗?我觉得

4、奇怪 ,就试探着问了一句。小家伙们一听都急了:“我们经常吃黄瓜呀!那它有多长呢?“我们家拌的黄瓜是大约长3厘米呀!一个学生一边说一边用手比画着。原来他们见到的是餐桌上的黄瓜片儿。我没有贸然地去否认他们 ,“这样 ,明天老师带几根黄瓜给大家看看 ,好吗?第二天我带去一些黄瓜 ,孩子们的困惑也便迎刃而解了。?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目标是学生在学段末最终应到达的目标。而学生对相应知识的理解是逐步深入的 ,不可能一步到位 ,应当逐级递进、螺旋上升 ,以符合学生的数学认知规律。教学中不能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不应追求知识的一步到位 ,否那么学生本应具有独特的、生动活泼的思想就会被形式化的海洋所淹没。二、

5、在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中 ,培养学生反思习惯曹才翰先生认为“培养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的习惯 ,提高学生的思维自我评价水平 ,这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数学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对数学学习进行一般性的回忆或重复 ,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元认知意识 ,以及数学活动中所涉及的知识、方法、思路、策略等。即帮助学生整理思维过程 ,确定解题关键 ,促使思维条理化、概括化。例如 ,在新授完毕或学生把问题解答后 ,通过简单扼要地提问或引导 ,要求他们回忆解题过程 ,在反思过程中考虑:1回忆解题的方法、过程;2概括解题的关键、注意点;3改良表达、操作方法。通过学生的分析、讨论和总结 ,让解题思路显得自然

6、、有条理。三、在形式各异的反思中 ,稳固学生反思习惯“数学抽象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建构活动 ,但这种建构不仅仅是纯粹个人的行为 ,而必然是一个在不同个体之间进行表述交流、批判与反思 ,以及不断改良的过程。个人的创造建构只有得到数学共同体接受 ,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组成局部。也就是说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 ,只有不断地反思 ,才能够使自己建构的知识不断地与数学共同体所拥有的知识*近 ,最终到达一致。这方面 ,我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的:观察内容的选择 ,我本着先静后动 ,由近及远的原那么 ,有目的、有方案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 ,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 ,是相当有趣的 ,如蜻蜓、蚯蚓

7、、毛毛虫等 ,孩子一边观察 ,一边提问 ,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 ,注意形象逼真 ,色彩鲜明 ,大小适中 ,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 ,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 ,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 ,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 ,观察与说话相结合 ,在观察中积累词汇 ,理解词汇 ,如一次我抓住时机 ,引导幼儿观察雷雨 ,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 ,乌云密布 ,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 ,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 ,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

8、 ,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 ,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 ,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 ,作比拟观察 ,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 ,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 ,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 ,白云飘 ,鸟儿飞 ,树儿摇 ,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 ,幼儿不仅印象深刻 ,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 ,记得牢 ,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根底上 ,引导幼儿联想 ,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在开展想象力中开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 ,尖尖的 ,硬硬的 ,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 ,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 ,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9、。1教师引导促反思。例如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案例:最近发现 ,张思做应用题时有一类问题的答句老是出问题。比方:“这筐水果有多重?他总是答复:“这筐水果有45重。瞧 ,今天的作业又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我把他叫到身边:“你今年多大?“9岁。“能把话说完整吗?“我今年9岁。“不 ,应该说你今年9大 ,我成心说。小家伙立即给我纠正:“不 ,应该说9岁。我不动声色 ,又如法炮制了几个类似的例子。“你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我家到学校大约有2千米。“不 ,应该说你家到学校大约2远。“你有多高?“我的身高大约是130厘米。“不 ,应该说你的身高大约是130高。“不是的小家伙有些着急了。这时

10、我把作业本递给了他。他一看 ,吐了一下舌头 ,立即转身订正去了。从此 ,他再没犯过这样的错误。张思所犯的这种错误正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教师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 ,正是调用了学生正确的生活经验来矫正他学习中的错误 ,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帮助学生进行了一次很好的学习反思过程。“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 ,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 ,“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 ,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 ,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 ,何至于

11、此?等等 ,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 ,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 ,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 ,“先生之根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 ,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 ,首见于?礼记?曲礼? ,有“从于先生 ,不越礼而与人言 ,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 ,与教师、老师之意根本一致。2集体讨论促反思。“活动既是感知的源泉 ,又是思维开展的根底。建构主义认为 ,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经验为背景建构对事物的理解 ,因此 ,认识相对狭窄和有限。学生在解题时往往满足于做出题目 ,而对自己的解题方法的优劣

12、却从来不加评价 ,作业中经常出现解题过程单一、思路狭窄、解法陈旧、逻辑混乱、表达冗长、主次不分等缺乏 ,这是学生思维过程缺乏灵活性、批判性的表现 ,也是学生的思维创造性水平不高的表现。因此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评价自己的解题方法 ,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最正确方案。通过这一评价过程 ,开阔学生的视野 ,使学生的思维逐渐朝着多开端、灵活、精细和新颖的方向开展 ,在对问题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以促使学生形成一个系统性强、着眼于相互联系的数学认知结构。比拟方便实用的方法就是集体讨论和交流。在集体讨论和交流中 ,通过互相质疑、互为补充 ,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认识差异 ,促使不同程度的学

13、生都进行反思 ,让他们获得创造性的认识和沟通。学生可以看到各自的理解 ,不同的侧面 ,有利于丰富思考方法 ,反思思考过程 ,增强迁移能力。概念形成的关键是要重视意义建构过程 ,而不单是强调记忆。因此 ,为了学生正确地建构数学概念 ,采用集体讨论、争辩的方法促进个人反思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稳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到达“一石多鸟的效果。3撰写日记促反思。反思是一种习惯和意识 ,不断的反思 ,才会不断地进步。学习是一个系统工程 ,培养反思习惯的措施 ,是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反思。课堂上教师示范解题反思的过程中学生自己想到 ,但未与老师同学交流的问题;作业中对某些习题不同解法的探讨;好的习题解法或学习方法;容易解错的习题;学习失败的教训以及学习情感、体验的感受等等都可以通过数学日记或周记的形式宣泄出来 ,记录下来。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