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生产民俗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69657810 上传时间:2024-01-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5.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质生产民俗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物质生产民俗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物质生产民俗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物质生产民俗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物质生产民俗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质生产民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生产民俗(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物质生产民俗人类生存的基础 物质文化事象 人与自然的关系引言物质生产民俗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特定地区、社会群体中的大众,在一定生态环境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物质文化事象。它包括: 农业民俗;狩猎、游牧和渔业民俗;工匠民俗;商业民俗和交通民俗等,它贯穿人类生产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物质生产民俗是指与各种物质生产方式相关的民俗事项。它大体可分为农业生产民俗、牧业生产民俗、渔业生产民俗、狩猎生产民俗 及以工匠为主要群体的行业生产民俗等五类。物质生产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出于有序生产的需要,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生产经验、生产技术,甚至 与之相关的生产仪式,这一切便是我们所说的生

2、产民俗。而这种生产民俗一旦定型,又会反过来影响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如他们的 服饰民俗、饮食民俗、居住民俗、交通民俗,甚至会影响到人们的精神世界、社会组织等各个方面。可以说,人类社会的各种民俗事 项都是在物质生产民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换言之,物质生产民俗是人类社会各种民俗事项产生的前提和基础。而以往的民俗学研究却恰恰忽略了这一点。正如英国民俗学家班 妮女士所说的那样,传统的民俗学研究只注重“农夫把锄头插入泥土时所举行的仪式”,却不关心那些传统的生产技术、方法以及古老农 具与这些仪式的密切关系。他们只关心出海渔夫所遵守的禁忌,却不注重捕捞作业的生产与这些迷信活动的关系。班妮女士所言,基 本上反映

3、了19世纪民俗学产生之初的研究取向。 物质生产民俗是各类民俗产生的基础,失去了对它的研究,也就不可能很好地理解其他民俗。如狩猎民族与农业民族在生产方式上是 迥然不同的。这个不同,不但会影响到他们的衣食住行,同时也合影响到他们的岁时民俗、人生仪礼,甚至宗教信仰。 鄂伦春是个典型的狩猎民族,因狩猎生产方式的特殊需求,他们在创造各种独特的狩猎文化的同时,也创造出一整套与狩猎活动有关 的生活民俗、信仰民俗和岁时民俗。 服饰民俗方面,以狩猎为生的鄂伦春人的传统服饰绝大部分用兽皮制成,这一方面是狩猎生产方式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同时也反映出 狩猎活动对服饰质地、样式的特殊需求一鹿头帽有利于吸引鹿群,皮衣裤有利

4、于躲避北方的严寒。一个人要在零下3040度的严寒 中蹲守数日,皮制服饰无疑是最佳选择。 饮食方面,鄂伦春人为解决食物淡季之虞,发明了晾晒、存放兽肉的独特方式和抗御严寒的独特的饮食习俗,例如猎人冬季进山之前 先喝上一碗热乎乎的熊油,目的就是增强体力,驱除严寒。居住方面,为适应不断迁徙的需要,他们还发明了拆装简单、移动便利的仙人拄。意即“遮阳光的住所”。中国北方狩猎民族的一种游 动性帐幕。汉名“撮罗子”。北史中早有“用桦皮盖屋”的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鄂伦春族和部分鄂温克族的游猎者向居此种 帐幕。它用木杆搭架,高约一丈,直径大小不等,呈伞形,夏天用白桦皮覆盖,冬天用兽皮围盖。骨架大小视家庭成

5、员多少而定,支 立木杆通常是20至40根。搭盖仙人柱的位置和内部布局,因民族而异。 如鄂温克族的仙人柱,门朝南开,顶端留一出烟孔。屋内有两根横木,用以挂锅做饭。帐幕内,四周设有供家庭成员坐卧的铺位。入 口左侧铺位归男女主人,右侧铺位归家庭其余成员。北面是供奉祖先的位置。建造仙人柱均就地取材,搭卸运输容易,适应游猎生活 一个仙人柱居住一个小家庭。一个“乌力楞”( 以血缘关系组成的家庭公社)多则有十一、二个仙人柱,少则五、六个不等。在北美印 第安人、爱斯基摩人和西伯利亚等地狩猎者中,也有类似住所。为防野兽偷袭,他们还发明了保护婴儿的育儿工具摇篮。除生活民俗外,狩猎生产对信仰民俗也提出了特殊要求。如

6、精明的猎手胸前所挂虎齿、猪牙一方面出于炫耀自己的战绩,同时也是 为了避邪。在信仰主体方面,他们与农业民族也有着相当大的差别。如他们所信仰的主神不是土地、龙王而是山神、猎神,他们占 验的不是农事的丰歉而是猎物的多寡。总之,他们所创造的信仰民俗既源于狩猎生产,也服务于狩猎生活。因此,在研究各类民俗事 项时,必须首先考虑各种生产方式对各类民俗事项可能产生的影响。物质生产民俗主要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地域性。人民大众进行物质生产所形成的风俗习惯,依附于不同生态环境的自然条件。 (二)季节性。人与自然斗争,受自然现象的规律制约,从而形成随天体运转、气象变化而变化的季

7、节性和周期性。(三)功能性。物质生产民俗首先(或主要)是为了满足物质生活的需求。脱离这个需求的物质生产民俗是不存在的。它具有直接的 功能作用。 (四)科学性。物质生产民俗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对生产对象及其规律的长期观察、感受和思考的结果,具有一定的 科学意义。第一节 农业生产民俗 农业,是以种植农作物为基础的生产型经济。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由于农作物的栽培驯化,导致了人类的定居生活,导致了人口的 稳定增长,导致了一个更为复杂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模式。 在中国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早在公元前四五千年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已出现了农耕业的萌芽。考古学者在这片遗址中,发掘出了带 有谷物压痕的土器。

8、在距今四千余年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已可见初具规模的农业定居场所:有较大的村落,有群体组织活动,有举行 宗教信仰仪式的遗迹,石锄、石镰、蚌镰等农器具的制作也愈发精细。在长江流域的中、下游地区,考古学者发掘了公元前五六千年 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和公元前四五千年的屈家岭文化遗址,那里也有稻谷遗物和猪、狗等驯养家畜的骨骼出土,可见当时已有农业定居 生活。 上述的考古发现,都属于新石器时期的遗址。它们证明,中国早期的农业文化,发生在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当时那里已形成了比较 适宜的农耕条件,活动着一定数量的劳动人口,还建立了具有文化活动内容的群体组织。农业民俗是伴随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生活而产生的文化现象。它具有农

9、业生产的季节性和周期性特点。它是农民在长期地观察和生产实 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文化产物。它既是生产经验的总结,又是指导生产的手段,具有明显的传承性。 农业民俗包括:农业耕作的时序、节令习俗,如二十四节气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 占天象、测农事的习俗,如河南的农谚说“立春晴一日,农夫不费力。 ”; 卜农事丰歉、起伏、禳灾的习俗,广东除夕把盐米放在灶上,用碗盖起来,看米的聚散; 农业禁忌、祭祀习俗,如在宁远,俗谓正月初十忌风,可以禳除风灾;烧田财:夏历年初一,无锡农家不扫地,认为扫地要把财气扫 掉。年初二开始扫地,把垃圾堆在屋角,称“聚财”。至正月半傍晚,把积存的垃圾挑到田头烧掉,作为肥料,称

10、“烧田财”、“灼田亩”。 怀蚕种:蚕农在清明时节,用棉衣裹着蚕种,或放在怀里孵化。有些蚕农在夏历三月初三怀抱蚕种登山,预祝蚕茧丰收。抬猛将:俗 传猛将神姓刘,能驱蝗虫,农民很崇敬,在惠山建猛将庙奉把。夏历七月间,水稻吐穗时节,农民抢着猛将神像在田间巡视,称“抬猛 将”。在神像经过处,插上小红旗,以示受到猛将神保佑,蝗虫不敢为害。 祭天神、先农和社神的习俗,如久雨不晴,河南农村妇女要做“扫天娘娘”,求女娲大神扫除乌云; 农业生产过程习俗,如南方种水稻,犁田以前要先灌水,犁后耙两遍; 农业娱乐风习,如四川天全县上元节制作的“祈谷灯”、“白果灯”,点燃通宵达旦。一、中国两大农耕系统及其耕作民俗 农业

11、生产民俗是指产生并服务于农事生产的民俗事项。它既包括农事活动的生产经验、社会组织,也包括与农事活动密切相关的各种 农业信仰。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在人们的经济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根据农作物种植种类、种植方法 的不同,我们可以把中国农业生产大体分为南北两大农业系统。 其一是以种植大田作物为主的旱作农业系统, 其二是以种植稻米为主的稻作农业系统。而南北两大农业系统的分水岭,便是那条被人们称之为“气象河的淮河。在中国历史上,人们 很早使注意到了淮河在区分中国农业文化类型方面所起的作用。早在2000多年前问世的晏子春秋中,便已经有了“桔生淮南则为桔, 生于淮北则为枳

12、”的说法。可见,中华民族对淮河在区分农业文化类型方面所起的作用,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心知肚明了。 在农业种植技术方面,旱作农业起源于古老的刀耕火种。所谓“刀耕火种”,就是指在秋季将荒山荒地上大树砍倒,待到来年春暖花开, 冰雪消融后,再放火烧荒。这样既温暖了地气,增强了地力,同时也消灭了荒山荒地间的虫卵。除草成为无尽的劳作。 不同于旱作农业“刀耕火种”, 南方广大稻区稻作农业基本特征是“火耕水耨”。古籍上记载火耕水耨的首见于汉代,也集中于汉代,如史记、汉书武帝本纪、盐铁论、汉书地理志等,以后即少见, 且多转引汉代的话。火耕水耨突然出现于汉代,并非意味着到汉代才出现这种火耕水耨的技术。反之,这

13、种技术应该是极为悠久的, 因为它所需的条件都只是自然界人们早已掌握的火和水两种力量,加上原始的耒耜。所以只要已有水田稻作,恐怕就已有这种技术。耨:除草。用火来耕种,用水来除草。 “火耕”,是水稻收割后,秋冬时节将留在田间的稻杆以及杂草放火焚烧,化作灰肥。 “水耨”,是在水稻生长到一定程度后适时除掉伴随而生的杂草,并灌水将耨断的杂草沤腐,化作肥料。二、农业民俗的传承方式 与信息时代的文本传承不同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农业经验的传承主要是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的。承载这些重要的人类生产经验 的载体不是那些鸿篇巨制的圣人话语,而是篇幅短小的民间农谚。这些口传农谚尽管不如文本传播广远,但它形象、生动易懂易

14、记, 人们在三言两语间,便完成了干百年来人们创造出的农耕经验的传递,这不能不说是人类文明的一个奇迹。 农谚是人类生产经验与生活经验的科学总结。它所承载的是人类干百年来积淀起来的丰厚的农耕经验与智慧。所以,在传统农谚中, 人们很难找到300年以内所产生的新生事物,更不用说是新鲜经验,反映出民间社会对客观规律把握的慎重。 农谚对农业生产的关注表现在生产实践的各个方面。如“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四伏种荞麦”反映的是农耕与农时的关系;“深耪棉花浅 耪瓜,不深不法耪芝麻”,讲的是各种农活与生产技术之间的联系。 下面我们仅以民间气象谚为例,看看农谚在农业生产中所发挥的作用。 农谚对气象的预报大致可分为长时段

15、气象预报谚、中时段气象预报谚和短时段气象预报谚三种。 长时段气象预报谚是指占验半年以上天气情况的天气预报谚。如“八月初一下一阵,旱到来年五月尽”。说的是一年中八月初一下小雨, 则预示着来年将有春旱。而“春雷打得早,年景错不了”,言春雷早打,意味当年丰收。在民间气象谚中,一年或超过一年的长时段天气 预报谚非常少见反映了农谚在预报天气过程中所存在的局限。 中时段气象预报谚是指判断数日以内天气情况的天气预报谚。如: “初一下雨本月旱,十五下雨半月烂”。说的就是特定时段的雨水对特 定时段内天气状况的影响。 短时段气象预报谚是指预报较短时段内,特别是一天之内天气变化情况的天气预报谚。动物的异常变化,是短

16、时段气象预报谚经常使 用的物候资料。这是因为动物对自然界的变化表现得更为敏感,也更容易把握。如: “燕子钻天蛇过道,大雨不久要来到”, “水缸出汗 蛤蟆叫,大雨马上就来到”等。 以无机物为主体的气象预报谚也很常见。如: “食盐化水,肯定下雨”;“瓮浸水,龙王定张嘴”,言雨前水缸表面会因空气潮湿而渗水。 另外,湿度增加也常常使山顶雾气蒸腾,于是便有了“高山一戴帽,大雨就来到”的说法。雨前自然物候的最大变量是气压的变化,气压 不同,会直接导致空气对声音的传送,使从前每天傍晚都能听到的悠扬的钟声变得沉闷起来,故民间有“暮听古寺钟,何必问天公”的说 法。应该说,人类对气象的认识最初是从遥远的星象开始的。如诗小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