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社(银行)经营发展总结材料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69651539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用社(银行)经营发展总结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信用社(银行)经营发展总结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信用社(银行)经营发展总结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信用社(银行)经营发展总结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信用社(银行)经营发展总结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用社(银行)经营发展总结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用社(银行)经营发展总结材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人为本严管理 创新机制增活力信用社(银行)经营发展总结材料省县农村信用联社,辖有26个信用社,44个分社,员工433名。近年来,信合人不辱使命,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主题,以支农为重点,坚持人本管理,大胆创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激活了经营活力。截至今年6月底,该社各项存款余额达15 .85 亿元,年平均递增率10.2%,占市场份额30%,各项贷款余额11.11 亿元,不良贷款1.84亿元,占比为16.6 %,股本金 1.03亿元。三年来累计发放农业贷款18亿元,累计实现盈余810万元。该县农信社已成为支持地方经济和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一支重要主力军。 坚持以人为本 提高队伍素质 面对农村信用社

2、市场竞争激烈局面,县农信联社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不断打造自身人力资本核心竞争力。一是狠抓培训教育,提高员工整体素质。该社针对农信社人员素质不高、文化层次偏低的现状,制定人才培训计划、鼓励员工参加学习的政策、措施,对在自学考试中取得经济、会计、工程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提供相应待遇,并及时聘任任职资格,对上进心较强和业务骨干的人员采取“送出去”办法,选送到有关大专院校参加脱产学习或进修。建立岗位业务培训制度,每年定期举办主任、会计、信贷、电脑等岗位人员培训,使受训面达100%,同时开展经常性的业务竞赛,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风气,将业务技术达标作为上岗及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二是改革用人制度,激

3、励员工自我提升。积极推行竞聘组阁上岗制度,年初对辖内员工进行全面考察考核,网点实行定员、定编、定岗,让优秀员工竞聘到领导岗位,一般员工实行组阁到岗位,平庸及有违规违纪行为的员工“赶”下岗位。今年共择优竞聘20名员工到信用社主任岗位,内退、买断工龄、下岗分流人员达20人。特别是对城区社19个网点实行“双工”改革,由于在城区社工作的员工大部分是关系户,改革前,很多人认为难度大,要分流的人员工作难做,有阻力。通过公开竞聘网点负责人,大刀阔斧改革,有10名员工落聘分流到乡镇农信社。“双工”改革在员工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员工的上进心强了,工作积极性高了,各项工作有了质的飞跃。城区社“双工”改革后,员工思想

4、稳定,各项业务明显好转,存款直线上升,不良贷款不断下降,年年实现盈利的良好局面。三是加强文化建设,培养员工信合情结。该社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再造是推动企业前进的原动力。牢固树立“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发展战略,大力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培养员工的信合情结。首先推行“五个一”工程,即统一着装、统一挂牌上岗、统一信合标识、统一文明用语、统一服务公约,对辖内营业网点进行全面装修,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其次,运用报纸、杂志、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及横幅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使农信社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深入人心。第三,积极参与社会有益健康活动和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努力塑造优秀的内部文化和核心价值观,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培养员

5、工对农信社的忠诚度、归属感、责任感和自豪感,增强农信社的内部凝聚力和向心力。目前,全县信合系统已被评为全国青年文明号单位1个,省青年文明号单位和省芙蓉标兵岗各2个,省支农先进单位2个。 建立有效机制 强化考核措施 农信联社的领导班子,充分认识到建立完善经营制约机制是兴社、壮社、强社和规范发展的根本保证。一是改革管理核算机制。他们本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思想,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根据农信社实际,实行联社统一核算,联社重点管理信用社,分社由信用社管理的二级管理做法,由联社驻社稽核员与信用社加大对分社监督稽核、检查力度。三年来撤并了8个分社,对350多个农村社区服务站全面进行了规范

6、,有效防范了风险。二是改革分配机制。建立完善综合考核办法,改过去按半年考核为按季考核,改以信用社、分社单独考核为以信用社为单位考核,以县联社为单位统一核算,并以1000分计为标准,每个职工每月扣除600元作为考核工资,未达到1000分按比例扣发考核工资,超过的则增发考核工资,按季兑现,使工资与员工的工作数量、质量、效率挂钩,与业务和贡献挂钩,真正做到增资靠效益,收入凭贡献,员工月工资收入差距在600元以上。三是完善内控管理机制。该社根据有关金融法规和按照农信社实际,制订和完善了信贷、财务、人事、电脑、安全保卫、稽核监察等制度,去年,将有关制度编辑成册,发至每个员工手中学习,建立了责任追究,权利

7、约束,重要岗位互相制约、风险预测预警和各种违章违规处罚制度,充分发挥审计、稽核、监督部门的检查查处力度,确保内控制度得以实施和保证。 立足服务三农 打造双赢格局 近年来,该县农信联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不断改进支农服务,优化信贷投向,加大有效投入,积极支持农民发展生产,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稳健发展。同时,自身效益也获得了稳步增长。截至今年6月底,全辖各项贷款余额11.11亿元,其中农业贷款余额 7.59亿元,16累计投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1.68亿元。一是扶持特色农业,促进结构调整。该社根据当地农村的区域优势,及时调整贷款结构,优化贷款投向,最大限

8、度满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资金需求。立足地域特色,积极扶持农民发展优质稻、油茶、烤烟、黄姜、苗木、芦荟、玫瑰花等种植项目36万亩,支持生猪、肉羊、水产、鸡鸭等养殖专业户1.2万多户,注重实效,重点扶持无公害、有机、绿色“三品”农业和生态农业发展。文富市、黎家坪、白水等镇在农信社的支持下,形成了万亩生态农业示范园。二是扶持“龙头”企业,惠及万千农民。在积极支农兴农的同时,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帮助他们走以科技促发展,以管理出效益,以品牌赢市场的路子,通过扶持企业,带活一方经济,让万千农户受益。天龙米业、银利来米业、该县金藤生物、金美芦荟、新世纪玫瑰油等10多个新型龙头企业,在该社支持下,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品档次不断提高,市场占有份额逐步攀升,呈现了蒸蒸日上的良好发展态势。三是改善服务功能,提高支农水平。该社在有效增加信贷投入、支持城乡经济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改善金融服务,全面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每年都要开展信用户评定和年检工作,逐年增加贷款授信额度,目前,该县农户小额信用授信面达100%,同时做到早调查、早计划、早安排,做好支农工作,积极开展扶贫帮困和支农争先创优活动,将支农措施落到实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