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21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提分教程专题三水体运动规律练习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69468414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3.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2021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提分教程专题三水体运动规律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全国通用)2021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提分教程专题三水体运动规律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全国通用)2021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提分教程专题三水体运动规律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全国通用)2021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提分教程专题三水体运动规律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全国通用)2021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提分教程专题三水体运动规律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2021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提分教程专题三水体运动规律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2021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提分教程专题三水体运动规律练习(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提分教程专题三水体运动规律练习专题三水体运动规律考点一从“人地协调观”角度认识水循环考情报告水循环对人类生存、生产和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水循环的作用、原理及应用,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是高考的主要命题点。以水循环示意图和大河治理、工程建设、水污染及其治理等为背景,考查各种水体的补给关系和水循环的类型、环节及意义;考查考生的区域认知能力、综合思维能力。题型灵活多样。(2016全国卷)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

2、据此完成(1)(3)题。(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C降水变率增大D河道淤积(2)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降水量增加坡面径流增加蒸发(腾)量增加地下径流增加A BC D(3)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1)B(2)C(3)D1运用综合思维,从辩证的角度全面理解影响水循环诸环节的因素(1)影响蒸发量大小的因素(2)影响水汽输送方向和水汽量大小的因素 (3

3、)降水形成的条件(4)影响地表径流流速、流量的因素影响因素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年降水量决定地表径流流量大小的最主要的因素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同地表径流流量呈正相关植被涵养水源,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地形一般随坡度增大,流速增大地质条件(土壤质地)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沙质土壤时,河水易下渗,减少地表径流的流量蒸发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大人类活动沿岸取水会导致径流量减少(5)影响下渗量大小的因素2落实人地协调观,辩证认识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考向1水循环规律、原理的考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羊卓雍湖为西藏三大圣湖之一。地质时期曾为外流湖,湖水流入雅鲁藏布江,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湖水

4、退缩,成为内流咸水湖。然而,长期从事青藏高原湖泊考察研究的中科院专家发现,2002年之前羊卓雍湖还在萎缩,然而,自2003年起,湖水快速扩张。这一现象遍及高原众多湖泊,考察队首次在藏南观测到湖泊水面扩张,接着,在藏东、藏西、藏东北均发现湖面扩大现象。材料二下图为羊卓雍湖流域地理位置图。材料三下面为羊卓雍湖流域(19612005年)每10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变率表。时间(年)平均气温(/10年)平均降水量(mm/10年)196120050.253.5(1)羊卓雍湖水位具有周期性涨落现象。指出其水位周期性涨落的规律,并分析成因。(2)结合地质作用原理和水循环原理,分析羊卓雍湖后来变为咸水湖的原因。

5、(3)根据材料,分析2003年后湖泊快速扩张的主要原因。答案(1)规律:夏季湖水水位高,冬季水位低;夏季白天水位高,夜间水位低。原因:河流水是羊卓雍湖湖水主要来源,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冬季气温低于0 ,冰雪融水量很少。夏季白天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夜间气温低,冰雪融水量小。(2)山地抬升,湖泊水外流通道被堵,羊卓雍湖流域成为内流区;气候变干,陆地内循环过程中降水补给湖泊的水量减少,湖泊萎缩;土壤和岩层中盐分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输入湖中;经长期的湖面蒸发,湖水中的盐分不断累积,湖泊逐渐成为咸水湖。(3)全球升温加快,冰雪融水补给增多;降水量增多,降水补给

6、增多;阴天和云量多,遮蔽太阳,湖泊蒸发减少(支出少),补给量远大于湖泊蒸发水量(收大于支),湖面迅速扩大。解析第(1)题,湖水周期性涨落规律从季节变化和日变化两个方面描述。结合区域特征可知,湖水补给的根本来源主要是冰雪融水,气温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导致湖水具有周期性涨落规律。第(2)题,湖水变咸是盐分积累的过程。蒸发加剧、降水减少、没有外泄通道均会导致湖水变咸。第(3)题,补给量增多,蒸发减少导致湖面迅速扩大。考向2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2019宜昌调研)地下水库是利用天然含水层、储水构造、溶洞或建筑地下截水坝截蓄地下水而形成的贮水空间,并可与地表水联合调度,是人类利用水资源的一

7、种新途径。下图为华北某滨海地下水库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1下列关于地表水库与地下水库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均需建筑截水坝B将水储存在峡谷、洼地中C水源补给方式相同D调节了水资源的季节分配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可利用天然地下空间建设地下水库,也可建筑地下截水坝截蓄地下水而形成贮水空间,因而地下水库不一定需要建筑截水坝,A项错误;地表水库将水储存在峡谷、洼地中,地下水库将水储存在地下空间,B项错误;水源补给方式不同,分别是地表水补给和地下水补给为主,C项错误;均调节了水资源的季节分配,D项正确。2图中地下水坝的主要功能有()拦截地下径流防止海水入侵减少海水侵蚀抬高地下水水位缓解土壤盐碱化

8、A B C D答案B解析地下水坝能够拦截、蓄积地下径流,正确;该地下水库位于沿海地区,可防止海水入侵,正确;坝外地下水水位降低,海水侵蚀增加,错误;根据图中建坝前后水位可知,水坝抬高地下水水位,正确;地下水水位升高,可能加重土壤盐碱化,错误。故选B项。3下列地区最适宜建筑地下水库的是()A花岗岩为主体的某大型山谷B云贵高原某大型地下溶洞C多孔质石灰岩为主体的某背斜山D渤海沿岸某淤泥质湿地滩涂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地下水库一般有良好的地下空间储存地下水,云贵高原某大型地下溶洞可储存地下水,故B项正确;花岗岩为主体的某大型山谷适宜储存地表水,背斜不是储水构造,沿海淤泥质湿地滩涂不适宜建地下水库,A

9、、C、D三项错误。考向3建设“海绵城市”,促进人地协调“海绵城市”是我国大力倡导的构建新型水循环系统的一种城建模式。下图是“海绵城市”与传统“快排”模式城市水循环系统对比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海绵城市”对城市区域水循环的影响是()A减少雨水下渗 B增加地下径流C减少地表蒸发 D增加水汽输送答案B解析读图可知,“海绵城市”主要是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对水汽输送没有影响。2两种城市水循环模式的差异是()A“快排”模式增加了城市的可用水量B“快排”模式与原自然水文环境相仿C“海绵城市”增大了城市地表排水量D“海绵城市”提高了城市抗旱防洪能力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快排”模式减少

10、了下渗,增加了地表径流,导致城市的可用水量减少,破坏了原自然水文环境;“海绵城市”能够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提高城市抗旱防洪能力。考点二结合“区域认知”,运用“综合思维”,分析河流的特征考情报告典型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水系特征、水资源的利用、流域的开发和治理,水文灾害与相关地质灾害的表现及成因等是命题的热点。多以区域图、等高线图为命题载体,以相关人类活动为命题背景,侧重考查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的相关知识。侧重考查考生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题型灵活多样。(2019全国卷)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全长132.5千米。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

11、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下图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1)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段河流()A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小B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大C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D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2)黄河小北干流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河水流量支流汇入沿岸地貌两岸岩性A BC D(3)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流量和含沙量均较大。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导致黄河小北干流()A含沙量剧增,摆幅增大B水量增大,流速加快C水位上升,淤积增强D侵蚀加强,河床加深(1)D(2)C(3)C1运用“综合思维”,掌握河流

12、特征类试题答题要素2结合“区域认知”,着眼“地理实践力”,分析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人类活动流量和水位变化含沙量变化破坏植被地表径流增加,涵养水源调节径流能力减弱,汛期提前,洪峰值增大,水位陡涨陡落水土流失加剧,输沙量增加,含沙量增加植树种草地表水下渗量增大,地表径流减少,汛期推迟,洪峰值减小,水位升降缓慢保持水土能力增强,含沙量减少修建水库调节径流,削峰补枯,下游水位变化平稳水库下游含沙量减少续表人类活动流量和水位变化含沙量变化围湖造田对河流径流调节作用减弱,水位陡涨陡落,洪涝风险增加硬化路面地表径流量增加,下渗量减少,水位陡涨陡落铺设渗水砖地表径流量减少,下渗量增加,水位变化平缓考向

13、1河流的补给(2019北京东城区一模)下图为我国某河流的流量补给类型,其中甲表示浅层地下水补给。读下图,完成12题。1图中()Aa表示深层地下水补给Bb表示冰川融水补给Cc表示雨水补给Dd表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答案B解析由河流径流量可判断该河流径流量小,应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冰川融水和雨水为主要补给水源;降水的补给量随时间波动明显,冰川融水波动较小,因此a表示雨水补给;b表示冰川融水补给,故B项正确,A项错误。c主要在春季补给河流,应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d的补给量全年稳定,应为深层地下水补给,故C、D两项错误。2对该河流夏季流量变化影响较大的补给类型是()Aa Bb Cc Dd答案A解析读图可

14、知,a夏季补给量大且变化大,故A项正确。考向2河流水系、水文特征的考查(2019全国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河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河流上游河段受季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7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降水多为暴雨。该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年内变化大,但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下图示意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1)对该河段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的现象作出合理解释。(2)指出46月该断面河水深度的变化特征,并说明原因。(3)分析8月该河段河底淤积的原因。答案(1)(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未摆动);单一岩性(岩性相近)河岸,河岸直立。(2)变化特征:深度增加。原因:融雪补给为主,流量持续增长,水位上升;融雪补给为主,含沙量低,流速持续加快,侵蚀河床。(3)降水补给,(坡面侵蚀强,)河水含沙量高;径流量与流速变率大,流速降低时泥沙快速淤积。解析第(1)题,河岸越陡峭,河面宽度变化越小。由图可知,该河流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一方面由于该河段位于河流上游高山地区,伴随着地壳抬升,河流不断侵蚀下切,形成河谷,河水被困于河谷中,向下侵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