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车库的设计规范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69449514 上传时间:2024-01-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下车库的设计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地下车库的设计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地下车库的设计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地下车库的设计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地下车库的设计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下车库的设计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车库的设计规范(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停车位指标停车位的确定为停车场建筑面积进行估算提出一定依据,小型车每车位约3040肝。以上指标均包括-停靠位和车道以及墙、柱等建筑构件面积。实际工程统计表明,地下停车库平均每车位约3747肝,室外停车场平均每车位约2737m2o【案例】恒大停车位尺寸要求中高端/中端楼盘:一个车位保证满足2400mmX5300mm。高端楼盘:一个车位保证满足2700mmX5700mm(在人行出入口附近考虑5%数量的2700mmX6000mm车位)。二、防火设计1. 防火分区大型高层建筑的地下车库往往规模较大,为了将火势控制在发生范围内,避免向外蔓延,需将地下车库按一定面积划分为防火分区。规范规定地下车库不设

2、自动灭火系统时,其防火分区最大建筑面积为2000m,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其防火分区最大建筑面积可增加一倍,为4000m。各防火分区以防火墙进行分隔,当必须在防火墙上开设门、窗、洞口时,应设置甲级防火门、窗或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卷帘。2. 安全疏散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对地下车库的安全疏散做了如下规定:(1) 地下车库人员安全出口应和汽车疏散出口分开设置。这是因为不论平时还是在火灾情况下,都应做到人、车分流,各行其道,避免造成交通事故,不影响人员的安全疏散。(2) 地下车库的每个防火分区内,其人员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目的是能够吸效地进行双向疏散。但若不加区别地多设出口,会

3、增加车库的建筑面积及投资。因此,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设一个出口。a. 同一时间车库人数不超过25人。b. IV类汽车库,即停车数不超过50辆的汽车库。c. 当地下车库规模较大,划分为两个以上的防火分区,且相邻防火分区之间的防火墙上设有防火门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分别设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3)地下车库室内疏散楼梯应设置封闭楼梯间,其与室内最远工作点的距离不应超过45m。当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其距离不应超过60m。单层或设在建筑物首层的汽车库,室内最远工作点至室外出口的距离不应超过60m。(4)地下车库的汽车疏散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但符合下列要求的可设一个。a. IV类汽车库,即停放车辆不超过50

4、辆的地下车库可设置一个单车道出口。b. 汽车疏散坡道为双车道,且停车数少于100辆的地下车库,仅需设一个双车道出口即可。当地下车库规模较大而用地狭窄需要设置多层地下车库时,可按照本条规定,根据本层地下车库所担负的车辆疏散是否超过50或100辆,来确定汽车出口数。例如3层地下车库,地下一层为60辆,地下二层为40辆,地下三层为30辆,当车道上设有自动喷淋灭火系统时,地下三层至地下二层因汽车疏散数小于50辆,可设一个单车道出口;地下二层至地下一层,因汽车疏散为40+30=70辆,大于50辆,小于100辆,可设一个双车道的出口;地下一层至室外,因汽车疏散数为60+40+30=130辆,大于100辆,

5、应高两个汽车疏散出口。汽车疏散坡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m,双车道不宜小于7m。两个汽车疏散出口之间的间距不应小于10m。三、通道宽度地下车库的通道宽度和车辆停放方式有关。停放方式是指车辆在车位上停放后,车的纵向轴线与行车通道中心线所成的角度,一般有0度(即平行停车)、30度、45度、60度(即斜角停车)、90。(即垂直停车)等。-*-*;jy.jfX1X(b)斜列式(c)垂直式注;图中碑U-序车带宽貶ILg-汽车隹盧晋p_垂直于通车道的停车位嵐寸*百i-汽车间淨距|科_通车道LL平行于通车逍的停车位尺寸汽车停车方式平行停车方式车辆进、出车位更方便、安全,但每辆车因进出需要而占用的面积较大。斜角停车

6、时进、出车校方便,所需转弯半径较小,相应通道宽度面积较小,但进、出车只能沿一个固定方向,且停车位前后出现三角形面积,因而每辆车占用的面积较大。垂直停车可以从两个方向进、出车,停放较方便,在几个停车方式中所占面积最小,但转弯半径要求较大,行车通道较宽。综合几种停车方式的利弊,在高层建筑大面积、多跨的地下车库中,应多采用垂直停车方式。而平行停车与斜角停车,仅应用于柱距较窄的某些跨度内。四、坡道设计1. 坡道类型坡道的类型从基本形式上可分为直线形坡道和曲线形坡道。在选择车库坡道类型时,并没有固定的模式,由于基地条件的复杂性,往往难于采用单一类型的坡道,常常出现折线形坡道或直线与曲线相结合等坡道。宜线

7、型炒道曲线型坡道心丿整卿形坡道I遒2. 坡道位置坡道在地下车库中的位置基本上有以下三种方式:即坡道在车库主体建筑之内;坡道在车库主体建筑之外;坡道一部分在车库内,一部分在车库外。三种情况各有优、缺点,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c)坡道的位畫潜建筑之外t(c)主体建筑内、外均有3. 坡道坡度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规定:直线坡道的允许最大纵坡为15%。当设计中确有困难时可放宽至20%(小轿车最大爬坡能力为18度24度,中型货车为22度28度);若条件允许,则坡度为12%较为合适。当坡道坡度大于10%时,在坡道上下方变坡位置应设置缓坡段。这是因为,当车辆穿过底部变坡点时,

8、由于惯性引起车辆前端或后端擦地;而坡道顶部若不设缓冲坡,驾驶员视测距离受限,穿越争坡的变化使加强员与乘客感不到适。因此,坡道应逐步渡到较平的楼板面。缓坡段的坡度为坡道坡度的1/2,直线坡道缓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3.6m,曲线坡道不应小于2.4m。2车库坡道剖面设计截流沟正當坡段4.坡道宽度3.6m6m缓坡段缓坡段3.6m-6m汽车疏散坡道宽度:单车道应不小于4m,双车道不小于7m。5.车库层高车库的层高是车库净高及结构层高度之和,而车库净高为汽车总高加上0.5m的安全距离。停放各种类型的小轿车的地下车库净高在车位处应大于小于2.2m,通道处大于等于2.4m,加上结构高度及设备(消防喷淋管、电线

9、、灯具、风管)高度。因此停入小轿车的地下车库层高一般为4m,若停放中、大型客车,则层高相应增大。【案例】恒大非机械地下车库净高要求中高端/中端楼盘:车道净高2.2m,车位净高:2.0m(不含地面耐磨层、找坡高度、上空设备高度)。高端楼盘:车道及车位大部分净高3.0m,局部车位尾部处净高2.5m(不含地面耐磨层、找坡高度、上空设备高度)。五、柱网选择地下车库柱网选择主要应满足停车和行车的各种技术要求,兼顾结构合理,并考虑与上部建筑柱网的统一。设计中主要考虑以下因素:1. 停放车辆有关数据柱网选择必须考虑地下车库内停放车辆类型,不同车型由于轮廊尺寸不同采用的柱网也不同,小型车设计车型外廓尺寸为4.

10、8x1.8x2.1。此外,为了满足驾驶员开门进、出需要及防火枪救要求,汽车与汽车、墙、柱等净距也应符合规定。2. 经济合理性在相同的车库面积中柱越多,减少的停车位越多,若两柱间由停2辆车改为停3辆车时,由于柱距加大,柱子减少,可以多停约5%的车,即每停20辆车可增加1辆车的面积。故当车库规模较大时,应按每柱距间停放3辆车考虑。3. 与上部建筑柱网尺寸统一协调高层建筑依功能或层数不同分为三类柱网,即塔楼柱网、裙房柱网、地下车库柱网。塔楼柱网应在这三类柱网中占统帅地位,地下车库柱网应服从塔楼柱并与之统一;在允许的情况下,塔楼柱网选择也应考虑地下车库的需求,而裙房柱网则应与上述二者相协调统一;柱网布

11、置应尽量规整,结构合理,有利于充分利用空间。当塔楼柱距过小而难以与地下车库柱网协调时,由于塔楼面积一般只占地下车库面积的小部分,因此,地下车库与裙房在塔楼面积外的柱网则可另行布置,以满足地下车库停车要求。但设计中应注意两组柱网交接处的结构联系,并保证地下车库与塔楼必要的交通联系。4. 停车和行车的多种技术要求柱网选择还应综合各种车和行车的多种技术要求,满足因停车方式、进出车方式、单车道或双车道、转弯半径等不同时的要求。综合以上因素,从下图可看出车位布置与柱网尺寸的关系。当两柱之间停3辆小轿车时,柱网尺寸可定为88.5m,可以满足停车和行车的多种技术要求,同时也照顾到结构的经济跨度值。Jk汽车与

12、地的咼距1000IW4050610081008100L:=71.设置原则4050喀4000皿4000【案例】恒大地下车库规划其他要求车笹布置与拄网尺寸的关系1)小区首期原则上不设置地下车库。2)原则上不设置机械停车库。(3) 城市盘的住宅区原则上不考虑室外地面停车。2. 设计要求(1) 地下车库与塔楼地下室宜结合统一设置。(2) 地下车库尽量避免设置于消防车道下。(3) 非采暖地区和有可利用地形条件的地形,宜考虑设计自然通风采光的地下车库。(4) 为减少地下室车道出入口数量及实现人车分流,宜设置大型地下室。(5) 人防地下室设置在工程的最后一期,并应与塔楼地下室统一设置。3. 出入口(1) 尽

13、可能布置在主出入口附近,减少对景观园林和人行活动区的影响;(2) 车库出入洞口避免正对道路或重要公建。4. 绿地下覆土厚度原则上按照覆土800mm操作;需要种植大树时,可局部堆高。一、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规定1、各楼、栋之间的距离南北朝向应不小于楼房高度乘以0.7这一系数,东西朝向不小于楼房高度乘以0.5。2、住宅间距,应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综合考虑采光、通风、消防、防灾、管线埋设、视觉卫生等要求确定。3、住宅正面间距,应按日照标准确定的不同方位的日照间距系数控制,也可采用表5.0.2-2不同方位间距折减系数换算。二、楼间距规定房屋左右间距:多层(4-6层及以下)与多层建筑间距为6米,多

14、层与高层(12层及以上)为9米,高层与高层之间为13米。房屋前后间距:普通小区居住用房可以用:楼高:楼间距=1:1.2比值计算。按照国家规定(设计规范)以冬至日照时间不低于1小时(房子最底层窗户)为标准。三、楼间距的计算楼间距(前后距)根据日照间距计算所谓日照间距:指前后两排南向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层获得不低于一小时的满窗日照而保持的最小间隔距离。日照间距的计算方法以房屋长边向阳,朝阳向正南,正午太阳照到后排房屋底层窗台为依据来进行计算。如居室所需日照时数增加时,其间距就相应加大,或者当建筑朝向不是正南,其间距也有所变化。在坡地上布置房屋,在同样的日照要求下,由于地形坡度和坡向的不同,日照间距也会随之改变。当建筑平行等高线布置,向阳坡地,坡度越陡,日照间距可以越小;反之,越大。有时,为了争取日照,减少建筑间距,可以将建筑斜交或垂直于等高线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