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综合试卷1无答案苏科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69398942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常州市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综合试卷1无答案苏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省常州市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综合试卷1无答案苏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省常州市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综合试卷1无答案苏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苏省常州市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综合试卷1无答案苏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苏省常州市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综合试卷1无答案苏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常州市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综合试卷1无答案苏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常州市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综合试卷1无答案苏科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常州市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综合试卷1 苏科版 1小王测量了五个体积、质量各不相同的铝块,将所得数据描绘成图表。如图中能与实验结果吻合的是 ( )2下列物体中质量接近0.15kg的是 ( )A一个苹果 B一只鸡蛋C一只鸡 D一位中学生3若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只受到力F的作用,且运动过程中力F始终保持不变,则小球的运动轨迹(用虚线表示)不可能的是 ( )4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民间传统习俗。在划龙舟比赛活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龙舟船底做成流线型,是为了增大水的阻力B龙舟漂浮在水面上时,龙舟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C桨往后划,龙舟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停止划桨后,龙舟还会继续

2、前进一段距离,这是因为龙舟受到水向前的推力作用5“向物质世界的两极进军”的历程中,人们对两极世界有很多说法,下列四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香气扑鼻可以作为分子运动的证据 B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C气体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D根据摩擦起电现象推测原子是由更小的微粒组成的6石头碰鸡蛋,鸡蛋烂了,而石头完好无缺,原因是( )A鸡蛋对石头的冲击力大于石头对鸡蛋的冲击力B鸡蛋对石头的冲击力小于石头对鸡蛋的冲击力C鸡蛋对石头冲击时,鸡蛋对石头产生的压强小于石头对鸡蛋产生的压强D鸡蛋对石头冲击时,鸡蛋对石头产生的压强等于石头对鸡蛋产生的压强。但鸡蛋能承受的最大压强小于石头能承受的最大压强7

3、物理知识渗透于我们的生活,以下警示语中与惯性知识无关的是( )A景区水池边立有“水深危险” B公路旁立有“雨天路滑,减速慢行”C汽车后窗贴有“保持车距” D交通规则写有“行车时系好安全带”8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大气压的是( )A.把吸盘式挂衣钩紧贴到墙上 B.用注射器吸取药液C.茶壶盖上留有小孔 D.用打气筒把气充进轮胎9墙壁上的壁虎,缓慢向上爬行,将壁虎看作一个整体,根据力的相互作用原理,使壁虎向上爬行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A.壁虎 B.墙壁C.地球 D.空气10如图所示的四个事例中,用于增大压强的是( )A推土机上安装两条履带 B铁轨铺在枕木上C用滑雪板滑雪 D把刀刃磨薄11如图所示,将带钩

4、的木块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小明水平拉动木块,在木块匀速运动过程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增大B木块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减小C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D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手对绳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12分别由不同物质a、b、c 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c物质的密度为 gcm3;a、b、c的密度从大到小关系是: 。 13如上右图所示的是小华同学家新购买的一辆小轿车,他发现轿车的上表面呈弧线状。轿车在快速行驶过程中,车子上方空气的流速比下方空气的流速 ,因而车子上方空气的压强比下方空气的压强 ;轿车行驶时的速度越大,

5、车对路面的压力就越 。(大/小)14如图所示,小明用自制的重锤线来检查宣传画是否挂正的情景,他的画 (选填“是”或“不是”)正的,这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 的特点。 15如上右图所示是盒装液体牛奶,已知该牛奶的密度是1.2103kg/m3,若喝掉一半后,牛奶的密度是 gcm3;月球引力为地球1/6,将整盒牛奶带到月球上,则这盒牛奶的质量是 g。16你注意到洒水壶有两个把手吗?如下左图,当用洒水壶提水时,应该用 把手;当用洒水壶洒水时,应该用 (选填“A”或“B”)把手。这说明 。 17如上右图所示,用手指快速地把小卡片向前弹出,小卡片的发生了改变,但夹子由于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而落入杯中。请你

6、写出这一物理知识在生活或生产中的应用。18锯子的锯齿都“东倒西歪”,不在同一平面内。如果锯齿在同一平面内,由于被锯的木头具有一定的弹性, 木头对锯身产生较大的 从而产生较大的摩擦力,锯子很容易被卡住。锯齿“东倒西歪”可有效地避免这种情况。19用20N的力握住5N重的油瓶竖直悬空静止不动,手与油瓶之间摩擦力的大小为 N;若此时将手的握力增加到30N,则手与油瓶之间摩擦力的大小将 (增大/减小/不变)。20在原子中,不带电的微粒是 ,带负电的微粒是 ,原子一般是不显示电性的,原因是 。21一发条式玩具小车,上紧发条后可在水平地面上运动一段距离,这是由于发条上紧时发生了弹性形变因而对小车有了 ,同时

7、也说明了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 能。打桩机的重锤落下将木桩打入地里,说明被举高的物体具有_能.22600年前,我国明代航海家郑和从南京开始了下西洋的壮举。郑和使用的名为“宝船”的大帆船从长江驶入海洋时,若船上载重不变,根据 可知,船所受到的浮力 (变大/变小/不变);进一步分析,船体排开水的体积 (变大/变小/不变)。23如图所示,弯杆末端连接有一个小球,各物体均保持静止状态。试画出小球受到的重力G与杆对小球的作用力,的示意图。24图为手拉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的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请在图中画出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力的示意图。25画出物体静止在斜面上时受到的摩擦力和物体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

8、 26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1)让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后沿水平面运动,是为了使小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_力相平衡,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2)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个斜面的同一位置由_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3)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可以得到:运动物体不受外力时,它将_。(4)利用现有的器材再添加一个弹簧测力计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滚动摩擦力大小的关系,请你简述实验步骤。_27小明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将系于卡片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并在两个线端挂上相同的钩码(1) 当卡片静

9、止时,发现拉线不在同一直线上(如图甲所示),于是他得出: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可以不在同一直线上,你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要得到科学的结论,请你给他提出一条改进建议是; ;(2) 实验改进后出现了如图乙所示的平衡现象,若使卡片在图示位置失去平衡,你将通过或 方法实现28在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实验时:(1)图甲所示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两侧液柱的高度差来反映 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漏气/不漏气)(2)在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时,应该进行的操作是将压强计的金属盒 ,分别记下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柱

10、高度差(3)实验桌上有两只大烧杯,其中一杯盛有纯净水,另一杯盛有酒精老师告诉小明酒精的密度小于纯净水的密度,希望她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小明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浸没到A、B两杯液体中,如图乙所示,分别记下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柱高度差hA和hB。她发现hAhB,于是她认为B杯中盛的是水。老师指出小明的实验方法是 (正确/错误)的,并提出了新的实验思路: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浸没到A、B两杯液体中,使U形管两侧的液柱高度差hA ()hB,则金属盒位置(深/浅)的一定是水 29小华利用上右图所示装置“探究弹簧的伸长跟外力的关系”时,记录数据如下表:当去掉钩码后,指针指在2.5cm刻度线处(1)指出实验操

11、作中的错误之处 ;(2)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3)根据实验数据他们作出了图乙所示的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A/B/C/D)30有一容积为330cm3的圆柱体玻璃瓶,按如图所示方式放置在表面积为0.1m2的水平桌面上,瓶子的底面积为1.510-4m2,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重为4.5N(取g=10N/kg),求:(1)玻璃瓶内水的质量;(2)玻璃瓶的质量;(3)装满水后玻璃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31小刚用弹簧测力计和水测金属块的密度。将金属块挂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手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手提弹簧测力计,使金属块没入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根据

12、弹簧测力计的示数(g取10N/kg),求:(1)金属块的质量;(2)金属块受到水的浮力;(3)金属块的密度32李东和王芳在海边沙滩上游玩时发现,游客们走路时在沙地上留下的脚印有深有浅(1)王芳发现,女孩子穿高跟鞋站立时留下的脚印比赤脚站立时的脚印深得多,这一事实表明,脚印印痕的深浅与_有关。李东观察发现小孩的脚印一般较浅,成人的脚印一般较深他猜想脚印的深浅可能与人的重力有关,重力越大,脚印越深那么,印痕的深浅是否与施压物体的重力直接相关呢?他们想通过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于是两人就地取材,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在地面铺上一层足够厚的松软细沙,把一长方体砖块轻轻放置在沙面上,稳定后,移开砖块;用沙子堆成一个倾角较小的斜坡,将砖块轻轻放置在沙子上,稳定后,移开砖块;用沙子堆成一个倾角较大的斜坡,将砖块轻轻放置在沙子上,稳定后,移开砖块。上述实验过程中,下列哪种测量工具是必不可少的?( )A天平 B弹簧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