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煤矿山安全管理制度大全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69298356 上传时间:2023-10-02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6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煤矿山安全管理制度大全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非煤矿山安全管理制度大全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非煤矿山安全管理制度大全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非煤矿山安全管理制度大全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非煤矿山安全管理制度大全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非煤矿山安全管理制度大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煤矿山安全管理制度大全(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非煤矿山安全管理制度汇编目录一、安全生产方针管理制度1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3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管理制度7四、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8五、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及人员任命管理制度10六、员工参与管理制度11七、文件与资料控制管理制度12八、安全检查制度15九、职业卫生(危害)管理制度21十、安全教育培训制度23十一、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制度26十二、安全生产事故、事件调查制度28十三、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管理制度29十四、安全生产事故、事件回顾管理制度31十五、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32十六、设备、设施管理制度33十七、设备维护管理制度38十八、特种设备管理制度40十九、升降人员、物料罐笼管理规定42

2、二十、危险物品和材料管理制度43二十一、特殊作业现场管理与审批制度45二十二、特殊工种管理制度46二十三、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47二十四、安全生产奖惩制度48二十五、隐患排查与整改制度49二十六、安全管理委员会制度50二十七、安全例会制度51二十八、消防安全管理制度52二十九、地面工业建构筑物管理制度53三十、外部联系、内部沟通及合理化建议管理制度54三十一、供应商与承包商管理制度56三十二、施工队管理制度58三十三、管理评审制度61三十四、安全认可与奖励制度62三十五、工余安全管理制度63三十六、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64三十七、关键任务识别、分析与观察管理制度67三十八、设计管理制度

3、70三十九、“三同时”管理制度72四十、采矿工工艺管理制度73四十一、生产保障系统管理制度 74四十二、提升运输系统管理制度 76四十三、电机车运输系统安全管理制度79四十四、供配电系统安全管理制度82四十五、通风系统安全管理制度 84四十六、通风防尘安全管理制度 87四十七、局部通风与炊烟检测规定88四十八、防排水系统管理制度89四十九、水仓管理规定91五十、防火系统管理制度92五十一、爆破器材库房防火管理制度93五十二、变化管理制度96五十三、紧急撤离管理制度 98五十四、顶板分级管理制度 99五十五、采空区管理制度 101五十六、采空区处理方案 103五十七、地表塌陷区管理制度104五十

4、八、井巷、硐室维护管理制度105五十九、井巷、硐室报废管理制度106六十、照明管理制度107六十一、安全警示标志管理制度110六十二、支护管理制度113六十三、爆破管理制度116六十四、交接班管理制度117六十五、现场风量、风速、风质测量管理制度118六十六、出入井登记管理制 119六十七、填充管理制度120六十八、现场出入登记制度 122六十九、填绘图纸管理制度 124七十、爆破器材储存管理制度126七十一、破器材运输管理制度127七十二、高处作业管理制度128七十三、安全生产拒绝管理制度129七十四、矿柱回收管理制度130七十五、松软围岩安全管理制度131七十六、劳动保护用品管理制 132

5、七十七、人机功效管理制度 134七十八、安全投入管理制度 135七十九、安全科技管理制度 137八十、工伤保险管理制度138八十一、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制度139八十二、应急预案管理制度140八十三、绩效测量管理制度141八十四、系统内部评价管理制度142安全生产方针管理制度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要求,为了表明管理层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承诺,明确责任总站和责任人员相应职责,使安全生产方针,得以切实贯彻落实,制定本制度。一、安全生产方针的制定1、安全生产方针制定应有员工参与并与相关方沟通,由管理层提出初稿之后,经企业安全生产委员会讨论通过,作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必须遵循的指导方针。2、安全生产

6、方针应体现:遵守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企业风险特点,预防伤害和疾病,预防财产损失,持续改进。3、安全生产方针应文件化,并由企业最高管理者签发。二、安全生产方针的传达1、安全生产方针可采取会议、显着位置张贴、职工培训及再教育内容、印刷在现场安全手册中以及多媒体等形式向员工有效、充分传达。2、安全生产方针应传达给相关方。3、安全生产方针应能向公众获取或向公众披露。三、安全生产方针的评审对安全生产方针应定期评审,以保证安全生产方针的持续适应性。四、安全生产方针的修定当外部条件发生了变化,应及时对安全生产广告进行修订,以保证其持续适宜性。五、责任部门及责任人安全生产方针同企业安全环部具体管理,并指定责任

7、人,企业各部门应保留安全生产方针文本,以供查阅和查阅。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公司安全目标管理是目标管理的方法在安全工作中的应用,是以公司一定时期内确定的安全生产总目标为基础,逐级向下分解展开,落实措施,严格考核,通过组织内部自我控制达到安全目标的一种安全管理方法。公司安全目标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安全目标体系的设定、安全目标的实施、安全目标的考核与评价。一、公司安全目标体系的设定1、安全目标设定的依据和原则安全目标的设定主要依据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公司安全生产的中、长期规划,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数据,公司安全工作的现状,公司的经济技术条件等。在制定安全目标时应遵循的原则有:l )突出重点。

8、目标应体现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安全工作上主要达到目的,要切中要害,体现企业安全工作的关键问题。2)先进性。目标要促人努力、促人奋进,要有一定的挑战性。3)可行性。目标制定要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经广泛论证、综合分析,确实保证经过努力可以实现。4)全面性。总目标的设定既要考虑企业的全面工作和在经济、技术方面的条件以及安全工作的需要,也要考虑各职能部门、各级各类人员的配合与协调的可能与 方便。5)灵活性。所设定的目标要有可调性。要求主要目标的实施有多种措施作保证,使环境的变化不影响主要目标的实现。6)尽可能数量化。目标具体并尽可能数量化,不但有利于对目标的检查、评比、监督与考核,而且有利于调动职工努力

9、实现目标的积极性。7)目标与措施要对应。目标的实现需要具体措施作保证,只设立目标没有实现目标的措施,目标管理就会失去作用。2、安全目标设定的内容安全目标设定的内容包括安全目标和保证措施两部分。( 1)、 安全目标安全目标是企业全体职工在计划内完成的劳动安全卫生的工作成果,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重大事故次数,包括死亡事故、重伤事故、重大设备事故、重大火灾事故、急性中毒事故等;死亡人数指标;伤害频率或伤害严重率;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如工作日损失、工伤治疗费、死亡抚恤费等;作业点尘毒达标率;劳动安全卫生措施计划完好率、隐患整改率、设施完好率;全员安全教育率、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率等。( 2)保证措施保证措

10、施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安全教育措施。安全检查措施。危害因素的控制和整改。安全评比。定期组织安全评比,评出先进班组。( 3)安全目标的分解公司总目标设定以后,按层次逐级进行目标的分解落实,将目标从上到下层层展开,将纵向、横向或时序上分解到各部门直到每个人,形成自上而下层层保证的目标体系。目标分解的结果对目标的实现和管理绩效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必须具有科学性、合理性。目标分解的形式通常有以下三种:纵向分解。安全目标的纵向分解是将总目标自上而下逐级为每个管理层次直至每个人的分目标。企业安全总目标可分解为厂级、车间级、班组级及个人安全目标。横向分解。安全目标的横向分解是指将总目标在同一层次上分解为不同部

11、门的分目标。企业安全目标可分解为安全环保部、生产技术部、财务部、设备能源部、机动处等安全目标。时序分解。按时间顺序分解总目标是将总目标按时间顺序分解各个时期的分目标,如年度目标、季度目标、月目标等。二、安全目标的实施安全目标的实施是指落实保障措施,促使安全目标实现的过程中所进行的管理活动。在制定和展开安全目标后就转入目标实施阶段。在这阶段中要着重做好自我管理、自我控制,必要的监督检查以及信息交流这三方面的工作。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管理制度l 、公司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识别的目的是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员工法律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2、公司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识别的途径主要有网络、培训、上级的各种规定、新闻媒体

12、、报纸等国家认可的有效途径;3、对已识别出的法律法规在员工中熟知程度通过试卷、知识竞赛、有奖问答等多种形式做以跟踪调查,每年初始,作为首发文件;4、法律法规的普及需做到涉及所有层面的员工;5、法律法规的普及以培训、电视宣传、会议、报纸等多种形式进行;6、对法律法规的识别应做到及时、有效、可靠;7、建立法律法规的识别、评审、更新等相关制度;8、识别的有效法律法规应包括: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法规、国家行业标准、规范性文件及其他要求等;9、须确保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获取的渠道畅通、及时、有效;10、须将安全法律法规融入公司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中;11、对员工培讽工作应融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相关内

13、容;12、有效建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识别、获取、评审等更新制度,并逐一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根据矿山安全法和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要求,为了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制满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提高企业各级管理者参与安全生产活动和各类人员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效果,规范各自应奂其安全生产责任,建立矿山安全生产保障责任体系,制定本制度。一、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沟通、培训、评审与纯净测量的管理制度,明确针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沟通、培训与评审的责任部门,人员及其职责。二、建立企业所有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规定主要责任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其他职能部门和各岗位人员的安全生

14、产责任。责任制内容应 明确、具体、可操作、可测量三、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各级管理层人员应明确对企业安全生产的领导责任,并以实际行动表明对安全生产的承诺。四、责任制沟通企业应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详细说明和交流,确保各岗位人员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充分理解,特别是企业主要负责人和管理人员。五、各级管理层均应接受相关的安全生产职责与权限的培训,并取得安全生产任职资格证书。六、建立落实责任制的配套制度1、签订责任状。2、遵循责、权、利相统一原则,建立激励机制,授予权,对表现好的给予奖励,晋职加薪,评优等;建立约束机制,对失职或不尽职者实行降职撤职,降 薪、罚款

15、;全员风险抵押。七、企业应定期对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八、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定期评审,并根据需要予以更新。九、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及人员任命管理制度l 、公司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必须依法接受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必须持有有效资格证书上岗;2、公司必须依法设立安全管理机构,依法配备、配齐专职安全管理人员;3、公司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人员的任命和更新须以文件或任命书加以体现;4、公司最高管理者可依法在高级管理层中指定安全生产管理者;5、 公司最高管理者应依法以书面形式任命安全负责人、 员工代表、 消防队负责人、 抢险救援人员、事故调查员、与风险及其评估相关的职位等;6、公司安全管理委员会成员应设置专职医护人员及员工代表;7、文件或任命书应由最高管理者及接受任命人员签字;8、依法建立公司安全委员会职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