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刺激疗法和针灸理疗学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67748228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逆向刺激疗法和针灸理疗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逆向刺激疗法和针灸理疗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逆向刺激疗法和针灸理疗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逆向刺激疗法和针灸理疗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逆向刺激疗法和针灸理疗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逆向刺激疗法和针灸理疗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逆向刺激疗法和针灸理疗学(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逆向刺激疗法和针灸理疗学前言 2017 年9 月 2225 日,美国理疗博士、著名针灸 理论家和临床家冷三华医生受美国中医学院邀请,到明尼苏 达为美国中医学院的博士班讲解他的针灸医学逆向刺激疗 法。这个对话系列箕裘相继 后出转精是巩昌镇博士和 冷三华博士根据课后数次谈话整理而成。由于篇幅关系,将 分为 3 期陆续推出。 巩昌镇:感谢冷博士从繁忙的日程中 抽出身来为我们美国中医学院的博士班讲课。您建立了针灸 医学逆向刺激疗法,我想首先从名字上来理清一下,为什么 称为“逆向”?难道还会有“顺向”刺激疗法吗? 冷三华: 首先感谢巩校长的邀请。取名“逆向”,不是为了与“顺向” 对比。针灸通过中枢神经系

2、统产生治疗效应,这已经有生物 化学和功能核磁共振影像学两方面大量坚实的证据。针灸刺 激周围组织,产生的信号被传入到脑功能中枢,后者分析、 整合信号后做出保护机体的决定,传出治疗性信号。这两个 信号方向相反,所以称“逆向”。“逆向”概括了针灸治病机 制的基本过程。 巩昌镇:那么是什么样的信号从周围组织 传递到脑功能中枢,又是什么信号从脑功能中枢再传递出 来,传递的具体路径是什么呢?这些路径是直线传递还是九 曲弯回?如果有弯回,那么在这些拐点有任何过程发生吗? 这些路径与经络有关系吗? 冷三华:从周围组织传递到脑 功能区的信号多种多样,按来源可以分为体内和体外信号。 体外信号很多,比如一年四季乃至

3、一天昼夜昏晨的温度、湿 度变化,花粉、草、灰尘等理化因子的变化,都可以通过皮 肤、黏膜传入不同亚类的C神经感受器感受到。体内信号也 很多,比如02、CO2、葡萄糖、缺血、PH值、过氧化物、 ATP、呼吸、心跳、血压、体温、损伤等,可以通过体内不 同亚类的传入 C 神经感受器感受到。按照理化性质可分为机 械性、温度性、化学性信号。这些刺激信号都会转化成电信 号,传到不同的脑功能区。从脑功能区传出的信号也是电信 号,比如传出交感、副交感神经的信号,沿着传出神经到达 周围组织,调整机体的功能,起到治疗作用。传递的路径分 为周围、中枢两部分。周围部分为周围神经,外连接皮、脉、 筋、肉、骨五体,五脏六腑

4、,五官九窍,等等;中枢部分为 上行或下行性神经束。这些路径不是直的,有上下折返。比 如传入 C 神经在脊髓后脚附近上或下折返二至三个脊髓节 段。折返过程中不同脊髓节段的 C 神经相互交织,可能因为 位置排列在一起而产生连接联系,使它们连接的远端组织器 官之间发生功能联系。这种功能联系与经络的远端功能联系 有关。巩昌镇:C神经网络模型是您针灸理论的基础。C神 经网络模型突破了传统的环状模型和树状模型,建立在现代 解剖学的基础上。请冷博士详细介绍一下 C 神经网络模型。 冷三华:树状和环状经络模型都是功能模型,虽然两者的理论模型相互矛盾,但其核心都是远端器官组织之间具有功能 联系,并以此指导针灸实

5、践。我的理论用C神经及其联络的 脑中枢、脏腑、五体(皮、脉、筋、肉、骨)、官窍整合这 两个模型的事实部分,从功能和解剖相互应证的方式构建出 C 神经网络模型。这个模型可以解释针灸实践的各种事实和 现象。(I)根据电生理测定的速度数据,神经系统中C神 经传导速度最慢,且在病理条件下其传导速度更慢。其速度 与循经感传速度一致。神经经络学说中神经与循经感传速度 不一致的难题迎刃而解。 (2) C 神经广泛分布于全身器官 组织,因此没有假针刺的合适针刺部位。采用假针刺的循证 医学研究数据为此提供了证据。皮肤分布有机械性C神经感 受器,进皮浅刺的假针灸设计中,机械性传入C神经会被激 活,其信号传入到脑功

6、能中枢,脑功能中枢分析、整合信号 后,传出治疗性信号,起到治疗作用。所以进皮假针刺设计 并不是安慰作用,而是实实在在的针刺治疗。皮肤还分布有 轻触觉C神经感受器,不进皮肤的假针刺可以激活它,通过 脑中枢产生治疗效应。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不刺入皮肤的 针刺的治疗结果与真针刺的治疗结果没有差异。 (3)机械 性 C 神经传导慢痛,即酸、麻、胀、痛等感觉,称为得气。 刺激机械性 C 神经可以激活脑中枢,从而产生治疗效应。这 可以解释 “气至而有效” 。(4) C 神经通路通往脑多个功能区,激活分布在针灸经穴、奇穴、阿是穴的 C 神经感受 器,可以激活脑中枢,从而通过脑中枢产生功能调节效应。 这可以解

7、释为什么所有的经穴、奇穴、阿是穴都有局部治疗 作用。(5)在机体有损伤时发生C神经敏化是动物进化过 程中形成并保留下来的普遍机制。疾病的情况下会产生损 伤,C神经通路敏化。针刺C神经敏化的部位更容易激活 脑功能区,从而产生更好的功能效应。这可以解释为什么针 灸可以治疗几百种病症。 (6) C 神经有不同的亚型,机械 性C神经敏化,则它分布的组织痛阈降低,表现为疼痛、压 痛;温度性 C 神经敏化,则对冷或热刺激阈值降低,表现为 畏寒喜暖或畏热喜凉;化学性C神经敏化,则对相应的化学 物质过敏,表现为痒、皮疹、喷嚏、哮喘等;轻触觉C神经 敏化,则对轻触觉阈值降低,表现为疼痛喜按。 C 神经敏化 与疾

8、病造成的损伤有因果关系,因此,腧穴可以用于疾病的 诊断和治疗。 ( 7) C 神经轴突因为没有髓鞘而绝缘性差, 因此并行排列的 C 神经轴突(雷马克束)之间可以导电,称 为跨轴突传导。针刺能够激活机械性C神经,当它的电冲动 通过跨轴突传导到温度性 C 神经轴突,后者到达脑中枢后, 就产生温度刺激的感觉和效应,即烧山火、透天凉针法。(8) 全身除头面以外的 C 神经都从脊髓后脚进入侧脊髓丘脑束, 它们的 C 神经通路可能在周围神经、脊髓后脚或侧脊髓丘脑 束中,因为位置相邻排列而产生跨轴突传导,从而不同部位 能够治疗彼此的病症,即使它们相隔很远。头面部的三叉神 经、面神经的C神经纤维进入桥脑后,下

9、行到达颈髓,可能 因为位置与来自全身的 C 神经纤维邻接而产生跨轴突传导, 这可以解释头面部与全身器官组织之间能够治疗彼此的病 症。这样, C 神经网络可以解释全身腧穴的远端治疗效应。 (9)C 神经通路在脊髓内大部分交叉到对侧,小部分在同侧, 沿着侧脊髓丘脑束上行至丘脑。这个交叉解剖结构,使得分 布在身体左右两侧的C神经通路可以在脊髓丘脑束内因为位 置的邻近而产生跨轴突传导,从而针刺一侧腧穴可以激活对 侧 C 神经通络到达的脑功能区,达到调节对侧器官组织功能 的效果。这可以解释缪刺针法。(10) C神经分布于皮、脉、 筋、肉、骨五体,针刺五体后可以激活脑功能区,从而产生 治疗效应。这可以解释

10、黄帝内经的五体刺法。 (11) 机械性C神经敏化会出现疼痛、压痛,针刺后可以激活脑功 能中枢,从而产生治疗效应。这可以解释灵枢经筋为 什么反复强调 “以痛为腧”。孙思邈阿是穴是同一机理。(12)针刺部位的体位不同,局部组织的张力不同。因为 A 0神经感受器感受张力变化,所以体位会影响A0神经的激 活状态。后者通过疼痛的阀门机制影响C神经通路的开闭。 所以,体位可以影响针刺的疗效。这可以解释为什么黄帝 内经合穴针刺有体位要求。 (13)拔罐、拉伸通过提供 张力,激活A0神经,后者阻断A和C神经信号的传入, 从而取到止痛效果。 总之, C 神经网络模型是针灸理论中针 至病所、树状模型、环状模型经历

11、数千年发展后的新的进步, 它整合了黄帝内经和神经科学知识,首次从功能和解剖 统一的角度认识针灸,以简单的物理导电现象解释纷繁复杂 的针灸理论与实践,为中西医架起沟通的桥梁。即使没有学 过中医的西医人员,也能够理解C神经网络模型,并且在临 床上运用。巩昌镇:您是如何把C神经的这些作用串通起 来的?在讲课过程中,您反复提到 Beth Brianna Murinson 和 John Wesley Griffin 的C Nerve Structure Varies with Location in Peripheral Nerve一文,这篇论文在您的针灸理论体系中 起了什么作用? 冷三华:我对中医经络

12、体系是十分了解的, 它就是一个阐述相隔较远的器官组织之间功能联系的体系; 而经络的解剖结构从来没有证实过,这是很多学者孜孜以求 的。当我看到C神经呈雷马克束排列时,就知道C神经之间 能够相互导电;而从周围到脊髓后脚雷马克束内C神经纤维 数量大大增加,就知道肢体远端与近端组织的C神经可以进 入同一个大的雷马克束,这样,肢体远端与近端的器官组织 功能联系就建立起来了。这种功能联系是经络理论核心。这 样,就把 C 神经与经络联系起来了。 C 神经与经络联系起来, 就可以做到功能与解剖的统一。这篇文章点燃了我的灵感, 看到经络纷繁复杂的经络问题,其实非常简单,就是中学生 都能够理解的生物电现象。 巩昌

13、镇:在我们的神经系统中, 按位置功能我们分中枢神经和边缘神经,按照分布对象还可 分为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两种神经都含有感觉(传入)神 经和运动(传出)神经,内脏运动神经又根据其功能分为交 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当然每种神经又有它的特殊结构。那 么在这样一个大框架内,C神经究竟处在什么样的位置上? C 神经有什么样的分布规律? 冷三华:无论是在周围,还是 中枢神经系统,都分布有C神经。周围躯体和内脏神经的C 神经以雷马克束的形式排列,与其它有髓鞘的神经一起进入 传入神经。传入雷马克束在向脊髓走行过程中,逐渐从小的 雷马克束融合成大的雷马克束,使远端与近端的肢体组织构 成功能联系。内脏与肢体的雷马克

14、束融合,使肢体与内脏发 生功能联系。传入C神经进入脊髓后,上行或下行1-3脊髓 节段,与相邻脊髄节段的传入C神经交织在一起,增加了不 同脊髓节段的传入 C 神经分布的组织之间的功能联系。换二 级C神经元,传入C神经大部分交叉到对侧,小部分在同侧 的侧脊髓丘脑束上行。 C 神经集中到侧脊髓丘脑束上行,其 轴突会因为位置邻近而产生跨轴突传导,从而使机体不同器 官组织之间发生功能联系。这样,上肢与下肢,四肢与躯干、 内脏产生更多的功能联系。三叉神经传入 C 神经纤维进入桥 脑后,下行到延髓、颈髓,与来自头面以外的侧脊髓丘脑束 C 神经因为位置邻近产生跨轴突传导,使头面与全身其它器 官组织发生功能联系

15、。这样,全身各个部位器官组织可以发 生功能联系,构成了经络远端关联律的解剖基础。在痛症 经络逆向刺激疗法中,12正经就通过C神经与周围、内脏 的联络重构出来。二级C神经元有很多分支分布到脑干很多 功能区。在脑干的分支C神经可以将信号传输到脑功能区, 从而调节机体的基本生命功能,比如心跳、呼吸、血压、体 温、葡萄糖、02、CO2、血流、PH值等等。在丘脑换成三 级 C 神经元,继续上行,有很多分支分布到边缘系统。边缘 系统调节精神、情志的功能。这样,C神经通过边缘系统的 功能区调节精神、神志活动。这与针灸治神的功能有关。最 后,C神经到达体感中枢,脑岛皮层等。内脏运动神经元从 脑功能区通向内脏,

16、分为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具有强大的调 控功能。该功能由脑功能区主管,后者接受传入C神经的信 号。因此,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间接受传入C神经的 调控。从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前扣带皮层和运动皮层发源的 下行疼痛抑制通路,从脑干导水管周围灰质、中缝大核发源 的下行疼痛抑制通路,都是传出性神经通路,间接受传入 C 神经通路调控。因此,通过刺激周围传入C神经可以起到止 痛作用。 巩昌镇:我还是对 Beth Brianna Murinson 和 John Wesley Griffin 发表在 Journal of Neuropathology and Experimental Neurology对您建立C神经为基础的针灸理论的 关键作用感兴趣。您说这篇文章点燃了您的灵感。在讲课中 您也提到这篇文章为您在临床中观察到的现象起了桥梁式 的作用。这让我想起了韩济生院士研究团队七十年代的发 现。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韩济生院士的研究团队就认为针 灸肯定是激发了身体内的某些神经元素,这些元素的产生使 得疼痛得到控制。在他们的实验中,从一只被针刺的大兔中 抽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