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蛇的生活习性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65188195 上传时间:2024-02-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了解蛇的生活习性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了解蛇的生活习性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了解蛇的生活习性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了解蛇的生活习性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了解蛇的生活习性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了解蛇的生活习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了解蛇的生活习性(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蛇的生活习性蛇的栖息环境因生活习性不同而有差别。如金环蛇,多在丘陵山地、水域附近活动,以夜间活动为主,鱼类、蛙、蜥蜴、鼠及蛇是它的美味佳肴;银环蛇多在水田、塘边及低洼湿地活动,活动亦在夜间,捕食鼠类、蜥蜴、蛙类、鱼类(泥鳅鱼最佳)以及其她蛇类;眼镜蛇常在丘陵山坡及山脚下的灌木丛中和平原的墙基、石缝处、坟堆、向阳山坡活动,以捕食小哺乳动物、鸟类及其卵、蜥蜴、蛙类、鱼类和其她蛇类为主;五步蛇多在树旁、阴湿石隙、杂草中、溪旁石下活动,重要捕吃蟾蜍、蛙、鼠及蜥蜴为生;蝮蛇多在颓墙、废墟及村落前后或菜地中活动,重要食物是鼠、鸟、蜥蜴、蛙、鱼等;竹叶青多活动于丘陵山区溪边及草丛灌木中,早晚活动频繁,以鼠、

2、鸟、蜥蜴、蛙类为食饵。总之,国内常用的多种蛇类,特别是毒蛇的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是不相似的(见表12)。只有理解多种蛇类的活动规律和生活习性,才干把蛇养殖好,并能避免毒蛇咬伤于未然,因此必须较好理解和掌握蛇的生活习性。蛇的活动规律蛇是一种变温动物。它的体温常是随着四季气温的变化而变化的,体内的代谢率和活动也与体温变化息息有关。体温高时,代谢率高,活动频繁;体温低时,代谢率低,活动削弱。一般地说,从春末到初冬,是蛇类活动的黄金季节,特别是在骄阳似火的夏季和天高气爽的金秋,蛇类活动最为活跃,常常到处流窜,昼夜寻找食物,俗话说七横八吊九缠树,就形象地阐明了7、9这三个月是蛇类活动的高峰期。但是蛇类喜热

3、也是有一定限度的,特别是在炎夏的酷暑,它们喜欢在树荫、草丛、溪旁等阴凉场合生活栖息。从秋季到冬季,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蛇体内的代谢随之减少,当它的生理活动减慢到一定水平后,就逐渐进入到冬眠期。一般的毒蛇从11月下旬就已经开始不吃不喝,不蜕皮,相继入洞冬眠了,这时它们往往是几十条甚至成百条群集在位于高燥处的洞穴里或树洞里蛰伏过冬。待到翌年春暖花开,冰消雪融时,才从蛰伏状态中苏醒过来,并重新开始一年新的生活。从人洞到冬眠期大概需要三个月时间,重要依赖以脂肪形式贮藏在体内的营养物质进行缓慢的补充来维持其最低限度的生活营养料。 毒蛇依其昼夜活动状况不同,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喜欢在白天活动的,称为昼行性

4、蛇类。如眼镜蛇、眼镜王蛇等。第二类是怕强光,喜欢在白天隐伏,夜间活动的,称为夜行性蛇类。如金环蛇、银环蛇、烙铁头等。第三类为喜欢在光线较弱的状况下活动的(多在晚上及阴雨白天活动,耐寒性强),称晨昏性蛇类。如五步蛇、蝮蛇等。蛇类活动受温度的影响要比受光线的影响要大得多。如昼行性的眼镜蛇,在十分炎热的夏天,常常在夜间浮现;晨昏性的蝮蛇在低温天气,常在中午前后阳光充足时出没,而夜间活动得很少。一般地说,蛇类活动较合适的温度是20-3之间,其活动的最合适温度为0-3。更有趣的是,生活在热带的蛇不单在冬季冬眠,并且在炎热干旱的夏季亦需进行休眠,动物学上称之为夏眠。为什么蛇要进行夏眠呢,本来,当热带炎热干

5、旱的季节到来时,由于长时间不下雨,池塘、湖泊也许所有干涸,蛇和壁虎、鳄鱼、肺鱼以及草原中的龟类等动物同样,赖于生存的条件已变得不利。为了适应外界环境使之能继续生存下去,它们便转入地下,深居简出,不食不动,进入夏眠状态,以求能度过炎热干旱的夏季。 有毒蛇和无毒蛇的区别 全世界的蛇类约有2500种,其中毒蛇约650种。国内有蛇约73种,其中毒蛇约种。如何辨认有毒蛇和无毒蛇呢,一般人单凭头部与否呈三角形或者尾巴与否粗短,或者颜色与否鲜艳来辨别,这是不够全面的。虽然蝮亚科、蝰亚科的毒蛇,头部的确呈明显的三角形,但海蛇科及眼镜科的毒蛇,头部并不呈三角形;而无毒蛇中的伪蝮蛇,头部倒是呈三角形的。五步蛇、腹

6、蛇和眼镜蛇的尾巴的确很粗大,但烙铁头的尾巴就较细长;诸多色泽鲜艳的蛇,如玉斑锦蛇、火赤链蛇等并非是毒蛇,而蝮蛇的色泽如泥土或似狗屎样,很不引人著目,但却很毒。因此区别有毒和无毒蛇重要根据如下几点: (一)毒腺 有毒蛇具有毒腺,无毒蛇不具有毒腺。毒腺是由唾液腺演化而来。位于头部两侧、眼的后方,包藏于颌肌肉中,能分泌出毒液。当毒蛇咬物时,包绕着毒腺的肌肉收缩,毒液即经毒液管和毒牙的管或沟,注入被咬对象的身体内使之发生中毒,无毒蛇无这一功能。 (二)毒液管是输送毒液的管道,连接在毒腺与毒牙之间。只有毒蛇才具有有毒液管。(三)毒牙毒蛇具有毒牙,它位于上颌骨无毒牙的前方或后方,比无毒牙既长又大。被毒蛇咬

7、伤的伤口,局部常用到两个明显的毒牙痕,如被持续咬两口,可见到4个牙痕,有时也可见到1-个毒牙痕。在毒牙痕的近旁有时可见2个小牙痕,也也许浮现1-3个小牙痕。毒蛇除毒牙外,尚有某些无毒牙,毒牙或无毒牙掉落后由副牙递补。无毒蛇咬人仅见到较细的成排的细牙痕。那么,哪些无毒蛇容易与有毒蛇混淆呢? 1.常被误觉得是毒蛇的无毒蛇有几种无毒蛇,由于外形特殊,色斑鲜艳,并且性情凶恶,因此常被本地某些群众视为是毒蛇而惊恐失措,其实这种蛇咬人时对人体是无害的。如虎斑游蛇(又叫野鸡勃子蛇)、赤链蛇(又叫火赤链)等。 2外形或色斑与毒蛇容易混淆的无毒蛇黄链蛇(又叫黄赤链),由于背面有黑黄相间的横纹,常被误为是金环蛇;

8、黑背白环蛇,由于蛇背有黑白相间的横纹,也容易被错觉得是银环蛇;颈棱蛇(又叫伪蝮蛇),体粗尾短,背面呈棕褐色,有两行粗大的深棕色斑块,头部略呈三角形,外形极像蝮蛇或蝰蛇;翠青蛇(又叫青竹标)由于通身都是绿色,因此常与竹叶青混淆。因之,对于上述的无毒蛇必须与相近似的毒蛇加以区别,区别措施见。蛇的生理特性及其弱点 (一)视力差 蛇的双眼生于头部两侧。眼球由最外层的巩膜、中间层的角膜和内层的脉络膜构成。巩膜不透明,有保护眼球的作用;角膜透明,中央有圆形瞳孔;脉络膜上分布有血管及神经,具有许多黑色素。脉络膜向前伸延到晶状体前面形成一圈虹膜,由色素细胞及平滑肌构成,具有伸缩性;晶体呈圆球形,曲率不变,重要

9、靠不同眼肌把物体移远或移近视网膜来聚焦,因此它的视力很差,米以外的物体很难看见。 蛇的视觉也很不敏感,因其双眼生于头的两侧,视野重叠的范畴极小,因此只有范畴很小的双眼视觉。眼球后方没有视凹,视觉不敏锐,特别对于静止的物体更是视而不见。只能辨认距离很近的活动的物体,这就是在投料饲养时毒蛇不吃已死的食物的缘故。 (二)听觉迟钝 蛇没有外耳和中耳,只有耳柱骨,没有鼓膜、鼓室和耳咽管,因此蛇不能接受空气传导来的声波。蛇只有内耳(涉及听觉器-听壶、球状囊和平衡器-半规管、椭圆囊和中耳的耳柱骨),一端连于内耳的卵圆窗,另一端连于方骨附近的横骨上隅肌的内侧方,对于从地面传来的震动却很敏感,因此人在荒芜草地上

10、劳动或行走时,用棍棒敲打地面或故意加重脚步行走,就能把蛇吓走,这就是打草能惊蛇的道理。 (三)行动时折转困难 蛇没有脚,行动时重要靠附着于脊柱上一系列肌肉的交替收缩和舒张所产生的力量才干向前爬行的。由于脊柱的两侧各有一组肌肉,一侧收缩而另一侧舒张,这样会使蛇体弯曲起来。这种一张一弛的波浪式运动,能从头至尾在身体两侧以相反的位置传递过去。如果这种波浪运动在传递过程中没有遇到阻碍物,这些肌肉活动所形成的弯曲就会毫无阻力地通过全身,但是如果地面凹凸不平或坎坷狭窄,弯曲运动会受到干扰,并在每一种接触点上都会产生压力,这种压力只有不小于蛇的滑动摩擦时,才干使蛇向前运动;另一方面,由于蛇的肺活量较小,爬行

11、一段路程后,就会觉得力不从心,气喘吁吁,因此蛇怎么也比不上人跑得快,就是这个缘故。又由于蛇的椎体活动受到一定角度的限制,使其不能转折掉头,故捕蛇能手多在蛇的背面把蛇尾抓住,就可以避免蛇的伤害。 (四)蛇蜕皮期间易捕获 蛇体由于生发层细胞的不断分裂,形成一种新的生活细胞层和角质层,在酶的作用下,旧的生活细胞层被溶解,使旧的表皮角质层能与新生的细胞层分离开来,这样蛇体可借助环境中的石块或树枝,把上下颌的表皮磨开并逐渐向后翻脱,这种蛇蜕,中医称龙衣。蛇的体表无汗腺,且易于角化,因此蛇每年要脱皮3次。如果每年养蛇100条,可获龙衣2-公斤,单蛇蜕这一项收入,就能获300多元。由于蛇在脱皮期间,需要消耗

12、体内大量的养料,常使蛇处在半僵状态,这个时期的毒蛇不仅体瘦、乏力,并且性情温柔、极易捕获,很少会伤害人。 (五)嗅觉敏捷 蛇的舌细长、尖端分叉。舌体由多种连向(纵向、左右向、背腹向、斜向等)的横纹肌构成,横纹肌内有丰富的纤维分布于其中,它能不断地伸缩,因此蛇的舌尖是非常灵活的。由于蛇舌上的皮肤组织中没有味蕾,故无味觉功能,但它却是嗅觉的重要辅助器官。蛇舌常常伸出口外,收集空气中的多种化学物质,并粘附或溶解于湿润的舌面上,再把它运送人锄鼻器中,然后再产生出嗅觉来。一般地说,蛇是喜腥味而恶芳香气味的,因此身上带有芳香浓郁气味的药物(如雄黄等)的人是可以驱蛇的。五步蛇的颊部有一对颊窝,称为热测位器,

13、对红外线特别敏感;位于头部两侧外鼻孔与眼之间的三角形陷凹的内膜上有一层约10-15微米厚度的薄膜,膜上密布有从三叉神经分支而来的神经末梢。当外界温度发生变化时,通过神经末梢及三叉神经传导到中枢,这样就会产生温差感觉。如果在五步蛇周边浮既有老鼠等恒温动物活动时,五步蛇不仅能察觉出来,并能拟定该动物的位置,随之进行追踪并加以袭击吞灭之。因此颊窝是一种有助于蛇类觅食的特殊器官,这种特殊器官更有助于蛇在夜间觅食。研究发现五步蛇之因此具有扑火习性,亦与颊窝上的热测位器有关。 国内毒蛇的特性及生活习性 国内地区广阔,气候温暖,极合适多种蛇类生长。其中常用的陆地毒蛇有种,海蛇有15种。本书把1种海蛇合为种简

14、介。现将这10种毒蛇的形态特性和生活习性作一概述: (一)银环蛇又称白花蛇、过基甲、白节蛇、银脚带、银包铁等,属爬行纲、蛇目、眼镜蛇科的一种剧毒蛇。体长1米左右,头部呈圆形,稍不小于颈,有前沟牙,通身背面具有黑白相间的横纹,白色横纹较黄色横纹窄,约占-个鳞片宽,在体部有0-3个,尾部有7-个;腹部全为白色。背鳞平滑,有5行,背面中央一行鳞片扩大,呈六角形。肛鳞完整,尾鳞都是单行,尾端较尖细,这些特性可与其她具有黑白相间环纹的蛇相区别。 银环蛇分布于国内的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福建、浙江、云南、贵州、台湾、安徽和四川等省区;国外分布于缅甸、老挝、柬埔寨和越南等国。多栖息于平原、丘陵或山脚近水的

15、地方,特别是长有稀疏树木或小草丛的低矮山坡、坟地、田埂、路旁、菜畦等处更是它们常常活动的场合。昼伏夜出,尤以上半夜活动更为频繁。生活的最合适温度是6-30,1月中旬开始冬眠,6-月产卵,每次产卵5-15枚。食饵是鱼、蛙、蜥蜴、蛇及鼠类。该蛇性怯,行动敏捷,容易伤害人畜,其毒液毒性剧烈,以神经毒为主。二)金环蛇又名铁包金、金报应、金脚带、黄金甲、金蛇等,它是与银环蛇相近似的一种剧毒蛇。它与银环蛇的区别点是:体躯较粗大,一般长1米以上;通身呈黑黄相间的少数明显的棱骨,尾略呈三棱形,末端扁而圆钝。黑环与黄环几乎等宽,黄色环纹在体部有3-28环,在尾部有3-5环,背鳞平滑共5行,背中央的一行鳞片特别大

16、,肛鳞完整,尾下鳞片为单片 金环蛇分布于国内广东、广西、江西、云南和福建等省区;国外重要分布于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和缅甸等国。常栖息于丘陵、山地和水域附近,为夜间活动,以鱼、蛙、蜥蜴、蛇、蛇卵及鼠为食饵。白天常盘着身体把头钻在身下,怕见光线,卵生。性亦温顺,行动缓慢,其毒液剧毒,也为神经毒。 (三)眼镜蛇又名万蛇、吹风蛇、吹风鳖、扁头风、饭铲头、饭匙头、乌肉蛇等。属眼镜蛇科有毒蛇。它的头部呈椭圆形,由于它被激怒时,头部可竖立前半身,这时颈部肋骨扩张,使颈部膨扁,并且颈背部白色眼镜样的斑纹异常显露。因此而得名。身长一般1米,体背呈黑色或黑褐色,有个别的蛇有若干细窄的白色横纹,蛇活动时更为明显。体及尾部有10多条黄色横纹,背鳞平滑,斜行。腹面色较浅,颈部腹面有两个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