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工学结合”在高职教育中的运用-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64946020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工学结合”在高职教育中的运用-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析“工学结合”在高职教育中的运用-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析“工学结合”在高职教育中的运用-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析“工学结合”在高职教育中的运用-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析“工学结合”在高职教育中的运用-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工学结合”在高职教育中的运用-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工学结合”在高职教育中的运用-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工学结合”在高职教育中的运用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桑得兰德技术学院工程系和土木建筑系于1903 年开始实施的“三明治”教育模式。英国出现三明治教育模式以后的第3 年,也就是 1906 年,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开始实施与英国基本相同的工学结合教育模式。 2006 年,我国教育部提出了在职业教育中实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1 什么是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主体是学生。它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校内以受教育

2、者的身份, 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参与各种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在校外根据市场的需求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联的实际工作。这种教育模式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同时提高学校教育对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之所以能持续100 年经久不衰,主要归功于它切合实际的理念,那就是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美国曾于1961 年在福特基金会的支持下进行了一次对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调查,形成了“威尔逊莱昂斯报告”,后又编撰成 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大学计划一书,于1961 年出版。该项调查认为,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给学生带来了以下几

3、方面的利益;(1) 使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从而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 (2) 使学生看到了自己在学校中学习的理论与工作之间的联系,提高他们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 使学生跳出自己的小天地, 与成年人尤其是工人接触,加深了对社会和人类的认识,体会到与同事建立合作关系的重要性;(4) 为学生提供了通过参加实际工作来考察自己能力的机会,也为他们提供了提高自己环境适应能力的机会。学生们亲临现场接受职业指导、经受职业训练,了解到与自己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开阔了知识面,扩大了眼界;(5) 为许多由于经济原因不能进人大专院校学习的贫穷学生提供了经济来源和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6) 使学

4、生经受实际工作的锻炼,大大提高了他们的责任心和自我判断能力,变得更加成熟; (7) 有助于学生就业的选择,使他们有优先被雇主录取的机会。 其就业率高于未参加合作教育的学生。2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目前存在的问题按照工学结合的定义,我国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很早就有,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学习国外合作教育的经验, 取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但仍然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些问题可以简单地概括为:(1) 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有一种观点认为“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中等教育应该实施的教育模式, 高等教育主要是学习高深学问, 半工半读有损高等院校的形象。 显然这种观念是落伍于我们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是应该

5、加以摈弃的。(2) 企业普遍积极性不高。“工学结合”的实践毫无疑问是要企业来配合的,但是企业积极性普遍不高。然而,我们也要看到企业积极性普遍不高的问题是相对学校而言, 因为培养人才是学校的主业而非企业的主业, 因此企业的积极性没有学校高, 但是这种企业普遍积极性不高的现状, 就形成了学校为学生安排工作有一定困难, 要安排专业对口的工作更难, 学生工作要取得报酬更是难上加难的局面。 (3) 教学与实践脱节。实践性教学方法和途径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 增强职教特色的关键因素之一, 但目前的教学观念仍是校内理论教学为主,造成了实践教学很难开展、实践教学内容滞后于职业岗位的技能发展, 造成了书本知识和动

6、手能力的脱节,无法及时让学生学习新技术、新工艺。3 如何在离职教学中实践工学结合教育模式针对现在进行工学结合教育所出现的问题, 在实践中推行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首先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摒弃落后的观念,树立高等职业教育的新理念。注重从职业性上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 切实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围绕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来明确教学思想。 坚持以提高综合素质为核心、 以培养实践能力为目标, 突出学生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 使得学生毕业后既具有就业能力又具有创业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推行“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一次根

7、本性变革。其次是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在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实施中,学校是“主办方”,企业是“协办方”,协办方的积极性需要主办方设法予以调动。 在传统的实习中, 一般是将学生集体安排在某一个企业, 这样做虽然省力, 但效果很不理想。企业可能并无真实的岗位提供给学生实践, 最终只能是走过场,学生学不到真本领。 再次是改革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环节。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 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职业技能教育需要有一个强大的实训体系加以保证。 传统的办学模式把校内实验实训与校外实习看做是绝然分开的,校内的资源由高职院校自己控制,并且把学生在学校的专

8、业技能实践性教学工作由学校教师为主承担。随着学生规模的扩大, 目前的现状是“双师型”教师与学生数不成比例。 很难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一些模拟实训与市场经济中企业的实际脱节, 而为学生提供校外实习的实训基地又很难到位。所以高职院校要开放办学, 必须充分利用好学校、企业各自的办学资源。高职院校要主动与行业、企业联系,共同合作参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加强校外紧密型实训基地建设,加大校内生产性实训基础建设,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使学生提高动手能力,逐步做到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让学生尽快从“准职业人”转变为职业人。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在高职院校中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我们要积极探索并充分利用这一模式,真正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使学生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