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心是人生成功的起点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64519178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信心是人生成功的起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自信心是人生成功的起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自信心是人生成功的起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自信心是人生成功的起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自信心是人生成功的起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信心是人生成功的起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信心是人生成功的起点(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信心是人生成功的起点 自信心是可以培育的,更为奇妙的是自信心在学生不同的学习领域里是“互通”的,学生在一个学习领域里获得成功而被激发起的自信,可以影响他在其它学习领域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学习。同样,灰心、失望、消极的情绪也是可能“互通”的。 孩子刚入小学时,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对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十分关注。关注的焦点各不相同。有的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有的关注孩子的学习兴趣,有的关注孩子与老师和同学的交往。这些都是很值得重视的方面。但是,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关注并有意识地培育孩子的自信心。自信心是人生成功的起点。 一个心理学家的实验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他的同事来到一所小学,他们从

2、一至六年级中各选3个班,在学生中进行了一次煞有介事的“发展测验”。然后,他们以赞美的口吻将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老师和同学。8个月后,他们又来到这所学校进行复试,结果名单上的学生成绩有了显著进步,而且情感、性格更为开朗,求知欲望强,敢于发表意见,与教师关系也特别融洽。实际上,这是心理学家进行的一次期望心理实验。他们提供的名单纯粹是随便抽取的。他们通过“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和学生,增强了教师对名单上学生的期望,提升了当事学生的自信心。当老师和全班同学都用敬佩的、羡慕的、充满期待的眼光看着这些“最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时,他们因此会变得更加自信。奋发向上的激流在他们的血管中荡漾,于是他们在行

3、动上就不知不觉地更加努力学习,结果就有了飞速的进步。这个令人赞叹不已的实验,后来被誉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或 “罗森塔尔效应”。于是,“罗森塔尔效应”也被总结为:“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对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望,就会使他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反之,向一个人传递消极的期望则会使人自暴自弃,放弃努力。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人的精神支柱,是成功的先决条件。一切教育都必须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即:让我们的孩子对自己有信心,对自己正在做的是事情有信心。 语文课上的小男孩 有一次,我到一所学校听二年级的一堂语文课。任教的老师是一个素质挺不错的年轻的女

4、教师,教学的内容是寓言故事坐井观天。这位年轻教师在学生自学课文后,从学生提出的问题出发,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提出了三个问题,她让学生分组讨论后,再集体交流。师:好了,大家讨论得很热烈。现在我们交流。三个问题都会了吗?(学生纷纷说“会了” ,其中有一个小男孩高举着手,大声叫道:“我全会!” )师:(用手指着“我全会”的同学)下面我们请X X同学先上来讲给大家听。(X X同学高兴地走到讲台前,一双明亮的眼睛里闪烁着自信的光芒)师:请X X同学先告诉大家“井沿”是什么意思。黑板上有一幅井的图片,请你指一指,井沿在哪个位置。(X X同学用手指了井口上的一点)师:(用怀疑的语气问全班学生)对吗?生(齐

5、):不对! 学生是何等的聪明!教师用这样的疑惑的语气,疑惑的神态反问,学生当然知道老师的意思,当然会异口同声地说“不对” 师:谁再来指一指?(又一个学生指了井口上的另外一点)师:对吗?生(齐):不对!(如此反复,直到有一个学生忽然产生了顿悟,用手指在井口上划了一圈)师:对呀,这才是井沿。师:(转身,语重心长地对X X同学)你呀,以后一定要谦虚! 我看到那个小男孩神情有点不大自然,眼光也变得暗淡了。他捞捞头,悻悻地回到座位上。余下的时间,我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那小男孩身上。我看到他一下子就变了,没有了先前的兴奋,也没有了先前的自信。老师再提问时,他真的变得“谦虚”起来了,有好几次把手举到了齐肩处,

6、却又迟疑地缩了回去。我非常非常的为那小男孩惋惜,同时还为他产生了深深的忧虑。我真想去告诉他:“孩子,请别放下你自信的手!”可惜老师没注意到那孩子的变化。 下课以后,我和那位任课教师做了一次交流。笔者:“井沿”这个词语的准确解释到底怎么讲?教师:指井口边上的一圈。我开始也不太清楚,参考书上是这么说的。笔者:你为什么要叫那小男孩“以后要谦虚一点”?教师:哦,那个孩子呀,他就这坏毛病,太骄傲。笔者:你没注意吗,那个孩子在这堂课里,从那以后再没举过手?班里的其他孩子好象也有点拘束。教师:(惊讶)是这样吗?我真的没注意。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教师丢掉了多么珍贵的东西呀!那个小男孩,一开始高举着小手,大声说

7、“我全会!”,多么自信,多么可爱!如果,我们的老师能让他把这三个问题都答出来(即使有点不准确或者不完整,也想办法让他全答对老师这样的办法很多),然后告诉同学们:“他真的全会!”,然后大声地表扬他,并且号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从此以后这个小男孩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会有更多的“我全会”,自信将伴随着他的一生。从此以后,这个班级里一定会有更多的同学也能大声地自信地喊出“我全会”。这件事情对我们老师和家长的启示是:知识是零碎的、变化的、暂时的,而自信心却是持久的,影响学生终生的。要将知识作为一个载体,在引导学生求知的过程中,积极地关注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所以,不管是家长、老师、管理者,我们都应该切

8、记:不要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为儿戏,因为要想让一个人重建自信,不知比破坏一个人的自信心要难上多少倍! 一个“后进生”的神奇的变化丁丁是四年级转入我们学校的。刚来时,丁丁有点胆小、羞怯,常常低着头,因为他的学习成绩的确不怎么样,语文才刚刚及格,数学、英语都是四五十分。丁丁的班主任老师注意到了这一点,她用一个星期的时间耐心地观察这个小家伙,寻找他身上的闪光点。班主任发现丁丁其实很可爱,他身上有许多“亮点”,例如,他热心助人,热爱集体,经常主动地打扫教室。老师还意外地发现丁丁的美术特别棒,在原来的学校里参加美术比赛,还获得过金奖。这孩子学习成绩不好,除了学科基础知识有缺陷之外,更重要的是学习的自信

9、心不足。班主任老师决定从美术学科入手,重点帮助丁丁树立自信心。老师找一个机会在全班同学面前重点介绍了这位新同学在美术方面的天赋与成就。老师在同学们面前展示了丁丁的美术作品,介绍他过去参加美术比赛取得的成绩。老师还特别推荐丁丁担任班级美术课代表的助理。因材,丁丁学习美术的热情大涨,他参加了学校的美术兴趣小组,每天坚持练习绘画,主动担任班级小报的美术编辑。老师又推荐他参加学校、区市的美术比赛,丁丁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丁丁获奖归来,班主任老师专门在班级为丁丁举办颁奖活动,老师表扬丁丁很聪明,绘画作品构思新颖,很有创造性。又请同学对丁丁的获奖作品作评价,还请丁丁谈获奖感言。在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誉声中,丁

10、丁真切地感受到:我不笨啊!原来我也很聪明!就这样,丁丁的脸上溢满了笑容,自信又重新回到了这个孩子的心头。我不笨!我也很聪明!我能把画画好,就一定能学好其它学科。在一次语文考试中,丁丁的成绩意外地破天荒达到了八十多分。对于丁丁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成功。使他的学习自信心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我不笨!我也很聪明!我能把语文好,就一定能学好数学和英语。不久,丁丁的数学和英语也终于及格了。之后,他越学越好,彻底甩掉了“后进”的帽子。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是:自信心是可以培育的,更为奇妙的是自信心在学生不同的学习领域里是“互通”的,学生在一个学习领域里获得成功而被激发起的自信,可以影响他在其它学习领域以积极的态度

11、参与学习。同样,灰心、失望、消极的情绪也是可能“互通”的。让孩子有一个成功的开始孩子在每一次成功之后,不仅得到了表扬和激励,更重要的是他们在不断地给自己以积极的正向的心理暗示:我能!我行!我是优秀的!孩子的自信心不是老师教出来的,也不是家长遗传的,而是他们在这样的一次又一次成功中,通过自我不断地心理暗示、不断地正面强化而逐步培养起来的。班级授课制产生于近代资本主义兴起的时代,它的产生,满足了普及教育的要求,扩大了教育教学规模,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但是,班级授课制具有极强的分化功能,无论是由什么样的学生组成的班级,用不了多久,它一定会把这个群体分化成上、中、下三等。于是,在这个群体中,处于上游

12、位置的学生则常常获得较多的表扬、鼓励,他们的自信心容易被提升;而处于下游的学生则往往获得较多的批评与指责,对于提升他们的自信心极为不利。为尽量消除班级授课制的这一不利影响,学校常常采取以下一些应对措施:取消百分制考核,采用等级制等模糊评价。学生的作业、课堂表现等,教师一般用A、B、C作等级评价,只要达到基本要求的,都能被评为A或者B,慎用C级评价。即使是考试,老师们虽然在试卷上先按照百分制评分,但在最后告知学生时,则要求仍然换算成等级作评价。这样,就可以使得每一个孩子“自我感觉良好”,谁都以为自己是最棒的孩子,而不会为比别人差一分两分而感到自卑。其实,对于孩子们来说,试卷上少几分,或者多几分,

13、并不能说明多大的问题,家长也不必为此焦虑、担心。保护孩子的自信心比分数重要得多!不单纯地以学习成绩评定孩子的优劣,采取多元评价的机制。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心智的架构这本书里提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七个范畴(后来增加至八个):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作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内省智能和自然探索智能。如果只是单纯地以学习成绩定优劣,我们只能看到一部分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占优势的优秀孩子。如果,我们的老师和家长转换视角,用多元智能理论作指导,既看到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强的孩子,又能看到空间智能、肢体运作智能等其它方面智能强的孩子的优势。多一个视角,就会多一批优秀的孩子。这样,在我们的眼里,你就会觉得每一个孩子都是优秀的,每一个孩子都十分可爱。在多元评价的机制下,每一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最有利的发展位置,这是多么美妙的境界啊。实行班干部轮换制度。能当上班级的小干部,大概是每个孩子都很向往的事情。这并不是说孩子们有“官瘾”,孩子们可没有我们成人那么复杂,在他们的心目中,只有优秀的孩子才能当上班干部。当上了班干部,就能成为老师、同学、家长心目中的优秀孩子。这就是班干部的“标签效应”,这个标签效应是积极的。但是,班干部的岗位是有限的。因此,为了满足更多的孩子的心理需求,学校在每一个班级都实行了班干部轮换制度,让更多的孩子参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