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的探析 ——以农村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为例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64330369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小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的探析 ——以农村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提高小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的探析 ——以农村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提高小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的探析 ——以农村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提高小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的探析 ——以农村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提高小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的探析 ——以农村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为例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提高小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的探析 ——以农村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小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的探析 ——以农村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为例(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梧州学院毕 业 论 文 题 目 提高小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的探析以农村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为例系 别 教师教育系 专 业 小学教育 班 级 2010 小学教育 学 号 1000705150 学生姓名 钟熔熔 指导教师 黄承佳 完成时间 2014 年 6 月摘要现英语教学已走进农村小学,虽然很多学生对这门外语充满了好奇心,但是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大多数的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而其诱发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笔者通过对现实中农村小学生英语课堂的观察发放调查问卷以及对小学英语教师进行访谈,得出影响农村小学生英语课堂参与的主要因素并加以分析,从而提出提高农村小学生英语课堂参与度的具体策略,帮助教师关注并

2、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在温馨和谐的课堂中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参与度,使其感受参与课堂活动的乐趣,在参与中得到自我提升,使其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关键词:农村小学生 课堂参与 策略 目录前言 一、课堂参与的概述 (一) 课堂参与的概念 (二) 国内外对课堂参与研究的现状 (三) 课堂参与的意义二、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课堂参与的现状三、影响农村小学生英语课堂参与的原因 (一) 农村小学英语课堂参与表现的类型 (二) 影响农村小学英语课堂参与的因素分析1、影响农村小学英语课堂参与的外部因素2、影响农村小学英语课堂参与的内部因素四、促进农村小学英语课堂参与的策略 (一)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3、 (二) 增加英语课堂参与的机会 (三) 建立相互促进的同伴关系 (四) 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参与动机 (五) 提高小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意志力 (六) 加强小学生英语知识的掌握与巩固 (七) 家长,老师,学生,学校结束语参考文献 附录致谢 前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教育也跟着时代的脚步在发展。 我国自2001年秋季开始,相继在各个城市和乡镇所在的小学开设英语课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人们纷纷把目光聚焦于课堂,欲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然而当我们真正走进中小学课堂,却发现仍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农村地区,各方面发展较为落后,教学条件不如城市小学,教学设备不齐全,师资力

4、量有限等各方面都限制着英语教学的顺利开展。学生缺乏课堂参与的热情、参与度低、参与方式流于形式等,都成为学生有效获取知识、取得良好成绩的绊脚石。所谓学生的课堂参与是指学生将自己作为课堂的主人,投身于课堂建设、卷入课堂活动、完成其课堂任务的一种活动方式,其作用不可忽视。但目前我国学生课堂参与的现状不容乐观,“不参与” “半参与”的现象屡见不鲜。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很多,在所有这些因素中传统文化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的教育方式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加强学生参与课堂就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焦点,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对策。一、课堂参与的概述 (一)课堂参与的概念什么是课堂参与?是

5、否学生举手、发言、讨论就证明学生课堂参与了?其实并不然,在一定的程度上,举手、发言、讨论表示着学生的确参与了,但只是一种行为上的参与,如果学生的答案和问题是没有关联,思维不活跃,不能引起其他学生的思考的,不是学生自发形成的,积极独立思考的表现等等,就不可认为是真正有意义的参与。课堂参与是指学生个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倾向性行为,主要指学生通过动口、动眼、动手等外显的行为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具体表现为学生倾听、举手回答问题、观察、参加讨论、实验、评价等。1事实上,在我们大家所认为的人人参与的课堂里却存在着这样的一种现象,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都体现的是热闹非凡的场面。然而,许多残缺不

6、全的“参与”教学形式往往被暴露在这样热闹非凡的表象里,这种课堂参与的有效性是非常低的。有效性的课堂参与往往是依赖课堂教师发起的,在这之前,教师应考虑学生对什么问题感兴趣,哪些问题值得研究,针对基础知识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难度不等的问题这样,很多问题对学生而言是很有兴趣的,问题的提出就不会没有意义,课堂参与建立在学生的需求之上,充分得到学生的主动参与,很好的避免了缺少“主动”为前提的参与,即“伪参与”。因此,曾有专家将“学生的课堂参与”解释成为“学生把生理能量和身体能量投入到与学业有关的一切课堂教学活动中,在这个过程中呈现了外在的表现行为和内在的心理活动”。换句话来表达,“学生的课堂参与”就是“学生

7、作为教学活动中的认识发展的主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动参与,教学实践观与主体能动性的统一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得以体现。” 学生课堂参与的结构性,包括学生的情感参与、认知参与和行为参与。情感参与指的是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情感体验包含兴趣、快乐等积极的情感,包含焦虑、愤怒、厌倦等消极的情感。认知参与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使用的能引起学生不同层次的思维活动的学习策略。其中,使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忽略了新旧知识结构的相互联系,这样的认知策略仅仅能引起浅层次的思维活动。而自主探究发现式学习,注重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把学习材料与学习活动中抽象的要素联系起来,能引起学习者深层次的思维活动。行为参与是学

8、生最基本的参与的形态,是一种行为上的表现,行为参与可以衡量学习者在参与教学活动中是否专心与专研。 为此,本研究把“课堂参与”理解为:学生具备着一定的课堂参与意识,在教师创设的参与条件下,从情感、认知、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正向的、积极的态度,积极主动地把生理能量与心理能量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过程。换言之,“课堂参与”是学生在课堂上从注意指向到思维指向,从内心感受到外在表现等方面,与教学目标、课堂组织的关联程度,这种课堂参与的状态可以从参与的量度、广度、深度和梯度四个方面来衡量。量度是指课堂教学中,参与学生占全班人数以及参与时间占课堂教学时间的百分比。广度是指参与内容的广泛性,它包括了学生的情感参与

9、、认知参与和行为参与三方面内容。深度是指学生参与的深刻性,它包括参与是否是自愿、主动的,参与的认知水平等。梯度是指学生参与的不同层次,是对课堂参与深度的区分。 (二)国内外对课堂参与研究的现状1.国外研究现状早在 19 世纪 60 年代,国外研究者就将政治、经济学领域里的“卷入”概念运用于学生心理发展的研究,并对参与的形式、特点、类型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触角涉及至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多个层面。其中,斯瓦布认为,探究性学习是儿童对客观事物进行探究的过程中,通过积极主动的参与来发展个体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美国的杜威和前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也十分重视课堂参与在教育教学和个体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苏

10、霍姆林斯基认为,主体参与就是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引导他们投身到教育教学实践,使其“精神丰富”、“道德纯洁”、“体魄完美”、“成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建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最早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 1966)提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 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他们的知识不是教师“教”会、由外部注入的,而是在自身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启示教师应当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 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成为意义建构的帮助者、组织者、指导者和促

11、进者,通过设置一系列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建构。2.国内研究现状上个世纪 90 年代中期,裴娣娜教授率领北师大教育系联合河南安阳人民大道小学,共同开展了“小学生主体性发展实验”。从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的三维发展角度,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倡导改革课堂教学,提供各种教学条件、采用不同教学方法,结合各类学科特点,有效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努力建构“主体性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主持的“新基础教育研究”,在深刻反思传统课堂教学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的主动、健康发展为本”的核心教育价值观。 (三) 课堂参与的意义学生参与(st

12、udent engagement)作为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之一,是近段时间来教育研究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对学生参与问题进行研究,无论是对教师、教学还是学生而言,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他们通过自身实践,获得学习成功,享受学习乐趣,从而真正探索总结出一套对自己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学生也只有在教学中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学的质量才会大大的提高。因此,对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问题进行研究便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二、 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课堂参与的现状 笔者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现在农村小学

13、生课堂参与的情况,表1中的数据是问卷调查前五题中针对学生对英语课堂的表现所得出来的,从中我们可以发现,20%的学生认为英语是无聊的;而15%的学生则是无所谓的态度;41%的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经常注意力不集中或做别的功课;仅有12%的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注意力较集中;16%的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积极思考,踊跃发言;49%的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思考,不发言;12%的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不思考,踊跃发言;26%的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无动于衷。表1前五题问卷调查数据结果1.你认为英语课是:A. 有趣的 B. 无聊的C.一般D.无所谓 45%20%20%15%2.你在英语课堂上参与学习的情况怎么样?A.积极主动地学习B. 有时参与C. 很少参与D.从不参与17%38%12%33%3.英语课堂上,你有注意力不集中或做别的功课的习惯吗?A. 每次都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