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会计信息的稳健性原则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64268030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0.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谈会计信息的稳健性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谈谈会计信息的稳健性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谈会计信息的稳健性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谈会计信息的稳健性原则(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谈会计信息的稳健性原则(一) 摘要通过对稳健性原则存在的前提、发展曲线、与其他质量特征的关系和其在会计实践中 的作用作一个粗浅的分析,旨在更好地理解它,为会计信息使用者合理运用稳健性原则提供 参考。关键词会计信息稳健性原则一、稳健性原则存在的前提1. 稳健性原则存在的客观前提 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是稳健性原则存在的客观前提。从宏观来看,我国市场经济正处于发展 时期,资本市场才刚刚起步,很多制度尚未完善。加入WTO后要参与国际竞争经济不确定 因素将会更大。从微观来看,通过企业制度的改革,企业成为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在激烈 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自身的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加。企业内外的不确定经济环境使企业

2、的经营 同时存在风险与收益。人们不愿意遭受大的风险,因此,稳健原则就客观地存在了。2. 稳健性原则存在的主观前提(1) 契约理论是会计稳健性原则存在的主观前提。在企业契约中,主要有所有者与管理层之 间的契约和债权人与管理层之间的契约。两种不同的契约存在两种不同的矛盾。在所有者与 管理人之间的矛盾中,稳健性可以作为抵减所有者过于乐观的一种工具,从而管理人可以避 免因盈余过高而带来的股东诉讼。另外,由于稳健原则可以缓解管理者对资产和利润的高估, 限制对股东清算股利的发放,起到保护债权人利益的作用。由此可见,管理人愿意采用稳健 性原则,是它能化解上述两对矛盾。(2) 税收是会计稳健性原则存在的主观前

3、提。除了免税企业外,一般的企业都缴纳所得税, 稳健性可以延迟收入确认和加速费用的确认进而延迟了利润的确认。这就降低了累计利润, 减少了当期应纳税额,增加了企业价值,这些增值在企业各方面得以分享,同时也扩大了企 业管理层的业绩。因此,企业的各个方面都乐于采用稳健性原则。二、稳健性原则的发展曲线会计稳健性思想明确表述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如Bliss (1924)的名言“不预计利润,但预 计所有损失(Anticipatenoprofitsbutanticipatealllosses) ”这是当时财产托管人为其解脱责任的 一种策略。1980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2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指

4、出:对于不确定性 的一种审慎的反映,以确保对经济环境中内在的不确定性给与充分的考虑。 ”稳健型的这一 定义只指明需要“审慎反映”没有说明如何保证风险被“充分的考虑”。1983 年,财政部制定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试行尊案)。其中提出了稳健原则, 如存货以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等。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借鉴国际惯例而制定 的会计制度。 1992 年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以第五号部长会的形式,签发了企业会计准 则-基础准则。在一般原则的第十八条中表述:会计核算应遵循谨慎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 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稳健性原则得到重视并在会计实践中也得到更多的应用,如长期投 资采用权益法;提

5、取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1993 年到现在,在这段时间里,一系列具体会计准则相继发布。在这些准则中继续重视了 稳健性原则,我国2001年加入WTO后,会计制度由国际接轨转向国际趋同。到现在为止, 财政部共发布了38项具体准则,并与2007年1月1日起执行。这标志着我国与国际趋同 的会计准则体系已经建立起来。在新的会计准则中,稳健性原则被描述为:企业对交易或者 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 者费用。 ”在新的会计准则中,稳健性原则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了新突破。二、稳健性原则与其他信息质量原则的辩证关系 稳健性原则是一种限制性或者附加条件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它与其他信息质量特征统一于 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共同为有用性服务,但它们之间又存在着矛盾。1.统一性 对于不确定的会计事项以谨慎的态度予以披露,其意思是要求会计信息制造者在真实可靠的 原则和相关性原则下认真处理不确定的会计事项,以维护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相关性。如果 没有稳健性原则,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将会偏离更远。另外,由于有了稳健性原则,才使得大 量的不确定事项予以披露,尽管不是非常准确,但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多有利决策的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