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64267216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38.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须要用到教案来协助教学,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驾驭系统的学问。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1)它是在二年级的表内乘、除法及三年级的一位数乘多位数、除法竖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2)它为学生驾驭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学问和思维基础。学生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也是根据“先口算再估算再笔算”的依次进行编排的。因此,本单元分两个小节:先学口算除法(含估算),再学笔算除法(也含估算)。这样编排,和三年级上学期“

2、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结构是一样的,体现本套教材在逻辑结构上的一种对称美,易于广阔师生从横向上把握乘除法之间的联系,以及学习方法上的迁移。二、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2使学生经验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驾驭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3使学生能在详细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学问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洁问题。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一 元、角、分与小数一、教学目标1、结合购物的详细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能认、读、写简洁的小数。2、经验比较商品

3、单价凹凸贵。的过程,学会比较简洁小数的大小。3、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4、会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解决相关的一些简洁问题,与同伴沟通,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亲密联系。二、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我们相识了万以内的数,会计算三位数加、减法以及学习了元、角、分等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充分利用了小数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创设了较为丰富的、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情境,并以元、角、分等常用计量单位的学问作为学习小数的形象支撑,让我们在熟识的情境中感悟小数的含义,比较小数的大小,在探究中学习小数的加、减法。学习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又能为今后系统的学习小数打下初

4、步的基础。三、教学建议1、教学时紧密结合购物的详细情境,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首先,读懂商品标价牌是购物必需的学问技能。会用元、角、分说明用小数表示的商品价格,是理解小数意义的一个标记。认、读、写小数的学习过程,都是以学生已有的“元、角、分”的阅历为背景,并在详细情境中进行的。2、给学生独立思索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与合理性。“货比三家”要放手让学生想方法独立去解决“去哪个文具店买铅笔盒便宜”的问题,并进行沟通,与同伴共享各自不同的策略;切忌包办代替,把某一种策略归纳为学问点灌输给学生,禁锢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建性;要激励学生敢于提出独特的见解或质疑。3、要把解决问题的过程

5、与学习加减法计算结合起来。学生第一次学习小数加法是结合“买书”的情境,务必要在探讨小数加法的多种算法的过程中,揭示这些不同算法的共性,即相同单位(数位)的数才能相加。这也是理解小数相加时,小数点要对齐的依据。只要理解了这一点,就为学生打通了把整数加减法的阅历向小数加减法迁移的大道。4、整个单元的教学要逐步扩高校生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时间和空间。“买书”一课,在老师的指导下,侧重理解了小数加法的算理和算法后,应当把小数减法的问题交给学生独立去解决。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教学目标:1、结合“货比三家”的详细情景,经验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2、体验小数大小比较的多种方法,会比较简洁小数的大小。教学重难点

6、:驾驭小数大小比较的不同方法,并会比较小数的大小。教具打算:投影片(P4的情景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文具店里学到的数学学问,这节课,想不想到其它文具店里走一走?(生:想)(师出示下图)师:图片中告知我们什么?生1:奇奇文具店中铅笔盒4.9元、橡皮2.63元、尺子2.5元。生2:丁丁玩具店?师:你能从中提出个数学问题吗?生3:哪个文具店中的铅笔盒便宜?生4:要买书包应到哪个文具店去买??师:同学们真棒,那么现在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二、学习新知、师:同学们想一想,去哪个文具店中的买铅笔盒便宜呢?(1)学生独立思索。(2)指名回答。师:谁能说一下。生1:去奇

7、奇文具店买,因为4.9元小于5.1元。师:你是怎样比较4.9元与5.1元的大小的呢?(3)汇报沟通。生1:因为4.9元=4元9角、5.1元=5元1角。所以,4.9元5.1元。生2:因为5.1元比5元多,4.9元比5元少。生3:?师:同学们真聪慧,想出了这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现在调皮有个问题想请同学们帮忙,同学们说帮不帮?(帮)师:小调皮想买一块橡皮,但不知到哪家文具店去买,同学们帮他选一家,好不好?(好)(1)学生自己比较大小。(2)小组探讨:你是怎样比较的?(3)指名回答,老师小结。三、巩固练习1、比一比,填一填。1.25元2.4元0.48元1.3元0.05元0.50元3.06元3.60元6

8、.00元6.0元4.95元4.94元小组自己练习。2、到哪个商店去买?四、课堂小结。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新学问?生1:我学会比较小数的大小。生2:我知道小数的大小比较有不同的方法??(老师小结)板书设计:货比三家4.9元5.1元4.9元=4元9角5.1元比5元多,5.1元=5元1角4.9元比5元少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内容是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我们已经学习了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是前面口算教学的持续,又是以后万以内加减法的基础,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在整个小学数学的计算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

9、要作用。设计理念: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动、丰富的背景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的联系,体会学数学的好用性,学有用的数学。2、重视学生已有的学问阅历,留意体现算法的多样化,提倡学生特性化的学习,变“学方法”为主动的“构建方法”,运用视察、探求、合作沟通的教学方法培育学生对数学初步的情感、看法、价值观。3、渗透估算意识。教学目标:1、驾驭口算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2、从生活中发觉数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3、培育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敏捷性。教学重点:1、正确地进行两位数加法的口算。2、能够依据详细状况选择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难点:培育学

10、生的口算实力。教法学法:讲解法、引导法、自主探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复习两位数的分成2、看谁算得又快又正确。35+30= 64+5=48+30= 79+4=53+40= 66+8=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这些题的呢?先来看左边这一组两位数加整十数,你是怎样计算的呢?生:先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再加上个位上的数。学生说老师板演。师:那么右边这一组两位数加一位数,你又是怎样计算的呢?生:我想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再加整十数。学生说老师板演。二、新知讲授。课件出示“海宝”介绍上海世博会的资料。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视察主题图,找到数学信息。课件出

11、示,师:视察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指名回答(2)发觉问题,提出问题。师:假如你是每个年级的领队老师,首先要考虑什么?预设:应当考虑要买多少张车票?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指名提问题。2、自主探究,驾驭算法。(1)教学例1老师选择性地板书问题:“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请你写在练习本上。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汇报沟通。(2)教学例2选择学生提出的“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的问题,针对学生列出的算式39+44=?让学生独立思索,用自己的方法进行口算。汇报沟通。师:说一说你是怎样口算的?老师依据学生的汇报板书。(3)视察对比师:刚才学习的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

12、同点?生:今日学习的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师引导:这两个算式的两个加数的个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之和相比较,有什么发觉?学生回答。老师小结:也就是35+34是不进位加法,39+44是进位加法。师: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在计算时要留意什么呢?个位相加满十,肯定要向十位进1。三、学问应用。1、填一填(推断十位上的数)师:你能利用口算的方法很快填出方框里的数吗?2、先说一说,再计算。23+46= 63+17=3、请你利用主题图中的信息完成下面的题目,并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三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四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4、解决问题。课件出示:我和爸爸一共要花多少钱?四、小结。师:大家今日肯定有许多

13、收获吧,谁情愿和大家一起共享呢?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教学目标1、在详细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和思索体会平均数的意义,能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其意义,体会平均数的作用,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须要,能计算平均数。2、运用平均数的学问说明简洁生活现象、解决简洁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概念。3、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加与他人沟通的意识和实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学问解决问题的爱好,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念。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驾驭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体会平均数的特征,用平均数说明简洁的生活现象。一、谈话引入,激发爱好你乘车买票吗?六岁以前买票吗?你对乘车是否买票这方面的常

14、识了解吗?我们把1.2米这条线叫“儿童乘车免票线”。看,就是这条线,经过相关部门探讨确定,六岁以下儿童乘车免票线为1.2米。你知道怎么去确定这个标准吗?调查谁?假如数据来了,有高的,有矮的,如何处理?让我们一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来解决这些问题。(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识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然进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学生体会为什么要学均数。)二、探究新知,自主构建(一)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上个月我校开展了爱护环境,争优环保小队活动,我班成立了三个小分队:欢乐队、天使队、阳光队。1、相同数据,初步体会平均数的代表性。出示欢乐队数据:宁宁12个,丁丁12个,冰冰12个。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要表示欢乐队每个人的收集状况,用哪个数比较合适呢?小结:欢乐队每人都收集了12个矿泉水瓶。12能代表欢乐队每个人的收集状况。2、不同数据,深化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出示天使队数据:小红12个,小兰14个,小丽11个,小明15个。你看到了什么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现在,每个人收集的数量各不相同,该用哪个数据代表其次小队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