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应力状态和塑性变形简介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60904918 上传时间:2023-11-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8.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应力状态和塑性变形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应力状态和塑性变形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应力状态和塑性变形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应力状态和塑性变形简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应力状态和塑性变形简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应力状态和塑性变形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应力状态和塑性变形简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应力状态和塑性变形简介先明确两个概念:1、塑性:金属在外力作用下能稳定地改变其形状和尺寸而不破坏的能力。 用金属破坏前所能产生的最大变形程度来表示。2、变形抗力:金属对变形的抵抗能力。 用单向拉伸或压缩时试样横断面上所受的应力来表示。1.1 塑性加工时所受的力 塑性加工中工件所受的外力有两种:作用力和约束反力。一、 作用力1、定义:通常把压力加工设备可动工具部分对变形金属所作用的力叫作用力或主动力。例如锻压时锤头对工件的压力(图1-la中之P);挤压加工时活塞对金属推挤的压力(图1-lb中之P);拉拔加工时,工件所承受的拉力(图1-lc中之P)。2、确定方法:压力加工时的作用力可以实测或用

2、理论计算。以用来验算设备零件强度和 设备功率。图1-1基本压力加工过程的受力图和应力状态图(a)镦粗;(b)挤压;(c)拉拔;(d)轧制二、 约束反力1、定义:工件在主动力的作用下,其整体运动和质点流动受到工具的约束时就产生约束反力。2、种类:约束反力有正压力和摩擦力。(1)正压力 沿工具和工件接触表面法线方向阻碍工件整体移动或金属流动的力,它的方向和接触面 垂直,并指向工件,如图 1-1 中之 N。(2)摩擦力 沿工具和工件接触面切线方向阻碍金属流动的力,它的方向和接触面平行,并与金属质 点流动方向和流动趋势相反。如图1-1中之T。强调:不能把约束反力同物理学中的反作用力的概念混淆起来。简要

3、说明轧制的情况:如图1-1 d所示,在轧制时通常靠两个相反方向转动的轧辊给轧件 以摩擦力使其进入辊缝,而摩擦力的产生又必须有正压力的存在,所以轧制时何者是主动力 就不好划分,在实际计算中也没有必要划分何者是主动力。轧件充满辊缝后进行稳定轧制时, 在轧件和轧辊的接触表面上只有正压力N和摩擦力T N是沿接触面法向压缩轧件的力,T是 沿接触面切向阻碍轧件质点流动的力。轧件对轧辊总的正压力和摩擦力的合力的值等于轧辊 对轧件的总压力,这个总压力的垂直分力一般叫轧制力,也就是轧机压下螺丝承受的力。一 般用这个力来计算轧辊及轧机其它零件强度和电机功率。1.2 原子间的作用力和能金属是通过原子间的作用力把原子

4、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为使金属变形,所加之外力必须 克服其原子间相互作用的力和能。两原子间相互作用的力和能同原子间距离的关系。由图可得出如下结论:(1)当r = r时原子的斥力和引力相等。0内力为零,原子势能最低,原子处于最稳定位置。(2)r r时原子间作用的内力表现为引力。0若拉开原子使r r,所加之力或能必须克服原子间的引力或吸引能。0(3)r V r时原子间作用的内力表现为斥力。0若压缩原子使 r V r ,所加之力或能必须克服原子间的斥力或排斥能。( 4)弹性变形0所加之力或能不足以克服势垒,仅使原子被迫离开平衡位置,而处于不稳定状态。此时原子间距改变、原子间势能升高,去掉所加的力后,原子

5、回到原来的平衡位置,变形也就消 失,此时的变形为弹性变形。特点:物体处于弹性状态时,原子间距的改变,物体的体积也会发生变化。但是在弹性 变形过程中大多数金属的体积变化是不大的。此时可认为应力(b )和应变( )成正比关系,这就是大家熟知的虎克定律,即a = E 式中 E 弹性模量。( 5)塑性变形所加之力或能足以克服势垒,而使大量的原子多次地、定向地从一个平衡位置转移到另个平衡位置。这样在宏观上就产生了不能复原的永久变形,也就是塑性变形。特点:物体的形状和尺寸改变了,但体积不变(金属的空隙被压实或出现微裂纹时例外) ( 6)弹 塑性变形共存发生宏观屈服后的任意变形瞬间所产生的总变形中都包括弹性

6、变形和塑性变形,弹 塑性变形是共存的。金属在发生塑性变形之前必先产生弹性变形。1.3 内力和应力一、内力1、内力产生的原因(1)为了平衡外部的机械作用所产生的内力。例:当外力作用于金属并使金属产生塑性变形时,则在金属内一定会产生与作用力、约束反力及摩擦力相互平衡的内力。2)由于物理或物理-化学过程所产生的相互平衡的内力。在生产加工(轧制)过程中,由于不均匀变形、不均匀加热或冷却(物理过程)及金属内的相变(物理-化学过程)等,都可以促使金属内部产生内力。例如一块金属受到不均匀的加热,如图 1-42、内力产生的图1-5作用在微小面积上的力实质由于原子被迫偏离其平衡位置,使原子间距改变。3、内力大小

7、的度量二、应力1、定义:内力的强度称为应力,即单位面积上所作用的内力。 当所研究的截面上其应 力为不均匀分布时,内力与该截面面积的比值称为平均应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欲表示截面 上某一处M的实际应力,可用以下方法表示之,如图1-5, AP为微小面积AF上的总内力、At为F面切线方向的分内力,A N为F面法线方向分内力。a P与A F比值的极限,即为1-1)我们称b为M处的总应力。注意:(1)当应力均匀地分布于所研究的截面上 时,方能以其上某一点的应力表示该截面上应 力数值的大小。力,即式中 b 平均应力平均1-2)(2)当内力分布不均匀,则不能用某点的 应力表示所研究的截面上的应力,而只能用内

8、力与该截面的比值来表示。此值被称为平均应 总内力;内力作用的面积。应力的单位一般用公斤/毫米 2 或公斤/厘米 2 表示之。1.4 应力状态和应力图示、变形图示一、应力状态 1.定义所谓物体处于应力状态,就 是物体内的原子被迫偏离其平衡位置的状态。2.研究金属的应力状态的意义金属内部的应力 状态,决定了金属内部各质点所处的状态是弹性状态、塑性状态还是断裂状态。而一切压力 加工的目的均是在外力的作用下,使金属产生塑性变形,获得所需要的各种形状和尺寸的产 品。因此,了解各种压力加工中金属内部的应力状态特点,对于确定物体开始产生塑性变形 所需的外力,以及采用什么样的工具与加工制度,使力能的消耗最小等

9、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实 际意义。 3.用主应力来表示应力状态(1)主平面:只有正应力而无切应力的平面。(2)主轴:与主平面法线方向平行的坐标轴。(3)主应力:主平面作用的正应力。规定:三个主应力大小,按代数值进行排列,即oi。2 03。二、应力图示1定义:应力图示就是用来定性说明变形体内某点(或所研究物体的某部分)在各主轴方向上, 有无主应力存在及其主应力方向如何的定性图。2. 应力图示的种类主应力图示共有九种可能的形式线应力状态两种、平面应力状态三种、体应力状态四种。可能的应力状态图示如下:- )+W)1/ 1 r 0、 W ,/ 4- D - 1U./ 4- 4- A图1-7可能的应力状态图示

10、a线应力状态;b面应力状态;c体应力状态三、变形图示 1、定义:所谓变形图示就是在小立方体素的面上用箭头表示三个主变形是否存在(如拉伸时箭头向外指;压缩时箭头向里指),但不表示变形大小的图示。2、变形图示的种类D、2D 表示。见图 1-83/ 1/zDib)图1-8三种可能的变形图示(a)变形方式;(b)变形图示D 一向压缩,两向伸长。1 例如有宽展情况的轧制和自由锻压。D 一向缩短,一向伸长,而第三个方向保持不变。它又称平面变形图示。 2如宽度较大的板带轧制或轧件宽度与孔型宽度相等时的轧制等。D 两向缩短,一向伸长,如挤压和拉拔等。3 四、应力图示与变形图示的关系应力图示与变形图示的符号(箭

11、头指向)往往不一致。关系:从各主应力中把球应力分量a扣除,余下的应力分量便是与遵守体积不变条件的m 塑性变形相对应,即与三种主变形图示相对应。球应力分量的大小为o+o + aa = 123-m3从主应力中扣除球应力分量o后的三个偏差应力分量各为o - a、o - a、o - a m1 m2 m 3 m此三个偏差应力分量的方向与主变形的方向是一致的(见图 1-9)。12b = 21kg / mm 2的王应力。此时3o+o + bb =123m3-(5 +( 5)+( 21)3=7kg /mm2b b = 5 ( 7)= 12 kg / mm 2 1mb b = 5 ( 7)= 2 kg / mm 2 2mb b = 21( 7)= 14kg / mm2 3m而e是缩短。3又如轧制板带时e2或=0,与此对应的o o =0,即2mo + o +oo 12313=(o + o )213可见与这三个应力相对应的变形图示1和 2是伸长,注意:在平面变形情况下,并不是在没有王变形方向上没有王应力,而在此方向上的应力为小结:1.掌握外力的种类,内力和应力产生的原因。2. 掌握应力和变形的概念。3. 掌握压力加工的王应力图,王变形图并能分析典型加工方式的王应力图、王变形图4. 掌握应力图示和变形图示之间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