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诗山县第二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60767521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诗山县第二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福建诗山县第二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福建诗山县第二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福建诗山县第二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福建诗山县第二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诗山县第二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诗山县第二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福建省东山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Mn: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下列物质属于盐,而且焰色反应是黄色的是A. K2SO4 B. NaOH C. NaHCO3 D. Na2O2【答案】C【解析】A、K2SO4属于盐,焰色反应显紫色,A错误;B、NaOH属于碱,B错误;C、NaHCO3属于盐,焰色反应是黄色,C正确;D、Na2O2是氧化物,D错误,答案选C。2.

2、以下表示的是碳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其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依次是A. 化合、 置换、 分解、 复分解B. 置换、 复分解、 化合、 分解C. 置换、 化合、 复分解、 分解D. 置换、 化合、 分解、 复分解【答案】C【解析】高温下碳与氧化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和CO2,CO2溶于水与水化合生成碳酸,碳酸和氢氧化钙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CO2,答案选C。3. 珍珠的主要成分是一种钙盐。将其加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生成的气体无气味,而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珍珠的主要成分是A. CaCO3 B. CaCl2 C. Ca(OH)2 D. CaSO4【答案】A【解析】

3、珍珠的主要成分是一种钙盐,将其加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生成的气体无气味,而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气体是CO2,所以珍珠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答案选A。点睛: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注意进行物质的检验时,要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行判断、推理、验证即可。4. 1molL1硫酸溶液的含义是A. 1L水中含有1 mol硫酸B. 1L溶液中含1 molH+C. 将98g硫酸溶于1L水所配成的溶液D. 指1L硫酸溶液中含有98g H2SO4【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

4、1mol/L硫酸溶液表示1L溶液中含有1molH2SO4,不是指溶剂的体积,故A错误;B、1mol/L硫酸液溶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则溶液中含有H+的物质的量=2mol/L1L=2mol,故B错误;C、将98g硫酸溶于1L水中,溶液的体积不等于1L,无法计算出物质的量浓度,故C错误;D、1L1mol/L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硫酸质量为1L1mol/L98g/mol=98g,故D正确;故选:D。考点:考查了物质的量浓度含义及有关计算的相关知识。5. 质量相等的下列物质中,含分子数最多的是A. CO2 B. O2 C. H2S D. CH4【答案】D【解析】物质的量的越多,分子数越多。根

5、据mnM可知质量相等时摩尔质量越大,物质的量越小。四种物质的摩尔质量分别是(mol/L)44、32、34、16,所以分子数最多的甲烷,答案选D。6. 实验室配制0.1molL-1 Na2CO3溶液100mL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A. A. B. B C. C D. D【答案】A【解析】实验室配制0.1molL-1 Na2CO3溶液100mL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溶解时需要的烧杯和玻璃棒,转移时需要的100mL容量瓶,定容时需要的胶头滴管。选项中四种仪器分别是容量瓶、分液漏斗、漏斗和集气瓶,答案选A。7. 相同质量的SO2和SO3它们之间的关系是A. 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6B. 氧原子的物质

6、的量之比为3:2C. 所含硫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D. 硫元素的质量比为4: 5【答案】A【解析】相同质量的SO2和S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则A、根据分子式可知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216:43165:6,A正确;B、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435:6,B错误;C、根据分子式可知所含硫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4,C错误;D、根据C中分析可知硫元素的质量比为5:4,D错误,答案选A。8. 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H2SO4+2NaOH=Na2SO4+2H2OB. 2NaHCO3Na2CO3+CO2+H2OC. NH3+HCl=NH4ClD. CuO+H2Cu+H2O【答案】D

7、【解析】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均是氧化还原反应,则A、H2SO4+2NaOH=Na2SO4+2H2O是中和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B、2NaHCO3Na2CO3+CO2+H2O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C、NH3+HCl=NH4Cl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D、CuO+H2Cu+H2O中氢元素化合价升高,铜元素化合价降低,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正确,答案选D。点睛:掌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是解答的关键,另外也可以从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分析判断,即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有单质

8、参加的化合反应或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9. 能够用来鉴别BaCl2、NaCl、Na2CO3三种物质的试剂是A. AgNO3溶液 B. 稀硫酸C. 稀盐酸 D. 稀硝酸【答案】B【解析】取少量样液,往BaCl2、NaCl、Na2CO3中分别滴加稀硫酸,有产生白色沉淀的是BaCl2;产生气泡的是Na2CO3;剩余的那一瓶溶液是NaCl。10. 下列溶液中Cl浓度与50 mL 1 molL1AlCl3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不相等的是A. 50 mL 3 molL1 NH4Cl溶液B. 150 mL 1 molL1的NaCl溶液C. 50 mL 3 molL1的KCl溶液D. 10

9、0 mL 1 molL1的FeCl3溶液【答案】B【解析】根据氯化铝的化学式结合氯化铝的电离方程式可知50 mL 1 molL1AlCl3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mol/L33mol/L,同样分析可知选项AD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mol/L)3、1、3、3,答案选B。点睛:掌握物质的组成特点以及电离特点是解答的关键,另外还需要注意审题,即比较的是氯离子浓度还是氯离子的物质的量,如果比较物质的量还需要考虑溶液的体积。1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13C和14C属于同一种元素,它们互为同位素B. 1H和2H是不同的核素,它们的质子数相等C. 14C和14N的质量数相等,它们的中子数不

10、等D. 6Li和7Li的电子数相等,中子数也相等【答案】D考点:同位素、核素、质量数等概念。12. 下列有关0.1 molL1NaOH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1L该溶液中含有NaOH 40gB. 100ml该溶液中含有OH 0.01molC. 从1L该溶液中取出100mL,所取出的NaOH溶液的浓度为0.01 molL1D. 在1L水中溶解4g NaOH即可配制得0.1 molL1 NaOH 溶液【答案】B【解析】A项,1L 0.1molL-1NaOH溶液中含氢氧化钠的质量为:m=cVM=0.1molL-11L40gmol-1=4.0g,故A错误;B项,100ml 0.1molL-1NaOH

11、溶液中含OH-的物质的量为:n(OH-)=n(NaOH)=cV=0.1molL-10.1L=0.01mol,故B正确;C项,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取出溶液的浓度与原溶液的浓度相同,故C错误;D项,在1 L水中溶解4g NaOH所得溶液的体积不是1L,无法计算溶液体积,所以无法计算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故D错误。13. 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是A. Al2 (SO4)3 = 2Al3+ + 3SO42B. Ba(OH)2 = Ba2+ + 2OHC. Na2SO4 = Na2+ + SO42D. NH4NO3 = NH4+ + NO3【答案】C【解析】A、硫酸铝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Al2 (SO

12、4)3 = 2Al3+ + 3SO42,A正确;B、氢氧化钡是二元强碱,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Ba(OH)2 = Ba2+ + 2OH,B错误;C、硫酸钠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Na2SO4 = 2Na+ + SO42,C错误;D、硝酸铵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NH4NO3 = NH4+ + NO3,D正确,答案选C。14. 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不是用于物质分离的实验装置是A. A. B. B C. C D. D【答案】C【解析】A、属于过滤装置用于物质分离,A错误;B、属于蒸馏装置用于物质分离,B错误;C、该装置属于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用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不能用于物质的分离,C正

13、确;D、属于分液装置用于物质分离,D错误;答案选C。15. 1 g O2 含有m 个分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可表示为A. m/32 B. m C. 32m D. m/16【答案】C【解析】1g氧气的物质的量是,则,解得,答案选C。16. 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A. 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直径比浊液大所以可以吸附悬浮物B. 胶体、溶液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C. 区别胶体与溶液可利用丁达尔效应D. Al(OH)3胶体的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10-910-7m (l100nm)之间【答案】A【解析】A、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直径比浊液小,A错误;B、胶体、溶液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

14、根本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不同,B正确;C、胶体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区别胶体与溶液可利用丁达尔效应,C正确;D、Al(OH)3胶体的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10-910-7m(l100nm)之间,D正确,答案选A。17. 氯的质子数为17,35Cl是氯的一种核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35Cl原子所含质子数为18B. 35Cl2气体的摩尔质量为70 gmol1C. 3.5 g的35Cl2气体的体积为2.24 LD. 1mol的1H35Cl分子所含中子数约为6.021023【答案】B【解析】A、35Cl原子所含质子数为17,A错误;B、35Cl2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是70,摩尔质量为70 gmol1

15、,B正确;C、气体的状态不能确定,不能利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体积,C错误;D、1分子1H35Cl的中子数是11+351718,因此1mol的1H35Cl分子所含中子数约为186.021023,D错误,答案选B。18.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述正确的是A. 64g二氧化硫SO2含有原子数为3NAB. 1L 1mol/L的氯化钠溶液中,所含离子数为NAC. 标准状况下,11.2L水所含分子数为0.5 NAD. 在反应中,1mol镁转化为Mg2+后失去的电子数为NA【答案】A【解析】A正确,64g二氧化硫物质的量是1mol,再根据二氧化硫的分子式可知含有原子数为3NAB错误,1L 1 molL1的氯化钠溶液,溶质物质的量为1mol,不计算水电离出来的离子,仅仅是溶质本身电离的离子数应为2NAC错误,标准状况下,水是非气体状态,不能依据摩尔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