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发展现状级趋势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60301431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业发展现状级趋势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业发展现状级趋势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业发展现状级趋势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业发展现状级趋势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业发展现状级趋势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业发展现状级趋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业发展现状级趋势(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保险业发展现状与走势年份保费收入(亿元)比同期净增额(亿元)增长率()19981247.3159.914.719991393.2145.911.620001595.8202.614.620012109.4513,632.22002年16月1608.2590,458.0一、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基本现状 通常,衡量保险业发展速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保险市场规模扩张的速度,而保险市场规模的扩张速度又主要通过保费收入的增长速度来评价。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近年来我国保费收入的增速来判断保险业的增长情况,表1提供了相关的资料。 表1我国保费收入增长情况下表显示,从1998年到2002年16月这一段时期,我国保费

2、收入年均保持两位数、且以加速度的方式增长,不仅高于同期 GDP的增长速度,也高于世界保险业同期的平均增长水平。其中,我国保险在2001年和2002年16月的增长最为引人注目。在绝对额方面,2001年全年和2002年16月分别同比增长513.6亿元和590.4亿元。在增速方面,2001年和2002年16月保费分别同比增长32.2、58.0。这种高增长速度在国际上也是罕见的, 19902000年世界保险业的平均增长速度为6,其中发展最快的亚洲新兴保险市场19901998年的增速也未超过16。我国保险业的快速发展可以归因于:(1)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财富的迅速增长为保险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

3、础。(2)保险市场主体的迅速增加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推动了保险公司对保险市场的开发,客观上促进了保险业的发展。(3)由于改革的推进,市场的不确定性对社会主体影响的不断增强以及风险保障方式的变化,社会主体对保险的需求也有了较快增长。 当前,我国保险业除了保持高速增长以外,还主要表现为这样几个方面的特点:(1)分红保险保费收入超常增长,传统寿险业务则有所下降。2002年16月,分红保险保费收入为624.1亿元,同比增长10.6倍,传统寿险保费收入410.5亿元,同比下降8.7。这表明我国投保人的保险投资意识有了明显增长,不再单纯将保险看成是一种保障形式。(2)投资连结保险保费收入下降,退保率明显上升

4、。2002年16月投资连结保险保费收入为41.1亿元,同比下降36,退保率为4.9,同比增长了4.8个百分点。这与保险资金运用效果不理想、保险公司无法完全兑现当初承诺有很大关系。分红保险和投资连结保险的一增一降,一方面表明我国投保人更加成熟,在选择保险产品时更加理性,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国保险公司只有不断开发出适合消费者需要的新产品,才能将保险市场的巨大潜力挖掘出来。(3)财产险平均费率有所下降,保额增加,承保风险加大。2002年16月财产险平均费率较去年同期下降0.4个千分点,保额增幅高于保费收入增幅12.6个百分点。 二、我国保险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社会对保险的认知度不高 从2001年

5、1月开始,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中国保险学会共同组成的中国保险市场联合调查研究课题组对我国最具发展潜力的50个大中城市保险市场作了专项调研。该项调查涉及46个城市(有4个城市因故取消)的22182个居民家庭。调研结果显示,我国保险市场正处于培育发展阶段,消费者对保险产品的认知有限,对保险公司的信心较低。大多数居民对保险知识只有一般性的了解,只有6的家庭认为自己对保险知识了解较多,而36的家庭表示自己对保险知识了解甚少,甚至完全不了解。同样,被访者对保险公司推出的服务和保险产品了解也很少。 调查表明,在我国城市居民家庭收入可投向的比较上,保险尚处于较次要的地位。统计数据显示,银行储

6、蓄仍然是居民处置闲置资金的首选;其次,随着我国大中城市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发展,城市居民的资金逐渐转向房产市场,购房成为城市居民闲置资金分流的第二大通道,选择购买商业保险的消费者只有9。 在调查中,消费者还表达了对外资保险公司的期望。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消费者对外资保险公司的期望值较高,普遍认为它们在服务、人员素质、产品、赔付、资本规模、信誉等方面均优于中国保险公司,外资保险公司只是在购买方便性这一指标上的优势不大。 (二)保险市场化不充分 商业保险行为是一种市场行为,因此,商业保险的发展有赖于保险市场化的发展。尽管我国保险市场的政府管制逐渐解除,保险的市场化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与迅速扩张的

7、市场规模相对照,我国保险的市场化程度还处于初级阶段,保险市场化还很不充分。 1.我国保险市场的集中度仍然较高。到2001年底,在我国正式营业的保险公司已有37家,但位居前4名的中资保险公司(中国人保、中国人寿、太平洋保险、平安保险)的市场份额为95.5,其他33家保险公司只占4.5的份额。2002年16月份,这四家公司的市场份额仍保持在94.74的高水平,其中,在财产险市场,中国人保、太平洋保险和平安保险三家合计的市场份额为 95.93,在人身险市场,中国人寿、太平洋保险和平安保险合计的市场份额为94.32。较高的市场集中度在目前有利于保险市场的稳定,但不利于众多中小型保险公司的发展,使他们处

8、于被大型保险公司所主导和支配的地位,这种发展模式不利于保险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保险市场效率的提高。 2.保险中介机构的作用有限。保险中介的充分发育和发展是保险市场成熟的重要标志,但目前活跃于我国保险市场的中介机构尚处于成长的初级阶段,不仅机构和人员数量偏少、专业化水平亟待提高,而且由于保险中介机构缺乏有效的监管和仿效的对象,角色的缺位与错位现象并存,末真正起到服务于保险公司和投保人的作用。部分中介机构甚至诈骗保险公司和投保人,挪用、贪污投保资金,有的中介公司还是无营业执照的“黑中介”,严重地扰乱了市场秩序。由于中介机构不能担当相应的角色、承担相应的职责,我国保险市场的分工还十分有限,大量的营销、培

9、训、承保、查勘和定损业务仍主要由保险公司完成,使保险公司脱离不了“大而全”、 “小而全”的发展模式,同时,保险消费者也因缺少中介机构的专业化服务而有很多不便,也不利于保险的宣传和普及。 3.我国保险产品的价格费率尚未真正市场化,也是保险市场化不充分的重要体现。费率市场化是保险市场化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只有机动车辆保险费率将在2003年完全放开,其他险种的费率,如寿险、健康险和财产险、责任险的费率仍然由保险监管部门制定或审批,保险公司没有自主确定保险费率的权力,这一制度使保险市场的价格难以起到自发调节保险供求和配置保险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我国保险费率市场化可以说是保险市场化的一个重要堡垒,同时,

10、只有保险费率市场化才能使保险市场化迈出重大步伐。 此外,我国保险市场主体仍有大量违规经营行为,首先是保险费率扭曲的市场化通过高手续费、高返还等变相压低费率的方式承揽业务,这种方式尽管可能使最后的保险价格趋近于保险市场的均衡价格,但却会给正式的费率市场化带来巨大的隐患。其次,保险公司之间相互诋毁、损害竞争对手声誉的行为也屡见不鲜,地下保险也在部分地区涌动。保险经营的重要原则诚信原则在保险公司的经营行为中也未得到充分体现,部分保险公司对保险合同的履行不彻底,不仅影响了保险公司乃至整个保险业的形象,而且也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充分保证。 (三)保险公司综合竞争力不足 1.我国保险公司的资产规模普遍

11、较小,增长也比较缓慢, 2001年我国保险公司的资产总和 (含外商独资保险公司)只有4594亿元,只够国外一家中型保险公司的规模,这种现状使我国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的提高受到极大的限制。当资本和技术实力雄厚的外资保险公司进入我国以后,他们将向一些大项目和重点项目、兼具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和优质项目出击,而这些项目大都需要有雄厚的资本实力作为后盾。届时,国内保险公司由于资本实力不足,将难以在这些领域同外资保险公司竞争,而这些领域又是国内保险公司保费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外资保险公司参与竞争可能会导致国内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快速下降。 2.我国保险公司的市场开拓能力不足,公司之间的同质化现

12、象突出。到目前为止,我国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仍然带有比较明显的粗放化特征,部分公司缺乏长期、合理而又系统的发展规划,不太注重对市场的调查和研究,盲目地跟着市场走。多数保险公司的产品开发与创新能力不足,产品的精细化程度远远不够,产品老化现象也比较严重,对于消费者偏好的变动反应比较迟钝。由于市场开拓能力不强、在着眼于公司规模的扩大和市场份额提高的思路下,保险公司参与市场竞争的手段还主要是以压低实际费率、提高返还和折扣率、提高手续费率等“价格”方面的竞争,竞争手段的初级化特征浓厚。 此外,我国保险公司的同质化现象明显。目前国内的保险公司均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经营管理体制和营销方式、保险产品与服务对象

13、的选择、经营理念与企业文化等方面的模仿和克隆现象比较突出,公司之间经营管理模式的差异性不明显。相互之间的竞争也主要是用相似的产品和手段争夺相似的市场,没有注重对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这种此消彼涨的发展和竞争模式可以说是当前我国保险公司的最大内伤。 3.我国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下降。在盈利方面,2002年16月,我国全部寿险公司的帐面利润为5.9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5.84亿元,降幅达49。全部财产险公司同期帐面利润为69.68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9.1亿元,降幅达22,其中,中资公司的帐面利润为68.21亿元,减少19.95亿元,下降23。 保险公司盈利能力下降一方面是由于费率下降和经营条

14、件恶化,导致承保利润下降,另一方面是由于保险资金运用收益下降。在经营方面,低费率、高返还以及承保标准的降低等,使保险公司的承保质量下降、赔付率上升。同时,保险公司营业费用的迅速增加也侵蚀了承保利润。2002年 16月,人身险赔款和给付同比增加73.64亿元,增幅为 79.17,营业费用、手续费和佣金也比上年同期增长了67.45、 212.99和28.92,这种发展趋势表明我国寿险公司的营业成本正在迅速增加。财产险市场的情况也不理想,2002年15月我国财产险市场的综合赔付率已达43.52,比去年同期上升6.95个百分点,个别险种的赔付率已经超过了50,赔付率的上升直接导致承保利润率的下降。如果

15、将保费收入扣除赔款和给付、手续费、员工薪酬以及其他费用以后,我国保险公司的承保利润正在向零逼近。 与此同时,保险公司另一个重要的获利途径资金运用,目前仍然限制在银行存款、购买债券以及购买证券投资基金等领域。此次的保险法修正案在向企业部分放开保险资金的同时规定:“保险公司的资金不得用于设立证券经营机构”,国内保险公司期待已久的成为基金公司发起人和尝试混业经营、加快金融产品融合的愿望在短期内可能难以实现,使保险公司的盈利渠道和盈利能力仍然受到较大限制。2001年底我国保险业资金运用余额为3702.79亿元,其中的52.4为银行存款,21.67为国债,当年资金运用收益为139.49亿元,资金运用收益率为4.3。2002年1一6月我国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余额为4776.08亿元,实现收益82.57亿元,资金运用收益率下降到1.95。巨额的资金与少量的盈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明我国保险资金因为政策的限制而基本上处于闲置的状态,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创造价值的作用。同时,目前我国保险行业投资连结型产品逐步成为保险公司获取保费的重要武器,也因资金运用渠道的狭窄大大削弱了该类产品的竞争力,限制了这类产品的成长以及保险公司对市场的开拓。 4.保险公司高素质人才缺乏。保险公司是经营风险的公司,这种特殊的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