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点火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本科毕业论文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59287271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5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点火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本科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汽车点火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本科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汽车点火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本科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汽车点火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本科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汽车点火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本科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点火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本科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点火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本科毕业论文(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汽车点火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摘 要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必将带动维修行业的前进步伐。本文则主要通过对汽车点火系统分类及结构的检测与维修和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的方法的论述,使人们对点火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有助于维修技师对点火系统进行快速的诊断和维修,有助于维修行业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的技术也有了巨大的发展,大量地使用电子元件以及利用计算机监控汽车的运转。而汽车发动机的点火系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从传统点火系到电子点火系,再发展到无分电器的独立点火系统,而其中的无分电器的独立点火系统又分为DFS(双火花线圈)点火系统和EFS(单火花线圈)点火系统。这些点火系统有各自的特点和结构及组成元件。关键

2、词:汽车;点火系统;线圈;分电器;Abstract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utomobile industry is bound to lead to repair the pace of the industry. This article is mainly based on the classification and structure of automobile ignition system testing and repair and common fault diagnosis and repair of the methods are discus

3、sed, so that people on the ignition system with more understanding, contribute to the repair technician to the ignition system for rapid diagnosis and repair, helps to repai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has achieved great dev

4、elopment, to use a large number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and the use of computer monitoring vehicle operation. Automobile engine ignition system also had the very big change: from the traditional ignition system to the electronic ignition, and then to the distributor less ignition system of independ

5、ent, of which the distributor less ignition system is divided into independent DFS ( double spark ignition system coil ) and EFS ( single coil ignition system. ). The ignition system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structure and components. Key words: Automobile;Ignition system;Coil;Distributor;II目录

6、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 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作 者 签 名: 日 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 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

7、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作者签名: 日 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

8、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作者签名:日期: 年 月 日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目 录第1章 绪论11.1点火系统概述11.1.1点火系统的发展概况11.1.2点火系统基本功能11.2 点火系的作用及要求1第2章 点火系统的分类及结构32.1点火系统的分类及工作原理32.1.1传统点火系统42.1.2 电子点火系统82.2点火系统的结构82.2.1蓄电池点火系统82.2.2有触点晶体管点火系统92.2.3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9

9、第3章 点火系统的常见故障诊断及维修113.1常见故障113.2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12第4章 点火波形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184.1次级点火波形的形成原理184.2几种常见故障波形的原因分析19第5章 点火系统的维护225.1主要维护任务225.2点火正时的检查与调整225.3分电器的检修及保养235.4点火器的检修24第6章 结论25参考文献26致 谢27第1章 绪论第1章 绪论1.1点火系统概述1.1.1点火系统的发展概况一百多年来伴随着汽车的发展,汽油发动机的点火技术也逐渐提高。1886年,第一辆以四循环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使用的是磁电机点火系统。1907年,美国人首先在汽车上用蓄电池点火装

10、置,这种用蓄电池和发电机来提供电能的点火系统采用了点火线圈,通过断电器触点来控制点火线圈初级电流的通断,使次级产生高压。最初的蓄电池点火系统无点火提前角自动调节装置,一直到了1931年,美国人才首先使用了能根据发动机负荷和转速的变化自动调节点火提前角的真空、离心点火提前调节装置。此后,这种触点式点火装置逐步得到完善,在汽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被称之为“传统点火系统”。随着人们对汽车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及排放控制要求的日益提高,传统点火系统因其触点本身所固有的缺陷也越来越显现出来。20世纪60年代初期,出现了一种称之为晶体管辅助点火系统,这种点火系统增加了一个电子放大器,使得点火性能得到了较大

11、的提高。晶体管辅助点火系统还保留了触点,不能完全消除由触点本身所造成的一些缺点,因此,很快就被无触点的电子点火系统所取代。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在60年代末期开始推广应用至今,在汽车上已基本普及,传统点火系统已逐渐被淘汰。1976年,美国通用公司首次将微处理器应用于点火时刻控制,此后,微机控制的电子点火系统的应用日渐增多,并与汽油喷射、怠速等发动机其他电子控制系统一起,实现了发动机的几种电子控制。随着汽油发动机汽油喷射系统全面取代化油器的到来,电子点火控制系统在汽车上的使用也必将普及。81.1.2点火系统基本功能汽车点火系统是点燃式发动机为了正常工作,按照各缸点火次序,定时地供给火花塞以足够高能量

12、的高压电(大约1500030000V),使火花塞产生足够强的火花,点燃可燃混合气。能够按时在火花塞电极间产生电火花的全部设备,称为发动机点火系。为了适应发动机的工作,要求点火系能按照发动机的点火次序,在一定的时刻,供给火花塞以足够能量的高压电,使其两极间产生电火花,点燃混合气,使发动机做功。在汽车的电气设备中,点火系的干扰最为严重。发动机不能起动时应诊断点火系统,首先判断故障是在高压电路还是在低压电路。可用起动机带动发动机运转,做高压总线跳火试验。若火花正常,为高压电路故障;若火花弱或者无火花,则为低压电路故障或点火线圈、点火电子组件损坏。判明故障部位后,按需要对有关部件进行检测、调整与维修。

13、1.2 点火系的作用及要求点火系的作用是将蓄电池或发电机输出的低压电流(一般为1214V),经点火线圈变为高压电流(2030kV),通过分电器按照发动机各缸的点火顺序,在一定时间内轮流配送给各火花塞,产生电火花,点燃气缸内的混合气,使发动机运转。为确保发动机稳定可靠地工作,对点火系统有如下三个基本要求。101.能产生足够高的次级电压点火系统用于点燃混合气的火花塞电极伸入发动机气缸燃烧室内,通过电极之间气体的电离作用产生电弧放电(跳火)。要使电极之间具有很高压力的气体电离而产生电火花,就必须有足够高的电压。使火花塞电极跳火所需的电压称之为击穿电压Uj(或称点火电压),而Uj的高低与发动机工况及火

14、花塞的状况有关。(1)发动机工况气缸内的混合气压力高、温度低时,气体的密度相对较大,气体电离所需的电场力就大,所需的击穿电压也就高。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其压缩终了的混合气压力和温度是不同的,因此,当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改变时,火花塞的击穿电压也随之而变。(2)火花塞电极的温度和极性当火花塞电极的温度超过混合气温度时,击穿电压可降低30%-50%。这是因为在电极温度高时,包围在电极周围的气体密度相对较小的缘故。由于火花塞中心电极的温度相对较高,因此,火花塞的中心电极为负时,火花塞电极的击穿电压可降低20%左右。(3)火花塞的间隙和形状火花塞电极的间隙增大,在同样的电压下电极之间的电场就减弱,要使电极

15、间隙间的气体电离所需的电压就得增大。火花塞电极较细或电极表面有沟棱时,在同样的电压下其电场的最强处要大于较粗、表面平的电极,因此,所需的击穿电压可降低。此外,火花塞电极上积油、积炭时,其击穿电压也会相应升高。点火系统所能产生的电压称为最高次级电压(Um2)。要使发动机在任何工况、状态下火花塞都恩呢该可靠跳火,就必须满足Um2Uj。为此通常要求点火系统所能产生的最高次级电压Um2在20kv以上。2.要有足够的点火能量火花塞跳火后能确保可燃混合气迅速燃烧,还必须要有足够的点火能量。发动机正常工作时,由于混合气压缩终了的温度已接近自燃温度,因此所需的火花能量很小,但是发动机在起动、怠速及急加速工况时,由于混合气的温度较低或混合气过浓、过稀等原因,需要有较高的点火能量才能保证混合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