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案例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59282676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科学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科学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科学教学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科学教学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教学案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教学案例一、教材分析,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通过本单元第三、四课岩石会改变摸样吗土壤中有什么的学习,学生已学习了各种自然力对岩石的风化作用,以及风化作用对地表的影响,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单元第六课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是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后,进而发展为通过对比实验验证影响因素的一节课。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很好的体现了教材编排的连续性和逻辑性,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本课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雨如何影响土地”,第二部分是“影响侵蚀的因素”。对侵蚀现象的认识,一是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更重要的是通过模拟实验有目的的

2、进行观察。通过这两部分活动,要帮助学生逐步形成:问题假设实验验证应用提出新的问题假设设计验证方案的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过程,培养学生、能充分用文字、图画、符号记录实验结果,对实验结果做出解释的能力。同时,在探究活动中对学生渗透关注大自然的教育。二、学情分析:本课面临的是五年级的学生,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过程与方法技能,他们将进入小学高年级阶段的科学课学习他们在学习本课之前对降雨已有了初步的认识,掌握了许多的科学知识和方法,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有一定的发展,学生乐于探究,敢于在活动中提出问题,并发表自己的观点。虽然学生常看到降雨,但是不一定想到它会侵蚀土地,改变地形。此外学生考虑问题不够深入,

3、实验操作能力有待提高,这些也正是我们在本课时要完成的目标之一。三、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的分析,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在考虑到五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认知结构的基础上 ,结合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l 了解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收到侵蚀。l 了解侵蚀使地表的地形地貌发生改变过程与方法l 通过模拟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l 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归纳总结问题能力,使学生学会使用对比,归纳,总结的研究方法,并且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得到一定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模拟雨水对土地的侵蚀的实验,使学生获得自

4、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四、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我确立的三维目标,考虑到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和心里特征,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为:l 教学重点:l 教学难点:五、教法和学法 我认为小学科学是一门启蒙课,教学的重点就是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这其实也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需要我们的老师不断的探究与实践。而且我们教给学生的只是毕竟是有限的,只有教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才能使他们终身受益。因此,我将积极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力求将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等因素融为一体,并结合本科的特点,我讲

5、主要采用活动探究法,再辅以多媒体课件教学,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至于学法,与教法相适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科学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研究,亲历探索发现过程,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于是我采用了“做中学”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做”中获得体验。“听会忘记,看能记住,做才能会。”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只作适当的点拨,着重从内容、方法方面作归纳总结,使“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的理念得到真正的体现。六、教学过程基于以上分析,为更好地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6、上课一开始向学生们提出问题:下雨是一种经常发生的天气现象,下雨时,雨水降落到土地上。雨水会不会对土地产生影响?土地会发生什么变化?雨水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以此使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课堂上。接着给学生用多媒体展示各式各样的图片,如:一场暴雨后,村民家,积满淤泥。等学生看完这些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大屏幕上呈现的问题?趁此提出本课的主题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本部分利用直观的多媒体画面,结合教师的解说,充分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新课标特别强调要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产生学习的欲望,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为参与后面的学习活动作了一定的铺垫。紧

7、接着,我因势利导,马上进入第二个环节。(二)实验探究,认识新知认识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是本节课的重点,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研究,亲历探索发现过程。根据这一理念,我安排模拟实验,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第一个环节:认识材料本环节一开始先让学生认识实验桌上的实验材料,相信学生会说出这些材料。先让学生思考2分钟,独立学习让学生有思考余地,知道自己哪些问题能自己解决,哪些不能。接着组织小组讨论,小组讨论可以使学生增强与人合作的意识、发挥同伴互助的作用。第二个环节:预测各个物品的沉浮这个环节一开始便要求学生利用初步形成的概念对进行预测:?把预测的结果填写在

8、实验记录单上。(任何的发现、发明都建立在大胆猜想的基础上。通过猜想活动,激活学生思维,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在这样基础上进行的验证,学生印象才更深刻。)预测不但检验了学生们的已有经验,还可以使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做接下来的实验。(而且不同的猜测会引起矛盾冲突,在这样的情境下,激发学生用实验来验证他们的猜测,过程与方法活动就开始了。)接着让学生对小组的预测进行汇报,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之后我提出“你们的猜测对吗?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验证他们的猜测?”这个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要得出一个正确的科学结论经过实验验证是唯一的办法。基于三年级的学生对正确判断还有困难,我向学

9、生演示并讨论得出标准,即。接着提醒学生第三个环节:动手实验得出结论等学生们明白了实验的注意事项,便要求他们开始实验。这时我走下讲台走向学生,这样一方面便于评价学生,另一方面对不了解实验要点的学生进行指导,使他们有第二次学习的机会。引导那些早早做完实验的学生知道要有实验记录,实验记录也是实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实验结束后,我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成果的展示“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小组的实验结果和大家分享一下?”这时学生一定会迫不及待的想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实验成果,从实验成果中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进而增加对科学学习的兴趣。(教师要鼓励学生听取做不同实验小组的实验方法和获取的信息)。接着是实验结果与学生的预测进

10、行对比,最后师生共同得出。我在这一环节的最后以问题的方式结束:?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三)媒体演示,拓展新知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提出,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举例说说在?先由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接着我向学生展示多幅的图片,在学生欣赏图片的同时提出问题,?是学生在生活中十分熟悉的材料。他们对比较了解,但对学生来说有些困难,所以我在学生说时给予他们一些提示,以引导他们正确说出。接着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出示一篇资料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激发学生珍惜、保护的情感。虽然是有限的,但是人类的智慧是无限的,做为人类的我们已经开始。你们还知道?学生讨论后我及时总结,以升华情感目标。(二)师生互动,新

11、课传授本部分是本节科学课的重点,亦是难点,我将次部分分为两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 用多媒体出示一组图片:。此环节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这样鲜明的图片,学生能够感到,同时充分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第二个环节:在学生强烈的探究中得出,那么,?问题一抛,我们就进入了第二个活动:。简单的找35名同学说说,可能说。老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正确回答,接下来根据调查表,小组讨论研究填写报告单。(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课堂小结的目的是强化认识,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X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最后给学生一个探究的平台(网址),让他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更加关注以后的。让学生回归

12、课本,提高兴趣,积累更多的知识。这样的设计做到,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同时也在探究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将科学思维与亲身感受相结合,增强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我们的科学课堂!补充:1、我先通过问学生知道的哪些相关知识,了解学生的知识经验基础,再介绍并展示不同种类的。2、观察好后,学生汇报交流。根据学生汇报时的情况,教师适当补充讲完整。3、是本节课的难点,学生独立完成有一定难度,所以由师生共同小结认识,使他们对有初步的认识和理解。4、以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积累的经验为基础,引出的概念。5、一句“你还想知道哪些?”导语击起学生更多求知欲,然后带着这些有趣的问题进入观察

13、,初步认识。6、把和生活实际情境联系起来,使学生体验到科学和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从而体现了“生活中有科学,科学中有生活”的深刻内涵。7、通过这几种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分散了难点,达到了目的,课堂上学生三次合作学习大约用了25分钟左右,从而努力达到“以学生为本”的目标。8、我把实验过程进行演示,演示完以后学生再进行分组实验,对于遇到困难的学生老师要加以指导和帮助。最后师生交流,得出结论 : 9、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只有通过实验来验证,这是一个实验,关键是。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交流,并撰写实验计划。通过充分讨论交流,使学生积极主动建构实验过程操作的规范性,实验条件的公平性。引导学生撰写出比较规范的实验计划。10、实验要至少两个组同时进行这是为什么?这对学生理解科学实验的客观性和可重复性是十分必要的。11、此环节由到学生真实的体验,充分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把第一个活动推向高潮。七、板书设计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好的微型教案,我的板书设计力图全面简明地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结构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因此,本课我采用了概念图的方式,利用气泡图,把“雨水对土地的侵蚀”写在中间的大气泡,然后把学生说出的影响因素分别写在小气泡中。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对探究因素作出联想,记录下他们已经观察发现和了解到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