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229中国信息化水平测算与比较研究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59231139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81229中国信息化水平测算与比较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081229中国信息化水平测算与比较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081229中国信息化水平测算与比较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081229中国信息化水平测算与比较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081229中国信息化水平测算与比较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81229中国信息化水平测算与比较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81229中国信息化水平测算与比较研究(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中国信息化水平测算与比拟研究本课题为国家信息化办公室委托研究课题课题组 顾 问: 贺 铿 沈青华课题组 组 长: X京平课题组 副组长: 陈泉根 杨京英课题组主要成员: 王 强 铁 兵 周 江 陈胜春等21世纪,信息产业将成为全球的主导产业。目前,世界上兴旺国家都在竞相开展和提高信息技术水平,大力开展信息产业,以尽快提高国家信息能力,从而提高国家综合国力,以便在21世纪的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美国、日本等国家的经济总量中,已有50以上的增加值是由信息产业创造的,信息产业劳动力已占全社会劳动力的50以上,信息产业已成为兴旺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开展的强大动力,因此,信息能力已成为衡量

2、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中国政府也提出了加快信息产业开展的战略,中国信息产业有了较快的开展。然而,与世界兴旺国家相比,我们还仅仅处在起步阶段,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其中一个很根底性的工作就是摸清我国信息产业开展水平在国际上的地位,摸清我国各地区信息化的开展水平,即进展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信息化水平的研究。本课题的设立和研究,就是为了寻找一个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比拟评价方法,并根据这套体系和方法对中国各地区间的信息化水平进展测算和评价,以便为中国政府制定信息产业的宏观开展战略提供科学的量化依据。由于工作的探索性和资料、时间等的限制,我们的研究仅是初步的,随着

3、信息化的开展,我们将继续探讨与深入进展该问题的研究。一、 开展中国信息化水平测算工作的意义与框架一、开展中国信息化水平测算工作的意义在世界信息化水平迅速提高、兴旺国家以信息产业为核心的新经济体系不断完善与壮大的背景下,中国信息化建设也在加快开展, 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但目前,中国信息化开展的状况与问题如何?中国信息化开展的前景怎样?各地区信息化水平与结构对整个国民经济开展的影响如何?对这些问题,如今尚未有科学与完整的量化的数据来反映与评价。因此迫切需要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评价与比拟信息化水平与开展的指标体系,迫切需要研究测算中国信息化水平与开展状况的计算方法,以对中国与各省区、市信息化水平

4、、开展进程、存在的问题进展量化的反映与评价,以促进全国与各地区信息化健康、快速地开展,从而促进中国经济乃至中国现代化的开展。 二、中国国家信息化的定义和信息化体系的构成本课题进展测算与比拟研究所依据的中国国家信息化的定义和信息化体系的框架,主要是由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提出的。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在1997年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国家信息化的定义: 国家信息化就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 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 加速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进程。这个定义表现了要实现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四个现代化离不开信息化, 信

5、息化服务于四个现代化的辩证关系, 强调了必须有统一的规划和组织, 突出了各个领域要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利用信息资源, 明确了信息化是一个不断开展的过程。根据上述定义, 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还确定了国家信息化体系框架, 包括: 信息资源、国家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与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等六个方面。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这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的战略资源, 它的开发和利用是国家信息化的核心任务, 是国家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是衡量国家信息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国家信息网络建设:这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的根底。国家信息网络是信息传输、

6、交换和资源共享的必要手段。只有建设先进的国家信息网络, 才能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整体效益。 信息技术应用:这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网络建设的技术保障。信息技术应用工作量大、涉与面广, 关系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速度与质量, 集中表现了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效益。信息产业开展:这是国家信息化的支柱。要通过信息产业的开展促进国家信息技术研究的开展和提高,促进国家信息化的实现。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这是国家信息化成功之本, 对其它各个要素的开展速度和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这是国家信息化快速、有序、健康开展的保障。从管理、法制和技术等方面规和协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二、 制定中国信息化水平测算指

7、标体系的原如此制定国家信息化水平测算与评价的指标体系,要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提出的信息化建设24字方针,还要与国家信息化体系六个要素相一致,同时也要兼顾能与国际信息化水平测算指标体系相衔接。其根本原如此为:1、符合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方针政策 建立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按照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已经确定的国家信息化体系与信息化六个要素来制定。同时按照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方针政策,以信息化六个要素与信息化水平总指数做为一个有机整体,来构造反映中国信息化水平与开展程度的完整的信息化指标体系。2、符合国情并适合国际间的比拟世界各国信息化飞速开展,信息化程度成为国家竞争力上下的重要标志。一

8、些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了国家间信息化程度和信息化水平的比拟研究工作。因此,中国信息化水平测算与评价的指标体系确实定,既要符合中国国情,能反映中国信息化开展的实际,也要考虑能与国家间信息化水平的比拟相接轨的因素。3、要具有综合性和可操作性 目前,在测算中国信息化水平与进展地区间比拟的任务很急的情况下,我们建立信息化水平测算与评价的指标体系时,在考虑具有科学性的根底上,还要遵循两个主要原如此:一方面指标体系要具有综合性,以尽量少的指标完成综合评价的任务;另一方面要具有可操作性,使设计的指标不仅能客观地反映问题,而且能取得较为准确的数据,完成测算的任务,以真正做到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量化的依据。4、要具

9、有导向性 任何一种指标体系的设置,在实施中都将起到引导和导向作用。为了推动信息化的开展,信息化水平测算与评价指标体系将从促进信息技术应用、信息人才培养、信息产业开展、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提高信息化在国民经济开展中主导作用的效果等方面加以引导,使中国信息化水平的测算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在科学、可靠和可行的根底之上,建立在促进中国信息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尽快缩小与国际间信息化开展差距的根底之上。三、 国家信息化水平测算与评价的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的设置一般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根底、详细的统计指标体系,使之成为了解信息化情况的根底数据库;二是建立综合、概括性的指标体系,进展综合评价、比拟与分析。 目

10、前,由于信息产业开展与信息化进程很快,信息产业、信息技术与信息化开展方面尚未建立系统、规和全面的统计体系;同时,由于国家信息化体系中的信息技术应用、信息资源、标准规、安全等方面的容和指标还不十分规,马上进入统计报表有一定困难;再加上统计报表本身具有一定滞后性,因此,中国在信息产业、信息技术与信息化开展方面也尚未有系统、规和全面的统计数据。信息化方面的统计指标体系是一个需要根据国家信息化开展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变化而建立与不断完善、调整的新体系。 根据中国信息化开展的现实水平、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研究和统计体系的现状,根据上述确定的原如此,本课题设置了一套信息化水平总指数的指标体系,用于计算国家与各

11、地区的信息化水平。 这套指标体系设置了六个大类,共25个指标。该体系主要用于国家信息化开展水平地区间横向比拟,并在此根底上拓展到纵向比拟。指标的数据绝大局部在现有的统计数据中可以获得,个别没有的,做特定调查也比拟容易获得,根本上可以反映一个国家、地区或部门的信息化水平与开展态势。中国信息化水平综合指数测算与评价的指标体系见表。表 中国信息化水平综合指数测算与评价的指标体系要素序号有数据 指 标 指 标 名 称指标解释或指标单位资料来源与说明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1X1每千人广播电视播出时间小时千人传统声、视、频信息资源广电统计2X2每万人图书、报纸、杂志总印数传统信息资源的规模统计系统、邮电统计3

12、X3每千人万维点数信息资源联网使用规模,按域名统计NIC统计4每千人互联网使用字节数 互联网现代信息资源的数据流量5X5人均通话次数主线使用率邮电统计、统计系统统计二信息网络建设6X6每百平方公里长途光缆长度皮长公里/百平方公里国土面积邮电统计、统计系统统计7X7每百平方公里微波通信线路波道公里百平方公里国土面积邮电统计、统计系统统计8X8每百平方公里卫星站点数卫星站点百平方公里国土面积广电统计、统计系统统计9X9每百人拥有主线数含移动数主线普与率邮电统计三信息技术应用10X10每千人有线电视用户数有线电视的普与率广电统计、统计系统统计11X11每千人局用交换机容量门/千人邮电统计、统计系统统

13、计12X12每百万人互联网用户数互联网的使用人数NIC统计、统计系统统计13X13每千人拥有计算机数计算机指全社会拥有的全部计算机,包括单位和个人拥有的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PC机统计系统统计14X14每百户拥有电视机数包括彩色电视机和黑白电视机统计系统统计15每千人拥有信用卡数银行信用卡是指金融系统信用卡金融统计四信息产业开展16X16每千人专利授权数反映我国自有信息技术开展水平科技统计、统计系统统计17X17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信息产业增加值主要指信息技术产业,包括电子、邮电、广电和信息服务业等产业的增加值统计系统统计18X18信息产业从业人数占全社会劳动力人数比重信息产业的口径与

14、第(17)指标一样。信息产业劳动力人数为第(17)指标口径的信息产业中的劳动力人数。全部劳动力为全社会劳动人口总数统计系统统计19信息产业出口额占出口总额比重反映我国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外经贸部进出口司、信息产业部经济运行司20X20信息产业对GDP增长的直接贡献率该指标的计算为:信息产业增加值中当年新增局部与GDP中当年新增局部之比统计系统统计五信息化人才21X21每万人大学生数全社会累计大专以上毕业生数占全社会劳动力比重统计系统统计22信息化相关专业在校大学生数占比重教育部统计23X23每万人拥有科技人员数反映人口科学技术素质科技统计、统计系统统计六信息化开展政策24X24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该指标主要反映国家对信息技术产业的开展政策。科技统计、统计系统统计25X25信息产业根底设施建设投资占全部根底设施建设投资比重信息产业的口径与第(17)指标一样。全国根底设施投资指能源、交通、邮电、水利等国家根底设施的全部投资广电统计、邮电统计、电子统计、统计系统统计注:Xi为能搜集到数据的指标,共计个指标。四、 中国信息化水平指数的测算方法根据上述中国信息化水平测算与评价的指标体系,我们采用综合评分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全国与各地区的信息化水平指标进展了初步的测算。 一、综合评分分析法 、信息化水平指数的测算方法 综合评分分析法的根本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