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业对外贸易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58999422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服装业对外贸易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服装业对外贸易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服装业对外贸易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服装业对外贸易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服装业对外贸易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服装业对外贸易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服装业对外贸易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服装业对外贸易的文献综述一、引言自中国加入 WTO 以来,中国服装企业在加工贸易方面取得了巨 大的成就,但同时该行业也面临着资源缺乏、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企 业竞争力不足、缺乏创新技术等四大因素的制约。随着 WTO 过渡期的 结束,中国的加工贸易将面临着更多挑战。如何改善上述四大因素的 制约,规避国际贸易的风险等问题是当前急切需要研究和分析的。在 这种情况下,研究当前中国企业服装加工贸易的策略,不仅仅对中国 服装业的加工贸易有深刻的理论意义,还有着推进中国服装加工出口 企业发展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广州服装企业的对外加工贸易为背景, 对企业的服装加工贸易进行各种理论的综述。二、关于加工贸易产生原因的

2、理论研究(一)国外研究情况关于加工贸易的产生原因,许多学者都认为,加工贸易是在二 战后国际贸易呈现一系列新特点的情况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而产业 内贸易和跨国公司的企业内贸易就是国际贸易一系列新特点中的重 要方面。加工贸易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产业内贸易和公司内贸易。也 就是说,加工贸易的产生是伴随着国际分工形式的不断演变而产生 的,在性质上其具有较多的“水平分工”成分。RobertCarbaugh2 (2007)指出,水平分工的实质是将同一产品的零部件的生产或不同 生产工艺过程分布在不同的国家进行,然后统一组装制成成品。因此, 加工贸易方式是国际水平分工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Daniel M。 Be

3、rnhofen3(2007)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深化,全球范围 内正在进行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加工贸易固有的特点将促使其进 一步成为很多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形式。 HowardChao4(2003) 也指出,发展中国家通过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而发展的以劳动密集 型产业为主的加工贸易是一种初级的“水平分工”模式,而现代迅速 发展并成为趋势的高新技术加工贸易则属于一种高层次的水平分工。二)国内研究情况国内学者张蕴如5(2005)等也曾就加工贸易的本质进行了相 关的阐述,以服装加工贸易为例,他们认为全球范围服装市场竞争的 加剧导致国际间服装产业分工更加深入细化,国际分工已由传统的产 业间

4、分工逐步演变为产业内、产品内分工。由于新的生产技术仍存在 劳动密集的生产环节,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为降低成本,将这些环节 转移到劳动力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加工贸易就成为发展中国家进入 跨国公司产业内分工的有效途径。加工贸易作为一种贸易方式己经在 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方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本质内涵已经 成为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一种独特方式,在促进发展中国家国 民经济与国际经济融合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济全球化使得各种 产品的生产已不再只是单纯地依靠一国的技术和资源,而必须通过各 国的分工协作才能完成。各国为了有效地配置资源、节约成本、提高 效益,就必须要参与国际分工,这使得各国的经济贸

5、易联系日益密切, 生产的国际化日益扩大。而加工贸易正是这种国际分工的具体体现。 陈桂玲6(2006)从产业的国际竞争角度分析指出,国际产业分工 的内部化使得一国的竞争优势不再体现于最终产品和某个特定产业 上,而是体现在该国在全球化产业的价值链中所占据的环节上。在此 格局影响下,加工贸易成为国际产业分工和交换的必要形式。综上所述,基本可以总结出一个结论:在经济全球化的现在和未 来,加工贸易是一国或一地区参与现代制造业国际分工、介入国际化 生产的主要生产性贸易方式。从本质上讲,加工贸易是国际分工和国 际贸易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根据各国的生产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情 况,在不同的国家完成不同性质的生产工序

6、,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其产品竞争力。从大范围的加工贸易的本 质来看,服装加工贸易也具备其相应的特点,所以本文从大范围逐层 深入到服装加工贸易的分析。三、关于目前广州服装加工贸易特点的研究关于服装产业的加工贸易特点,目前存在多种理论观点。徐冬青7(2005)指出了目前广州服装加工贸易的特点有:进 料加工在加工贸易中居主导地位,本地企业成为加工贸易的主体,出 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加工贸易向下延伸势头出露端倪等。顾灏明8 (2007)认为目前广东省加工贸易的特点如下:加工贸易主体结构发 生了变化,外商投资企业成为加工贸易的主要力量;加工贸易方式发 生了变化,来料加工为主变

7、为进料加工为主;加工贸易集群比较集中; 加工贸易国内采购明显提高。随着服装加工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越 来越多的国内企业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均大大提高。同时,有关政府 部门通过举办外商展销会等方式为供求双方牵线搭桥,因此,2000 年以来,加工贸易逐渐改变了以往“大进大出”的格局,国内采购快 速提高。(一)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研究王晨钟9(2005)运用二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证明了加工贸易 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促进作用,具体来说有:拉动经济增长,推动集群 配套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增加就业,提高劳动 者素质等等。刘志忠、王耀中10(2008)也得出了加工贸易对经济 增长有重要作用的结

8、论,加工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增 长,例如,广州地区通过服装加工贸易形成与香港澳门等“前店后厂” 式的垂直分工,实现本地区资源的有效利用,推动本地区经济起飞; 加工贸易的发展增加了社会就业机会,这缓解了国企改革和经济结构 调整所造成的社会就业压力,维护了社会稳定;加工贸易的发展促进 了产业结构优化;加工贸易推动了外贸经营体制改革等等。二)在金融危机下服装加工贸易的特点研究在目前的金融危机下,服装加工企业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海 外需求的大量下降。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海外需求下降、订单的剧 减。订单的剧减导致各企业为了争夺日益减少的订单采取竞相压价、 相互排挤等各种手段,使服装业市场竞争更

9、加激烈,直接导致一些无 法接到订单的小企业面临生存危机。第二,外商违约现象严重。受金 融危机影响,一些外商纷纷毁约,虽有不少信用证付款,但随着一些 外国银行的破产倒闭,很多企业货款无法收回,给中小型服装企业的 资金周转造成了问题,特别是一些小型企业,甚至面临破产和倒闭的 风险。四、服装加工贸易对其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一)国外学者研究成果Jay Barneyll (2006)指出,单单就加工贸易这一整体行业 看来,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投资办厂,当地企业承接其全球生产体系中 的加工环节,这不仅可以增加东道国的外汇收入、解决就业等问题, 更重要的是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加工贸易中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的技 术

10、转移及其中不可避免的技术外溢来提高本国企业的技术水平,促进 本国产业的升级。Yener Kandogan12 (2003)认为,对东道国或地 区技术进步的关联促进作用主要通过外商投资企业体现出来。外资企 业为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不得不将企业的产品质量管理方法和工艺 技能传授给雇佣的当地居民,因而使东道国或地区能更好地掌握技术 资料、提高产品设计、质量控制和市场驾驭等方面的能力。因此,加 工贸易为东道国或地区带来一种技术溢出效应,这体现为加工贸易对 东道国或地区技术进步的关联促进作用。 Jacke Cukrowski13(2003)进一步指出,发展中国家的低劳动成本优势在全球占有明显 有利的地位

11、,是现阶段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把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 源丰富的比较优势与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水平相结合,就会形 成国内外的优势互补,而加工贸易正是这种结合的最适合的方式。(二)国内学者研究成果国内学者对于服装加工贸易十多年的发展对我国服装产业结构 升级的促进作用也进行了多方面的论述。隆国强14(2003)等人就 指出,国家应该把加工贸易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使加工 贸易与我国的长远战略利益和重点发展目标相适应,这才是加工贸易 的未来发展方向。目前,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基地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浙江、 广东、江苏、上海和山东出口位居前五位,约占全国出口比重70%。 据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

12、的数据显示,2008 前 4 个月,全国纺织服 装出口 465。6 亿美元,同比下降10%,其中广东出口下降7。2%,上 海下降 8。5%,浙江出口下降9。4%,山东下降 10。1%,江苏下降 11。 4%。相比之下,广东降幅最小。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孙淮滨表 示,作为纺织大省的广东,有大量外资企业在这里投资纺织服装加工 贸易,因此对国际市场反应灵敏,早在去年上半年受美国次贷危机等 因素影响就开始在全国率先下跌,经过一轮洗牌调整后,今年来广东 纺织服装出口跌幅在明显收窄。总结国内外学者的观点,要使服装加工贸易对其产业结构升级 起到促进作用,必须把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与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 和

13、管理水平相结合,抓住发达国家的技术要点,发展自身不足,在形 成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和保增长的同时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国内市 场的跳板作用,进行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特别是针对自主创新和主 创品牌等薄弱方面,贴牌生产和来料加工已不能满足广州服装企业的 自身发展需要,应该向自主开发品牌的道路发展。五、关于服装加工贸易发展中的问题研究Lardy Nicholas15 (2005)指出中国服装加工贸易与国内经济 的后向关联很小,且出口品的国内含量偏低,显现出一定程度的“飞 地现象”。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课题组16(2007)认为“服装加工 贸易的飞地效应”是指外商投资的服装加工贸易活动既不使用东道国 国内原

14、材料,也不存在对东道国国内企业的示范效应和扩张效应,仅 仅是利用发展中国家的优惠条件和廉价的要素成本,即来料加工。裴长洪、彭磊17(2006)认为目前广州服装企业存在三个弊端: 第一,产品自主创新能力的缺乏。广州 型服装企业资金小,实力薄, 缺乏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因要求较快的资金回报率,故偏向于采用 “来样复制”方式来低价竞销。但随着社会的前进,当今市场价格已 经不是唯一的竞争武器。企业要想扩大自己产品在市场的占有率光靠 价格已经远远不够。随着人们对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关注,特色产品往 往更能吸引消费者。第二,人员不稳定。在广州的型服装企业中,普 工数量占很大一部分比重。这些工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15、对企业没有 责任意识,且流动性很大,从而对企业管理造成了较大的困扰,在众 多员工中尤以技术工人和业务员的流动对企业影响最大。业务员掌握 了大量的客户资源,控制了小企业的订单,如果企业所给予的待遇, 没有达到他们的期望值,他们便有可能带走企业的客户,给该企业带 来不小的损失。第三,无核心竞争力。广州型服装企业数量众多,产 品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复制性强,且不具备核心竞争力,被模仿和 替代的可能性大,从而使得行业的新进入者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同 时对该行业内现有企业的威胁加大。广东省服装加工贸易存在和全国 其他加工贸易行业一样的问题。对此,顾濒明指出,广东省服装加工 贸易模式缺乏增长潜力;加工程度

16、不高,增值率较低等等总结以上理论,目前广州服装产业的弊端除了上述技术创新、人 员流动性和竞争力等三点外,还有其外部因素。本文结合上述理论补 充两点外部性不利因素。第一,贸易信息的混乱。由于政治、地域等因素的制约,外商对 我国企业的信息掌握很少,在信息的不对称的情况下,一些贸易公司 为了争取订单,不断压缩成本,有的甚至以成本争取订单。这样便造 成广州的一些服装企业贸易市场出现了一种价格不断下降、利润不断 减少的恶性循环:为了拿到订单,争相降低报价,压缩利润;一方面 随着成本的不正常压低,服装的质量也随着成本下降,质量下降又进 一步推动了产品价格的下降。第二,绿色和环保壁垒的困扰。“环保壁垒”主要存在于发达国 家,如西欧、美国等。为了保护欧美自身的国内市场,对于国外这种 低价外销行为,这些国家不断制订几近苛刻的安全、环保等指标,例 如欧洲的纺织品进口规定,就是针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外销行为而 制定的。对于这种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电气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