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第8课《台阶》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58937522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1.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第8课《台阶》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第8课《台阶》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第8课《台阶》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第8课《台阶》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第8课《台阶》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第8课《台阶》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第8课《台阶》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8 台阶教师寄语 :拥有思想的瞬间,是幸福的;拥有感受的快意,是幸福的;拥有父爱也是幸福的。史骐生学习目标:1.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学习课文围绕“台阶”组织材料表现主题的方法。2. 研读重点语句,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及意蕴感悟人物形象。3. 感受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培养对待人生积极健康的心态。学习重点1把握故事内容。2分析人物形象。学习难点把握文章意蕴,体味作品所要体现的深层意义。自主预习:基础过关一、读音辨析镶嵌(qicn) 涎水(xi3) 蹿上(cum) 倔强(ju e ji mg) 门槛(k由)尴尬(gng a ) 庄稼茬(cha ) 略(g e )凹曲(d m g

2、 ) 黏性(nim)二、词语释义尴尬:(神色、态度)不自然。低眉顺眼:低着眉头,两眼流露出顺从的神情。形容驯良、顺从。微不足道:非常藐小,不值得一提。大庭广众:人很多的公开场合。若有所失:感觉好象丢掉了什么,形容心情惆怅。三、语句解读1 .“父亲坐在绿阴里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这一处描写表现父亲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不作心理描写?小说用第一人称只能以动作、表情表现思想(以形写神),父亲抽烟时专注地望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他羡慕,向往,他在谋划怎样加快准备,争取能早日造起高台阶的新屋,像人家一样气派,也叫人家羡慕。2 . 为什么“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么理解?父亲干

3、了一辈子,劳动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劳动是创造,劳动有收获,劳动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一旦不能干活,就失去了这一切,所以感觉若有所失。四、作家作品李森祥 (1956 ) ,衢州人,作家。 1986 年发表处女作半个月亮爬上来。作品小学老师获1991 年小说月报第四届百花奖、19901992 浙江省优秀文学奖。 他是电视连续剧天下粮仓的编剧之一, 历史剧卧薪尝胆的编剧。五、背景探视改革开放使中国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思想也有了空前的进步。我们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九亿农民。关心国事大事就不能不了解一下中国广大的农村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农民,台阶一文为我们刻画了一个中国农民的典型形

4、象。一显身手一、基础知识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涎水(揩一把() 尴尬( )() 砌台阶()凹d mg () ni由性()do不住(2. 选出字形全对的一项( )A. 麻筋草鞋人踩牛踏宽敝阴凉烟瘾B. 自言自语摇来荡去筹划材料泥浆C. 精力旺盛不凑热闹言外之意跨骨D. 门尴台阶流出涎水低眉顺眼磕头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 ,但他做得很认真。微不足道: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若有所失: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大庭广众:4. 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你们家的台阶高,我们高攀不上。(夸张

5、)B. 柳树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专注的目光。(拟人)C. 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嘎叽”地惨叫了一声。(拟人)D. 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比喻)5. 用下列词语造句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尴尬:见到老师进来,正在高谈阔论的他露出尴尬的神情B. 蹒跚:望着蹒跚远去的父亲,我的泪涌了出来C. 烦躁:听了这突如其来的消息,他立刻变得烦躁起来D. 和睦:老师的脸上总是带着慈祥和睦的笑容。二、整体感知1. 这篇小说中统领全篇的关键句子是( )A. 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B. 我们家的台阶低!C. 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D. 怎么了呢,父

6、亲老了。2. 对本文主题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 通过父亲劳累半辈子终于造起高台阶的新屋的故事,赞美中国劳动人民吃苦耐劳、自强自立的精神。B. 通过记叙父亲大半辈子的劳动、生活和追求,表达了对父亲愚公移山精神的赞美,也流露 出对农村生产力低下、农民生活贫困的慨叹。C. 通过父亲为实现毕生愿望而努力的故事,反映了中国农民思想的闭塞落后,流露出对农村生产力低下、农民生活贫困的慨叹。D. 通过记叙父亲大半生的劳动、追求,表达了对父亲愚公移山精神的赞美,但也流露出对农民思想闭塞、狭隘的不满与批评。3. 父亲坐在绿阴里边吸烟边看人家高高的台阶,“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这里对“雾”

7、的描写有什么作用?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 )A. 衬托父亲一边欣赏景色一边吸烟的悠闲自得的心情。B. 看到别人家高高的台阶,父亲的心里像蒙上了一层雾,写“雾”暗示父亲抑郁的心情。C. 暗示父亲距离目标实现还很遥远,反衬了父亲追求的专注。D. 突出父亲吸烟上瘾,及吸烟时贪婪、满足的样子。4. 说说下列句子属于哪种描写方法,并分析其作用。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父亲身子晃一晃,水便泼了一些在台阶上。我连忙去抢父亲的担子,他却很粗暴的一把推 开我: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 三、课内阅读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瓦,再就 是往

8、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于是,一年中 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大热天父亲挑一担谷子回来,身上淌着一片大汗,顾不得揩一把,就往门口的台阶上 一坐。他开始“磨刀”。“磨刀”就是过烟瘾。烟吃饱了,“刀”快,活做得去。台阶旁栽着一裸桃树,桃树为台阶遮出一片绿阴。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 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父亲磨好了 “刀”。去烟灰时,把烟枪的铜盏对着青石板嘎嘎地敲一敲,就匆忙地下 田去。冬天,晚稻收仓了,春

9、花也种下地,父亲穿着草鞋去山里砍柴。他砍柴一为家烧,二 为卖钱,一元一担。父亲一天砍一担半,得一元五角。那时我不知道山有多远,只知道鸡叫三遍 时父亲出发,黄昏贴近 家门口时归来,把柴靠在墙根上,很疲倦 地坐在台阶 上,把已经磨穿了底 的草鞋脱下来,垒在墙边。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父亲就这样准备了大半辈子。塞角票的瓦罐满了几次,门口空地上鹅卵石堆得小山般 高。他终于觉得可以造屋了,便选定一个日子,破土动工。1. “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漫长”有多长?他都做了哪些准备?2. 从第段中的加点词语,分析父亲的辛苦。3. 选文表现了父亲怎样的精神?4. 父亲的准备过程是艰苦的。它的根

10、源是什么?为什么?四、拓展阅读父亲的手父亲四十多岁了,身体有些发胖,头发因长年的操心劳作风吹日晒,渐渐泛白了。也许父亲不爱说话吧,他对子女的爱是深埋在心底的。经过了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我愈加明显地感受到了父亲的爱是那么深沉,那么含蓄。使人感触最深的是他那一双实实在在的农民的手。那年春天,我将要参加升学考试,但是祸从天降,母亲不幸身患重病,卧床不起。我也不小心左脚摔成了骨折,不能行走,可又要面临升学的挑战,每天接送我上学的担子就落在了父亲的肩上。他一送就是一个多月。当我感觉到能慢慢走路时,我告诉父亲,不要再接我,他一边修着车子,一边说:“骨头还没长好,要日后落下啥病根儿咋办?”我没有坚持,乖乖地

11、听了父亲的话。可是放学后,我左等右等,就是不见父亲来。不知什么时候,下起了小雨,阴郁的天气最能使人心烦。我慢慢地走出了学校。就在校门口不远,我遇到父亲,两人都没说话。他把我扶上自行车。前面的坡又陡又长,且路面不平,很少有骑着自行车到坡顶的。可对父亲,这不是难事,就算带上我,让他骑上坡顶仍旧面不改色。然而今天,我明显感觉到父亲的呼吸有些急促了。我说:“爸,下来推着走吧!”父亲头也不回:“没事儿,一会儿就上去了!”到家后,我向妈妈说今天去接得晚了,妈妈满脸痛楚地说:“丽,你没看见你爸的右手小指包着纱布吗?”我不由愣了。原来父亲送我上学回来时,遇上了车祸,小指夹在两辆车中间,成了粉碎骨折。到医院包扎

12、后,又急急忙忙赶着去接我。听到这儿,我眼眶一热。喉咙里像被什么东西卡住了似的,想哭,又哭不出来。一瘸一拐地来到父亲的身边,见他躺在沙发上,两眼紧闭,双手交叉放在腿上。我握住父亲的手问:“爸,疼不疼?”父亲仍然紧闭双眼,紧咬着牙关轻轻地说:“骨头都碎了,你说疼不疼?”我的眼泪终于止不住了,沿着两颊无声地滑下来。朦胧中,我望见了父亲那双骨节分明的手,有着几个大大的厚茧。从此,我有意无意总是能注意到父亲的手。我只感到奇怪,父亲的手能种田,能开车,整天沾满了泥土和汽油,可一回家就不同了。他总是把手洗得干干净净的。当他教我写毛笔字时,我奇怪,长满了老茧的手,写出的毛笔字怎么那样好看?当他教我拉二胡、吹笛

13、子时,我纳闷,一双干重活的手,怎么对指法变幻如此纯熟?后来,我渐渐长大,慢慢看懂了父亲的手。他的手上写满了几十年的风雨沧桑,写满了对新生活的努力和对子女无私的爱!冥冥之中,我隐隐感到,尽管世事变迁,命运坎坷,我是永不会忘记这双手了,直到走完人生之路!1. 下面是对父亲的手的概括,选出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那是一双实实在在的农民的手。B. 那是一双干重活的手。C. 那是一双接送我上学的手。D. 那是一双写满了对新生活的追求和对子女无私的爱的手。2. “我的眼泪终于止不住了,沿着两颊无声地滑了下来”的原因是( )A. 后悔自己曾对父亲不满。 B. 见父亲的手粉碎性骨折,心痛。C. 被父亲对子女

14、无私的爱所感动。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3. 作者抓住了父亲的手,选了哪些材料?4. 谈谈“我”的感情变化。写作小练笔中途岛这个小村落的名字在地图上找不到,要不是当年作为红军战士路过此地的将军写了一篇有名的回忆文章,谁也不会知道它。红军战士从这儿走过去之后,西去,北上,历尽千辛万苦,完成万里长征,革命胜利后,成为人们敬仰的英雄。不为人知的是, 60 多年前还有一位红军战士也走到了这个小村落。他的腿受伤了,一时无法行军,便留在村里养伤,伤很快养好了,人却留到了今天。当年他是一位20 岁的小通讯兵,今天他已是八旬老翁。小村落在别人是一个中途岛,在他却是终点站。要是料到会有这样的结果,他爬着也要跟

15、上队伍的,他当初只想在村里休息两三天,有部队经过时马上归队,可惜后来再也没有队伍经过。在纪念长征胜利 60 周年的时候、他久久地站在村口桥头眺望西面烟雾渺渺的大山、一遍又一遍对人说:那时,他们就是从这桥上走过去,翻过那座大山,他们就远了请写一段文字来表现这位老红军此时思绪难平的心理。字数300 字。参考答案一、1.k u l ou zu o p i hu Sg t a zh 1 2.胀 糊负侮 3.荒僻:荒凉偏僻;塌败:形 容塌陷破败、没有生气的样子;取缔:明令取消或禁止;凑合:将就;滞笨:呆滞笨拙;愧作:惭愧。4.B(2)B(3)A(4)A 5.B (引号表示强调。)二、1.C 2.A 3.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4.不能。用“镶嵌”可以看出老王的身体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