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4第1单元季氏将伐颛臾含答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58621451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必修4第1单元季氏将伐颛臾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一语文必修4第1单元季氏将伐颛臾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一语文必修4第1单元季氏将伐颛臾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一语文必修4第1单元季氏将伐颛臾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一语文必修4第1单元季氏将伐颛臾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必修4第1单元季氏将伐颛臾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必修4第1单元季氏将伐颛臾含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季氏将伐颛臾本课话题以德治国朗读课文中的名段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孔子觉得只有采用“均”“和”“安”的方针,采用“修文德”的措施,才干实现国家的“无贫”“无寡”“无倾”。这体现了孔子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反对强行霸道,诉诸武力。链接生活中的素材汉文帝注重与民同乐,关怀孤寡,力倡孝悌。文帝对鳏寡孤单、残疾穷困者及老年人大加关照。文帝即位当年,就诏“振贷鳏、寡、孤、独、穷困之人”。诏书中说道:“今岁首,不时使人存问长老,又无布帛酒肉之赐,将何以佐天下子孙孝养其亲?”将赈济与培养孝道结合

2、起来,并规定:“八十已上,赐米人月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九十已上,又赐帛二疋、絮三斤。”文帝曾写信给匈奴单于,剖露自己的为政之道:“朕夙兴夜寐,勤快天下,忧苦万民,为之恻怛不安,未尝一日忘忧于心。”纵观中国数千年封建史,像汉文帝这样勤政爱民的帝王为数不多,她的德治精神不失为治国理政的一面镜子。背诵有关名言警句1德,国家之基也。左传2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3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董仲舒4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5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欲荣,则莫若隆礼敬士矣;欲立功名,则莫若尚贤使能矣,是君人者

3、之大节也。荀子6隆礼贵义者其国治,简礼贱义者其国乱。荀子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颛臾()社稷()虎兕()干戈()萧墙()出于柙() 毁于椟() 安无倾() 冉有()【答案zhunjsxioxidqnrn第2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见(2)疾(3)过(4)止(5)相(6)为(7)而【答案(1)动词,拜见,谒见/动词,看见/动词,召见/介词,表被动,译为“被”/动词,通“现”,显现(2)动词,痛恨、讨厌/形容词,快,迅速,引申为“洪亮”/名词,病(3)名词,错误,过错/动词,责怪/形容词,错,错误/动词,超过/副词,过度、过于/动词,通过(4)动词,停止,这里指不就其位/动词,制止/同“只

4、”,副词,只是,仅仅/动词,停止/使动用法,使停止(5)名词,搀扶盲人走路的人/动词,辅佐/名词,辅助君主的大臣,后专指宰相/副词,互相/表达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即动作偏指一方(6)语调助词,呢/动词,当作/动词,成为/介词,替(7)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并列,并且/连词,表承办/连词,表修饰第3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无乃尔是过与 ()_(2)固而近于费 ()_(3)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_(4)则修文德以来之 ()_(5)既来之,则安之 ()_(6)后世必为子孙忧 ()_【答案(1)名词作动词责怪(2)形容词作动词接近(3)名词作动词找托辞,找借口(4)动词的使动用法使

5、来(5)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来;使安定(6)动词作名词祸害,忧患第4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古义:今义:有事情。(2)昔者先王觉得东蒙主古义:今义:觉得。(3)不能者止古义:今义:办不到。(4)不患贫而患不安古义:今义:不安定,不安宁;客套话,表达歉意和感谢。【答案(1)指用兵。(2)“以之为”的省略,可译为“把它当作”“把它作为”。(3)没有能力。(4)社会不安定。第5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是社稷之臣也。 ()译文:(2)何以伐为? ()译文:(3)无乃尔是过与? ()译文:(4)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译文:(5)龟玉毁于椟中。 ()译文:(6

6、)昔者先王觉得东蒙主。 ()译文:【答案(1)判断句这是国家的臣属。(2)宾语前置句为什么要讨伐它呢?(3)宾语前置句/固定句式恐怕应当责怪你们吧?(4)状语后置句季康子将要对颛臾用兵。(5)状语后置句龟甲和玉器在木匣中被毁坏。(6)省略句从前先王把(它)当作主管祭祀蒙山的人。“万世师表”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开创者,世界文化名人之一,被尊称为“圣人”。孔子50岁此前,大部分时间用于聚徒讲学,也从事政治活动,去过齐国。51岁那年,鲁定公任命她为中都宰。56岁那年任大司寇(主管司法)行摄相事,但为时不长,被迫辞

7、职。后又环游宋、卫、陈、蔡、齐、楚等国,历时,终不见用。回到鲁国后致力于教育和整顿古代文献,相传她的弟子有三千人,贤弟子有七十二人。她又是私人讲学风气的开创者,对国内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奉献。晚年整顿“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在动乱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裔季孙、孟孙、叔孙三人们族逐渐强大,鲁国公室则日趋衰微。鲁襄公十一年,三家“三分公室”,各占其一。二十五年后,三家又“四分公室”,孟孙、叔孙各占其一,季孙因把持政权,独占其二。国君所得的赋税,贡多贡少,听任三家。而颛臾是鲁国境内的一种附属小国,它的贡品为鲁国国君专有。季康子要讨伐颛臾,一方面是由于“贪其土地,欲

8、灭而取之”,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紧张鲁国国君在政治、军事上同颛臾形成掎角之势,不利于季氏。这是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季氏将伐颛臾的真实意图。当时冉有为季氏宰,季路也在季氏门下,二人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准备。冉有、季路把这个消息告诉她们的教师孔子后,历来温文尔雅的孔子勃然大怒,始有文中所录之语。语录体语录体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教师的言行,有时也用于佛门的传教记录。因其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不重文采,不讲篇章构造,不讲篇与篇之间甚至段与段之间时间及内容上的必然联系,故称之为语录体。先秦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及宋代记载程颢、程颐言行的二程遗书,均堪称语录体的典范。预习完毕后,请将你的疑问与“小伙伴们”探讨交

9、流:疑问1:解惑:疑问2:解惑:疑问3:解惑:本文通过记载孔子和弟子冉有、季路的一次谈话,孔子谴责季氏讨伐颛臾的做法,体现了她“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的政治思想,以及用仁义教化来使“远人”归服的主张。【答案痛加指斥晓之以德一、阅读课文第1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下列句子分为四组,所有表白孔子反对讨伐颛臾的一项是()夫颛臾,昔者先王觉得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且尔言过矣是社稷之臣也ABCD【解析是孔子对冉有、季路的指责。【答案C2下列对第1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对的的一项是()A孔子师徒谈话的背景事件是季氏将伐颛臾。B“无乃尔是过与”一句表白了孔子反对“季氏将伐

10、颛臾”的态度。C冉有、季路既是孔子的学生,又是季氏的家臣。D作为家臣的冉有、季路对季氏加以劝阻未果,孔子对她们的严重失职行为表达极大的反感。【解析D项,作为家臣的冉有、季路未对季氏加以劝阻。【答案D二、阅读课文第2段,回答下面的问题。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陈力就列陈:施展B则将焉用彼相矣相:搀扶盲人走路的人C且尔言过矣过:过错D龟玉毁于椟中椟:木匣【解析C项,过:错,错误。【答案C4下列对第2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对的的一项是()A“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一句是冉有在强词夺理,推卸责任。B孔子引用名言“陈力就列,不能者止”,阐明如果一种臣子不能尽自己的职责,就

11、应当辞职,而不应当尸位素餐。C孔子用“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两个生动的比方形象地阐明季氏攻打颛臾的错误。D孔子在大是大非面前的当仁不让,显示了孔子坚守仁道、正直而行的人格魅力。【解析C项,孔子用两个生动的比方形象地教育冉有、季路要结识到自己的失职。【答案C三、阅读课文第3段,回答下面的问题。5下列句子分为四组,所有体现孔子治国思想的一组是()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不患寡而患不均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既来之,则安之ABCD【解析为冉有的观点;为孔子教育冉有如何做君子的话;为当时鲁国的国家形势。【答案B6下列对第3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对的的一项是()A冉有的话“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道出了季氏攻打颛臾的真正目的。B“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句式整洁,音调和谐,气势贯穿,表白了孔子的鲜明主张,给人以深刻的印象。C“有国有家者”的意思是说“治理国家和家庭内部的人”。D孔子一针见血地指出季氏真正的忧虑“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体现了她丰富的政治阅历和锐利的政治眼光。【解析C项,“有国有家者”指拥有邦国的诸侯和拥有家族封邑的大夫。【答案C话题:冉有、季路在受到孔子的教育之后将会劝阻季孙氏伐颛臾还是继续支持季孙氏伐颛臾?请以课文的内容为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