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研究总报告(1、21改)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58532400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研究总报告(1、21改)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研究总报告(1、21改)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研究总报告(1、21改)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研究总报告(1、21改)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研究总报告(1、21改)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研究总报告(1、21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研究总报告(1、21改)(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总报告 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研究 课题总报告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研究总报告执笔:吴爱玲 陈淑霞一、问题的提出有效的课堂作业,有助于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有益于学生技能、智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多年来学生作业内容枯燥,脱离实际生活;形式单一,缺乏创新;要求统一,没有层次;题量过大,质量不高。为此,我们力图通过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研究这一课题,梳理出小学数学作业低效的成因,确定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评价标准,探索出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内容、策略,使数学作业能更有效,同时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二、目标和内容(一)研究的目标 1.通过调查分析,梳理出

2、小学数学作业低效的成因。2.确定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评价标准。3.探索出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内容、策略。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二)研究的内容1.调查分析学生数学作业现状及成因。2.确定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评价标准及内容。3.研究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 三、研究过程及方法(一)研究过程1准备阶段: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制定方案(1)加强理论学习。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浅谈数学作业的设计原则宁夏教育科研等文献资料,汲取经验,并在他们的基础上有所突破,以此夯实课题组成员的研究基础。(2)调查摸底,梳理问题,制定课题实施方案。主要针对学生对现

3、阶段数学作业内容、形式和数量的意见;对今后数学作业的要求、希望和看法进行调查,分析存在问题及成因,查阅相关资料,有针对性的制定课题实施方案,撰写课题开题报告。 2.实施阶段: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反思交流(1)开展课题研究。首先调查、分析当前学生作业的优缺点及成因;然后形成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评价标准;最后逐步探索出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变“枯燥”为“有趣”,彰显趣味性;变“统一”为“分层”,体现层次性;变“单一”为“多元”,突出多样性;变“封闭”为“开放”,注重开放性;变“单向”为“综合”,凸显综合性。通过有目的性、针对性的运用科学研究方法,不断地对实践过程进行归纳、反思,边研究,边实

4、践,做好实施小结,不断修正研究行为。(2)开展教学活动。组织实验教师多次开展优化数学作业设计的示范课、研究课、观摩课、教研专题研讨等活动,在探索的过程中,记下教后感受,撰写论文、并写出教学设计或案例等;对各类作业进行系统的设计研究,并对研究结果进行整理归纳。(3)调查实施效果,完善实施策略。对优化作业设计方面已取得的效果进行反思,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实施策略。3总结推广阶段:整理资料,总结经验,推广运用(1)对研究过程中所获得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整理归档,撰写结题报告,汇编成课题成果集。(2)将本课题研究过程中好的做法及成功的经验等研究成果编辑成册,以进一步运用推广,使优化作业设计更加深入有效

5、地开展下去。(二)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资料,及时对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并接纳运用相关理论,重新审视现有方法,取其精华,修改不足,明确研究方向。2调查法: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抽样调查,了解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查找问题根源。3行动研究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索优化作业设计的策略,在尝试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解决教学实际问题。4.经验总结法:通过“研究实践再研究再实践”的形式,对研究的效果反复分析、反思、提炼和总结研究经验和成果,撰写经验总结、研究报告。四、研究成果和分析通过几年来扎实的实践研究,我们在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内容、形式、策略的准确把握等方面,初步

6、取得了一些成果:(一)理论成果1 分析总结出了当前数学作业中的问题成因及对策。问题一:统一作业多,分层作业少原因:教师布置作业不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对学习基础、接受能力不同、兴趣爱好各异的众多学生来说,采取“一刀切”,布置同样的作业,没有层次性,势必造成“待进生吃不消,优等生吃不饱”的状况,不利于各层次学生的发展。对策:尊重学生个性,变“统一”为“分层”,设计层次性作业,确保各层次学生得到发展。基于客观存在的学生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差异,为满足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需要,应从学生实际出发,遵循“下要保底,上不封顶”与“保基础、求发展”的原则,针对学生个性差异,设计层次性作业。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

7、积计算后,设计如下三个层次的作业:A一块长方形的菜地,长6米,宽4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B一个正方形的花坛,周长40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C学校要在操场上用16米长的栏杆围成一个各边的长度都是整数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的花坛,有几种不同的方法?怎样围花坛里种的花最多?这样的层次性作业设计,让学生练习时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合适的题目进行训练。A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型作业,B是面向大多数学生的提高型作业,C是面向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发展型作业。作业中充分体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发展”的教学理念。问题二:模仿作业多,创新作业少原因:长期以来,教师把课堂作业定位在“巩固知识”和“强化技能”上,作业形式就一

8、种书面作业。这种形式虽然有用,但过于机械呆板。长期采用这种练习会让学生觉得单调乏味,抑制学生灵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策略:关注学习兴趣,变“枯燥”为“有趣”,设计趣味性作业,解除数学学习的枯燥乏味。研究中,我们尝试“由兴趣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体验中产生新的兴趣”的实验,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编数学故事、办数学趣味报、每周一题等形式,使枯燥的作业更有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如,在讲有关小数点知识时,给学生讲了小数点大闹整数王国的故事,从此,学生对小数点的印象加深了,也知道了小数点在数学中的重要性,学习过程中特别认真,以后就很少有学生再犯小数点的错误。设计趣味性作业,克服了数学的抽象性

9、和严密性导致的枯燥乏味,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体会到数学的生动、有趣、富有魅力,推动数学学习不断取得成功。如:学习五年级数的整除这单元后,实验教师用所学知识将家中电话号码编成竞猜作业。家庭电话号码为7位数,每个数字依次是:8的最小倍数、5的最大因数、一位数中最大的合数、既是偶数又是质数、2和3的最小公倍数、最小的奇数、比所有自然数的公因数少1的数。学生根据这些条件,猜出了“8592610”这个号码。之后,再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自家的电话号码进行设计包装,考考大家。这样把作业寓于猜谜之中,有趣的猜谜活动吸引了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更增添学习数学的兴趣。问题三:封闭训练多,开放拓展少原因:

10、平时的课堂练习基本以书本为准,大多是条件明确、思路局限、结论确定的封闭性习题,缺少那些条件隐蔽、思路开放、灵活多变的习题。这种标准化答案,模式化解题策略,大大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策略:立足发散思维,变“封闭”为“开放”,设计开放拓展性作业,拓宽学习时空,促进思维发展。开放性习题没有现成的解题模式,解题时往往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探索,且有些问题答案是不确定的;拓展性作业是对传统作业的补充与发展,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促进思维发展。 设计开放性作业,扩展学生数学学习空间。学生由于知识水平、社会经历不同,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和把握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努力打破作业内容和形式的封闭性,拓展学生作业的时空

11、,从作业内容的选择到作业形式的呈现,都要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考余地,通过作业把学生引向生活。如,学习三角形的面积后要求学生:画一个面积为8平方厘米的三角形。在这样的开放性作业设计中,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数学问题,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 设计拓展性作业,让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数学教学要使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的方法。因此设计拓展性作业,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获得课本上的基本知识,主动地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大背景紧密地联系起来,实现生活与数学的融通,真正理解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如,学习利息后布置作业:做自己的小会计,到银行去了解利率,然后把你积攒的钱存起来

12、,想一想怎样存最合算?把你的分析汇报给大家听。这样的拓展性作业,学生极有兴趣,调查、分析、计算,反复比较,最后才去存钱。在一系列的实践中,学生对利率、利息的理解极为深刻,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通过此项活动也渗透了对学生进行不乱花钱、珍惜家长劳动果实的思想教育,实现知识与育人统一。 问题四:重复计算多,实践探究少原因:传统的作业模式片面强调独立思考、计算准确,忽视了在实践中合作、探究,过于封闭,缺少开放性,不利于学生通过交流激活思维。策略:重视学以致用,变“单一”为“多元”,设计实践性、探究性作业,突出动手操作与合作探究。有效的动手实践、自

13、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可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和数学思想的深入理解和掌握,以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鼓励学生向课本、向固有知识挑战,多思多问多实践,观察现象、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实验论证、归纳总结等步骤,培养学生的探索探究能力。设计实践性作业,提高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操作实践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是培养技能技巧、促进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教师要善于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作业设计,充分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为此,在作业设计时,要多设计生活性的实际问题,锻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成为知识的实践者。如,六年级下册学完比例尺之后布置了实践活动作业:量一量你的卧室的长和宽,

14、以及一些家具的长和宽,然后以1:100的比例尺画出你的卧室的平面图。这是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典型作业,系统地考查了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图形的作图方法的掌握以及对比例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作业首先布置学生收集房间的有关资料,可以实际测量,也可以向自己的父母做调查,然后完成平面图的绘制。在完成作图后,全班同学进行作业交流,我们发现,学生很喜欢做这样的作业,他们制作了精美的平面图,在交流的过程中总结了自己的所得和在作业中解决困难的心得体会。设计探究性作业,加强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探究性作业是一种适合学生体验数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培养数学素养的作

15、业。为此,在作业设计时,根据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设计以学生主动探索、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探究性作业,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成为一个问题的探索者。如,学习了长方体表面积计算后。实验老师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把3个长5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包装起来,有几种包装方法?那种包装方法最节省材料?”教学中,还可以将实践操作与合作探究紧密融合,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将探究与合作、操作与思考、思考与想象巧妙结合。如,实验教师在学生学习了圆柱的表面积、体积之后设计的具有挑战性的探究作业:“用长方形纸卷圆柱形”,先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用两张完全一样的长方形纸,一张横着卷成一个圆柱形状,一张竖着卷成一个圆柱形状,研究两个圆柱体积的大小;然后组织学生将完全一样的长方形纸裁开,把变化形状后的纸再卷成圆柱形状,研究圆柱体积的变化,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深化对圆柱表面积、体积的认识,并体会变量之间的关系。学生经过亲自动手、合作探究,充分体验了操作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展空间思维、交流合作等能力,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问题五:脱离实际多,解决问题少原因:小学数学课堂作业基本以课本为中心,一般是对教材内容重难点的梳理、归纳和巩固,不能很好地联系生活实际,导致学生无法冲破课本的束缚向外延伸,不能将课本知识与生活接轨,在实际生活中遇到需解决的问题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