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改革开放学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58280352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改革开放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9改革开放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9改革开放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9改革开放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9改革开放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9改革开放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改革开放学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9课 改革开放【梳理填空】一、对内改革1.农村改革:(1)目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动农村经济发展。(2)尝试: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右图)(2)改革:措施作用开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深化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2.城市改革: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1)初期改革:1985年开始。所有制形式: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管理体制: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分配方式: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2)改革深化:1992年党的十四大以后。目的:建立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内容: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二、对外开放1.目的: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实行现代化建设。2.过程:(1)1980年,建立深圳(对外开放的“窗口”)、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2)1984年,开放了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3)1988年增设了海南经济特区,1990年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右图)3.格局: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探究合作交流】探究主题1对内改革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男劳力上工带扑克,女劳力上工带纳鞋,头遍哨

3、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人民公社时期流行于农村的顺口溜材料二 图一 图二(注:图一是位于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大包干纪念馆;图二是小岗生产队农民签订的保证书,被誉为“中国第一份农村改革宣言书”)材料三 1984年福建省55位国营厂长、经理联名向省委、省政府写了一封“松绑”公开信:“我们都想干一番事业不过现行体制的条条框框捆住了我们的手脚,企业处在只有压力,没有动力,更谈不上活力,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是我们最大的烦恼为此,我们怀揣冒昧大胆地向你们伸手要权” (1984年刚上任青岛电冰箱厂时)“欢迎我的是53份请调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

4、弹也炸不死人。” 张瑞敏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探究思考】(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反映了农村改革前我国农村生产存有着怎样的状况。主要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生产积极性不高。农村改革前,农村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在计划经济下,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大包干纪念馆”为什么建在安徽凤阳小岗村。小岗生产队的“大包干”政策后来发展为哪一政策?这个政策在全国推行后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参考答案:原因: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影响: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动了农

5、村经济的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3)材料三中福建省55位国营厂长、经理的信和张瑞敏的话说明了当时全国的国营企业面临怎样的一种生产经营局面?“福建省55位国营厂长、经理冒昧大胆地向你们(省委、省政府)伸手要权”要的是什么“权”?这个“权”如何实现的?参考答案:国家管的太多、太死;企业没有生产自主权,企业缺乏活力;工人劳动积极性不高。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国有企业实行改革,实行政企分开,建立经营责任制。(4)试想上世纪90年代,从青岛电冰箱厂发展到享誉世界的海尔集团经历了怎样的改革?这个做法与哪次会议上的哪一决策相关? 参考答案:改革:实行股份制改革,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会议:党的十四大;决策

6、: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5)你从上述材料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参考答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探究主题2对外开放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深圳今昔对比 1980年的深圳 今日深圳材料二 【探究思考】(1)材料二的变化,说明哪项政策的准确性?结合所学知识,用深圳发展的事实证明这个政策是准确的。参考答案:改革开放(或对外开放或建立经济特区);深圳原先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划为经济特区后,在短短几年内,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2)材料二是我国对外开放过程中的第几步?我国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方向大致是(

7、)A.沿海到内地 B.陆地到沿海 C.由西向东 D.由北向南参考答案:第二步;A。(3)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请谈谈对外开放的影响。参考答案:对外开放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对外开放还给我国带来了资金、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近代开放和现代对外开放的不同。(提示:从前提、目的、后果等方面比较)参考答案:前提不同:近代开放是在国家主权的独立完整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的被迫开放;现代开放则是在维护国家主权完整前提下的主动开放。目的不同:近代开放是适应列强对华侵略的需要;现代开放则是为了发展经济。后果不同:近

8、代开放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渐加深并日益贫困;现代开放则使国家逐渐走向富强。【训练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20世纪的最后20年,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传奇”首先是从哪里开始的( )A.机关 B.企业C.农村 D.城市2.邓小平说:“农村改革有两个省带头,一个是四川省,那是我的家乡;一个是安徽省。我们就是根据这两个省积累的经验,制定了关于改革的方针政策。材料中所说的农村改革是属于( )A.思想改革 B.经济改革 C.政治改革 D.对外开放3.下表是安徽凤阳县l9801982年产粮数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9、实行了( ) A.土地私有 B.集体生产 C.包产到户 D.精耕细作4.下图19791982年我国农民家庭人均收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集体劳动盛行 B.国家政策适当C.自然灾害减少 D.科学技术发达5. 下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对两图反映的政策理解不正确的是( ) 图一 1950年农民 图二 农民领取土丈量分配土地 地承包合同A.都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实施 B.图一实行的是农民土地所有制,图二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图一使少地农民奋分到了土地,图二使农民获得了生产自主权D.都解放了农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6.中国对外开放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

10、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被誉为“对外开放排头兵”的是( )A.1980年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B.1985年开放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C.1990年设立的上海浦东开发区D.1992年开放的长江沿岸城市7.“经济特区成功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外资企业不单为中国政府提供大量税收,还为中国引入先进生产管理技术 ”材料论述了经济特区( )A.建立的原因 B.建立的目的 C.发展的过程 D.发挥的作用8. 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个“大胆行动”指的是( )A.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 B.设珠江三角洲开放区C.设立

11、深圳经济特区 D.开放上海浦东新区9.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哪里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 )A.深圳 B.北海 C.秦皇岛 D.上海浦东10.从“转换经营机制”“产权清晰”“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权责明确”等流行语的出现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的( )A.农村新貌 B.国企改革C.特区发展 D.法制建设11.1993年后,大批国有企业积极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出现了邯郸钢铁总厂等一批先进典型,这表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计划经济体制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加强国家干预经济 D.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12.邓小平说:“在经济政策上要让一部分地区、一

12、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生活先好起来。”下列举措不是体现这一理念的是( )A.设立经济特区 B.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C.实行“包产到户” 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材料二材料三19922012年我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1)根据材料一完成以下示意图。对内改革步骤:对外开放格局:(2)写出材料二中有A、B、C 三个城市名称,其中哪一个是对外开放的窗口? (写出英文字母代号)(3)分析材料三表格中数据的变化,能得到什么信息?通过阅读以上材料及对以上问题的回答,你能得到怎样的认识?答案:(1)a:农村改革;b:经济特区;c:沿海经济开放区。(2)A:汕头;B:深圳;C:珠海。A。(3)信息: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意思相近即可)认识: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