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综合管廊工程电气自控设计探讨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58280065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912.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电气自控设计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电气自控设计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电气自控设计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电气自控设计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电气自控设计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电气自控设计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综合管廊工程电气自控设计探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综合管廊工程电气自控设计探讨近年来,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成为市政行业大力发展的新兴工程项目种类,电气自控专业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共同的问题。国家规范GB 50838 - 2015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发布后,笔者通过两年来在工作实践中认真学习,严格在规范框架下完成设计内容,深感城市综合管廊工程的电气自控专业涉及内容庞杂,设计方案灵活多变,强弱电系统和设备材料种类繁多,做出一个优秀的设计产品非常不易。下面笔者就设计过程中的一些共性问题进行探讨,希望与设计同行在工程设计理念方面达成共识,统一设计思路,设计出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便于施工和维护的城市综合管廊成果。城市综合管廊

2、工程的电气自控工程特点城市综合管廊环境除具有一般地下空间工程的鲜明特点外,还有其运行要求的特殊性:从整体角度来看,通常管廊工程长度较长,需要按照供电和监控要求划分供电区间和监控区域,需要采取相应措施解决长距离配电可靠性和信息传输可靠性问题。种种特点,使得城市综合管廊工程的电气自控设计具有突出特点,需要总结其设计规律和设计要点。电气自控专业的规范和图集GB 50838 - 2015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中,引用相关规范总计72项,其中电气规范28项,基本都是电气自控专业设计的常用规范,电气自控专业设计时需要罗列,另外还需要补充GB 50053 - 201320 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

3、50054 - 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5 - 2011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JGJ 16 - 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GB 50034 - 20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等多本电气常用规范,GB 50016 - 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相关专业设计规范。需要注意的是,其中GB 50174 - 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已变更为GB 50174 - 2017数据中心设计规范。城镇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工程技术规范(报批稿)共罗列24项相关规范,相比GB 50838新增加8项电气自控专业设计及产品技术规范。另外,建议在设计文件中,不要罗列产品标准或规范,应该以设计施工

4、规范为主。现在可以参考的城镇综合管廊工程标准图集主要有:湘2015SZ102 - 3城市综合管廊附属工程,山东省L16M103城市综合管廊工程(三)附属设施。设计深度和文件编制关于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现行标准有: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版)和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城市综合管廊工程属于市政公用工程范畴,但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相关章节没有完全适用的工程类型。建议管廊部分的说明文件编制章节可参照GB 50838 - 2015第7章附属设施设计的要求编制,将电气自控专业内容分为:供电系统、照明系统、监控与报警三部分。对于说明书中

5、章节编排,建议电气自控设计章节内容参照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相关章节,如:隧道工程。监控中心部分的电气自控设计章节参照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筑电气的章节顺序编写。在编制说明书时,除非当地消防审查有特殊要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作为监控与报警系统的预警与报警系统里的子系统描述。监控中心管廊统一管理信息平台和地理信息系统软硬件设计技术要求放在监控与报警系统章节。建议单独描述整个系统的通信系统设置方式,将监控与报警系统几个子系统的信号传输通道作为一个整体的信息平台考虑。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现已完成综合管廊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件编制深度(试行)和综合管廊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

6、定(试行),并逐步试用执行中,对我院综合管廊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有一定指导意义。电气自控专业图纸在充分满足管廊附属设施规范技术要求基础上,设计表达方式也是设计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a. 长距离工程图纸的清晰表达,要做到整体与局部表达完整,一目了然。b. 设备编号与电缆编号的规则统一,保证设计简洁明了。c. 监控与报警系统设计,建议总结形成模块化设计方案,满足与集成商的衔接。d. 监控与报警系统要充分考虑系统集成,减少扯皮,便于实施。供电负荷计算问题负荷计算通常采用需要系数法计算,因为在现有的资料文献中没有合适的需要系数Kd可参考,电气设计人员需要依靠电气理论知识和设计经验积累,对工程运行有

7、正确认识了解,按照计算负荷的定义:假想的持续性负荷,它在一定的时间间隔中产生的特定效应与变动的实际负荷相等,按照用电情况选取合适的需要系数。通常设计按照6个串接的防火分区考虑一个供电区间,如果采用高压供电,选用两台变压器同时工作,当一台变压器故障停运时,另一台变压器运行能满足全部二级及以上负荷,连续负荷主要应考虑照明、应急照明、风机、监控系统等用电负荷,由于地下建筑物特点,通常照明负荷不用区分工程地域和管廊舱室形式性质,用电负荷比较固定。风机负荷由于不同工程对通风、散热的要求不同,负荷差别较大。排水泵、防盗井盖、检修箱等短时负荷,对工程负荷计算影响不大。监控与报警系统的系统集成系统集成图根据GB 50838 - 2015笔者在设计实践中总结了系统集成图,如图1所示。其中一些系统集成做法可以有所区别,供设计人员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系统集成图可作为招标分包用,也可作为当同一路段由不同设计单位分包时,对弱电系统的设计统一原则。系统构成的调整在设计系统集成时,根据设备特点和系统要求,图1中某些子系统设备可能会集成到其他子系统中,总结如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