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范例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58279068 上传时间:2023-08-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6.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范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范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范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范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范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范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范例(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 精品 Word 欢迎下载 可修改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范例说明为简约描述我校“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规范”,有利于研究生撰写学位论文格式的规范和统一,研究生院将中英文摘要,目录,正文(此处指从绪论到结论),致谢,参考文献,攻博/硕期间取得的成果做了一个示范,并对一些易出现问题的地方作了说明。请研究生参照此示范的格式撰写学位论文。1.若中文摘要、英文摘要和目录只有一页,则单面印制,页码单面编排(即背面页为空白,不编页码和页眉),中文摘要、英文摘要和目录的页码就分别编排为、;若中文摘要、英文摘要和目录为两页,正面和背面就连续编排页码双面印制,中文摘要、英文摘要和目录自动就以奇数页开始(即分别

2、以、开始);其他情况,参照上述两种情况编排和装订;页码编排用罗马数字;2.第一章以奇数页(第“1”页)开始,第一章开始以后连续编排,其他章不是一定以奇数页开始;页码编排用阿拉伯数字。如第一章最后一页为第17页,则第二章就以第18页开始。3.页眉的编排分为两部分:(1)对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等前置部分,页眉全用各部分内容的标题;(2)从第一章开始,奇数页页眉用“本章标题”,偶数页页眉用“电子科技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如某博士学位论文的“第二章 ”在编排上可能排在第18页,则其页眉为“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4.纸张为A4纸,页边距上下为3.5cm,左右均为3cm,页眉和页脚距边界均

3、为2.75cm; 5.注意公式、图、表等规范性,同页中的公式编号须对齐,并注意公式、图、表等与正文之间应保持6磅的行间距; 6.参考文献须按引用的顺序在文中标注(范例中已有示例),撰写时一定要注意格式(请按照范例,用半角) ,且序号与题目之间有1空格;7.若两个标题之间没有文字,第二个标题的段前距就设置为0(在范例中已有示范);8.未说明的,请参看范例的具体撰写格式或参阅“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规范”。9.若有疑问,请与研究生院学位办联系,电话:83204428摘 要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是表面组装电路中最重要的电子元件之一。使用贱金属(Ni或Cu)代替昂贵的贵金属Pd或Ag/Pd合金作为

4、内电极,可以极大地降低MLCC的生产成本。本论文正是针对上述问题,以BaTiO3基抗还原陶瓷材料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在深入分析BaTiO3陶瓷的改性机理的基础上,对材料和工艺问题作了创新性和探索性研究。主要内容为:1详细研究了稀土元素对BaTiO3-Mg-R(R=稀土元素La、Pr、Ce、Nd、Sm、Gd、Dy、Ho、Er、Yb)体系的微观结构和介电性能的影响。2详细研究了各种掺杂离子对壳芯结构的BaTiO3-Mg-R(RYb、Ho)系统的介电性能的影响及其改性机理。3研究了3d元素对BaTiO3-Yb-M(M3d元素Cr、Mn、Fe、Co、Ni和Zn)系统的改性机理。4研究以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复

5、合氧化物掺杂剂对(Ba,Ca)(Ti,Zr)O3(BCTZ)和BaTiO3粉料进行改性,从而制备抗还原Y5V和X8R材料的新工艺。关键词:改性机理,抗还原,壳芯结构,复合氧化物掺杂剂摘要ABSTRACTCeramic multilayer capacitors (MLCC) ar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lectronic components at the surface mounting of electronic circuits. A substantial cost saving can be achieved by utilizing base me

6、tal (Ni or Cu) electrode as internal metallization in MLCC over the more expensive precious metals such as Pd or Ag/Pd. In this thesis, the basic modification mechanisms of BaTiO3 have been analyzed. Then novel materials and process are explored and investigated for non-reducible dielectrics. The ma

7、in results are as follows:1.The effects of rare earth elements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BaTiO3-Mg-R (R=rare earth elementals La, Pr, Ce, Nd, Sm, Gd, Dy, Ho, Er, Yb) system are investigated in detail. 2.The effects of various ions on the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the core-she

8、ll-structured BaTiO3-Mg-R (R=Yb, Ho) system are studied in detail and the relative mechanisms are discussed. 3.The modification mechanisms of 3d elements are investigated in the BaTiO3-Yb-M (M3d elements Cr, Mn, Fe, Co, Ni, Zn) system. Core-shell structure is found in all the 3d-Yb-codoped samples,

9、resulting in improvement of TCC behavior. 4.A novel route has been developed to prepare non-reducible Y5V and X8R materials, in which sol-gel derived complex oxide dopants are applied to ultrafine (Ba,Ca)(Ti,Zr)O3 (BCTZ) or BaTiO3 powders. Keyword三: modification mechanism, non-reducible, core-shell

10、structure, complex oxide dopantsIII目录目 录第一章 绪 论11.1 多层陶瓷电容器的发展概况及现状2多层陶瓷电容器的结构和发展趋势3 BME-MLCC带来的挑战和机遇41.2 钛酸钡基抗还原介质材料的研究历史及现状301.3 本论文的选题和研究内容31第二章 BATIO3陶瓷的微观结构和改性机理322.1 BATIO3的微观结构352.1.1 BaTiO3的晶体结构382.1.2 BaTiO3的铁电畴结构382.2 BATIO3陶瓷的改性机理392.2.1 铁电陶瓷的展宽效应402.2.1.1 相变扩散型展宽效应412.2.1.2 固溶缓冲型展宽效应412.

11、3 化学非均匀性晶粒结构422.4 本章总结43第三章 结论和展望453.1 本论文研究总结453.2 前景展望46致 谢47参考文献48作者攻博/硕期间取得的成果49第一章 绪论第一章 绪论BaTiO3作为人工合成的高介电系数材料,已经广泛用于多层陶瓷电容器(Multilayer Ceramic Capacitor,简称MLCC)的制备。BME-MLCC技术是MLCC发展历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的突破,它大大降低了MLCC的生产成本,所制备的BME-MLCC具有独特的优势1。BaTiO3基抗还原介质陶瓷,作为可以与贱金属内电极共烧的MLCC材料,因而在工业应用和基础研究上都是最具吸引力的发展方向之

12、一2 3 4。BME技术的研究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萌芽,九十年代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本章将简要介绍多层陶瓷电容器的基本结构和发展概况,随后讨论BaTiO3基抗还原介质陶瓷的组成改性机理和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介绍本论文的总体结构和拟展开的工作。1.1 多层陶瓷电容器的发展概况及现状 1.1.1 多层陶瓷电容器的结构和发展趋势电容器是一种能够存储电能的元件,具有使用面广、用量大、不可取代的特点,产量占全球电子元件的40以上,产值约占全球电子元件的10以上5 6。随着世界电子技术的飞跃发展,。 图1-1 多层陶瓷电容器的结构MLCC的结构如图1所示。由图1可见,MLCC的电容量可以表示为:

13、 (1-1)MLCC的种类繁多,按适宜的频率区分,可分为低频MLCC(类)、高频MLCC(类)和微波MLCC;按温度特性区分,MLCC又可分为热稳定MLCC和热补偿MLCC。MLCC的发展趋势如表1-1所示:表1-1 MLCC发展的主要趋势Large capacitance 10F-100F-220F-Base metal electrodePd, Ag/Pd-Ni/CuMiniaturization0603-0402-0201-More layers500 layers-700 layers -High voltage 500V, 1KV, 2KV,Multiple circuit arra

14、ysTwo-circuit array, four-circuit array, High performance Low ESR,low ESL,high Q,Wide temperature rangeY5V,X5R,X7R,X8R,Environmental friendly Lead free, cadmium-free1.1.2 BME-MLCC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MLCC逐步由贵金属电极时代过渡到以贱金属电极为主的时代。1.1.2.1 BME-MLCC发展的阶段BME-MLCC从最初的研制到现在成为MLCC的主流产品,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2:。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MLCC逐步由贵金属电极时代过渡到以贱金属电极为主的时代。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MLCC逐步由贵金属电极时代过渡到以贱金属电极为主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MLCC逐步由贵金属电极时代过渡到以贱金属电极为主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MLCC逐步由贵金属电极时代过渡到以贱金属电极为主电极为主电极为主电极为主电极为主电极为主电极为主电极为主电极为主电极为主电极为主电极为主电极为主电极为主电极为主电极为主电极为主。致谢致 谢5参考文献1 Mamada N. Performance advantages of multilayer ceramic capacitor (MLCC) arr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