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同步练习苏教版必修2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58278119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同步练习苏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同步练习苏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同步练习苏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同步练习苏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同步练习苏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同步练习苏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同步练习苏教版必修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元素周期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指原子半径、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B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决定于元素原子结构的周期性变化C从LiF,NaCl,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均呈现从1价7价的变化D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其最外层电子数均从1个到8个呈现周期性变化解析:选B。由于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引起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D中,最外层电子数并非严格从1个到8个变化,而是12,18,18变化。C中O、F无最高正价,故最高正化合价变化规律不是从1价7价严格变化。2元素R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为HnRO2n2,则在气态氢化物中R元素的化合价为()

2、A123nB3n12C3n10 D63n解析:选B。由元素R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HnRO2n2,可计算出R的最高正价,nx(4n4)0,x3n4,R在氢化物中显负价,再根据同种元素: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则|最低负价|8最高正价8(3n4)123n,故气态氢化物中R的化合价为3n12。3(2011年福建莆田高一质检)原子序数为1117的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逐渐变小的是()A电子层数 B最外层电子数C原子半径 D简单离子半径解析:选C。因原子序数为1117的元素均为第3周期元素,其原子均有3个电子层,根据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可知,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最外层电子数依次由1递增到7,原子半径由

3、大到小,简单离子半径由Na到Al3逐渐减小,由P3到Cl逐渐减小,但由于P3比Al3多1个电子层,故P3的半径比Al3的半径大得多。4钾和钠的化学性质相似,下列说法中能最好地解释这个事实的是()A都是金属元素 B原子半径相差不大C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D最高化合价相同解析:选C。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钾和钠最外层电子数都为1个,化学性质相似。当然元素的化学性质还与原子半径、核电荷数等有关。5某同学做元素周期律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如下表(记录现象时随手记在纸片上,不对应,需整理):实验方案实验现象用砂纸擦后的镁带与沸水反应再向反应液中滴加酚酞A

4、.浮于水面,熔成小球,在水面上无定向移动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向新制的H2S饱和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B.产生大量气体,可在空气中燃烧,溶液变成浅红色钠与滴有酚酞试液的冷水反应C.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镁带与2 molL1的盐酸反应D.剧烈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铝条与2 molL1的盐酸反应E.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F.生成淡黄色沉淀请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_。(2)实验用品:_。(3)实验内容:实验方案(填序号)实验现象(填序号)有关化学方程式(4)实验结论:_。(5)请用物质结构理论简单说明具有上述结论的原

5、因_。解析:分析每个实验可得出的结论:做的是镁、钠分别和水反应的实验,比较两者和水反应的难易程度,及两者碱性的强弱;Cl2能从H2S中置换出硫;可分别得出镁、铝和盐酸置换反应的难易;氢氧化铝是一种两性氢氧化物。把上述分析结果连成一个整体从中可比较出钠、镁、铝三种元素金属性强弱和氯、硫两种元素的非金属性的强弱。(2)回忆每个实验过程可知,这些实验要用到的仪器有:试管、酒精灯、砂纸、镊子、小刀、胶头滴管等。(3)根据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可确定实验操作顺序和相关实验现象。(4)该小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如金属性NaMgAl,非金属性:SMgAl,非金属性SCl(5)NaCl,随原子核电荷数增加,原子半

6、径减小,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吸引力增大,失电子能力减弱,得电子能力增强,金属性依次减弱,非金属性依次增强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叙述能肯定A金属比B金属活泼性强的是()A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多BA原子的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C1 mol A从酸中置换出的氢比1 mol B从酸中转换出的氢多D常温下,A能从冷水中置换出氢,而B不能解析:选D。判断元素金属性强弱不是根据“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和酸反应置换出氢的多少”,而是根据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的难易程度进行判断。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高化合价不超过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B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低负

7、化合价,其绝对值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C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金属原子D最外层有5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非金属原子解析:选A。B项最低负价绝对值8最外层电子数;C项中He是非金属;D项锑、铋最外层有5个电子,都是金属元素。3下列比较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FNaB原子半径:r(Na)r(Al)C金属性:AlMgD氢化物稳定性:H2SHCl解析:选B。A项F的原子序数为9,Na为11,根据元素周期律,C项金属性MgAl,D项氢化物稳定性H2SHCl。4下列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溶于水一定是强碱溶液的是()A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B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8倍的元素C原子次外层电

8、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4倍的元素D原子的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解析:选B。A、D均有例外,如H元素。B可能是 即为K,其碱为KOH。C选项有可能是 ,符合条件,但Mg(OH)2不是强碱。5目前人类已发现的非金属元素除稀有气体外共有16种,下列对这16种非金属元素的相关判断()都是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都大于4单质在反应中都只能作氧化剂氢化物常温下都是气态,所以又叫气态氢化物氧化物常温下都可以与水反应生成酸A只有正确 B只有正确C只有正确 D均不正确解析:选D。H、B、C三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3、4,所以错误;H2、C都是常用的还原剂,错误;H2O常温下为液态,不正确;CO、NO为

9、不成盐氧化物,都不能与水反应,不正确。6有三种金属元素a、b、c,在相同条件下,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比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a可以从c的盐溶液中置换出c。则这三种金属元素的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bca BbacCcab Dabc解析:选B。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比a强,说明金属性ba;a能置换出c,则a的金属性比c强,所以金属性bac。二、不定项选择题7(2011年镇江高一调研)下列递变情况正确的是()ANa、Mg、Al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其简单离子的氧化性依次增强BP、S、Cl最高正价依次升高,对应气态氢化物稳定性依次增强CC、N、O原子半径依次增

10、大DNa、K、Rb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依次减弱解析:选AB。主要考查元素的性质变化规律。A正确,因Na、Mg、Al是同周期相邻的元素,最外层分别有1、2、3个电子,原子半径逐渐变小,其原子还原性依次减弱,离子氧化性依次增强;P、S、Cl的最高正价分别为5、6、7,依次增大,由于P、S、Cl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所对应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也依次增强,故B正确;C、N、O是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增大原子半径应是逐渐减小,故C错误;Na、K、Rb的金属性逐渐增强,所以其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也依次增强,故D错误。8下列各组微粒半径之比大于1的是()Ar(Na)/r(Na) Br(Na)/r(Mg)C

11、r(P)/r(Cl) Dr(N)/r(P)解析:选BC。对于同种元素的离子:阴离子半径大于原子半径,原子半径大于阳离子半径。电子层数相同时,随着原子序数递增,原子半径减小(零族除外)。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随着电子层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增大。9(2011年浙江金华十校高一联考)X元素的阳离子和Y元素的阴离子具有与氩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的原子序数比Y的小B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的多CX的原子半径比Y的大DX元素的最高正价比Y的小解析:选CD。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一般阳离子所对应元素的原子序数大于阴离子所对应的元素原子序数。X元素为金属元素,而Y则为X上一周期的典型非

12、金属元素,所以X的原子序数大于Y,X的原子半径大于Y,X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小于Y,即最高正价小于Y,所以选CD。10(2011年徐州高一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iH4比CH4稳定BO2半径比F的小CNa和Cs属于第A族元素,Cs失电子能力比Na的强DP和As属于第A族元素,H3PO4酸性比H3AsO4的弱解析:选C。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C的非金属性强于Si的,P的非金属性强于As的,因此CH4的稳定性大于SiH4,H3PO4的酸性强于H3AsO4。同主族元素,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大,失电子能力越强,A、B、D选项错误,答案为C。三、非选择题11通常情况下,微粒A和B为分子,C和E为阳离子,D为阴离子,它们都含有10个电子;B溶于A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