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自然第一学期教学计划教学计划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57968197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51.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自然第一学期教学计划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一年级自然第一学期教学计划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一年级自然第一学期教学计划教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一年级自然第一学期教学计划教学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一年级自然第一学期教学计划教学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自然第一学期教学计划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自然第一学期教学计划教学计划(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年级自然第一学期教学计划教学计划自然一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 你和我 1、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观察和比较人体外部特征的异同为主线,介绍了人与人之间在体形、体态、肤色、指纹和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以及人体都有相同的组成部分。 学习本单元的意义不仅在于使儿童了解人体的基本组成部分和人的感官及其功能,学会对人体外部显著特征进行观察、描述和交流,而且还在于帮助儿童逐步建立“我们只有一个身体,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它,并且使它保持良好的状态”和“人与人之间既有相同之处,又有相异之处,因此,认识自己或他人的特点、需要和才能,可以更好地与他人相处”的认识。 第二单元 形形色色的植物 1、教材

2、分析: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植物的观察、比较和测量,使大多数儿童认识到植物使各不相同的。 2)通过实验,使儿童能体验到认识植物的乐趣。 3)通过实验,使儿童能感受到认识植物的美,产生亲近自然,热爱家乡的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 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构成。 2、学情分析: 作为从幼儿园小朋友过渡到小学生的一年级同学,对于植物的存在并不陌生。在以往的生活中或是在家里或是在生活小区或是在街上又或是在幼儿园都曾见过不少植物,有些家长还会告诉自己的孩子一些植物的名称和简单的特点,故而处在这个年龄的孩子能够识别植物的特点,叫得出一些植物的名称和其中的一些特点,但他们对于植物的构成是不完整

3、的,大多数孩子不能完整的说出植物由几大主要部分构成,这也就是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所在。 植物的叶 1、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认识植物的芽,并知道植物叶子的生长从芽开始。 2、通过收集、观察各种各样的叶子,了解植物的叶是各种各样的,并能描述一些常见植物的主要特征。 3、通过叶子贴画的游戏,进一步认识不同植物叶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是不同的,提高学生研究植物的兴趣,对自然美的感受。 2、学情分析: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刺激,小学生的好奇心强驱使他们对周围很多事物感兴趣,而这种兴趣正是他们获得各种知识的基础。在低年级自然课中,应努力使教学生动,形象和富有情趣,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植物的

4、叶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初步认识植物叶的生长是由芽开始的,认识植物的叶在颜色,边缘,形状等方面有许多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并能用语言,绘画等各种形式对一些常见植物的叶进行描述。 教师在教学时抓住学生对自然界事物有强烈好奇心的心理特点,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学生认知规律,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程序。教师将本课的教学内容划分为三大活动版块:第一部分通过观察带有叶和芽的盆栽植物知道植物叶子的生长是从芽开始的。第二部分通过收集,观察各种叶子了解植物叶的多样性,比较植物的叶在颜色,大小,形状等方面的不同。第三部分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各种植物叶的异同。在这些活动中,教师为学生创造了良好

5、,宽松,和谐,自主的学习环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一次次的活动中让学生一次次地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第三单元 天气变化 单元教材分析 l 单元简介 本单元以常见的天气为主线,介绍了地球上几种最常见的天气变化。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儿童能感受到:天气每天在变化,天气变化与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有密切关系。通过描述天气特征的交流活动,有利培养儿童观察和表达的能力。 l 教学目标: 1、使大部分儿童通过观察,回描述常见天气的特点;知道天气经常回有变化,天气变化对环境、人和其他生物回产生影响;会用简单的符号记录天气的情况。 2、 某些儿童不会有这么多进步。但是他们应会分辨晴天、多云、阴天等最常见的天气

6、现象,并能用符号进行记录。 3、某些儿童可能会有更大的进步。他们开始关心每天的天气情况,能简单表述从广播听到的天气预报的内容,并能坚持用简单符号记录每天的天气。 l 教学要点: 1、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认识常见的天气现象, 2、人和其他生物对不同天气的反应,有些天气可能对环境造成负面的影响。 3、用简单的符号记录天气现象。 各种各样的动物 本单元教学设计有下列主题: v 常见的动物 v 鸟 v 野生与驯养动物 v 小动物 v 昆虫 通过上述主题的学习,让学生体验用观察的方法来发现动物的多样性;了解一些常见动物的基本组成和特点。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绘画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动物的意识和能力;感悟

7、动物世界的奥妙及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动物和保护动物的意识和行为。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知道我们周围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动物,能说出一些常见的动物名称。 2、初步学会用不同的分类标准把动物进行分类,从而体验动物的多样性。 3、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认识动物的乐趣,激发他们探究动物奥秘的欲望。 二、教学重点:通过比较、分类等活动,知道动物的不同特点,体验观察、比较的探究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动物的不同生活环境、运动方式、外形特征等方面进行分类。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一些实例让学生领悟发出声音的物体都在振动,并初步感悟振动与声音之间的联系。 2. 使学生能用语言与

8、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 3. 激发学生对声音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发出声音的物体都在振动。 三、教学难点:建立振动与声音之间的联系,初步领悟物体振动产生声音。 1、 学情分析 回声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自然现象。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入校学习时间短,其中的大部分学生相关的知识经验较少,也有一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在旅游中、在幼儿园的学习中积累了一些这方面的感性认识。老师注意从他们的年龄特征出发,让他们多感受、多体验、多活动;注意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控能力 一、教学目标: 4. 通过一些实例让学生领悟发出声音的物体都在振动,并初步感悟振动与声音之

9、间的联系。 5. 使学生能用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 6. 激发学生对声音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发出声音的物体都在振动。 三、教学难点:建立振动与声音之间的联系,初步领悟物体振动产生声音。 1、 学情分析 噪声广泛地存在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各项活动中,他们也积累了一些相关的体验和感受。但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噪声”又是一个比较模糊、需要进一步认识和明确的“科学概念”。这需要老师在“噪声”的概念和现象之间帮助学生建立对应关系,引领学生识别、辨认噪声,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进而形成避开噪声并自觉减少、避免产生噪声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环保意识。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考察

10、回家路上的噪声和马路上的噪声检测器,让学生亲身感受噪声,认识噪声及噪声源。 2. 通过听故事和交流使学生认识噪声是有害健康的声音,培养学生避开噪声,并自觉减少、避免产生噪声的行为意识。 3. 通过“制定计划、实验记录、收集和分析记录”让学生简单经历探究的过程,了解不同材料的减音作用,了解减少噪声、避免噪声影响的一些方法。 本单元教学设计有下列主题: v 冬天的特征 v 人们在冬天如何保暖 v 动植物如何过冬 通过上述主题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冬天的主要特征;了解人们保暖的方法,了解动植物过冬的方式。通过观察、设计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体验、绘画等活动让学生体

11、验冬天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两年级 第一单元 我在长大胎儿的成长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课前调查,使儿童从多种渠道收集并交流有关母亲怀孕时的各种信息。 2、通过观察、交流,使学生初步了解胎儿在母体内生长、发育的过程。 3、通过模拟孕妇的活动体验母亲的怀孕的辛劳和生命的来之不易,引导学生尊重长辈,关爱身边的人。 第一单元 我在长大我曾经是婴儿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开展交流,使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在不断的长大,感受到家庭成员在我们的长大过程中付出的艰辛。 2、通过观察、交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帮助学生理解长大的真正含义,引导学生尊重长辈,关爱身边的人。 第二单元

12、 动植物的栖息地 闸北区教师进修学院 黄立群 单元简介 儿童通过以往的学习,已经对动物和植物生活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有了初步的认识。本单元将进一步指导儿童认识他们周围环境中形形色色的动植物以及了解它们是如何生存的,从中初步领悟环境对它们生存的重要性。 指导儿童在实地考察过程中,运用观察、比较、测量和记录等方法,去认识他们周围环境中的一些动植物,例如:生活在圆木和石块下的小动物、生活在洞穴中的小动物、生活在树上的小妇物、生活在城市里的植物和动物,以及生活在特殊地方的动植物。使他们能从中初步认识到这些植物和动物与生存环境之间的联系,即生物的生存离不开适宜的环境,不同的生物生存在不同的环境之中。 儿童通

13、过本单元的学习将有利于激发他们探究身边动植物奥密的兴趣和提高学习能力,同时有利于培养他们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和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 单元教学目标 1、大部分儿童能对自身周围环境中的一些动植物进行观察、比较、测量和记录,并能在同伴间描述和交流这些动植物的形态和习性的显著特征,以及它们是在怎样的环境中生活的。 2、某些儿童不会有这么多进步,但是他们能辨认出一些动植物并能说出它们是生活在哪里的。 3、某些儿童会有更大的进步,他们会认识到环境的改变将给动植物的生存带来影响,因此人类应该保护这些动植物的栖息地。 单元教学要点 1、寻找不同环境中生活着的不同的动植物。 2、描绘不同动植物的显著特征。

14、3、交流对“动植物的生活必须有适宜的环境”的认识。 4、交流对“为什么要保护动植物的栖息地,以及怎样保护”的认识。 单元评价点 能描述一种植物和一种动物的生活环境以及它们是怎样在那里生活的。 注意要点 1、教师应围绕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在课前就近选择好具有典型特征的考察地域,例如:学校地面上的环境就包含许多动植物的栖息地。许多生物体居住在学校的草坪、操场、篱笆边。黑暗的角落和不经常走的地方,如堆物的仓库就为老鼠、蟑螂、蜘蛛提供了家。即使学校周围的墙也是生物体惬意的家。在阴暗潮湿的墙角上有一些微小植物,那里就是蜒蚰和蜗牛的家,它们通常以苔藓、树叶为食。让儿童观测的对象多些,积累的感性认识就更为丰富

15、。当然教师选择的地点也必须是安全的;便于组织观察、讲解和发现的,不会对儿童造成伤害的。 2、在组织儿童就观察的结果交流时,教师要引导他们不仅要对动植物的外形、习性进行描绘,还要注意将这些动植物的习性与生存环境联系起来,并要鼓励儿童运用一些科学的词汇进行表述,以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3、本单元指导儿童观察的动植物主要是在自然状态下生存的野生的动植物,以使儿童领悟动植物的生存与环境的紧密联系。 4、在带领儿童去实地考察和寻找小动物前,教师要向儿童进行安全和保护动植物的教育,如:不要踏坏草坪,损坏花坛;不认识的小动物,不要莽撞地去捕捉;捕捉小动物要用工具周时不应伤害捕捉到的小动物。一旦研究完毕,要放回它们栖息地。 5、为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应收集多种动植物图片及相关录像。也可发动儿童提供有关的图书资料。 第三单元 加热 宝山区第三中心小学 钮旗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和比较、实验等教学活动发现温度变化对物体性状的影响。 知道人们用加热的方法烹调食品,制造各种器具。 能与他人交流自己在观察、实验和比较中的新发现。 2教学重点、难点 交流通过观察、研究“热可以引起物体性状变化”的活动获得的认识。 认识人们用加热和冷却的方法制造各种物品,尝试自己用加热和冷却方法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