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教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57964004 上传时间:2022-08-1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滕王阁序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滕王阁序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滕王阁序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滕王阁序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滕王阁序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滕王阁序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滕王阁序教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滕王阁序教案滕王阁序教案教学目标:1、背诵全文。2、学习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了解骈文的两大特征对偶与用典,进行文言仿写练习。3、积累文化知识。教学重点:1、理解基础,熟读本文直至背诵。2、通过仿写感受了解文言的特征。教学方法:1、预习,理解注释中的重要典故,了解有关的文化常识。2、教学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对于文言文基础较薄弱的同学,教学目标应定位于“理解文意、熟读成诵”上;对于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础的学生,可定位于“理解、背诵、仿写”上,即增加一个动手操作的环节。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 导入新课 滕王阁诗 王勃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

2、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读着这气势磅礴的诗句,我们便会想到王勃为这首诗所作的流传千古的滕王阁序。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二、解题1、关于本文的写作唐摭言•卷五说:“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纸笔巡让宾,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是亦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又报云落霞与孤鹜齐飞,长天共秋水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2、关于作者:王勃(650675)字

3、子安,绛州龙门人,祖父是隋朝学者王通。王勃六岁即写文章,十四岁便科举中第。沛王李贤闻其名声,邀请他作王府修撰,后因一篇游戏文章触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后又因杀官奴而犯罪,父亲也受连累贬为交址令。公元675年王勃前往交址省亲,途经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在滕王阁上设宴。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滕王阁序。随后前往交址途中溺水惊悸而死。本文随成为他的“绝唱”二、 研习课文1、疏通文句,整体把握全文框架。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由洪州地势、人才说到宴会。写滕王阁构筑之宏,眺望之广,周围秋景之美。写欢娱宴游引发的人生感慨。写自己有幸与会,应命做诗。2、重点突破学会“精加工”。教师示范分析第一部分(第1

4、节)由洪州地势、人才说到宴会。“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写古今之变迁;“星分翼轸”四句写空间地势之雄;“物华天宝”四句写人物之盛。接着,“雄州雾列”呼应“星分翼轸”句,“俊采星弛”呼应“物华天宝”句;“台隍枕夷夏之交”再承“星分翼轸”句,“宾主尽东南之美”再承“物华天宝”句。多层次渲染,以壮文气。图示如下:“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古今变迁)“雄州雾列” “星分翼轸”(空间地势)“台隍”一句“俊采星弛” “物华天宝” (人物之盛)“宾主”一句“宾主阎公”句以下开始具体的写主宾盛宴。学生归纳其余各段,边理解边背诵。第二部分:写滕王阁构筑之宏,眺望之广,周围秋景 之美。“潦水尽”二语写秋景;“俨骖騑”四

5、语写自己来到腾王“层峦”以下八句,写阁在山水之间;“披绣闼”以下十句,写 阁上眺览所及,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二句为描写秋景名句,展示了一幅鲜明生动的秋之图景。第三部分:写欢娱宴游引发的人生感慨。“遥襟俯畅”以下十句,写参与宴会诸人。“穷睇眄于中天”,引出“天高地迥”二句;“极娱游于暇日”引出“兴尽悲来”二语,于是紧紧相乘抒发身世之感。遂引用“冯唐”等四人怀才不遇而失志之典,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家之块垒。“所赖君子安贫”以下,用以勉励自己不因处境困窘而改变志节。第四部分:写自己有幸与会,应命做诗。“无路请缨”四句再说自己的遭遇。“舍簪笏“以下八句,说自己路过滕王阁,把当时的宾主合在一起说;“杨意

6、不逢”等四句言自己甚愿做诗。“呜呼”以下各句,述作序的旨意,以谦词作结,收束全文。解说: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师生质疑解答、点拨、启发等多种方式。但无论如何教师必须保证让学生自我思考、自我分析,决不能越俎代庖将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引导学生对有关文字材料进行“精加工”,也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关键。因此,必须抓住这一环节。三、作业:背诵所学内容。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滕王阁序能流传千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语言艺术的角度看,主要是以下两点:工整的对偶和文情并茂的“警句”。二、品析鉴赏1、对偶品析这篇文章是骈体文。文中四字为一语六字为一语的句子很多,前后语句完全对偶(没有成对的,只有“嗟乎”“所赖”“勃”“

7、呜呼”“云而”九个字),还讲究字的平仄关系,所以声调读起来十分和谐。试就第一段看其对偶关系:南昌故郡 星分异轸 襟三江而带五湖洪都新府 地接衡庐 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雄州雾列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塌 俊彩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摇临 宾主尽东南之美 宇文新州之懿范,帏暂住十旬朽暇,盛友如云 腾蛟起凤孟许士之词宗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 不仅句与句对偶,还有不少的句子,本身之中又有些词或词组也对偶,这叫做“当句对”,如第一段中的:如: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三江”对“五湖”、“蛮荆”对“瓯越”腾蛟起凤,紫电清霜,(也属于“当句对”)2

8、、对偶句与仿句练习教师任意读出课文中的上句,要求学生对出下句。教师根据课文的情境自出若干语句要求学生对出下句。如:A.腾王阁中,高朋满座;都督宴上,盛友如云 B.见秋水之浩淼;望长天之云彻 C.文不加点,谁人腾蛟起凤;倚马可待,王勃绣口锦心 要求学生仿照以上做法利用文中语句编制“对偶句”。(解说:此举旨在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促进学生的自主创意构思。应该在;两个方面要求学生:句式、句意,不必苛求平仄上的工整。)3、“警句”品味滕王阁序对警句的提炼,方式灵活,不拘一格。有的是直接概括,如:“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前者高度概括了江西各地繁华富庶;后者形象的说明了南

9、昌一带人才济济。有的是语句表面矛盾而意思连贯,如:“老当益壮,宁移百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中的“老当益壮”和“穷且益坚”就是把“老”和“壮”,“穷”和“坚”这两个对立面,从相反相成中统一起来,突出了“贫贱不能移”的美好节操,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此外,如“东隅已失,桑榆未晚”也是如此。通常,“东隅”已失,则“桑榆”必晚,而王勃却出人意料的提出了“桑榆未晚”,表明了虽身处逆境也不悲观的态度。有的是把不少相关的事物连接起来从而造成独特的意境。例如“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关山难越”和“萍水相逢”,在意义上本无联系,但一旦组成对偶句后,就顺理成章的表达了作者在政治上

10、失意后的深沉的悲哀和孤独,也反映了“失路之人”共有的悲哀和孤独。文中类似的对偶句很多,不一列举。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不求一律。布置作业:1、反复背诵课文,直至烂熟于心。2、仿照课文中的句式写一段有完整主旨的文字。板书设计:课后回顾一、 教学目标设计 (一)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滕王阁序的写作背景。 2.了解滕王阁序之所以成为千古名篇的原因。 3.欣赏滕王阁序的景美。 4.培养学生欣赏古代散文的能力。 5.训练学生能将名句改写成优美片段散文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 解决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讨论研究法、形象描述法、利用网络筛选信息法、总结归纳法 2. 研究创新的方

11、法:形象描述法、改写法 (三)、情感与价值观: 1 是学生体味山川美景,欣赏千古名句,感受音韵美感,领受美的熏陶。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豁达的情怀 二、 教学方法设计 1 讨论研究法、形象描述法、网络信息筛选法、总结归纳法、改写法 2 利用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三、 教材处理设计: 滕王阁序是一篇记述盛会的序文。是初唐文学家王勃一挥而成的千古名篇。王勃在探望父亲途中,到达洪州,正好赶上洪州都督阎某重修滕王阁成,宴请宾客,阎都督听说王勃之才,因此邀请王勃参加。作者用生动的文笔,由地理风貌到自然、人文景观,再到宴会,层层铺叙,突现了滕王阁的壮丽,描绘出欢饮娱乐的场景;并且即景生情,抒

12、发了他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在表现技巧上,文章的词藻极为丰富华美,其中不乏精辟之句,受到时人和后人的赞赏。文章多用典故,简练含蓄。结构也很紧凑,前后互相呼应,脉络十分清楚。 滕王阁序能成为千古传颂的文章,自然有它的独到之处,原因很多,但是短短的一学时的课堂教学设计不可能面面俱到的分析,因此确立本课时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为: 1 欣赏滕王阁序的景美。 2 欣赏千古名句,体味名句之美。 四、教学过程与师生互动设计 (一) 导语设计: 在我们祖国这块神奇的大地上,积淀了五千的文化遗产,宫殿园林,亭台楼阁比比皆是。在众多的人文景观中,“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因其精美的建筑流传千古,更因名人的游历题诗而

13、具有了特殊的含义。那么有谁知道“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呢?(鹳雀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与四大名楼有关的名人题诗,谁能例举一二? 四大名楼因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句而名扬天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让滕王阁名扬天下的、初唐诗人王勃一挥而成的滕王阁序。 (二) 整体感知 1、 利用网络预习 (1)同学们利用网络都搜集到了哪些关于滕王阁序的信息?(考察学生的预习情况,激起学生的表现欲,为课堂有一个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打下基础。) (2)滕王阁序的写作背景如何? (3)滕成为不朽之作,流传千古,原因何在?(意在让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而在后面的合作学习中解决问题。同时还是对学生预习情况的检查。) (4)美文不可

14、不读,请同学们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享受声韵辞彩之美,享受滕王阁的美景。(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读美文,感受美的熏陶) 2、提出本节课教学重点: 滕能成为千古绝唱,看来原因颇多,但是短短的一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的来分析,因此这节课就先从滕的景美入手,来欣赏品味滕王阁的美景。 (三) 欣赏品味 1、都督阎公闻报:“星分翼轸,地接衡芦”之句时,为什么要沉吟不语?(此问在于让学生对本文写景有个初步感知:明朗开阔) 2、对滕王阁景物描写都在那几个自然段?赏析二三两段。 (1)这两段都描绘了哪些景?这些景有什么特点? (2)你最欣赏其中那些诗句?讲讲原因? (3)你认为那些诗句写得好?可以用散文式的语言改写出

15、来。 (学生可以浏览学校服务器上滕王阁序文件夹中的材料,也可以在13职时代社区中的bbs上浏览关于滕王阁序的帖子,也可以上互联网上查找相关的材料,也可以使用自己带来的软盘中的资料和信箱邮寄过来的资料。一边浏览一边可以自由组合讨论,重组搜集到的信息,同时也可以把自己喜欢的诗句改写成散文发表在学校的bbs上。)(此处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训练学生的筛选和重组信息的能力,同时解决重点突破难点,使读者与作者感情上达到一种共鸣,感受文章的景美。) 3、重点赏析“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句,“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句,“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句。(欣赏名句时可根据课堂具体事情,调节欣赏诗句的顺序) 问题设置: (1)“落霞”句为什么能成为千古名句呢?你能用散文式的语言来描述么?没有“与”“共”是否更好些,更合理?把“落霞”句与马射赋中的“落花”句比较。(此处问题同学可以讨论研究,改写,比较,受到学生的感染,老师带领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来描绘一幅“落霞”图。加强学生的想象力训练。让学生体会到本文景美特点之一:上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