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分数》教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57810601 上传时间:2023-09-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3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分数》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认识分数》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认识分数》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认识分数》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认识分数》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认识分数》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分数》教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认识分数教案第1节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981页。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了解平均分的含义。2初步认识几分之一。3会用几分之一表示简单图形的一部分。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结合具体教学情境和操作活动,经历由生活经验到认识分数的过程。情感态度感受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几分之一,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难点:几分之一的意义。教具学具课件情境图、2个桃子、2把凳子、1张桌子、几张长方形纸。教学设计一、出示情境图,讲故事引入请同学们根据情境图,分角色扮演,表演图中的故事。故事内容大意参考如下:小猴子皮皮可淘气了,这天,它站在树上,东张西望的,想看看有

2、什么好吃的。亮亮和莉莉坐在树下的一张石头桌子旁,桌子上摆着2个又红又大的桃子。皮皮的眼睛一下子直了,这可是它爱吃的呀!它还没有吃早饭呢,肚子早就敲鼓了。亮亮对莉莉说:“2个桃子,正好我们每人1个。”说着他们就要伸手,皮皮“嗖”地一下从树上跳下来,拿起1个桃子说:“我也要吃。”莉莉笑着说:“小猴子,你一定饿了吧,这个桃子就送给你吧!”“2个桃子,送给小猴子1个,就剩下1个桃子,怎么办?”亮亮皱着眉头对莉莉说。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学生聚精会神地听故事看表演。(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接近自然也是孩子的天性,通过主景图,把孩子的心与大自然联系到一起,调动起他们学习的兴趣,自然走进课堂。分角色表演,既锻

3、炼了孩子们的表演能力, 又能把课堂气氛带动起来)师:对呀,1个桃子两个人怎么办呢?在故事情境中提出问题。学生乐于主动思考。这时聪明的莉莉回答说:“咱们一人一半吧。”在故事情境中提出问题,学生乐于主动思考。二、导入新课1师:2个桃子我们记为2,1个桃子记为1,分桃时提到了“一半”,这个“一半”是日常生活中的说法,用数学语言来说就是整个桃子的二分之一,那么“二分之一”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呢?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新的数字朋友分数。学生带着问题主动思考。学生议论交流。(自然导入新课)生活中的“二分之一”。师:你们还能举出生活中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的事物吗?学生思考。生1:一半月饼。生2:半个西瓜。生3:

4、半个馒头。生4:半张纸。(数学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寻找分数的影子,联系实际)2教学例1。出示例1图片及问题。把盘中的三种食品平均分给2个人,每个人分到多少?师:观察一下,盘子中有哪三种食品?生:橘子,牛奶,月饼。师:这三种食品中橘子有几个?生:橘子有4个。师:那么,4个橘子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个?生:2个。师:牛奶呢?生:牛奶有2盒,平均每人分1盒。师:月饼只有一个,该怎么分呢?生:掰开,每人一半。师:说得很好,对于一个月饼如果分给2个人,每人只能分得一半,我们就可以说每人分得二分之一块月饼。3动手做一做。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1)拿出一张长方形纸。把它平均分成2份。(强调平均)把其中一份

5、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学生交流自己的做法。(教材上的三种折法和涂法)学生独立操作。(动手是这个阶段孩子的长处,这时的感性思维比较强,让他们通过实际动手操作,折纸学习分数,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教师鼓励学生用其他的方法解决问题。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一半,也就是这张纸的二分之一,记作。无色部分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该怎样表示呢?学生回答:二分之一。用分数表示:。拓展:什么物体也能平均分,表示出它的?(2)拿出一张长方形纸。把它平均分成3份。(强调平均)把其中一份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学生交流自己的做法。出示教材的两种折法和涂法。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3份,涂色部分占其中的一份,也

6、就是这张纸的三分之一,记作。自由发言。(在学生熟悉之后,把知识点给他们)介绍写法与读法。短短的横线表示平均分,横线下面的3表示平均分成3份,横线上面的1表示为分成的1份,这个数读作三分之一。(3)再拿出1张长方形纸。把它平均分成4份。(强调平均)把其中一份涂上颜色。学生交流自己的做法。请用分数表示出来。学生独立操作。进一步巩固新知,尝试利用所学解决新的问题。读出自己写的分数。学生尝试读出“四分之一”。展示学生各自的分法。4试一试。师:刚才我们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了2、3、4份,下面我们进一步把一张整纸平均分成5份、6份能做到吗?学生思考,并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开发新思维,将前

7、后知识联系起来。演示把一张纸平均分为2、4、8份的折法。启发学生其他的做法。给其中1份涂上颜色,然后写出份数并读出来。学生:观察老师的做法。独立动手操作。小组间读一读。(这个环节里,教师需要细心,鼓励孩子独特的做法,并给予肯定和适当的启示)5议一议。师:回想折纸的过程、中,2、3、4各表示什么意思?生1:2表示把1整张纸平均分成了2份。生2:3表示把1整张纸平均分成了3份。生3:4表示把1整张纸平均分成了4份。(通过“议一议”栏目,使整个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孩子把自己对“份数”的理解充分表达出来)(1)依次出示:师:请在这三个图中选出含有的图形。学生议一议,说明道理。学生思考:前面和后面的圆分

8、成的两部分大小不一样。学生得出结论:没有平均分。教师讲解:平均。(针对容易出现的漏洞进行讨论,自己得出结论,学生印象深刻)(2)观察折纸,想一想,平均分的份数和每份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学生交流,得出结论: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所占的就越小。(3)比较:同一个苹果,2个人分;同一个苹果,3个人分;同一个苹果,4个人分;思考三种分法中,哪种分法1个人分得的苹果多?利用结论,比较。三、巩固练习1读一读。出示“练一练”第1题,学生读出分数。2“练一练”第2、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设置各种练习题目,巩固所学。学生在掌握了新的知识后,会有一种急于解决问题的冲动,课堂设置这些练习,既可以满足孩子,也

9、可以充分暴露出存在的各种不足)四、课堂小结1介绍生活中的分数。今天我们学习了分数,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都与分数有关。(出示路牌、外国国旗等,让学生说一说上面隐含的“分数”)2请你联系实际,在身边找一找“分数”。如:教室里窗户上有四块大小一样的玻璃,每块是它的几分之几。3向课外延伸:只要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用心地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你一定还会发现更多的分数!第2节认识几分之几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8283页。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理解“平均”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2了解几分之几表示的意义。3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通过动手操作和相互间的交流、讨论等数学活

10、动,经历认识简单分数的过程。情感态度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激发学习分数的兴趣。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几分之几,理解几分之几的意义。难点:几分之几的意义。教具学具三等分圆片、一张长方形纸。教学设计一、复习回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了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就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接下来,请大家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它的,看谁的方法最多。想一想你这样折的道理是什么?出示学生的几种做法,并让他们口述自己的理由,教师强调 “平均”二字。(回忆上节课内容)二、探索学习1教学“分一分”。(1)出示“分一分”。 1图片1的两部分大小一样,是“平均”分。强调“平均”的含义

11、。对于这张图片,哪一部分可以用分数表示。学生思考回答。a涂色部分是整个圆的一半,也就是这个圆的。b无色部分也是整个圆的一半,也是这个圆的。(2)取出课前已经准备好的“三等分”圆。 取其中1份涂上颜色,写出分数,并读出分数。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彩笔涂出2份。提问份是整个圆的多少呢?应该如何表示?小组讨论交流。活动之后,先让学生回答自己的猜测,教师给予肯定与评价:2份是这个圆的,读作:三分之二,里面有2个,与相比,只是取的份数不同。(3)取出课前准备好的整圆图片。你能把这个圆平均分成4份吗?怎么做?演示把圆对折两次之后打开就得到四等分的圆。 取其中1份涂上颜色,写出分数,并读出分数。取其中2份涂上颜色

12、,试着写出分数,并读出分数。2份是这个圆的 ,读作:四分之二。取其中3份涂上颜色,试着写出分数,并读出分数。3份是这个圆的,读作:四分之三。教师给予肯定与评价:四分之几是由几个四分之一组成的,它与四分之一相比,只是取的份数不同。2教学“议一议”。(1)出示“议一议”第一个题目:在中,4和3各表示什么意思?(2)出示“议一议”第二个题目。(3)结合例题的过程,小组交流讨论,发表意见。可以看成是把一个整圆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3份。可以看成是把一整张纸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3份。总结:子可以看成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3份。注:强调“把1个整体平均分”。我们今天认识了、,它们也叫做分数,

13、你们还可以举出一些其他的分数吗?教师将学生举的例子板书到黑板上,提问:好,大家都能找到这么多的分数朋友,真不错!老师现在有一个问题:你们知道它们的名字吗?3教学分数名称。(1)说一说。观察这些数,它们都由几部分组成?结合具体的例子,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分子、分母、分数线)让学生自己举例读一读。老师强调: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表示这样的几份,分子就是几。(2)分数可以用来表示什么?(学生小组讨论)分数不仅可以表示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也可以表示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进行“试一试”。让学生自己写出几个分数,说一说分母和分子各表示什么意思。(2)实践活动。以同

14、桌为小组,分别在长方形纸上涂色表示出和,再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进一步提问:是几个,是几个,2个比3个大还是小?三、巩固练习1教材第83页“练一练”第13题,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讨论交流,汇报并纠错。2教材第83页“练一练”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汇报,集体订正。3选择题。把10棵树平均分成5份,2份是总棵数的( )。A五分之一 B五分之二 C五分之三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能说一说吗?第3节比较分数的大小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8485页。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比较同分子(分母小于10)的两个分数大小。2比较同分母(分母小于10)的两个分数大小。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在“涂一涂”“比一比”“说一说”等数学活动中,经历比较两个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情感态度1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2乐于与同伴交流,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重点难点重点:分子是1和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的大小比较。难点:理解分数大小的意义。教具学具二等分、三等分、四等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