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57794659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学设计一、主体分析与设计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通过介绍清末的科举状元张謇,勇于退出官场转而兴办实业的故事入手,概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过程和主要特征,时间内容跨度大,内容较为空洞抽象。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历史课程学习,已初步具备从历史事件和历史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能力。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的认知特点,决定其综合分析能力、综合归纳能力还处在形成发展之中。广大的农村学生,知识面较为狭窄,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了解,仅仅局限于课堂上学习教材知识。比较而言,学生对政治史的学习兴趣要高于经济史、科技史、思想文化史。转换教师教学角色,转变

2、学生学习方式,是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主动性、体验性、问题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主要特征。情境教学是教师转换角色,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的一种常用教学方法。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件,学习历史要将自己“穿越时空”回到当时的情景中去感受去体验。随着时代发展,电视访谈节目以其生活化、大众化的风格备受观众喜爱。本课以生本教育理念为指导,结合历史课程本身的特点,模拟现在的电视访谈节目,将历史课堂转变为“名人访谈” 节目的录制现场。学生在“名人访谈” 节目中,自己推选主持人和记者,并且作为受邀嘉宾来接受采访。通过“名人访谈” 活动,学生在体验、实践、交流中主动学习,用眼睛去观察历史,用心灵去体验历史,用大脑去思考历史,

3、教师只是一名站在幕后的“策划者”。从而体现出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二、教学流程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够比较全面地掌握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2、能够理清从洋务运动至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各个阶段,提高概括历史发展阶段的能力;3、认识内外因的共同作用使民族工业在不同时期发展速度不一,提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4、尝试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能够准确把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特征,学会用发展联系的观点观察历史现象和解释历史事件;过程与方法1、创设“名人访谈” 情境,体验张謇兴办实业的背景、影响、结局。2、创设“穿越时空”情境,

4、探究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原因、特征。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在情境体验学习中,感受张謇等兴办企业,实业救国的爱国情怀,增强爱国情感。四、教学重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五、教学难点:1、正确理解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2、正确了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六、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知】1、课件:状元殿试策封面图、捷报图2、教师活动设疑:被光绪帝“钦定第一甲第一名”的人物是谁?(张謇)简介张謇,引入本课学习:张謇,字季直,号啬庵,江苏南通人,1853年生于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五岁入塾,十六岁中秀才。1885年张謇参加顺天府乡试,中举人。1894年4月,张謇再次赴京参加会试,考取一甲一

5、名进士(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同年七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军战败。张謇目睹国事日非,京官疆吏不足为谋,虽科举成名,却不愿以此求官,而另走兴办实业和教育的新路。张謇兴办实业和教育的新路走的怎样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学习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设计理念:选择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材料,设疑激趣,切入新课【自主学习 建构新知】3、学生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马关条约签订后,张謇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于是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是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 “黄金时期”。内因是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外因是帝国主义国家忙

6、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总的来说是比较落后的。设计理念: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内容,初步了解知识轮廓。【师生互动 合作探究】4、创设情境:“名人访谈走近状元实业家张謇”(课件)教师活动:帮助学生分组,拟定访谈提纲,讲述访谈节目的有关要求。访谈提纲:张謇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创办实业的?提出什么口号?张謇为什么要放弃高官厚禄冒着风险创办实业?张謇创办了哪些实业?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什么产业?张謇创办实业,后来的命运如何?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局?编后语提纲:张謇的主要贡献从张謇创办实业的事迹中你感受到什

7、么?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结局说明了什么?学生活动:学生五人一组,阅读教材第一目,探究张謇兴办实业的背景、影响、结局,提炼相关答案,然后一人扮演栏目主持人,一人扮演张謇,三人扮演观众,即兴表演“名人访谈走近状元实业家张謇”,探究课本知识:主持人:张先生,您好。请您介绍一下创办实业的背景和口号?张謇:马关条约允许民间办厂,民间办厂可以促进了民族企业的发展,我的口号是“实业救国”。主持人:您为什么要放弃高官厚禄冒着风险创办实业?张謇: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利用中国廉价原料、廉价的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我认为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主持人:您创办了哪些实

8、业?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什么产业?张謇:我开办了恳牧公司、轮船公司、面粉厂、油料厂和冶铁厂等产业,规模大的是大生纱厂。主持人:您创办实业,后来的命运如何?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局?张謇:后来负债累累,被吞并。主要是帝国主义在中国倾销棉花和棉纺织品,纱厂的产品被迫低价销售。编后语:张謇把开办实业挣来的钱用于兴办学校、医院、公园和剧场等文化机构,有些在国内还是首创的,例如1905年创办的南通博物苑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从张謇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他放弃高官厚禄兴办实业的爱国精神和不畏世俗的勇气。大生纱厂的结局说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下,民族工业的最终归宿是悲惨的,大生纱厂可以说是旧中国民族工业

9、发展的缩影。感谢张先生接受名人访谈栏目的采访。设计理念:通过生活化、大众化的“名人访谈”情境,变历史事件为现实生活,变历史人物为现实人物。依靠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学习活动,对学生来说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从而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润物无声”,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凸显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主动性。5、教师活动:小结学生名人访谈的表现情况,过渡:张謇大生纱厂的命运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其主要特征是什么呢?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二目,提炼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相

10、关信息。设计理念:紧扣教材,承上启下。6、归纳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时期、特征、原因。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完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表(课件展示)时期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后至新中国的成立特征民族工业萌芽和艰难发展进入“黄金时代”凋谢、萎缩原因1、洋务运动的推动2、封建制度的阻挠内因:辛亥革命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外因: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帝国主义卷土重来点拨:内因、外因的共同影响使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速度不一。学生活动:学生口头回答完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表设计理念:初步感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原因、特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炼历史有效信息能力。7、创设情境:“穿

11、越时空张謇来到1914”(课件)教师活动:1914年,正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张謇请你帮忙创办实业,调查市场行情:此时创办实业是否有利?为什么?当时有那些行业适合发展?请具体介绍根据市场行情,你会把资金投入到哪个行业?工厂会设在哪些地方?为什么?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你的企业将会出现什么状况?从中可以看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进入到什么阶段?为什么会这样?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完成市场行情调查,探究知识:有利于创办实业,因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进入“黄金时代”纺织、面粉、精盐等行业。轻工业发达,重工

12、业落后。纺织、面粉、精盐等行业,工厂会设在上海、武汉等大城市,因为沿海大城市的民族工业比较发达,内地却非常薄弱。倒闭或被吞并,1918年后,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进入一战后至新中国的成立时期,因为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民族工业再度受挫,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民族工业没有得到很好的恢复。设计理念:以张謇为主线,学生在“穿越时空”情境中,再次积极投入学习活动。运用初步感知的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原因、阶段、特征等有效信息,分析解决张謇创办实业的种种选择和决策,深入理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历程,深入探究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昙花一现的根本原因。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在

13、历史体验过程中,理解认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的民族工业必然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发展不平衡,集中于轻工业,集中于沿海地区;整体水平落后,感知政治变化影响着经济发展。培养学生用发展联系的观点观察历史现象和解释历史事件的能力,准确把握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特征,凸显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体验性。【构建网络 深化主题】8、知识小结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回顾本课知识,整体感知民族工业发展的历程,概括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特征:发展阶段艰难曲折,发展程度极不平衡,发展水平极为落后。中国的民族工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是由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的,只有实现民族独立,才能实现现代化。设计理念:画龙点睛,明确问题,理清学生思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